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杞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13:37:30
...

杞县,隶属开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辖21个乡镇、564个行政村,人口103万,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2012年杞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杞县被河南省人民*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杞县也是“全国大蒜产业十强乡(镇)”,被誉为“大蒜之乡”。

中文名称:杞县

别名:雍丘

行政区类别:县级

所属地区:河南省开封市

下辖地区:辖21个乡镇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东部

邮政区码:475200

电话区号:0371

面积:1243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虎丘寺、芝圃县抗日**旧址、板木烈士碑亭等

*驻地:杞县城关镇

1、杞县概况


开封区划

杞县是农业大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现已建成大蒜、辣椒、花生、棉花、小麦、菜花、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杞县又是畜牧大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场1300多家,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杞县相继获得“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七朝古都开封市,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耕地133万亩,辖21个乡镇、总人口105万,是开封市第一人口大县。杞县历史悠久,商朝时建立杞国,距今已有3700年的历史。杞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西汉刘邦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女诗人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当代有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张武等知名人士。

杞县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工业企业一百多家,现已形成化工、纺织、造纸、制革、机械制造、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服装加工、磁性材料等支柱产业。为加快工业发展,近年来我们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

杞县服务业发展较快,潜力巨大。由于杞县是开封市第一人口大县,消费需求量大,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县有建设路东段、银河路南段等县城主要街道亟需打通,有南北老集街、城隍庙商场等诸多黄金地段亟待开发,县城商业开发的空间巨大。

2、历史沿革

杞县境内古多杞柳,夏商为中原古老方国,西周称杞国,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杞国,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所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

杞县城,古称“雍丘城”,是杞国的都城。杞在这里立国1000余年,它在这里留下许多文化足迹。在杞县境内有众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积。

杞县是革命老区,是豫东农民民武装起义的中心区,早在1925年8月,杞县建立了党组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3800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3、历史名人


穆青

伊尹

郦食其

蔡邕

蔡文姬

董宣

王毅斋

穆青

杜祥宛

杜孟模

肖红

高占全

张武

4、社会事业


杞县

教育

杞县教育系统共有学校365所,教职工8231人,在校学生15.19万人,离退休教师231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教职工738人,学生1.8万人;初中42所,教职工3172人,学生5.72万人;小学314所,教职工4321人,学生7.67万人;另设小学教学点128个;其他还有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县直幼儿园、聋哑学校各1所。另有民办学校45所,在校生3.16万人。2013年教育事业投入持续加大,全年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1.35亿元;投资8841万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和薄弱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5所。 杞县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高中分别有杞县高中、杞县第一高级中学、杞县第二高级中学。2005年,杞县高中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杞县第一高中被命名为“市级示范性高中”、杞县第二城关高中被命名为“县级示范性高中”。同时高考成绩连年攀升,连续13年位居开封市属五县之首。

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42场,组织开展“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20余场,农村和社区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新增数字电视用户10000余户,城区数字化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6亿元的开封天一妇儿医院项目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已经完工;总投资899万元的杞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楼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50万元的傅集、湖岗两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杞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已通过批准,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得到加强,农村环境有效改善。

5、名优特产

苏木大蒜:市场的“超市蒜”、“礼品蒜”大部分来源于杞县苏木,大蒜交易市场内拥有店铺500余家,年成产量11万吨,交易额1.2亿元,成为全国大蒜四大集散地之一,是“全国大蒜产业十强乡(镇)”,被誉为“大蒜之乡”。

6、名胜古迹

虎丘寺

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在县城南12公里邢口村,因建虎形土丘之上而得名。始建失考,毁于明代。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有山门、大殿及东西廊房。民国年间冯玉祥驻豫时拆毁,建国后重修,“*”中又遭破坏。现仅存中殿、山门,占地1亩。民国15年秋,中*员张海峰、何心榕集结部分农民自卫团于此,星夜奔袭设于睢县姬房李村的北洋军阀吴佩孚部招兵处,生俘敌首,缴获部分武器,粉碎了北洋军阀破坏农*动阴谋。1963年由河南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芝圃县抗日**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驻该村李家大院。现大院已毁,旧址尚存。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党寨烈士墓

以建于杞县竹林乡庄林村老党寨上得名,又因由水东地区抗日军民共建,收葬水东地区抗日烈士而称水东烈士陵园。民国34年3月至7月7日建纪念亭及抗日烈士彭雪枫、吉鸿昌、韩达生、唐克威、马庆华等人纪念碑,安葬抗日烈士忠骨150具。同年12月5日*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和太康县郭馨波部扒墓鞭尸,毁碑炸亭,陵园惨遭破坏,该部撤离后,当地群众拾骨重为掩葬。1987年4月河南省人民*批示于县城西关另建水东烈士新陵。1989年竹林乡人民*和当地群众重修墓葬,树碑建亭,岁时祭扫如前。

