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草
王蓬草,女,汉族,1942年出生于灵宝市苏村乡东崖村,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灵宝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1、人物档案
技艺:剪纸
籍贯:河南省灵宝市
性别:女
出生:1942年2月
通讯地址:灵宝市苏村乡西崖村
2、从艺经历
王蓬草1942年出生于灵宝市苏村乡东崖村,她的外婆和母亲都是村里有名的“巧巧”,剪纸、刺绣、掐面花样样拿手。王蓬草7岁那年,外婆在她家住了一年,整天拿着剪刀剪呀剪的。小蓬草看见一张张普通的纸在外婆手里变成了活灵活现的鸡、狗、花盆、胖娃娃……惊奇不已,缠着外婆要学。她很有剪纸方面的天赋,外婆一教就会,而且剪什么像什么。很快,她“小巧巧”的名声就传开了。但是,成年后的王蓬草并不满足于家传的技艺,她多方求教、悉心观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了传统剪纸的艺术手法,能熟练地运用单剪、叠剪、阴剪、阳剪等手法,并掌握了云纹、月牙纹、水浪纹、锯齿纹等多种剪纸纹样。她不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还能够加以发挥。她把从一位老教师那里学来的胖娃娃剪法作为自己的艺术特色,在画面处理上有意加大疏密、粗细、多少等的对比关系,使黑白对比更加强烈,增加了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3、创作题材
在题材构思上,她立足生活,又高于生活,把几十年来在农村生活中了解到的民风民俗与现实生活揉为一体,融入剪纸创作中,使她的作品有着很丰富的现实与民俗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她在纪念战胜“非典”的一幅作品中,利用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来形象地代表非典病毒,用传统剪纸中常表现的花瓶和*代表“平安”二字,中间的牡丹、和平鸽等来表达和平幸福,就这样她用人们非常熟悉而常见的剪纸手法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祈福求祥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她创作的许多幅作品可以看出,王蓬草是一个具备扎实传统技艺,有着很高艺术天赋又潜心于民间剪纸艺术创作、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
4、艺术成就
随着王蓬草剪纸技艺的日臻成熟,她的作品走出了农村,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87年,她的剪纸作品《十五的月亮》获全国新剪纸联展一等奖;1990年,《娃娃戏瓜》选送日本参加“中国美术展”;1995年,她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创作了直径约5米的巨幅剪纸《蟠桃盛会聚中华》,被国内10余家电台和报刊报道;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她又创作了直径约5.5米的巨幅剪纸《千龙图》,备受关注;2001年,剪纸作品《六会同春》获南京艺术节金奖;2004年,《国富民强》获全国剪纸作品邀请展银奖……
5、传承贡献
每逢有年轻的姑娘媳妇向她请教剪纸的技巧,她总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只怕她们听不明白。经过她的发展和带动,村里已有10多个年轻人加入了学习剪纸的行列,使当地的民间剪纸队伍有了新生力量。
王蓬草在不断提高剪纸技艺的同时,也在进行理论上的思考。1988年,她总结多年剪纸经验所写的论文《对民间剪纸谈几点体会》,被河南民间艺术学会评为一等奖;1989年,论文《对民间龙的设想和探索》在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第二届年会上被评为优秀奖。通过这种理性地思考与总结,王蓬草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了更多的剪纸艺人,对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传承谱系
第一代张氏(1890-1950);
第二代王订彩(1918-1973);
第三代李苗(1935-1970);
第四代王蓬草(1952-);
第五代张少英(19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