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
江口县隶属铜仁地区管辖,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7′-27°58′,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东与铜仁市毗邻,南与黔东南州岑巩县相连,西与石阡县、印江县接壤,北抵松桃苗族自治县。
中文名称:江口县
地理位置:贵州省东北部
所属地区:贵州省铜仁市
下辖地区:2个镇、7个民族乡
行政区类别: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旅游景点:梵净山、云舍、梭家苗寨、亚木沟等
面积:1869平方公里
人口:23万
电话区号:0856
邮政编码:554400
车牌代码:贵D
1、概况
江口县始建于1913年。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成员、国家自然保护区、佛教名胜梵净山在其境内。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国土面积1869平方公里。东与铜仁市毗邻,南与黔东南州岑巩县相连,西与石阡县、印江县接壤,北抵松桃苗族自治县。全县辖七乡两镇,71个行政村,2004年末总人口23万,其中,少数民族占51.8%,素以“鱼米之乡”著称。
江口县气候宜人。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梵净山迎风坡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69.6毫米,全年日照1257.3小时,是全国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基地县,素以“渔米之乡、黔东粮仓”著称。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6.4%,被国家授予林业绿化百佳县,堪称地球上同纬度的“绿宝石”。江口县资源丰富。县内年平均自然降雨20亿立方米,年流量15.6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小水电能力18.41万千瓦/时。全县泉眼283处,可供开发利用的达253处,为国家水源标准一、二级,多处泉水被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优势饮用天然矿泉水。茫茫林海中繁衍着1200多动植物,是全国著名的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的自然基因库。矿产资源遍布全县,重点矿源分布集中,有金、铜、硫铁、钼、矾、重晶石、玉带石等30多种,可供大规模开采。
2、自然地理
自然风光
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跨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7′—27°58′,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70平方公里。东邻铜仁,南连岑巩,西毗松桃,西北接印江。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地势由西、北、南三方向东倾斜,最高点凤凰山海拔2570.5米,最低点新寨村矮埂275米。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主要河流有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为西北——东南部高中山峡谷区,山势陡峭,层状地形明显,适宜于生态、旅游业发展;中部低山宽谷区,属地势平缓开阔的低山谷盆地,溪河密度大,是稻谷、油菜主产区;东部低山丘陵河谷区,地势有一定起伏但平缓开阔,适宜经济作物生长;南部岩溶化低山丘陵区,区内峰丛、槽谷、溶洞、暗河发育,地势平缓,山顶多呈浑圆状,是粮食和烤烟产区。
3、行政区划
江口县辖2个镇、7个民族乡:双江镇、闵孝镇、太平土家族苗族乡、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德旺土家族苗族乡、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怒溪土家族苗族乡。
4、历史沿革
江口县始建于1913年,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保护网、国家自然保护区、佛教名胜梵净山在其境内,素以“鱼米之乡”著称。
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春秋战国,属楚黔中。战国属秦黔中郡义陵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隶荆州,属武陵郡无阳县,王莽建国,号“新”,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复称武陵郡,并无阳县入辰阳,江口属辰阳县。刘宋时期,宋孝武帝建元年(454)至齐,江口仍属辰阳县。
502年,肖衍称帝,国号“梁”,江口属武州南阳郡建昌县。
557年陈霸先称帝,国号“陈”,废建昌县,江口属南阳郡。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
十八年(598),改寿州为充州,大业初废充州,并其地入辰州改为沅陵郡,废静人县入辰溪县,江口属沅陵郡辰溪县。
唐天宝三年(744)江口属辰水县,隶充州,后唐江口属蜀黔州。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牂牁蛮首领张万浚率所属思夷等州归附于楚,江口属楚思州。
南唐时期,攻楚,楚王马希崇降,江口属南唐。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分荆湖路为荆湖南北两路,北路领沅州、清州,江口属沅州麻阳县,淳熙八年(1181)杨再西率其子政强领士兵开发省溪、宙逻、铜仁大小两江等地。元置省溪,提溪长官司。
明永乐二十年(1414年)改隶铜仁府并延至清朝。
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设省溪吏目1员,吏目署驻大江口(今双江镇)。
光绪六年(1880)清廷准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江口始成县治。
民国2年(1913),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12年(1923)废道,各县均直隶省。
民国24年(1935),省分设行政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之后,行政督察区*屡经更易,但*未变。县辖村寨小有调整,但基本格局未动,一直维持至1949年。
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
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成立。
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
1961年3县分开,江口县辖区仍旧,保持至今。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全县辖七镇、两乡,总人口23.7万人,有汉、土家、苗、侗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
5、自然资源
一、气候资源
县内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无霜期约289天,海拔高差2297.5米(最高海拔2572.5米,最低海拔275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光热共季。受梵净山的影响,小气侯特点突出。
二、土地资源
全县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坝子居多,有耕地面积1.13万公顷,林地面积7469公顷,草地面积12.5万公顷。土壤以黄、褐壤为主,山地面积、丘陵面积、平坝面积、其他面积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62.9%、26.1%、3.5%、1.2%。目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占总资源的20%左右,发展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前景广阔。
三、旅游资源
