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荷藕
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江苏省宝应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秀。用它加工的多种藕菜也非常著名,明代为朝廷贡品,入选《中华名菜谱》,并被列入国宴“国菜”之列。
1、独特地理位置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扬州北端,属里下河腹地,千年古运河穿境而过。气候土壤皆处于南北交替之间,物产十分富饶,人称“鱼米之乡”。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共约为1.6亿立方米,水质达到和超过国家Ⅲ类标准。面积较大的湖荡有宝应湖、白马湖、范光湖、射阳湖等,俗称“五湖四荡”,约257.69平方公里。水面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宝应荷园,一片荷藕,一片芦苇或一片蒲柴,荷荡与芦荡相伴。沼泽土、芦苇、蒲柴,它们一齐造出了一种土壤——蕻质土壤。蕻,千年草根和多年的泥沙交织在一起的土壤。“大水跟水漂,晒干当柴烧,走路像弹簧,跌跟头不伤腰。”这首民歌,就是蕻质土壤的真实写照。蕻质土壤肥沃,草根年复一年生长,泥土松软,荷藕与芦苇蒲柴间植,荷藕生长的空间大,又因为是沼泽土,荷藕长得又白、又大、又脆、又嫩、又甜。
2、宝应植藕史
荷园
宝应地区古为东海,后为江淮冲积平原,由于泥沙的逐年淤积,至秦汉以来逐步发育为古泻湖沼泽平原。全县有几十个湖荡星罗棋布,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沃泥肥,宝应植藕早在唐朝已见于文字记载。唐代诗人储嗣宗《宿范水》一诗云:“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可以令人想象出当时莲叶接天,芙蓉映日,姑娘们一面采莲,一面唱歌的秀美的水乡风光。开元后期诗人储光羲来我县任安宜县尉,有《钓鱼湾》诗云:“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此外他还写有《安宜园林献高使君》等诗,“高使君”即大诗人高适。
古代宝应湖面多于农田,一片泽国水乡,常爱标以“十景”、“八景”等,其景观亦多为水乡风光。至明代荷藕已成为宝应大宗生产的土特产品,《万历志》列“宝应十景”:曰东林松色、西荡荷香、双虹桥峙、万马墩联、菁湖银镜、桃坞镜屏、冈村樵唱、水市渔歌、雪楼高寒、云山远翠。清代《康熙志》又列“宝应十二景”:曰湖山云起、水村布谷、春帆上闸、晴湖晒网、荻州起雁、清溪落鹜、松冈载酒、柳岸闻莺、莲叶接天、画川别业、中流箫鼓、霜林晓发。明十景中有“西荡荷乡,”清十二景中有“莲叶接天”,植荷面积之广,由此可见。
民国年间,宝应民间流传有“宝应十景”的一首数字顺口溜,叫一宿庵、二真宫、三官殿、宁国寺(四)、五条街、陆公馆(六)、戚家汪(七)、八宝亭、九华庵、石牌楼(十)。其中的一宿庵中和三官殿前皆有荷花池。
宝应有不少古乡镇,也有种植荷藕的记录。例如发源于汉代的射阳湖镇古有“射阳八胜”之说,曰龙杆寺看灯,走马墩试马,凝瑞桥赏荷,跃龙桥听涛,花子沟垂钓,三王河泛舟,臧陈祠读书,运东堤踏雪。每景皆有一诗,其“凝瑞桥赏荷”诗云:“放船三顷六莲塘,摘得芙蕖满手香。最是小姑无赖甚,偷将莲子打鸳鸯。”
又如起源于唐代的范水镇昔日亦有“范水八景”之称,曰纪庄燕柳荡春风,魁楼鸦墨造化功,东园荷月照瑶台,瓦甸归樵惜老翁,东溪渔艇载游客,静居梵音暮鼓钟,范光夕照水天色,渡口雪舟运河中。每景也皆有一诗,其“东园荷月”诗云:“田田绿叶掩浮萍,蛙鼓蝉声对月鸣。袅娜花苞羞未放,迎风已觉暗香凝。”
再如鲁垛镇之陶林村,为明初古镇,九条河流在此交汇,有“九龙口”胜景,素有“水路咽喉”之称,昔日亦有“陶林十景”之说,曰庙枕九龙,楼映双桥,桑林唤渡,榆垛春游,雪晴窑港,月照莲塘,长川帆影,两寺钟声,柳堤蝉韵,荻岸飞鸿。其“月照莲塘”和范水的“东园荷月”、射阳的“凝瑞桥赏荷”,足以证明古代宝应各地皆有荷藕种植的普遍性。
