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工程管理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08:10:00
...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工程管理系下设工程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未来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经营管理。

1、基本信息

中文名:工程管理专业

外文名:EngineeringManagement

性质: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

特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要求: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120103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一级学科:管理学

2、专业简介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管理学院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提供相应条件,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能够攻读相关学科专业的双学位和双专业。

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几个基本的技能:1.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还是偏重于管理科学,适合那些人际交往能力强,又善于用理性去思考问题的考生报考。

3、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4、知识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

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5、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管理学、土木工程(或水利工程等)

主干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等。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6、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我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7、开设院校

截止2015年6月,开设工程管理的学院达418所,著名的有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

国内的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程管理专业,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发展,一些财经类、师范类院校也大批开设此专业,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大约400余所学校,此专业大规模招生,人才培养计划和质量质量难以保证,未来会出现就业井喷现象,这必须引起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在校大学生的重视。由于各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的不同,专业的侧重方向不一样,交通类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交通项目,建工类大学则侧重于工民建项目,水利类大学侧重于水利工程,电力类大学侧重于电力工程等等。例如,天津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且199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在国际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

序号

学校

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1

重庆大学

1999.11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11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9.11

4

清华大学

1999.11

5

同济大学

1999.11

6

东南大学

1999.11

7

天津大学

2001.6

8

南京工业大学

2001.6

9 广州大学 2003.6

10

东北财经大学

2003.6

11

华中科技大学

2005.6

12

河海大学

2005.6

13

华侨大学

2005.6

14

深圳大学

2005.6

15

苏州科技学院

2005.6

16

中南大学

2006.6

17

湖南大学

2006.6

18

沈阳建筑大学

2007.6

19

北京建筑大学

2008.5

20

山东建筑大学

2008.5

21

安徽建筑大学

2008.5

22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2013.5

23

北京交通大学

2009.5

2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09.5

25

天津城建大学

2009.5

26 吉林建筑大学 2009.5

27

兰州交通大学

2010.5

28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0.5

29

中国矿业大学

2011.5

30

西南交通大学

2011.5

3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2.5

32

三峡大学

2012.5

33

长沙理工大学

2012.5

34 西南科技大学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