我县是贵州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知名的梵净山主峰座落在我县境内,在其567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我县占三分之二的面积,且囊括了差不多全帮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地带和自然景观区域。由于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使得梵净山体变得极为复杂,县境内各风景区也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奇丽风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我县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区域主次划分为A、B、C三类,即: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金顶风景区、九龙池风光、烂茶顶杜鹃林、凤凰山风光、寺庙、沿线亭阁、碑林摩崖、黑湾河漂流、凤凰山寨、豆腐干一条街、黄家坝水上乐园等。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原始森带风光、太平河沿岸风光、干溪沟峡谷、黄枯山风光、鱼良溪峡谷、三星拜月、桑木沟水上乐园、金楠桥攀岩等。C类区——棉絮岭风景线,槐丰、岑忙犀牛洞穴群、梵净山博物馆、马槽河民族村寨景点等。
梵净山整个风景区的特点可用“雄伟、险峻、神奇”六个字概括。正应了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对梵净山的评价“集无岳之奇险、幽秀而大气磅薄,则雄视天下。”这块在地球同纬度幸存的一块绿洲,在自然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正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最佳选择。因此,梵净山旅游资源的挖掘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必将成为新世纪生态旅游牲地。
四、水资源
发源于梵净山的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等几十条大小河流贯通全县,于县城处汇成锦江,形成长江上游沅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县内年平均自然降水20亿立方米,年经流量15.6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8.41万千瓦。县内已发现泉眼283处,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53处,多为国家水源标准一、二级。出自梵净山麓多处泉水被国家卫生部、轻工部、矿产部鉴定为*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极具开发潜力。县内所有河流,水质优良异常澄洁,为发展特种水产的养殖业提供了优良的养殖环境。
植物
五、生物资源
县内森林覆盖率45.5%,被联合国接纳为“人与生物保护圈”区网成员的梵净山在县境内。全县有1200多种植物,名贵中药材有天麻、黄莲、杜仲、银杏、当归等。动物300多种,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华南虎、大鲵等。珍稀树种有珙桐、贵州紫薇,还有大片的冷杉林、黄杨林、水青冈林。生长有灵芝、猴头菇等数十种真菌。堪称全国著名的规模宏大的“自然基因库”。
矿产
六、矿产资源
县内矿藏种类多,分布相对集中。有金、铜、硫铁、钼、磷、重晶石、玉带石等30余种。其中硫铁、磷、粘土、重晶石储量丰富,可供大规模开采。目前,黄金、玉带石的开采加工已初具规模。
6、交通优势
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复线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江口县运输条件不断改善,交通运输业稳步提高。2013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896公里;机动车保有量2012辆,其中:客车保有量56辆,货车保有量129辆,摩托车保有量1827辆。
7、经济发展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69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121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892万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922元,增长19.4%。
人均生产总值16017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30.4:29:40.6调整为27.5:29.6:42.9,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上升,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达72.5%。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第一产业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8.5个百分点。
8、旅游景点
一、梵净山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梵净山的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保护区,同年十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人与物生圈”保护网成员,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黔金丝猴、珙桐以及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21公里,面积567公里,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梵净山层峦叠嶂,飞瀑悬泻,溪流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87%,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原生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区,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自然基因宝库”。
梵净山保存着60万亩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尤其是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珍稀濒危动植物,1983年中科院梵净山联合中考察组考察鉴定,仅兽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就有504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就达17种,最珍贵的当然是一类保护动物黔金丝猴和华南虎。珍稀的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钟萼木、冷杉等。
梵净山的入口处建有贵州省科学辽的定位观测站。从这里沿黑湾河上行,沿途是幽深静寂的山谷,苍翠欲滴的常绿阔叶林,清澈见底的山溪和清泉,清脆悦耳的鸟鸣。春天,在铜矿厂附近可看到著名的中国鸽子树——珙桐盛开的花;花序上两枚白色的苞片好似白鸽展翅欲飞。鱼坳以上是一处十分险峻的地段,登上鱼坳,就仿佛走在鱼的背脊上,两边是悬崖绝壁,昂首远望,金顶可见,登上海拔1,700米的回香坪,则距金顶不远。梵净山的顶部,风景更是奇特秀丽,拔地而起的金顶孤峰,高94米,需小心地拉着铁链攀登。孤峰顶部岩石裂为两半,中间形成一条深约20米的绝壁峡谷,令人头晕目眩。金顶以北是老山,海拔2,493米,著名的“万卷书”、“蘑菇石”、“老鹰岩”均集中在这一带。在金项上,还可观日出,赏云海,并可看到“佛光”奇景。
梵净山的风光具有险、秀、奇、幽的特点,不仅是旅游的好去处,而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一种特殊的绢云母千纹岩,具有悦目的丝绢光泽,其质地细腻,硬度适中,与浙江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福建寿山田黄石并列为“中国四大奇石”。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工艺品在清代就已全国闻名,1962年精雕细刻的七层宝塔,12层栏杆内有24种花样,内部浮雕是梵净山风景,全部拆开,便是一套餐具,工艺价值极高,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
梵净山·万米睡佛
1、梵净山·万米睡佛
惟妙惟肖、宏大伟壮的佛陀睡相,在全国独一无二。
2、云海
云海
云海,即瀑布云。在梵净山刚才还是万里晴空,一时间便成了云海,雪波翻涌,浩缈无际,随着风向,云流突然间又从高天跌下深谷,只见洪波涌起,山岛竦峙,势卷八荒,气颠千里。
佛光
3、佛光、幻影
佛光: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分,人们在太阳相对的云雾上,便可以看到七色光彩组合成的巨大光环,里面映照出你的身影,人舞影婆娑,人停影徘徊,奇异之极,绚丽之极!