3、宝应古今荷文化
明清时期的宝应画家如陶成、刁锐、陈务人等都喜欢画荷花。宝应诗人咏及荷花的诗词更不胜枚举,如乔莱诗“莼丝绕翠频留棹,荷盖分青远送人”。乔大鸿诗“十里尽荷蒲,迷漫失溪口”。陈钰诗“沦涟水照白菡萏,萧疏苇立红蜻蜓。”朱雯诗“霜稻几畦镰似月,风荷一片藕如船。”王孙晋诗“赤脚捕鱼何处郎,素手卖藕谁家女?”等等,这些诗句都散发着荷藕之乡的一片清香。
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在宝应停舟策马,题匾赋诗。第三次南巡回銮经过宝应时,恰逢夏季,他和纪晓岚行走在嘉定桥上,远望广惠桥,如水上卧虹,风光秀丽。下桥来到中大街,但见人来人往,店铺繁忙,忽听小贩叫卖“黄杨木梳。”乾隆便叫纪晓岚作对,行不多远,纪晓岚说“有了。”乾隆说:“不妨道来。”纪手一指说:“下联就在前面。”乾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商店门前悬一布幌,上书“白莲藕粉”四个大字,乾隆不禁大笑:“妙哉,妙哉!”进得店来一看,但见这宝应藕粉如片片碎琼乱玉,熠熠发光,店主人立即说:“客官,我们宝应藕粉号称‘鹅毛雪片’,堪称天下第一”。并立即冲两碗给他们品赏,乾隆赞不绝口,便对纪晓岚说:“通知县令,将这鹅毛雪片定为皇室贡品。”这店家还不知道是皇上哩。
天热,县令将乾隆安排在松林笼罩清静凉爽的松圆庵歇宿。乾隆进得山门,见弥勒佛身后肃立着一尊韦驮菩萨,随口说道:“你不必站着,不妨坐下。”这韦驮一听立即坐了下来。普天下寺庙中的韦驮都是站像,独宝应松圆庵的韦驮是坐像,原来他是奉了乾隆的御旨特许的。寺中住持方丈可樵能书擅画,为作向导,经大雄宝殿,进得后院,北为观音殿,西有厢房,东有荷花池。恰逢荷花盛开,乾隆指着荷花说:“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可樵对道:“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乾隆连连点头。进得厢房,见桌上尚有一幅刚画好的水墨荷花图,乾隆又说道:“画上荷花和尚画。”可樵沉吟片刻,又对道:“书临汉帖翰林书。”回文对回文,堪称妙绝。乾隆大喜,说:“大师果然高人,所对甚合朕意。此处清静雅洁,今天就不走了。”晚上可樵以上等素斋招待皇上,可算别具一格。浴后乘凉时,不断有蚊虫叮咬,乾隆怒道:“此地,蚊虫不得骚扰。”蚊虫们一听赶快离去,从此以后庵中再无蚊虫,被民间传为佳话。因乾隆在此住了一宿,松圆庵便更名为“一宿庵”。
明清时期宝应科举兴盛,达官贵人纷纷在宝应城郊修筑园林,其中有不少都是以荷置景的。如纵棹园湖泊,昔为一片荷塘。学宫前泮池原称爱莲池。城东莲池庵,“高朗雅洁,竹梧疏密相错,庵前有池,池种藕,春则田田绿叶,夏则亭亭红蕖,秋则离离碧莲,致足乐也。”其附近有刘家珍藕花书屋,“绛纱浮水朝霞起,翠盖凭栏落日低”,别是一番景色。城南迎秀门外有朱曰藩之白莲堂,荡舟荷花荡中,清香馥郁,又名花园庄。运西宝应湖边又有朱曰藩的镜心楼,旁有水乐亭,“楼下有荷花荡,可数百亩,夏日棹小舟采莲,莲高于叶,叶高于人,前后皆不可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湖滨又有吴礼的蓼花庄,有诗云:“荷花香里双兰桨,杨柳荫中一草亭。”
当代宝应人不但爱荷、赏荷,而且对荷文化也颇有研究。刘世昌同志在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早在1992年就出版了20万字的《中国荷文化》一书,《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词典》评价说:“《中国荷文化》一书分为荷花概论、荷花之美、品种辨异、芙蓉轶事、莲花与美女名人、莲花与佛教名山、莲花与文学艺术、全国荷景揽胜及历届荷展共8章93篇,并附咏荷诗文选萃。花卉界认为此书实为我国首本系统研究荷花历史文化现象的专著。”当时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题字:“荷香。”扬州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丁家桐题字:“玉洁冰清。”李亚如先先题诗:“花为媒介文为梁,旧雨新知集一堂。鼓乐声中欣高会,共商振兴古水乡。”
