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刘熙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18:52:31
...

刘熙,东汉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出生在北海(今山东昌乐)。代恭王(一作代共王)刘登五子、代孝王刘参孙子、汉文帝刘恒曾孙。后裔未详。著有《释名》和《孟子注》。“《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这里明确地指出了《释名》这部书“譬况假借,以证音字”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物名称:刘熙

字:国成

别名:刘熹

出生地:北海(今山东昌乐)

职务:南安太守、经学家、训诂学家

1、人物介绍

刘熙(生卒年不详),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官至南安太守。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都曾从熙问学。著有《释名》和《孟子注》,其中《释名》是我国重要的训诂著作,在后代有很大影响。《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韦曜(即韦昭,晋人避司马昭讳,改作曜)在狱中上书称:“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韦昭入狱在孙皓凤凰二年(273年),据此可知,其书在吴末已广为流传,为学者所重视。

2、主要著作

《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其体例仿照《尔雅》。刘熙在自序中说:“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这段话说明了他编这部书目的在于探讨各种名称得名的由来,书名就表现了他的旨趣。今本《释名》将27篇分为8卷,所释为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这代表了刘熙对语词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种分类。

《释名》解释事物的名称,完全从声音上去探索,它要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事物所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如:“日,实也”,“月,阙也”,这本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但《释名》却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其它如:“冬,终也,物终成也”;“彗星,光梢似彗也”;“身,伸也,可屈身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以音求义,在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亦称音训。《释名》就音以说明事物如此称名的缘由,有些道理,如在《释水》中对“浍”字的注解是:“浍,注沟曰浍。浍,会也;小沟之所聚会也。”前四字是解释词义的。下文以“浍”的声旁“会”字说明“浍”字得名的由来;这是以声近的字来推究造这个“浍”字的缘故的。又“沦”字的注解说:“沦,水小波曰沦。沦,伦也;小文相次有伦理也”。这是以“伦”释“沦”,又是用同音字来探求词源的。这两条都解释得很自然,有道理。但《释名》的不少解释出于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没有实际的根据,也并非是经过系统的探索而得出来的,因而缺乏科学性。《释名》虽有明显的缺陷,但这部书却是我国音训词典的先河,对后代双声叠韵的词书的编撰,有不小的影响,在古汉语研究方面,也颇有用处。首先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的语音和方言;其次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书中的词义和事物。另外,它也启发我们从语音方面去理解词义和探索义近的形声字之间的关系。一千七百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性质的书,这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至今而没有亡佚,既与人们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也与它在语源学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关系。

《释名》的传本只有明代的覆宋本,缺误甚多。清代毕沅作《释名疏证》,纠正了其中的不少讹误,有朴尘之功;清末王先谦又作《释名疏证补》,这是一部集解性的书,已包括毕沅的《释名疏证》在内,又吸收了同时代人的成果,续有补正,可称善本,最便于研读。

刘熙的《孟子注》,今已不传。

3、文化昌东

昌乐县(北海)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Chānglè Shì”。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北纬36°19′~36°46′,东经118°43′~119°10′。东邻潍坊市潍城区、坊子区,西接临朐县、青州市,南与安丘市隔河相望,北靠寿光市。县境南北长48.9公里,东西宽40.9公里,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59.5万。市人民*驻地兴安街道办事处,在省会济南东方向160公里处。为潍坊市辖县。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置昌乐县。嘉庆版《昌乐县志·总纪》载:“宋太祖建隆三年,以北海县为北海军,始置昌乐县为属邑。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

昌乐县历史悠久,已发掘出的55处原始社会遗址和石斧、石锥、圆锥形鼎足、敛口钵等文物表明,早在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则(读li,则字上加草字头)、商逄公伯陵的辖区。

西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都营丘,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今马宋镇古城村)。历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春秋时期营丘改称缘陵,为齐地。战国时期属田齐。

秦朝(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缘陵属齐郡。西汉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从此缘陵改称营陵。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了北海郡,北海郡辖26县,在今昌乐县境内的有营陵、剧等,治营陵。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为北海亭。东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复称北海郡。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剧为治所,辖剧、营陵、朱虚等18城(县)。三国时期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营陵仍属北海郡。晋属城阳郡。南北朝刘宋时期,营陵属高密郡,剧属北海郡。北魏剧属青州北海郡,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八年,剧县省废,辖地归都昌县。承光元年(公元577年),营陵属北周。隋朝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营陵县归密州管辖。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辖县营陵改称营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同年,改青州为北海郡,营丘县属之。大业八年,省营丘县入北海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为营丘县;同年,再置潍州,辖北海、营丘等17县。六年,留北海、营丘、下密3县,余14县废。八年,潍州废,省营丘、下密入北海,为北海县。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北海县属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宋朝属京东东路潍州,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金属山东东路潍州。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潍州,至元三年(1337),省昌乐县入北海。明洪武初,复置昌乐县。九年(1376),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沿明制,属山东省青州府。中华民国三年(1914),裁府设道,属山东省胶东道;十四年(1925),改划胶莱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县,昌乐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9日,日本军队侵占昌乐城,*县*以仓上为中心,属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12月,中国*昌乐县委员会成立,1944年*领导的临东县抗日**建立,属鲁中区沂山专署。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底,撤销临东县。9月,在尧山区大桃花村成立昌乐县**。1948年5月,昌乐县解放,昌乐县**改称昌乐县*。*昌乐县委、县*移驻昌乐城。7月,昌潍专署在昌乐成立,随后*昌乐县委、县*移驻乔官区梁家庄。1949年7月13日,昌潍专署迁益都。7月15日,*昌乐县委、县*迁回昌乐城。建国后,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属潍坊地区;1983年属潍坊市。

上一篇:快乐小滚球

下一篇:唐昭宗十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