幻影:出现幻影的时刻一般在佛光产生之前或之后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内;另外当闪电照彻夜空的时候,或者有淡淡月光挥洒夜空的时候,都会有这样巨大的幻影在你的身旁出没,是梵净山的神奇之二。
4、大金佛寺
梵净山自古以来就是佛家道场,唐宋年间就有僧踪,明代香火鼎盛,而且是弥勒信仰,成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大金佛寺坐落于梵净山脚下的太平乡太平河畔,本地人常说“弥勒现世,天下太平”,有世界之最美称的金玉弥勒缘归梵净山更是对梵净山的一尊代表性佛像。营造出了“一山一寺一佛国,金顶金殿金弥勒”的佛国盛世。
风雨桥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大家现在看到(经过)的这座桥,叫“风雨桥”。是土家族与侗族联系的标志性建筑物,高高挑起的飞檐、错落的屋顶非常附有少数民族特色。为什么叫风雨桥呢?是让我们明白,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的挑战和困境,当我们走出风雨桥,也走出人生的坎坷风雨路。也是本地人民祈愿风调雨顺的体现。
大金佛寺是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对外开放的第一期文化主题建筑,梵净山佛教文化苑是以弘扬佛教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计划建设内容主要有寺庙区、师父、居士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等,整个大金佛寺以整条中轴线划分:莲花广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座桥、礼佛台阶、上香广场、兜率天弥勒金殿。涵盖了休闲度假、静心养身、文化传播等功能。
莲花广场
各位施主,现在这个地方叫莲花广场,从高空俯视,整个广场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是佛教的圣花,莲花广场的正中是一个莲花喷泉,中间有一朵大莲花,四周环绕6朵小莲花,出莲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七个佛足,象征着七步生莲,步步生莲,广场外围有16根经幢(或石幢),经幢是佛教建筑,中间实心,造型像塔,上面雕刻须弥山和莲花瓣。
天王殿
现在进入的是寺庙第一座殿天王殿,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分别掌管着风调雨顺。这尊就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瑟琶,护持国土(职顺);这尊就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使人善根增长(职风);这尊是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右手缠绕一条龙,左手拿龙珠(职调);这尊是北方多闻天王,护持人民财富,民间称财神,右手拿伞,左手拿多宝鼠(职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表佛法大雄力,故称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尊佛:是以空间划分的,中间这尊是佛祖释迦牟尼(主管娑婆世界),左边这尊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为生者求福死者超度,右边这尊是消灾延寿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大雄宝殿四周将要建设四大菩萨,四大菩萨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三座桥
我们经过的这三座桥分别是般若桥、普济桥和禅悦桥,般若是智慧之意,普济则是普度众生救济慈航的意思,禅悦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愉悦的境界。经过这三座桥是让我们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帮助救济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达到自身的心神愉悦。我们再来看摆放在这两侧的是转经筒,又称“嘛呢”经轮、中文意为如意宝珠,经筒上刻有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持诵此咒,可以消除病苦、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当我们转动经筒,就为自己积累了福慧资粮,消除了业障,使我们的事业顺利,让我们所有祈愿圆满,转贫为富,转危为安,同时又利益了附近老百姓,给他们带来吉祥。(舍利佛曾经请求佛祖开示转经筒的功德,佛祖说:在短时间或在殊胜节日里转转经筒可使三界众生获得解脱,以手接触或眼睛看到经筒的众生都不会堕入三恶道中,以手转转经筒的功德可以使天空大地水火风山石草木森林中的众生皆成佛道。)
礼佛台阶
现在请大家抬头向上看,一百六十八级石阶上有一个金色的殿堂,世界最大的一尊用黄金和珠宝敬造的弥勒佛在那里等候大家,给大家赐福。求佛之道在于心诚,现在我们一起登上石阶。中国有句古话:往上走长命百岁,往下走返老还童。我们伴随着阵阵佛乐,心中默念弥勒菩萨名号,一边走一边祝愿自己的父母、亲人祈求长命百岁,身体健康。这儿有三座石雕牌坊,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走过这座代表过去的牌坊,从此刻起我们就要放下对过去的执着,丢掉烦恼、卸下包袱,过好现在;走过这第二座代表现在牌坊,我们要活在当下把握机遇。当下就是现在,让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所有帮助我们成长的人;走过这第三座预示着美好的未来牌坊,开启我们幸福的大门,创造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殿前广场
左右两个偏殿分别供奉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消灾延寿药师佛。分别表示西方净土和东方净土,金殿表兜率天,是兜率净土。由此中原三大净土同时呈现,非常圆满。这是吉祥钟,每到重大佛节日会在这举行撞吉祥钟的活动。正所谓: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这边是放生池,有施主们放的鱼、乌龟、鸽子。大家先随我一起进金殿瞻拜佛吧!
金殿
金殿(兜率天)
尊敬的各位施主,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来到金殿与金玉弥勒结缘,开启未来幸福的大门。现在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称诵弥勒菩萨的圣号,请各位施主双手合十,“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三称),大家功德无量!接下来我为各位施主介绍金玉弥勒的殊胜功德和福报利益,稍后我会带领大家一起礼拜供养弥勒菩萨。
金殿供奉着的这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用黄金和玉石敬造的弥勒佛,耗用黄金两百五十公斤,造价近两亿元。2010年4月28日金玉弥勒安奉于大金佛寺金殿之中,2010年8月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中国五大佛教名山长老等18位高僧共同主持了隆重的开光大典,数千人见证了这一盛况,2012年5月,金玉弥勒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大全,成为世界之最。
金玉弥勒整个金身,由数百片金片经手工压片、锻打成型再焊接为一体,虽然经过这么多复杂的工序,但您在金身上却看不到一点焊接痕迹,可谓是“精美绝伦,天衣无缝”!这种造像工艺采用了濒临绝迹的中国传统宫廷精细工艺及金錾(zàn)工艺,由多位*工艺美术大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手工敬造而成。
金玉弥勒
金玉弥勒总高5米,由佛光、金身、白玉莲台、木雕须弥底座、佛台五个部分组成。法相庄严,嘴角微微上翘,似在演说佛法,令众生破迷开悟。眉心中间镶嵌有六克拉的钻石,头顶舍利宝塔,头戴五方佛冠,表示五智俱足圆满,五方佛分别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雕刻敬造,*大日如来佛,采用金白玉敬造;东方阿閦(chù)佛,采用蓝色青金石敬造;南方宝生佛采用黄色玛瑙敬造;西方阿弥陀佛采用红色羊肝石敬造;北方不空成就佛采用绿色碧玉敬造。菩萨胸前佩戴的璎珞、腰间外裙及佛光上镶嵌有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数千颗奇珍异宝。
菩萨结善跏趺坐姿,这是弥勒菩萨专有的坐姿,端坐于木雕须弥底座上,足踏白玉莲台。双手打说法印,各持一枝莲花,分别置有法器。右边是*,寓意佛法常转,好运常在,帮助我们破除人生中各种阻力、压力,给予我们快乐;左边净瓶,净瓶上镶嵌有两千多颗红宝石,净瓶颈小肚圆,代表弥勒菩萨宽宏大量、慈悲为怀,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处事圆融、促进社会和谐。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经记载,与佛祖释迦牟尼同一时代的弥勒尊者,涅槃后上生到兜率天修行,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到娑婆世界,成为继释迦牟尼佛后的一位成就佛道的人,是一尊福佛。在这个巨大佛光上半部分,描述的是兜率天宫美妙欢乐的景象。佛光外供有99尊小佛,是弥勒未来说法的99位尊者,99也代表九九归一,功德圆满;佛光最高处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浮雕像,昭示顶礼膜拜金玉弥勒佛的芸芸众生,将收到佛的慈悲愿力,得到心灵净化,幸福吉祥的果报。
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当时就是以天冠弥勒的造像传入。金玉弥勒造像就是以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为众天神仙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我们在有些寺庙里见到的大肚弥勒像是天冠弥勒的化身像,是佛教汉化的表现。
据佛经记载:“若有礼敬弥勒者,除去百亿劫生死之罪”。今天大家特别有佛缘,能够瞻拜到金玉弥勒,福报非常大!下面我引领大家一起来礼拜菩萨。请各位施主双手合十,一拜、二拜、三拜,将这份功德回向到我们亲人身上,大家功德无量!
