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吞武里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18:22:30
...

吞武里,泰国故都,为吞武里王朝(1769年-1782年)的都城,位于湄南河下游西岸,1972年京畿曼谷府和吞武里府合并,组成曼谷吞武里京都,现属曼谷郊区。

中文名称:吞武里

城市类别:故都

所属国家:泰国

地理位置:位于湄南河下游西岸

建立者:郑昭(郑信)

1、简介


吞武里街景

吞武里,泰国故都,为吞武里王朝(1769年-1782年)的都城,位于湄南河下游西岸。吞武里王朝是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它由一位年轻的将军达信(即郑信,又名郑昭)所建立。他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组织了一支抵抗缅甸的军队。达信是中泰混血儿,中国史书称为郑信。他收复了大城,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并解放了清迈等地。1782年,达信在政变中死亡,吞武里王朝亦因此结束其短短13年的统治。1972年京畿曼谷府和吞武里府合并,组成曼谷吞武里京都,又称大曼谷,面积2000平方千米。

2、历史


吞武里大帝铜像

吞武里王朝,为中国广东人郑昭(郑信)所建,为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统一王朝,郑昭被泰国人民称为吞武里大帝。

中国人郑昭,父亲郑镛,原籍广东澄海县华富村,雍正初年南渡暹罗谋生,后娶暹罗女洛央为妻,1734年4月17日生下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被暹罗财政大臣昭披耶却克里收为养子,长大后任达府太守,封爵披耶,因称“披耶达信”(亦称披耶达信或达信,清朝档案文献初称甘恩敕,随称丕雅新,后称郑昭)。

1763年孟驳继任缅甸王位,次年即率大军入侵暹罗。

1766年2月,缅军兵临当时的暹罗首都阿瑜陀耶城下。

1767年4月,阿瑜陀耶城破。

1766年底缅军围攻阿瑜陀耶城时,披耶达信奉命前往京都救援。

1767年1月,披耶达信部队参加了暹罗守城部队组织的一次六路出击,但出击失败,披耶达信部队未能撤回阿瑜陀耶城内,*转向东南沿海地区。4月阿瑜陀耶城破后,披耶达信以东南沿海为基地,积极准备抗缅复国。10月,披耶达信率军北上,正式开始驱逐缅甸占领军的战争。11月6日,暹军攻破吞武里城,接着又光复阿瑜陀耶城。披耶达信遂被拥立为国王,因阿瑜陀耶城已残破,披耶达信决定迁都吞武里城,是为吞武里王朝。吞武里王朝建立后,郑信派出使臣到北京,入朝于中国清朝。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掌握政权,迁都湄公河对岸的曼谷,建立曼谷王朝,延续至今。

3、名称含义

“吞武里”为吞武里王朝首都地名,“吞”为财富之意,“武里”为城堡之意,合起来意为“财富之城”或“黄金之都”。

4、建立者介绍


郑昭(郑信)

郑昭(郑信),祖籍在中国广东省澄海县华富里村,父亲郑达,又名海丰,是一位被乡绅视为歹子(浪子)的贫穷农民。清雍正初年,郑达在乡间难以立足,不得不随私下在中国到暹罗间从事贩运贸易的木帆船南渡到暹罗谋生。他起初在暹罗首都阿瑜陀耶城(大城)的下层社会中艰难奋斗,后来赌博赢了钱,又取得了京城赌场的承包权,开始发达,于是更名郑镛,并得到了国王赐予的“坤拍”爵位。他娶了一位名洛央的暹罗姑娘,1734年4月17日生下了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被财政大臣昭披耶却克里收为养子。在泰国华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某日昭披耶却克里路过郑信的摇篮边,看见摇篮盘着一条七锦大蟒蛇,他认为这孩子必为异人,于是将他收为养子。这传说极具中国神话色彩。其实昭披耶却克里当时膝下无子,郑镛住在他的领地里,郑镛死后他看到郑信长得可爱,便认其为养子。郑信被昭披耶却克里收为养子后就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开始接受暹罗的传统教育。掌握了泰文、中文、越文和梵文。十三岁,他被任命为御前侍卫。二十岁时依例入寺剃度为僧。三年后还俗。不久,他被派到达府任职,很快便封爵为“披耶”,晋升为达城的军政长官。因此,人们习惯地称他为披耶达信。

上一篇:青光眼

下一篇:吴广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