1993年,陈宗道、陈跃父子编著出版了《莲藕世界》,分“涉足莲藕世界、摸熟莲藕脾气、结识莲藕家族、发展莲藕生产、开拓莲藕领域”等五章,详细介绍了宝应莲藕的栽培方法。
1993年韩厉观、陈立平出版了《华克之传奇》。潘大白、赵文澜出版了《白澜诗词选》。1996年朱国奎出版了水乡吟《朱国奎诗稿》。1997年高沛雨出版了诗集《听雨斋吟草》。1998年樊心如出版了诗集《醉静斋吟草》。陈立新出版了《足迹吟草》及续集。1999年,仇春树、许荣干、张金生、成明珍、刘世昌、徐少奎编印了文史诗集《历代文人咏宝应》。
1994年以来,何开文主席连续出版了《青苹果》、《嫩藕枝》、《红辣椒》、《梦笔生花》等十多本微型小说集。并创建了宝应微型小说学会,培养了一大批微型小说作家,使宝应成为“中国微型小说之乡”。
新世纪以来,宣传部长仇学程出版了《凡文杂录》。新华社高级记者陈宝善出版了《怡心斋散文》。张银中出版了《宝应建设巨变》大画册。刘海鹏、薛水利出版了《荷之恋》摄影作品集。邓连俊出版了《荷趣》摄影作品集。何开文、王宝珠出版了《荷之书》书画集。赵祥安出版了以荷花梅竹为主的《赵祥安画集》。昌松出版了《昌松花鸟画集》。姜春雨出版了新诗集《生命之旅》。龚世豪出版了民歌集《柳哥与春妹的故事》。陈立平出版了回忆录《岁月留香》。赵征溶出版了散文集《藕思如梦》。范学望出版了荷乡微型小说集《细无声》。徐汝清出版了散文集《情系荷乡》和《荷乡之歌》。蔡宜久出版了散文集《荷荡晴雨》和长篇小说《白水荡》。高俊出版了荷乡综合文集《拥有》。许芩出版了散文集《水晶心》。王艳丽出版了散文集《荷塘新月》。鲁东霞出版了新诗集《心灵的花瓣》。张绪五出版了《绪五手钞》和《吟草续梦》。刘延高出版了《南溪文集》。高建础出版了《天平镇志》。周生元编印了《郭桥史话》。政协文史委印发了刘金城的《宝应学派初探》。徐少奎的散文《水乡的荷》被12家报刊杂志发表,并获“西柏坡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荷花的自然之美,荷藕之乡的情与景、人与事,令人赏心悦目,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
4、命名
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命名为首批“中国荷藕之乡”。2004年7月,“宝应荷藕”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产业链
宝应形成了较完善的藕业经济链条。以荷仙,五琼浆等龙头企业带动荷藕基地的发展,并形成了荷仙,水泗,苏中三个荷藕专业批发市场。荷藕批发市场在荷藕上市季节每天向外省批发荷藕20多万公斤。宝应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荷藕批发中心。荷藕的加工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一定规模的藕制品加工企业达11家,其中省级集团3家。全县荷藕加工品种日趋丰富,有盐渍藕、水煮偶、速冻藕片、多维速溶藕粉、珍龙茶、藕汁饮料等多种莲藕制品,宝应荷藕出口市场广阔,对内销售主要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对外销售集中于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全国年出口荷藕达2.5万。
6、宝应莲藕美食