现在带领大家去瞻仰佛堂里的两样尊贵的宝贝:“活佛的舍利和金刚杵”。这里供奉着的就是活佛的舍利子,说到舍利子,相信大家从电视、书籍、网络都有一些了解,在佛家舍利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生身舍利,是高僧大德圆寂以后火化而来的结晶体,还有一类是法身舍利,是因缘俱足,功德感应所形成。佛经记载“见舍利如见佛祖”现在我带大家一起来做一个祈福,祈求我们的家人平安健康、事业有成、生意兴隆、孩子聪明伶俐。这里供奉着的就是金刚杵,是藏传佛教专有的法器,可降妖除魔,安家镇宅,摧伏我们心中的怨敌、嗔恨,使我们不生烦恼,化解身边不善之念。
大家走出金殿,看四周群山环绕,犹如莲花盛开,两侧即将完成禅茶一条街和僧侣住宅区、真如别墅、素斋餐厅和讲经堂。
梵净金顶
5、梵净山·红云金顶
远眺梵净山,好似一支玉笋插天,在天宇下孤绝无匹;近观梵净山,则是三峰比肩,其势顶天立地。居中一峰名叫红云金顶,因常有红雾罩顶而得名。它拔地而起,高数百丈,劈分双峰,一峰竟幻成二崖。登攀者从崖脚必须循石级而上,有如贴壁凌空。绝险地皆附有铮铮铁索,人扶着铁索方有凭依。连登慈云、妙音、空观三台,便到了金刀峡处。红云双顶上,左右有天桥飞架。绝顶上兩殿对峙,左敬释伽现世佛,右谒弥勒未来佛。双殿前后,幽谷深壑,身立万仞,空阔无际。礼佛信众,观光游客,无论俯瞰,抑或仰望,红云金顶便是那清淨庄严的兜率天宫,万众仰望的人间淨土。
梵净山·太子石
6、梵净山·太子石
在幽谷深壑之中,有一山峰峭拔高耸,峻美非常,人称太子石。这是梵净山的广大百姓,对梵净山开发功德无量的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的一个最尊贵的献礼。传说明朝皇室小太子思母心切,不辞千辛万苦追赶母亲來到梵净山牛尾河边。李太后在这壁崖上回看太子最后一眼,斩断了最后尘缘。后来人们便将这崖叫做“爱别离崖”,有离苦得乐的意思;也有人将这里称为“碎心崖”,即是母子分离,令人心碎,但碎了的是一顆凡尘之心,生成的却是一顆智慧之心。太子石峰顶上如今耸立着的兩棵菩提树,据说就是太子由性命进入慧命的真如标志。
7、梵净山·黔金丝猴
黔金丝猴又叫灰金丝猴、白肩仰鼻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一种较大的猴子,体重可达15公斤。它的鼻子非常奇特,一般猴子鼻孔向下而它仰天朝上。黔金丝猴体灰色,两肩之间有一明显的白班。世界上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数量不多,非常珍贵,已列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被称为“世界独生子”。据最新资料目前梵净山大约有800只。黔金丝猴主要生活在气温适宜、向阳而且果木茂盛的林区,它们爬树灵活敏捷,活动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站在树叉上,向周围观望窥测,或悠坐树枝上,嬉戏休息,或跳跃树冠间,摘吃鲜嫩的树叶。
黔金丝猴
黔金丝猴喜欢结群活动,每一群几只到几十只不等。它们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活动地点,有规律的巡回迁徙。它们活动时,散布面积较宽,约有1.5—2公顷,两只猴子间最远距离200—300米。在一棵树上可以见到一只或几只,最多见到一棵树上聚集30多只猴子。它们在树上坐着、走动、攀爬、跳跃,不时还发出叫声,斗殴追逐,看起来到处的树都在摇动,似乎满山都是猴子。它们坐着时,尾巴自然下垂,不时轻轻的摆动;跳跃起来时,尾搭树枝,2、3米的距离一跃而过,从高往低还可以更远,最潇洒的动作则莫过于单臂抓住树枝,以悠荡的方式前进。
黔金丝猴正常活动下叫声圆润细长,好似人隔山相喊的“哦—嗬”声,显得悠闲自在;斗殴打闹时声音粗狂洪亮;发现异常情况时,其中一只公猴会发出特有的警报声。黔金丝猴生性机敏,对异常的响声特别敏感,梢有响动,立刻逃跑。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英国生物学家汤姆斯来梵净山考察,给梵净山仰鼻猴命名为黔金丝猴。
1963年4月西南动物研究所一行8人来梵净山考察,发现已灭迹60余年的黔金丝猴成群活动,向社会发出呼吁要求全力保护黔金丝猴。
1986年8月两只金丝猴失群下山,被山麓农民任某某火枪打死,任某某被判刑2年。同年10月,联合国第九届人与生物圈计划协调理事会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接纳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2005年9月一只金丝猴走散到山麓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罗场乡,被印江*群众救助后送到黑湾河保护站。
梵净山·蘑菇石
8、梵净山·蘑菇石
“蘑菇石”的名字就如它的形象一样,上大下小,形似蘑菇。它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它已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10亿年以上,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现在,许多画家、摄影家都以它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杰作。它如今作为梵净山的形象大使身份,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还走进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
9、梵净山·黑湾河
黑湾河发源于梵净山老顶和凤凰山两大山脊中,同太平河交汇在美丽的“风雨桥”处,这里地势开阔平缓,景色优美,有大面积的枫扬和竹林,河水清澈,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黑湾河
黑湾河口是从东线登游梵净山的必经之道。梵净山从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相继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圈”网后。八十年代初,*铜仁地委、地区行署及江口县人民*已开始树梵净山旗牌;开创黔东旅游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九十年代初,黑湾河被贵州省人民*批准建立黔东地区的唯一旅游开发区。
