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寒节气的三候和养生注意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寒节气的三候和养生注意,欢迎阅读!
大寒养生起居注意事项
同样温度太低的冬季,很多人改用热水洗脸,但是要知道冬季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1、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尽可能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护自身的阴气。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一般情况下人的头部总以相对地保持寒凉为好,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大寒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大寒保暖的重中之重是头部,温度越低,头部损失的热量越大。出门戴帽子,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此外,建议体质虚弱者坚持锻炼“洗髓功”,可以疏通经络、健脑安神、填补精髓。
3、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4、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5、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20摄氏度。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
大寒三候分别是什么
一候:鸡乳
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鸡乳”即母鸡孵小鸡。
一候所代表的花信:瑞香
二候:征鸟厉疾
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征鸟厉疾”指猛禽需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二候所代表的花信:兰花
三候:水泽腹坚
“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了。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大寒养生谈
误区1:戴口罩可以抵挡住寒气
事实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仅不好,还可能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这是因为,人的鼻黏膜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络,血液循环非常活跃,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天然的加温作用,而且人的鼻腔管道十分曲折,大大增加了鼻黏膜的面积,使得加温作用进一步增强。
这样一来,人体吸入的冷空气经过鼻腔管道进入肺部时,由于加温作用,已经接近于人的体温。然而,当人戴上口罩后,从体内呼出的空气会在口罩上遇冷变成水,一方面会让面部觉得更冷,另一方面潮湿而相对不卫生的环境也不利于人的口鼻部位的健康。
此外,人体的抗寒能力也应该通过逐步的锻炼来提高。假如整天戴着口罩,鼻腔以及整个呼吸道由于接触不到冷空气,都得不到锻炼,免疫力会慢慢下降,反而更容易患上感冒。而对于抵抗力差的女性,外出为防寒保暖可以戴围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垫个厚点的鞋垫,这些都比戴口罩挡寒更健康和实用。
误区2: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误区3:关紧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误区4:蒙头睡觉比较暖和
有些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以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