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绰尔
一种竖吹管乐器:哈萨克族称斯布孜额、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蒙古族称楚吾尔(绰尔)。“绰尔”是*蒙古族图瓦人的一种古老的竖吹管乐器,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地区蒙古族聚居区。*阿勒泰地区的蒙古族图瓦人“绰尔”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008年6月,**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申报的蒙古族绰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据音乐家考证,蒙古族绰尔在中国诸多古籍中(包括《诗经》)均有记载,其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最迟在蒙古族形成前后就已经产生。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300年以前。绰尔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就已十分盛行了,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绰尔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2、艺术特色
发声原理
蒙古族绰尔
管上端无哨片或山口吹孔,全靠舌尖控制风门大少发出声音。粗犷的喉鼻音持续乐句始终,和圆润的旋律音相结合,构成了楚吾尔所独有的特殊音色。
乐器构造
据清代的《西域图志》卷40中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绰尔”形如内地之萧。以竹为之,通体长二尺三寸九分六厘,凡四孔,以舌侧抵管之上口,吹以成音。它实质上上下为一有通过空管,长大致在60公分左右,粗细、管壁厚薄视制作材料而定,管身正面在大约管长五分之三处开始,往下开三个间距基本平均的音孔。
制作材料
一般可以用芦苇杆制作做,除了芦苇,也可以选用丛文依草等其它的空心草本植物杆。
演奏场合
它往往在节日里,婚礼上和放牧、祀敖包、祀水土等活动中听到。也是乐手以吹奏楚吾尔的方式对遭到困难以至生离死别的人们进行慰藉的情景。
3、传承价值
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中国诸多古籍中记载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啸”就是蒙古族绰尔的原始形态。从其音乐风格来说,绰尔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绰尔的产生和发展,乃是蒙古音乐发展进步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时可以发出“和声”,即蒙古族绰尔的雏形。
4、传承现状
从绰尔产生,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探求声音奥秘的道路上,蒙古人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抢救和发掘并发展这一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为进一步加强蒙古族绰尔的保护与传承,汗德尕特乡党委、*专门成立了“抢救、挖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民间艺人协会”,现有民间艺人百人以上。2007年3月蒙古族绰尔入选首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4月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勒泰市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成立,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研究、抢救和保护工作,将蒙古族绰尔纳入到申报工作当中。在阿勒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的帮助支持下,安排专人组成普查小组,深入到汗德尕特乡对蒙古族绰尔传承艺人进行采访。收集、整理与绰尔相关的民间音乐资料。听取专家意见,在与民间艺人共同生活中,认真了解绰尔这一民间音乐的传承历史沿革。并将其当地周边环境一一做了普查,为绰尔的传承与保护打好了基础。
2004年2月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获得“自治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后,乡党委、*积极开展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整理。每逢重大节庆日期间,在城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展播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也使得绰尔音乐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提升了汗德尕特乡的知名度,吸引了国内外的人士观光,不仅壮大了民间艺人队伍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6年9月,由汗德尕特乡乔龙巴特等民间艺人组成的演出队,参加自治区人民*举办的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民间艺人奖”;2006年10月,汗德尕特民间艺人演出队参加阿勒泰地区行署举办的首届阿勒泰地区“民间艺术节”活动,荣获“金奖”、“优秀节目奖”、“优秀民间艺人奖”等奖项共5项;2006年,民间艺人乔龙巴特被吸收为自治区民间艺人协会会员;2004年至2006年,民间演出队参加阿勒泰市举办的“金山之夏“艺术节,荣获“优秀节目奖”。2007年9月,民间艺人乔龙巴特代表阿勒泰地区参加了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举办的“国际江格尔学术研讨会”,并表演了“绰尔”“呼麦”等,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8年2月至4月,民间艺人巴图巴依尔代表阿勒泰地区、*参加了*电视台、*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活动,荣获*赛区二等奖、全国第十七名的佳绩。2008年6月,民间艺人巴图巴依尔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民族舞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西域绝响》演出。2008年6月,民间艺人乔龙巴特(蒙古族绰尔)、巴图巴依尔(蒙古族呼麦)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1月,乔龙巴特参加文化部在苏州市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荣获丰收奖。
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蒙古族绰尔的品牌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对阿勒泰地区蒙古族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对稀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的大力支持。
2004年2月,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2008年11月,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蒙古族绰尔)之乡”。
5、传承意义
*蒙古族楚吾尔音乐文化之一“摩登楚吾尔”是*阿勒泰“乌梁海”蒙古族所独具的民间乐器,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因其制作简便,可以就地取材,与蒙古牧民一直保持的游牧生活息息相关。
阿勒泰地区“乌梁海”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一带,该乡位于*阿勒泰市东部,距离市区32公里,地处汗德尕特河流域,主要以山地为主,面积9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000余人。蒙古族“摩登楚吾尔”来源于阿尔泰山脉一带,从历史记载上看,有关“摩登楚吾尔”的史料与清代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所载基本相同,可以说明“摩登楚吾尔”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摩登楚吾尔”在阿勒泰乌梁海蒙古族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抢救,挖掘,保护摩登楚吾尔,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乃至对世界音乐史,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保护“摩登楚吾尔”,有利于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团结,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的促进民间文化传承有着深远意义和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