今天黑湾河旅游开发区已初步建成,集科研考察,教学实验。夏令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一体综合性旅游区,是游客集散地,已具备一次性接待数百人“食、住、行、娱、游、购”的综合能力。这里将规划建成著名的生态旅游区、宾馆别墅区、休憩娱乐区、风味餐饮区、民俗文化区、农家风情区,设施完善,内容丰富,服务一流的休闲渡假、旅游观光地。
黑湾河风雨桥始建于2003年,是采用现代建材仿古建筑,按当地土、苗家乡情,桥上建有亭楼当地人俗叫“花桥”或“凉亭桥”。亭中素描绘画着山水林竹、花草鸟兽、鱼龙、仙、神及民间传说故事是的人物,行人到此,无不观赏一番。
风雨桥
在风雨桥的上下游,“十里相同景,一里不同俗”,就在桥的西岸是居住着张杨两姓为主的土家族,而桥的东岸侧居住着龙石两姓为主的苗族,过去两个民族间沿河道两旁的山径小道去快场赶集,集市散后,无论青年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沿河两岸的河坪上,对歌跳舞,也有斗角口舌一比高低,一代相传一代,流传至今。
由于民族间的通婚、融合,每到当地民族传统的“四月八”、“端阳”、“六月六”等节日和赶集归来,这座桥连接了两岸民族的心愿。桥上成了一个卖小食品的集市,有凉粉、米豆腐、油炸粑、丁丁糖、凉茶等。人们在坐桥上凉风佛面,鸟语花香,桥上流水潺潺,顿觉消除疲劳,心旷神怡,不愿速返,吃上一碗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消热。更可助兴的是忽闻桥东或桥西山歌宏起,即时两端歌声不停相互对唱,似比高低,偶尔有幸,见情男情女座在桥凳上或桥边树脚下或窃窃耳语,或情歌对唱,更会引人沉浸于土情土风之中。
这座桥现已成为一座民族融洽、展示民俗风情,又是一个展现当地民间风味小吃的场所。
太平河景观大门
梵净山太平河景观大门共两个,分别位于双江镇镇江村小坝和太平乡寨沙,总投资600万元。大门横跨江梵公路,依山旁水,石门与凉亭相映,气势恢宏,成为了梵净山东线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漆树坪羌寨
二、漆树坪羌寨
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镇新寨漆树坪村民组,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那就是桃映漆树坪羌族。作为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仅有0.14万人,主居江口县桃映新寨村“尔玛”人聚居的漆树坪村民组。羌寨漆树坪,林茂水急,山高谷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风景十分优美,是唯一一个羌同胞聚居的山寨,至今仍保持古朴独特的民族习俗。被人们誉为“神秘的梵净尔玛堡寨”。是梵净山区唯一仅存的“尔玛”人所在地和羌文化艺术“活化石”;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2009年“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工艺”以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舍神龙潭
三、云舍神龙潭
云舍在山下,在水边,在距县城江口只有几公里的田坝里。
到云舍要过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或者卷起裤脚踏着水中桥涉水过河。汽车开过水中桥时,激起朵朵浪花,形成一道难得见到的风景。
过了太平河,是一片大坝。大坝两旁,水稻已经抽穗,西瓜堆满路旁。不远处,有一个牌坊,上写“中国土家第一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云舍村。“云舍”,一个浪漫的地名,云中的房舍,或者云中的村落?发人想像,给人美感。但云舍不在山里,海拔不足500米,离天上的云还远哩。请教了江口县文联主席董振华,才弄清了云舍是土家族语,意思是“猴子出没的地方”。遥想当年,土家人到这里定居时,森林密布,鸟语花香,猴子成群。而今,森林变成了桑田,猴子也不知去向,当地人说猴子跑到梵净山去了。
在田坝上走了不到几百米,便到了牌坊下,一群盛装的土家族妇女,用山歌欢迎我们。参观了土家人独特的桶子屋,欣赏了土家男女动人的歌舞表演,我来到了村里的龙潭。村里人对龙潭的称呼,有三个名字:神龙潭、龙潭泉、龙潭河,龙潭,又叫神龙潭。
江口神龙潭,是一个宽约十米,长三四十米的深潭,从高空鸟瞰,像一条游动的鱼。塘水清澈甘洌,冬暖夏凉,可直接饮用。水色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下,或深蓝、或青绿、或绿中带紫,翡翠般的晶莹剔透。绕龙潭湖走一圈,你会产生许多想象……
怒溪溶洞
四、怒溪溶洞
江口县怒溪乡河口村和梵星村发现溶洞近30个,最独特的溶洞不少于5个,为梵净山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景点。9月27日,笔者游玩了其中的风洞、大洞。
位于河口村沈家洞组的风洞,洞口常年风大,洞前大约50多亩粮田和农户都会受影响。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老祖宗就在洞门口边砌成了围墙挡风,减少对庄稼的伤害。但是,夏天,凉风习习,却是避暑的好地方。洞内有地下喷泉,出水有水桶大,常年流水不断。漆黑的洞里的水中还有水生植物的存在。
特别是该村腊岩凼组的大洞,沿着古人砌成的100来步石阶往下行走,里面空间很大,至少能容纳1万多人。洞中分为上下两层,洞内石钟乳奇特怪异,如海中龙宫,海花、海龟、龙王等样样俱全;又像花果山的水帘洞,瀑布、水帘、树木、猴子猴孙站满山岗;又如佛家十八罗汉、送子观音、唐僧师徒、弥勒佛等在闭目养神;也有水与钟乳石形成的九寨沟的风景、还有形成像雪白的黄果树瀑布、梵净山金顶、蘑菇石、万卷书、中国地图等图案与石像。该洞第二层大约300米以上,在里面行走需要1.5小时左右;第一层400米以上都找不到尽头。里面有多个深潭,还有像鱼类水生动物存在等。比起目前贵州至今发现并开发的溶洞来说有它与众不同之处。“大洞”洞中还具有许许多多的鹅卵石,我们怀疑这里数万年以前是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其具有考古的价值等。
神龙洞
五、神龙洞
神龙洞犹如一颗神奇迷人、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江口至梵净山的旅游线上。该洞深不可测,妙不可言。该洞有景点30多个,最壮观的大厅有3个:动物厅、观音厅、天宫厅。洞中景点之一的飞来神瀑,被人誉为亚洲第一石瀑,雄奇盖世,天下无双。
神龙洞既是盛夏避暑的绝佳之处,又是梵净山脚又一处洞穴奇观。
六、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
