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岗柳编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15:24:57
...

黄岗柳编是安徽省阜南县的汉族传统柳编工艺品,以技术精巧,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著称。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该县黄岗镇面得名。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在500年以上。该县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盛产杞柳,洁白如玉,坚韧如藤,为柳编产业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加上悠久的历史积累的丰富经验,所产柳编产品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被国家工艺品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柳编工艺品编织技术被列入安徽省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称:黄岗柳编

产地名称:安徽省阜南县

品质特点:技术精巧,考究大方,结实耐用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97号公告

批准时间:2011年7月8日

1、历史渊源

阜南县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据文献所载,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着大片喜湿之柳。据明正德《颖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注:当时把杞柳称为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黄岗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柳制品之兴起缘于十七世纪末。明末清初,柳编业兴旺。当地百姓世代相传,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均会操作,能工巧匠代有新人,传统上主要生产笆斗、簸箕、箩、箱包等生产生活用品。

2、产地环境


黄岗镇杞柳种植基地

阜南县有18万亩的分洪道,沿淮8个乡镇低洼地、“三边四荒”地较多,适合种植杞柳,为杞柳种植提供了土地条件。同时,黄岗镇的“立编”、“经编”、“拧编”和创新的“藤编”、“排编”技术中国一流。为黄岗柳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到2011年,黄岗镇的杞柳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为中国四大杞柳产地之一。

3、历史沿革

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产品远销苏、浙等大商埠。1949年*,每逢农历3月28日,就有地方一些商界的知名人士出面组织召开庙会的习俗,目的是扩大柳编原材料和柳编产品的交易。解放后,定名为“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进入21世纪又更名为“黄岗柳编文化艺术节”。黄岗镇因此成了全国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黄岗镇专门设立了“柳编一条街”,作为固定的柳编交易市场。


黄岗柳编产品

20世纪50年代初,黄岗成立了柳编生产合作社,柳编产品也进行了创新,增加花篮、洗衣篮、面包篮等几十种新产品。1972年就曾出口380件一万多只柳编产品,到1980年达到6100件18.3万只,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地。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阜南一些乡镇成立了柳编工艺厂,柳编产品花样更多,无污染、无公害的柳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逐步形成了特色规模产业。特别是随着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黄岗镇柳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年销售5多亿元,成为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政贡献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

到2010年,黄岗镇有49家柳编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具有直接出口权企业10家,有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产业化企业,有4家企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健康三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柳编产业覆盖了全镇14个村中的12个。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境内龙头企业通过广交会等大型交易会争取国际订单,然后由周围农户运用自家生产的杞柳按订单生产,不存在任何市场风险,一般一个编织工每天可收入35-50元,放货组长每年收入3-5万元。同时为延伸产业链条,一些加工木片、铁丝的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在柳编产品所需所有零部件中,都可直接在黄岗镇生产和采购。由于黄岗镇柳编产业的链条较长且完整,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生产加工,中间环节少,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4、获得荣誉


中国柳编之乡

2001年阜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其中包括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黄岗”、“阜南”两个柳编工艺品商标已享誉海内外。阜南柳编产业集群被安徽省列为重点产业集群。2008年阜南县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六个部委批准为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柳编产业作为重点示范产业。阜南柳编工艺品编织技术被列入安徽省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国家工艺品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

5、柳编工艺

非遗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项目

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

柳编(黄岗柳编)

级别批次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

国发〔2011〕14号

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类别

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

安徽省阜南县

项目序号

831

项目编号

Ⅶ-55

技艺特点

黄岗柳编的生产过程基本一样,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凉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一)选料。选用玉米皮,要去掉最外面一层老皮,要求色泽一致,颜色呈白色。所选麦杆,颜色要呈自然色,粗细、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茅草要以老而长为最好。选用柳条,以伏天柳条为最佳,这时的柳条较为成熟、剥皮容易、颜色白,直径大约为1-5毫米,长度60厘米。

(二)上色。根据设计要求,将所需要的各种颜色均匀的涂在用料面上面,并晒干。

(三)浸泡。将涂有颜色的用料,放入水中。玉米皮湿一下就行,否则,时间稍长,就会变成黄色。粗柳条要浸泡20分钟,细柳条1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变软,易于弯曲,平加其强度,方便编织。

(四)编织。按照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进行。所有工具有:铁签、果枝剪、尺子等。

(五)熏蒸。编织出的成品,要用洗衣粉进行擦洗。其目的:一是为了清洁,二是增加湿度。然后,将成品放入熏室内,用放在容器内的硫磺点燃熏蒸2小时,熏蒸时必须将熏室门窗密封。

(六)凉晒。熏蒸后的成品要及时地进行凉晒、熏蒸和凉晒都是为了防止产品发霉和变形。

(七)刷漆。晒干以后,刷上清漆,使其经久耐用、不易退色、增加亮度、美观好看。柳编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是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日本、瑞典、丹麦、芬兰、西班牙、英国、新西兰、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6、地理标志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黄岗柳编

产地范围

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地理标志类别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97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1年7月8日

专用标志使用

黄岗柳编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阜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黄岗柳编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杞柳品种。

莒红、莒稀、莒紫。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麻沙土、沙泥土和泥黄土,有机质含量≥1.0%,土壤pH值5.4至7.5,土层深厚≥1500px。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殖:采用扦插繁殖。

2.栽植:栽植时间为:当年11月至翌年3月。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42至45万株。

3.田间管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打杈。对栽植三年以上的老条林秋条收获后,要进行平茬、覆土。

4.施肥: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数量≥42吨。

5.收获及处理:霜降后在晴朗天气收割,留茬高≤75px。采条后扎捆,在沙松土地窖内排放窖藏,使用时取出,用水浸泡,脱皮后当日加工。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杞柳条质量要求。

粗细匀称,无分叉,光泽度好,韧性强。脱皮后干条色洁白,无明显杂色,无斑点。通条长1m至3m,条中部直径12.5px至25px,1m段柳条根稍径差≤1mm。

(五)加工。

1.选材:必须选择阜南县黄岗柳编保护区域范围生产且达到质量要求的杞柳条。

2.编织:必须用手工编织,选择经编、立编、拧编、平编、花编、钉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杞柳条占成品表面积的75%以上。包边应平顺、牢固、致密、纬线均匀、不起皱。卷边整齐、平顺、无破裂、修边光平。

3.加工流程:选料→浸泡→漂白,清洗→编织(或造型)→修整→熏蒸→染色(或喷漆,或打蜡),需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环保染料→晒干(或烘干)→包装(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结构严密,形体圆润,手感光滑细腻,色泽一致,质轻坚固,无斑痕,无污染,透气性好,耐挤压,经久耐用。

(1)柳篮产品:柳条匀称,隙间均匀;产品平整、细腻、柔韧,无炸条,无裂条,无断条,扭纹自然、流畅,条间隙小,色泽光亮。

(2)家具产品:柳条均匀、密实、骨架硬实,无断茬、无断条、无破头、无露钉、无钉隙,平整、流畅,不悬模、不变形。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上一篇: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下一篇:龙卷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