八路坟

在杞县城东北13公里西寨村西北,今称西寨烈士墓。为民国33年7月4日在攻克日伪杨城据点中牺牲的*冀鲁豫军区“南下大队”18烈士兴墓。因该部属八路军系列,故群众称之为八路坟。其后又有一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葬此,坟地不断扩大。现有墓冢50个,占地14亩,墓区植杨树15行、柏树10行。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傅集烈士碑亭

1966年建,位于县城南17公里傅集村北106国道(杞太段)西侧。有烈士亭2座。一为六角亭,内树三棱形碑,碑文综述了300余名傅集籍及在此工作过的外籍烈士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一为壁碑亭,树有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曹鼎新、段家让、马庆华、何复顺、郭杰、靳素芬6烈士纪念碑6幢。1986年杞县人民*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板木烈士碑亭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村板木中学南侧,1967年1月修建。碑亭呈壁碑型,阳面镶碑5幢,中间一幢刻有板木籍(含今板木、宗店两乡)183名烈士名单;左右各两幢,分别记述魏洪科、吴金科、马守训、史绍林4烈士的英雄事迹。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

在县城隍庙内,落成于1954年2月。亭基六角形,周长20米,高1米许,南北两面各修石阶3级,上筑六角形亭,高8米。亭*竖纪念碑一座,高3米,三棱形,上端3面各嵌五角红星,正面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烈士纪念碑”,另两面刻烈士事迹和修建单位名称。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迁水东烈士陵园。

水东军区后方医院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东武旗村。民国27年*水东军区创办军区医院于此,借用民房40间,为伤病员和群众治病并附设抗日*子弟学校。医院最盛时医护人员多达40余人。1944年3月日伪军进犯该村,医院搬迁。现医院旧址仅存旧房2所,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投资环境

到杞县投资,有五大优势:

第一、储备建设用地较多。县城工业园区储备了3500多亩建设用地,其他县城区内可供项目建设的土地还有1000多亩。另外,各乡镇有1600多亩闲置土地可供开发利用。到杞县投资,不用担心项目用地问题。

第二、劳动力资源丰富。杞县农村富余劳动力30多万人,并且劳动力价格低廉,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电力资源充足。全县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年最大供电负荷可达6亿度。

第四,交通十分便利。境内106国道纵贯南北,325、327省道横跨东西,距日南高速、连霍高速、陇海铁路10公里,距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捷。

第五、杞县投资环境优良。把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让客商发财、求自己发展”的招商引资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项目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总之,我们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政策、最宽松的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8、经济情况


杞县大蒜节

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28.47亿元,增长11%,增幅居全市第2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3亿元,增长38.6%,增幅居全市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5.32亿元,增长36.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65亿元,增长18.8%,增幅居全市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8亿元,增长22.9%,增幅居全市第1位。

作为大蒜之乡,据了解,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5万亩左右,每亩地种植成本2400元左右。而今年,据业内人士统计,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当前,杞县农民手中的蒜田成了抢手货,蒜商每亩5000元的收购价只是收购大蒜,蒜薹还是蒜农的,但很多农民对于今年的蒜价比较看好,仍不愿意出售。

近年,杞县大蒜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为了实现大蒜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杞县县委、县*打造了以106国道,325、327、213省道两侧为重点的12个大蒜生产专业乡镇、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1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鼓励能人创业,热情接纳外来客商投资办厂。目前,该县已有大蒜保鲜与恒温冷藏库650多座,年储存能力30万吨;大蒜加工企业130多家,年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为拉长大蒜产业链条,杞县产业集聚区又落户一家食品脱水蔬菜加工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深加工处理新鲜大蒜可达16万吨。

为推动大蒜更快更广地走向市场,该县采取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流通方式,建立专业合作社与出口企业、大中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有效对接的渠道和机制,稳定产销关系。目前,杞县拥有大蒜贸易企业130家,专业大蒜经纪人1万多人。杞县大蒜每年间接出口稳定在16万吨左右,间接出口金额2亿美元左右。该县每年还承办全国“大蒜节”、大蒜经贸洽谈会等大型年会。2015年,杞县与来自国内外的大蒜客商共签约项目26个,大蒜总成交量44.9万吨,签约金额21.58亿元人民币、2356万美元。

9、荣誉称号

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河南省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蒜出口先进县”、“杞县大蒜荣获首届中原经济区100名片中原特产第二名”、“全省小农水重点县”、“河南省产粮大县”等称号、2012年杞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杞县被河南省人民*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