云舍
云舍座落在神秘的梵净山脚,风景如画的太平河畔。探源云舍土家族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战国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舞)、沅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云舍土家族为辰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而今特点和独到之处就是,通过历史演变,土家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交往、融合,通婚联姻,云舍土家族仍保留着自身民族遗传,遗留的民族习俗,这里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再现。
云舍至今属于中国土家族民居经典的古寨,四百余户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错落,蜿蜒起伏,崎岖而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犹如走进那已久远的岁月。
在漫长的岁月中,云舍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独具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佩戴谐调美观,艳丽雅致。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一天或几天,除过共同的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外,土家特点的“赶年”、“过社”、“清明”、“立夏”、“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云舍
云舍
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土家民间小吃,土家特点的农家饭菜,香甜诱人的甜米酒,各具特色,品其馨香,回味无穷。
云舍依山傍水,美境如画,“寨大似天庭,环行似迷宫”,传说是仙人居住过的地方,寨后长达数十公里的仙人洞、嘎嘛洞、洞内景观,各具其异,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瞬间变化莫测的神龙泉,人声呼叫才涌的“轰鸣泉”等奇特,神秘的自然现象。数公里长的云崖大峡谷幽境景观等,构成了贵州乃至湘、鄂、川、黔中国土家族,独一无二的胜景和土家族人文,历史旅游观光名胜之地。
梭家苗寨
七、梭家苗寨
苗族是江口县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广阔。梭家苗寨地处梵净山下风景秀丽的太平河畔,距江口县城约5公里。那里景色独特,有奇特的神龙洞,天然的*像、瀑布、成片柳林,古老的造纸作坊,绚丽的田园风光等。梭家苗民普遍爱好武术,其枪技、棍术、拳术、虎叉、“上刀山”、“下火海”、“高桌舞狮”等惊心动魄的绝技绝活,最引人注目的是规模庞大的舞水龙活动,素有“武陵第”之称。“武陵第”古朴、严谨,两幢古色古香的桶子屋相拥而卧,大门檐上“武陵第”三个字遒劲有力,通过小客厅似的过道便能看到方石块砌成的天井坝。梭家苗寨水龙远近闻名,是梵净山龙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两条龙相呼应,同时在水上起舞。凡遇重大节庆,数十个男女舞龙下河,随着锣鼓响起,色彩斑斓的长龙在流水潺潺的太平河上滚动翻飞,景象颇为壮观。当地人都说水龙在河中起舞时溅起的水是“吉祥水”,水沾到人身上,沾得越多,越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苗族姑娘喜戴银饰,头戴花银帽,颈上戴多层银项圈,胸前、背后戴银披风。梭家苗家姑娘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江口有梭家、石家坡、官庄、苗匡等三十多个苗族聚居村寨,其中双江镇梭家寨苗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尤为明显。
亚木沟
八、醉美亚木沟
亚木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武陵山主峰(*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脚下,太平河(贵州省著名风景名胜区)岸边,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华部分之一。总面积二十六平方公里,沟长50公里。亚木沟的精华在于山是灵魂,水是精灵:苍翠的山、幽深的谷、清冽的水、嶙峋的石和谐连缀在一起;水律动、山静谧,动静相宜,刚柔兼济;风啸林、鸟鸣涧,泉水叮咚,飞瀑扬花,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树点染、亭点缀,山里的土家人淳朴的风俗风情尽显,俨然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游者曰:“梵净归来不看山,亚木归来不看水。”
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是探险、觅奇、寻幽及休闲养生的绝佳之地。这里植被原始,山里有金丝猴、林麝、黑熊、穿山甲、鸳鸯、大鲵(娃娃鱼)、红腹角雉、虎斑蝶等珍稀动物,山上有红豆衫、桫椤、鸽子花等珍稀树种。
这里有鬼谷的传说,有土家青年相爱逃婚入谷故事,有刘洪斤赴京赶考的传奇。这里是孕育温浩然魔幻神奇小说《箜篌引》的土壤,这里是原生态土家文化的积聚地。
亚木沟生态旅游风景区由江口金奥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一期工程业已完工,第一沟区已开发至4公里处,沿途树林阴翳,亭廊榭台,栈道蜿蜒,不日将对外开发;沟外各种旅游功能房舍,极具民族特色,弥漫民族风情:翰林学士府、民俗博物馆、蜡染体验馆、民俗演艺厅等即将竣工。二期工程的重点是亚木沟飞瀑,瀑高达280余米,也是一绝;三期工程的重点是山里原生态古民居村寨建设。
三角庄根据地
九、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
