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沁河古栈道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14:48:10
...

沁河古栈道,始建于三国魏时期,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山里泉景区内,沁河左岸,延绵几公里,经有关专家研究考证认为:石崖上的方孔,是古代沁河栈道横梁插孔。碑文所记载的年代为三国时期公元244年,其内容是记载人工开凿隧道。沁河栈道、桥阁和石门(隧道)的建成,对当时太行山深处的交通运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附近的村名,如拴驴泉、饮马道等,都有一段民间传说,虽显得牵强附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有关太行交通的历史痕迹。

1、景点简介

沁河古栈道,始建于三国魏时期,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山里泉景区内,沁河左岸,延绵几公里。文物保护区为:马鞍山区、张庄对岸区、司马懿藏兵洞区、河滩对岸区和纸柏滩区等五个区段均以栈道壁孔、石门、步道、邸洞及石刻造像的最外边缘各向四周扩300米。

2、建筑结构

三国时期古栈道遗址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的沁河拴驴泉(山里泉)段。该河段地处沁河峡谷,山势高峻,在河段东岸石崖上,考古专家发现与河床高低平行,排列有序的多处小方形石孔。经实地丈量,方孔呈正方形,边长三十厘米,孔深五十厘米,孔距三至四米,有的地方分为上下两排,排间距离约二至五米不等。


沁河古栈道

在附近的石崖上,还有一高零点七米、宽零点六米的摩崖石刻,上有“建元正始五年十月五日,曲阳吴某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行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等字样。

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古代建元“正始”者有四,此处石刻上所写“正始五年”只能是三国时期曹魏曹芳之年号,即公元二二四年。

专家据此推断,三国时期此地为曹魏领地,因战争需要,魏曾在黄河、沁河沿岸多处修栈道、建桥阁,刻处即为其中之一。

3、史料记载

当时的晋城处于曹魏统治疆域内。史载,当时为了物质运输、兵将调遣,魏曾在黄河沿岸三门峡等地,沿河修筑栈道作桥阁多处。此碑文记载“师匠兵徒千余人”参加了沁河沿岸修栈道、作桥阁,开石门(隧道)。可见当时是一项规模浩大的交通建筑工程。栈道实际上是木桥早期的一种形式,工匠们利用方木横梁间铺上木板便成为栈道。所谓桥阁是在建栈道遇山谷急弯时,在两个山嘴间用木梁沟通,直接搭成阁桥,也称桥阁。该碑文中提到的偏桥阁,其通道有一半建在岩石上,另一半则在偏傍悬空架设横梁而组合起来的桥阁形式。


沁河古栈道碑文

摩岸碑文中“凿开石门一所,高一丈八尺,广九尺,长二丈”,其规格折为今日的尺寸是:高4.34米,长4.86米,宽2.19米。与公元63年建成的我国历史上所记载最古老的七盘山隧道比较,虽长、宽不及,但高出0.74米。拴驴泉隧道与沁河栈道和桥阁在同一水平线上、大体是东西走向。说明此隧道为栈道上的隧道,桥阁为栈道上的桥阁。在距今1750余年之前,火药还未问世。

文献记载工匠们开凿岩洞,是采用火烧水激进行施工。其方法是利用巍巍太行山中丰富的林木,点燃后对岩石煅烧,就地利用河冰趁热浇灌,急热急冷,使岩石爆裂,然后顺岩缝撬开将巨石抛出。

4、考古发掘

在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部,晋豫两省交界的巍巍群山之中,拴驴泉电站(位于现山里泉景区)隧道的北出口处,沁河沿岸陡峭的石崖上,有多处排列有序的方形石孔。在电站机房北侧悬崖的一块石壁上,有石刻碑文,文为:“正始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督治道郎中上党司徒监作吏司徒从采位下曲阳吴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高一丈八尺广九尺长二丈。”


沁河一景

经有关专家研究考证认为:石崖上的方孔,是古代沁河栈道横梁插孔。碑文所记载的年代为三国时期公元244年,其内容是记载人工开凿隧道。

沁河栈道、桥阁和石门(隧道)的建成,对当时太行山深处的交通运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附近的村名,如拴驴泉、饮马道等,都有一段民间传说,虽显得牵强附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有关太行交通的历史痕迹。

上一篇:高空锋

下一篇:天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