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宝应人自然以吃藕为乐,自古以来吃法甚多。夏季上市的花香藕,清甜脆嫩,如同上等水果,藕片登盘,可待嘉宾。即是简单的一碟韭菜炒藕丝,也是香味满屋,令外地人赞不绝口。中秋时节吃成熟的藕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富有地方特色的“藕饼”,是在特制的带有齿纹的“藕旋子”中将藕擦成藕泥,用糯米面参和,加上葱末,用油煎熟,这种饼香糯可口,非常好吃。还有“藕夹子”,是用藕片夹上肉馅,外面滚一层干面糊,在油锅里炸熟,吃起来又香又脆。中秋节晚上敬月公的供桌上,都要有一枝完整的“连枝藕”,象征子孙昌盛,当然供桌上还有月饼、石榴、莲蓬、菱角、鸡头等应时果品。冬天吃烂藕更是一种滋补食品,将老藕洗净,在藕孔里灌入糯米,糯米中最好参些糖桂花,过去水乡都是烧柴草的大铁锅,蒸烂藕时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鲜荷叶,蒸熟的烂藕又甜又粘,并带有荷叶的清香,十分好吃,滋补健身,老少咸宜,无人不爱。
宝应白莲藕粉,质地优良纯洁,营养价值很高。乾隆年间的宝应知县吴春滢,亲自研究藕粉制作工艺,写下长篇《藕粉诗》。宝应藕粉呈片状,洁如霜雪,白似鹅毛,如碎琼乱玉,闪闪发光,素有“鹅毛雪片”之美誉,早在清朝已驰名中外,并被指定为敬献皇上的朝廷贡品,和邵伯老菱、高邮双黄蛋并称为“古运河上的三元及第”。《宝应县志》载:“宝应特产甚多,其方贡有白纻布、淮白鱼、藕粉。他邑藕多红莲,本邑独白莲,粉尤精洁,故采办作贡。每秋八九月官发价,市新白莲藕,于常平仓设厂,雇夫督办,取藕去皮节,擦滤浆晒,削成粉,名鹅毛雪片,质轻粹,差可凝也。正贡八十斛,装解知府衙门,照价结领,与民无与云。”
用藕粉制作的“藕粉圆子”,又是宝应的一道特色名菜。它用腌渍的糖油丁、金桔饼、桂花、枣泥、核桃仁等制成馅心,用优质藕粉在匾子里滚十几次而成,入滚汤煮熟后上席的藕粉圆子,外层均匀圆润,色泽半透明,呈深咖啡色,汤汁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原民盟*主席费孝通教授到我县射阳湖镇调查小城镇建设时,当他品尝了宝应藕粉圆子后在《中国烹饪杂志》上撰文说:“藕粉圆子形如弹丸,娇嫩肥泽,色似一颗颗没有去壳的鲜荔枝。入口着舌,甜而不腻,厚而不实,不脆不酥,非浆非固,嚼及其核,桂香满口。”
“蜜饯捶藕”是宝应的又一道著名藕菜。传说明代某皇帝过生日,宫里要各位御膳厨师每人制作一道新菜,其中一位宝应籍厨师,把家乡藕菜和宫廷八宝甜菜合而为一,将老藕孔内塞满糯米,蒸熟后用干小粉捶扁,反复蒸捶十余次,以鸡蛋糊、桂花卤、蜂蜜、白糖、熟荤油上笼蒸,并加上青梅、金桔饼、蜜饯、樱桃、蜜枣、莲子、桔片等配料,制成“蜜饯捶藕”。这道甜菜色香味俱佳,妙不可言,而且有滋阴补阳、治亏益肾、润肺生津的功效,皇上大加赞赏,定为皇宫御膳。改革开放以来这道宝应独家名菜入选《中华名菜谱》,并被列入国宴用菜。
要品尝宝应藕食,最佳莫过于“全藕席”。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县特级厨师吉杏为大会服务,制作了四桌国宴全藕席,以藕为主料,配以鱼、虾、鸡、肉等,通过炒、煎、蒸、烩等各种烹饪方法,制作出吉利藕、响铃藕、素排骨、藕粉饺、糖醋藕片、桂花香莲泥、莲菜八宝饭、藕粉金针木耳汤等50余种藕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受到*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如今,他的助手邵连云进一步加以创新,制作出淮扬创新菜“荷乡新派全藕席”,由1个主盘、8个冷碟、12道热菜和两道点心组成,被誉为“荷乡第一宴”,2009年他本人成为宝应县荣获“中华金厨奖”最高奖项之第一人,2010年又荣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
7、发展不足
湿地问题