三角庄根据地为红号军首领之一赵子隆咸丰六年(1856)所建,1982年10月公布为县级保护文物,1985年9月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三角庄根据地在德旺乡西北5公里的杨柳坝,是清咸同年间黔东红号军起义的根据地。该处由三座相连的土山组成,周围2.5公里,而顺溪河,靠朝阳山,是德旺通往凤凰山的咽喉。山上有当年红号军所筑前营、中营、后营遗址,残留土围墙高1.6米左右,墙内有战壕,宽1.7米,深1米左右,前营向德旺一面为大门,筑土城修战壕3道,最高点原有砖基土塔一座,作为根据地的标志,解放初挖毁,塔基犹存。后营内陶瓷碎片甚多,似为生活营。登上遗址大门,十余里内一览无余,攻守极为有利。
9、江口物候
元月,收割甘蔗,播种春洋芋、烤烟、茄果类蔬种育苗。
二月,小麦分蘖拔节,油菜开花,翻犁空土,准备秧田,种植甘蔗,植树造林。
三月,燕子初来,青蛙始鸣,小麦出穗,油菜谢花,桐树初展叶片,播种瓜豆,红苕育苗。
稻谷
四月,桐树、桃树、李树开花,大麦成熟,布谷鸟声声催促播种水稻,包谷、黄豆、花生。
五月,小麦、油菜成熟,移栽辣椒、茄子、番茄栽播早稻、红薯。
六月,蝉鸣蛙鼓,洋芋成熟,播种晚包谷,移栽烤烟,栽种中稻、晚红薯。、
七月,水稻分蘖拔节,栽播晚稻,包谷、西瓜成熟
八月,布谷鸟停止之鸣叫,水稻出穗扬花灌浆,播种荞麦、秋洋芋、黄豆、杂豆、高粱、小米成熟。
九月,收获水稻,晚包谷,采摘梨、苹果、播种甘蓝型油菜。
十月,蚱蝉终止鸣叫,桐果成熟,收挖红薯、花生、收割荞麦、播种小麦。
十一月,青蛙息鼓,收挖秋洋芋、桔子、黄果、柚子、柿子成熟。
十二月,甘蔗成熟,对小麦、油菜中耕施肥,对桑树整枝修剪、移栽和冬季芽接。
10、地方特产
紫袍玉带石
一、紫袍玉带石
紫袍玉带石属我国极为稀少的珍贵玉石,独产于江口县德旺乡金盏坪。
紫袍玉带石质地坚硬,光洁圆润,色彩鲜艳,手感细腻平滑,具有天然油脂和光泽,是工艺品雕刻的上乘材质。用此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适用、收藏、观赏价值,用它制成的梵净山玉砚、屏风、壁画、茶壶、茶盘、茶杯、生肖牌、挂件、手链、弥勒笑佛等,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梵净山玉带九层塔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江口豆腐干
二、江口豆腐干
豆腐干是江口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色香味别具一格,制作独特,历史悠久。江口豆腐干之所以有独特的风味,一是选用纯净龙津阁的井水;二是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工艺十分独特、讲究;三是在上扦时,首先一小块一小块的把它放置于斗笠形的竹箪上,晾干至八成左右,再晒干,从而形成嫩黄、透明的方块。
江口的豆腐干吃法多样,可直接食用,细嚼慢咽,香韧可口;也可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还可用水发胀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因而多年来,豆腐干一直受江口人民喜爱,并用作馈赠新友的上乘佳品。
在城北龙井阁的豆腐干一条街因晾晒豆腐干的斗笠挂在土家屋檐下形成的一道亮丽风景而远近闻名,*电视台乡村旅游节目曾对此做过专门的采访报道,是江口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
米豆腐
三、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特产之一。
牛干巴
四、国画石
江口国画石,产于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该石为不规则形岩板,石质底蕴瓷光,呈乳白色。石中有粉、黑、淡绿、褐黄等色纹,呈现出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庭院、楼阁等图案,层次感强,颇似一幅幅浓郁的中国画,故称之为国画石。
江口国画石装饰出来的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
五、牛干巴
江口牛干巴是本地区的传统食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居家旅行、探朋送友的必备礼物。
江口牛干巴采用江口本地生产的环保生态黄牛肉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盐、花椒、白酒等为佐料,通过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美味佳,是正宗的原生态产品。
江口牛干巴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土特产,以高家牛干巴、昭凤牛干巴最为有名。
六、榨萝卜
榨萝卜不同于泡萝卜,呈粉红色,半透明状,可切成片、条糌上糍粑辣椒吃,香脆可口,酸中带甜。可以除乏解疲。
江口榨萝卜主要原料是本地产的原生态圆润光滑的红萝卜、盐、冰糖;将红萝卜洗净放在瓷缸内,一层萝卜一层盐,其间加入适量冰糖。萝卜放完后用原生态稻草盖上,用太平河中无污染石头压住稻草,浸泡30天左右可食。
七、油茶
油茶非“茶”,江口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嫁女的时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为了酬谢宾客和亲朋好友,晚饭后,特花几小时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却谦虚的说成是喝茶,故称“油茶”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绿豆、黄豆、大米、骨头汤、胡椒、花椒、姜葱。将玉米用水煮透后洗净,搓掉外皮。将绿豆、黄豆炒黄后再着油炒。约10分钟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加骨头汤煮。约半小时后起锅,即食。
油茶从外观上看像粥,但他既有骨头汤的辛香,又有五谷粮食的清香,味美至极。现在,凡到酒店或农家乐,来江客人都能品尝到一碗美味可口的油茶。
八、社饭
江口人注重过社春,凡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通常在春分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做社饭,以祭祀先人。每年春分前后,人们都要吃社饭邀约亲朋好友聚会。特别是有新坟的人家(一般要挂社清三年)都要约请亲朋好友吃社饭,到坟山扫墓,且人越多越好。每每此时,四周山上,人头攒动,香烟袅绕,鞭炮连天,呈现出浓重的祭悼气氛。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蒿菜、腊肉、核桃仁、花生仁等,不但清香,而且具有提神健脑之功效。
