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碧岩镇

科普小知识2022-10-02 11:04:17
...

甘肃省陇西县碧岩镇,东、北与首阳镇与邻,南与菜子镇交界,西与渭源县连峰镇接壤,距离火车站38KM,平均海拔2000米,气候湿润、生态环境良好,水草资源丰富。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全镇辖11村59社4372户20248人,其中(农业人口19997人),耕地面积51202亩(其中梯田面积28508.9亩、旱川地面积3757亩),人均占有耕地2.56亩,马铃薯、玉米、中药材、劳务、畜牧、小麦为全镇六大支柱产业。

中文名称:碧岩镇

行政代码:621122107

身份证前6位:621122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隶属政区:陇西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甘J

辖区面积:60.2km2

1、地方简介

碧岩镇位于陇西南部二阴山区,全镇气候湿润、生态环境良好,水草资源丰富。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全镇辖11村59社4372户20248人,其中(农业人口19997人),耕地面积51202亩(其中梯田面积28508.9亩、旱川地面积3757亩),人均占有耕地2.56亩,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402.9吨,人均占有粮220公斤,人均纯收入1615元。年全镇夏秋比、粮经比分别为36∶64和54∶46,农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洋芋(玉米)、中药材、劳务、畜牧为全镇四大支柱产业。在人均纯收入构成中,洋芋占16%为258元、中药材占25%为386元、劳务占29%为468元、畜牧占20%为308元、其他12%为195元。

碧岩镇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所1所,医生6人,床位6张。有各类学校14所,在校学生4218人,教师146人。

2、历史沿革

碧岩镇以碧岩寺而得名。中华民国时属碧岩乡,1949年设碧岩、科羊2乡,1953年增设龙川、龙泉乡,1955年合并为碧岩、龙川2乡。1958年归属菜子公社管辖,为碧岩、龙川管理区。1961年,两个管理区合并成碧岩公社。1984年改为碧岩乡。2001年11月改建为碧岩镇至今。

3、城镇建设


碧岩镇

碧岩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637.3万元,项目新建住宅76套,户均建筑面积7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2平方米,修建道路1.1公里,修建检查井7座,埋设供水管线1066米,架设高压线路0.2公里,低压线路1.3公里,安装变压器1台,通电入户工程76户。

根据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现状,碧岩镇把项目实施地点选在碧岩村魏咀社。涉及搬迁科羊村阳山社24户139人,珠帘村岘儿社22户111人,龙川村李家山社30户168人,总共76户418人。自项目实施以来,该镇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遵循“自愿迁出,整社搬迁”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坚持高标准建设,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使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4、行政区划

碧岩镇区划

621122107203220万山村

621122107204220科羊村

621122107205220万沟村

621122107206121碧岩村

621122107207220珠帘村

621122107208220郑坪村

621122107209220庞坪村

621122107210220黄哩村

621122107211220塄岸村

5、自然环境

碧岩镇位于陇西县的南边,总土地面积6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5万亩。平均海拔2089米,年均降雨量454毫米,年平均气温5.5℃,全年无霜期132天。

6、附近景点


陇西威远楼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中叶,今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聚居地,那里曾有名叫“李家龙宫”的雄伟建筑。称其为官者,不但规模大,而且规格也高于庙,为上、中、下三组建筑,殿堂林立,建筑巍峨,古柏森森,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座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西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九条雕龙栩栩如生,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玄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主祭堂上悬挂“陇酉堂”巨匾。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李家龙宫祭祀祖先。

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李家龙宫数度遭毁,变成一片废墟。至今在一心村庙儿巷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一片瓦砾,有的地方厚达十几米,当地人称“瓦渣坡”。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李氏后裔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李家龙官,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清顺治、康熙、同治年间,屡建屡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新。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1997年仁寿山公园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公园昔日树木葱笼、殿堂林立、凉亭巧布,成为游人踏青游览、逢节聚会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的“李氏祭祖节”、“朝山会”在这里举行。漫长的战祸,使佳仁寿山风景区遭到破坏;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树木、古建筑破坏殆尽,仁寿山成为一座秃山。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后,0陇西县委、县人民*决定修复仁寿山公园。

重新规划建设的仁寿山公园,依山附势,随峰就险,以绿为主,点缀景观,分为园前区、科普区、文娱活动区、文化古迹区、森林游览区、生态区、游乐区等7区。园前区,巍然屹立的仁寿山大门牌坊,一展陇西古建雄风,门前的汉白玉拱桥,再现了黄土地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园前区西侧有312级石阶段登道直通山腰八角亭,平添了登山览胜、强身健体的情趣。山下儿童乐园中心屹立着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雄献身的优秀少年队员张新龙雕像,成为少年队员清明扫墓和游览聚会的场所。

山上游览区东有道教三清殿,西为佛教十方寺,旅居缅甸华侨付凤英捐赠的三尊玉佛莅位。“陇西堂”陈设东院大殿,为研究甘肃省四大文化之一的陇西李氏恋恋不舍架起了联谊桥梁。中院为曲径游廊,雄居仁寿山巅的八角楼,古朴典雅,登上楼顶,东西两川尽收眼底,巩昌古城一览无余。5万株侧柏、云杉、国槐把仁寿山装扮得香氧氤,风景宜人,牡丹、芍药、月季、菊花、大丽花、唐菖蒲、荷花、盆景,竞相吐艳,吸引着万千游客。

现在的仁寿山,大殿巍峨,亭廊巧布,花木扶蔬,景色宜人。*和省、地、县领导及邻县的领导、群众、港台同胞及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友好人士,多次专程游览,题词作画。《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报》、*、省、地、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多次进行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仁寿山公园的知名度。

陇西威远楼

陇西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座落于县城中心,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整个基座均由古砖砌成,三层木楼四面均为飞檐,似箭凌空,如燕展翅;歇山式层顶,若虎伏岗,雄伟壮观。

威远楼,旧名雄镇楼,又称钟鼓楼。位于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新筑古渭塞于城东一里,东北坊建一谯楼,取名“威远楼”,盖为威震远方之意。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扩建城垣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元顺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于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镇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所以又名“钟鼓楼”。

现在的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座基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每层楼有24柱,三层楼都是四面飞檐,檐下共设斗拱102朵。屋顶为歇山顶,结构精巧,造型雄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与创造才能之结晶。

7、地方特产


陇西黄芪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为地方传统风味食品。

陇西腊肉:其地旧属巩昌府,又称巩昌腊肉。其原料,选用岷县山区闾井一带的蕨麻猪,该猪体形小,多不过百斤,腿细、皮薄、肌肉紧密。由于野外牧养,多运动,致瘦肉比例高,且滋味鲜美。成品肥瘦相间,红白分明,滋味醇美,瘦肉不柴,肥肉不腻。蒸熟或煮熟后,香味扑鼻,诱人食欲。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

上一篇:湘唯一

下一篇:松麦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