宝应水域面积达489平方公里,但真正的用于种植荷藕的水域少之又少,直接约束了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全县种植规模已达15万亩,在荷藕基地中,除部分由企业开发的基地外,绝大数是由农户自主开发的“一亩三分地”而连接而成的“百衲衣”。农户分散经营,既给标准划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科技推广和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分散经营使大多数农户独立完成产供销,无力抗衡产业的风险,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链问题
由于规模的限制,使得宝应县的加工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很多农户种植的荷藕均以鲜销为主,结果把加工环节的巨大利润送给了外地的加工荷藕产业。而且大多数加工企业由于资金而且大多数加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仅限于初级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产业链难以维持。
品牌问题
由于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实力都达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强大的农民营销荷藕队伍,使得宝应荷藕的品牌无法很好的统领全县的产业,形成全龙无首的局面。宝应在荷文化上的发掘远不及紧邻的金湖,金湖把荷文化风格、荷文化风情、荷文化特色旅游、荷文化产业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挖掘、开发、培植、创新、整合,拿到了“中国荷文化之乡”“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
8、应对措施
(一)*需加大政策扶持,做好规划引导
*一方面鼓励部分零散藕农转向二三产业以能更好的集中种植荷藕并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解决湿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周密、谨慎地做好发展规划,保证农业的用地,处理好农作物的占地面积。宝应可形成荷藕区域化种植,形成比较成熟的湿地生态模式。以藕为主,水中养鱼蟹,藕后种茨等立体高效的植藕模式。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将“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借助农业科技人员的力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进行荷藕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荷藕的特有成分,制成保健品、化妆品及其他相关产品。以藕为煤,开发旅游业。大力开发观光旅游的新产品。
(三)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品牌仅仅靠*不够,还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需要*、企业、农户的联手来打造。*应积极的做好牵头的作用,利用“中国荷藕之乡”这个美名,抓住发展契机,有效的组织荷藕部门举办农博会,举办推荐会,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举办荷藕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荷藕销量,有73.9%的销售户采用了专门的包装,有73.6%的销售户认为包装对和偶的销售量有所提高,78.2%的藕农关注荷藕节。*出台有利于建立一个交易平等、竞争公开、井然有序的荷藕市场的法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