由于社饭既有糯米的甜美,又有腊肉的薰味,还有嫩蒿的清香,独特的风味很受人们欢迎。在江口,只要到草长花开、桃红柳绿的时节,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互相赠送社饭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一代延续。
九、棉菜粑
在过去,过端午节、重阳节时江口人民都注重做棉菜粑来庆祝节日。棉菜粑是江口传统的一种美味小吃,色泽黑绿,具有柔软清香,不粘不糯,口感舒适等风味。由于棉菜兼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用,所以更得人们的青睐。
棉菜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粘米(1:1比例)、白糖、芝麻(或豆腐、腌菜肉)、棉菜(白蒿)、花生、酸辣椒、精盐、熟猪油等。
在江口,随时可以购买到风味独特的棉菜粑。
十、山野菜
江口山野菜以梵净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长的天然野生植物---蕨菜、薇菜、竹笋、香菇等为主要原料,经生产加工而成。属纯无污染无危害的绿色食品。现生产的仁发牌盐渍蕨菜、保鲜蕨菜、保鲜竹笋、薇菜、野生香菇等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远销天津、上海、武汉、长沙、广西、深圳等省市食品公司及各大中小型超市。
该产品品质脆嫩可口,色鲜味美,具有开胃健脾,延年益寿的功能。是家庭生活和馈赠的佳品,同时也是各大家庭、餐馆独特的山珍佳品。
十一、云雾茶
云雾茶茶园位于民和乡毛坪、坝盘乡铁广、怒溪乡骆象等高原地带,峰峦叠翠,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环境十分优美。由于所处特殊地理环境,云雾茶茶叶色泽油亮,绒毛多,氨基酸、蛋白质和宁酸含量较高,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清香鲜醇,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防病抗衰等功效。
江口的梵净山翠芽茶在2010年上海茶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十二、藤茶
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11、地方美食
一、江口三大碗
扣肉
1、扣肉
为江口传统的待客名菜。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成,具有盐菜的特别香味,肉质分明,香气浓郁的特点,食之而不腻、软而不绵、鲜嫩可口。
黄焖肉
2、黄焖肉
为江口传统待客名菜,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做成,制作是可以加入土豆、板栗等。色鲜味美,肉滑质细。
面面肉
3、面面肉
面面肉有叫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
二、米豆腐
米豆腐
米豆腐是贵州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大火熬制,做成“豆腐”。吃时切片放入盘内,再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放于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调料对成汁,浇淋于米豆腐上即可。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组成。大约在明代初期,贵州菜已经趋于成熟,许多贵州菜都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宫保鸡丁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贵州名菜,它是清代咸丰年间,贵州平远人丁保桢的家厨所创,以旺火油爆鸡球加辣而食,如今已达到脍炙人口的境地。
米豆腐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菜肴突出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口舌生津、开胃消食,夏天食用更可解暑。酸汤则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为萝卜、白菜、卷心菜等。酸汤的制作又分菜类酸、鱼类酸、肉类酸、米类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
贵州菜肴讲究蘸水。蘸水的调料主要是辣椒、蒜泥、姜末、葱花、香菜、花椒等酌情添减。因辣椒的制法不同,蘸水又可以分为数种:糍粑辣椒蘸水——辣香浓厚;糊辣椒蘸水——干香浓郁;青椒西红柿蘸水——清香爽口……还有更讲究的,或在蘸水中加入油炸过的黄豆、花生;或调上腐乳撒上点脆臊、肉末;或拌上点折耳根、茴香、薄荷、苦蒜……又别具一番风味了。
在贵州省的江口县北门巷内能够找到正宗的米豆腐。
蕨菜炒腊肉
三、蕨菜炒腊肉
梵净山盛产蕨菜,又称“鸡爪菜”,日常做菜可清炒或凉拌。用蕨菜的根磨粉做出的蕨粑也很受欢迎,将半透明状的蕨粑切成条或块,与腊肉同炒,加上辣椒、大蒜,香味绵滑,入口韧性十足。
梵净山盛产蕨菜,又称“鸡爪菜”,日常做菜可清炒或凉拌。用蕨菜的根磨粉做出的蕨粑也很受欢迎,将半透明状的蕨粑切成条或块,与腊肉同炒,加上辣椒、大蒜,香味绵滑,入口韧性十足。
四、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源于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主料选用农家土狗,剔骨留皮后将全狗放入煨锅,加入砂仁等秘制料包慢炖细煨、肢解切片、爆炒入味,盛原汤加入枸杞、红枣,煮沸即食,配上花江狗肉店传统秘制的辣椒蘸水,又麻又香、清爽可口、味道鲜美。
上关辣子鸡
五、上关辣子鸡
上关辣子鸡源于安顺市关岭县上关镇,主料选用农家优质土鸡,结合黔、渝、川、湘等地的麻、辣口味,根据客人的需要调配,用特制的糍粑辣椒与优质土鸡肉一起炒制、焖压加工而成。
土鸡特的营养价值众所周知,其火锅附带的配料花椒、草果、砂仁、陈皮、山奈等有利于消食化食、行气健胃。加上土鸡天然的高含量粗蛋白质、肌苷酸及叶黄素、鸡肉纤维等,配上适量的佐料,肉质鲜美,香辣独到,回味悠长······而土鸡的营养、药用、食疗价值之高,被民间誉为“济世良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