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建安七子

科普小知识2022-10-02 09:36:54
...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姓名:建安七子

朝代:东汉末年、三国

所属类别:文学

成员: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人物简介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中,又号“邺中七子”。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2、人物风格


建安七子

建安文坛的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他们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时代的面貌,是“建安风骨”形成、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这方面,前人对三曹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但对七子却少有详论。其实,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对七子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给七子以公允的评价,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建安风骨”的认识。本文仅就七子的诗歌与“建安风骨”之间的关系,也即七子的诗歌在“建安风骨”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些具体的分析。

七子有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却是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性。这些作品大多抒情气氛浓郁,感情真挚动人。它既非歌功颂德,亦非讽谕劝戒,而是大胆地抒写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应该说,以情动人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了“魏响”新风的内在特质。前人的评论就注意到这一点:陈祚明说王粲《七哀诗》“第以情至为工”,应玚《别诗》“自然入情方,刘桢《赠五官中郎将》“情自宛切”(《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沈德潜说徐斡《室思》“情极深致”(《古诗源》卷六)。这些评语,都说得很有见地。

由质朴浑厚走向华美流丽,是“汉音”向“魏响”转变的重要标志。从总体上说,七子歌还是比较质朴的,尤其是他们创作的那些乐府诗,仍不失民歌化、通俗化的特点。但他们已开始追求语言的工丽、形式的华美,逐步走上华丽壮大的道路。鲁迅先生曾说七子的诗歌“不外是‘慷慨’、‘华丽’罢”(《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确实抓住了七子诗歌的这一新特点。

前人说汉魏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其实七子已注意到锤炼字句对提高诗歌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七子的诗歌不仅具备建安文学的共同特色,而且也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风格。正如沈德潜所说:“邺下诸子,各自成家。”(《古诗源》卷六)鲜明的个性风格,可以说是“建安风骨”的主要特征之一。

富于创造性,是“建安风骨”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七子的诗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七子也十分重视吸取前人诗歌创作(特别是民歌作品)的营养,但是并不墨守成规,简单地模仿,而是有所开拓,有所创新。七子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大量地采用比兴的手法。但《诗经》、《楚辞》中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或者兴象、喻体虽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但往往只是作品的某个片断。

总之,七子的诗歌不仅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安风骨”的生动体现。七子与三曹一样,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这一点在文学发展史的研究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历史评价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打破了两汉四百年间文人诗坛的沉寂局面,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这个时期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新特点,被后人概括为“建安风骨”。笔者认为,所谓“建安风骨”,实际上是时代精神,也即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反映。具体地说,在内容上多抒写动乱的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及个人怀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在形式上注重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华美壮大的艺术风格。“建安风骨”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人生价值的发现与认识。

上一篇:公权救济

下一篇:城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