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台江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20:03:46
...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雷公山北麓,清水江南岸,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苗族占境内总人数的97%以上,是世界上苗族聚居最集中的县份,堪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史称“苗疆腹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县内水陆交通便捷,四通八达,60号高速公路、320国道线穿县而过,8个乡镇都通公路,村村都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苗疆文化生态旅游城”初露端倪。

中文名:台江县

外文名:Taijia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2个镇、6个乡

面积:1115平方公里

人口:16万人

车牌代码:贵H

*驻地:台拱镇秀眉大道

地理位置: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

著名景点:文昌宫、台拱厅城垣

机场:凯里黄平机场

火车站:凯里站

电话区号:0855

邮编区码:556300

1、行政区划

台江县辖2个镇、6个乡:台拱镇、施洞镇、南宫乡、排羊乡、台盘乡、革一乡、老屯乡、方召乡。县*驻台拱镇秀眉大道。

2、历史沿革


台江县地图

台江,唐代隶属于应州的陁隆县,宋、元、明、清为“化外生苗地”。清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决定开辟苗疆,镇远知府方显至台拱诸寨招抚苗民,登记户名,赐苗族汉姓,编设保甲。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二十五日,建台拱厅,由镇远府设理苗同知一员分驻台拱,建台拱城。民国二年(1913年)九月,改台拱厅为台拱县,棣镇远到,为二等县。置革东、来同(今台雄)、台盘、南省、占浓、施洞六区。民国四年(1915年),镇远县龙塘(今天堂)、偏寨、柏梓坪、八埂溪、施洞口、平地营、石家寨、塘龙等寨拨归台拱县。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镇远道,台拱县直属于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公署改称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六月27日,撤丹江县,以丹江河、羊排小溪向东顺山脉为界,东北部地域划入台拱县,取台拱之“台”,丹江之“江”为县名,更名台江县。同时调整地域,划拨插花地带。黄平县的革一、冷西、大小黑寨、白岩脚、万人坑、新寨、后哨、旧司、四新、屯上、革一大寨、田坝梨树坳划归台江,施秉县的平兆、井洞塘、井洞坳、猫鼻岭、芝麻寨、新寨划属台江。台江县的五岔、川洞、打老、干俄、寨章、屯州等划归剑河,平地营、施洞堡(今马号)、甘荫塘划归施秉。全县设五区17联保106保1108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十月,台江县废区制改设乡镇,辖2镇13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恢复区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四月,设立雷山设治局,除绥阳乡仍归台江管外,原从雷山划入台江的区域重划回雷山。台江辖10个乡镇。

1949年12月3日台江解放。全县设三区10镇,乡下沿袭保甲制,隶属镇远专区。1953年1月,改台江县为“台江苗族自治区”,隶属镇远专区,将10个乡镇划为44个小乡镇。1954年4月台江苗族自治区改为台江苗族自治县。将第一、二、三区改为台拱区、施洞区和革东区。1956年7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12月,台江苗族自治县改为台江县。1958年9月,废区设公社,全县设前进(驻台拱)、旭光(驻南宫)、幸福(驻革一)、清江(驻施洞)、和平(驻革东)五个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台江并入剑河县。1962年5月恢复台江县置。全县设11个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1963年1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把11个公社划为29个公社,恢复台拱、施洞、革东区。1968年废除区置,将29个公社合并为10个公社,1970年4月恢复区置,将10个公社改为28个小公社。1984年4月增设南宫区,废公社设乡镇,全县辖4区一镇28个乡镇。1991年12月,实施撤区建镇并乡,全县辖9个乡镇,村组建制不变。

2003年因建设三板溪电站,剑河县城搬迁,根据上级指示,将台江县革东镇划给剑河。至此,台江县辖台拱镇、施洞镇、老屯乡、台盘乡、革一乡、排羊乡、方召乡、南宫乡等八个乡镇。

3、地理环境

位置


县城夜景

台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跨东经108°15′—108°34′,北纬26°23′—26°52′。东西宽36公里,南北长53公里,总面积为1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195亩。县城驻地距州府凯里市38公里(坐半个小时车可到达),距省府贵阳市218公里(坐3个小时的车可到达)。全县辖2镇6乡,157个村(居)委会,3个社区,2个居委会。

地貌

台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境内地形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错落有致,相辅相存,最高海拔1980米,最低海拔455米,平均海拔717.5米。

气候

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801.7毫米,无霜期320天,宜农、宜林、宜畜、宜渔,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4、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台江县红阳万亩草场

境内土壤肥沃,群山葱绿,林木苍翠,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0.81%,是贵州的十大林区县之一。树种以松、杉为主,针、阔叶等多种珍稀树木及植物交错并存,有天然草场7万多亩;中药材有天麻、人参、银耳、杜仲、灵芝、黄柏等;有取得了A级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证书和省优质果品称号的“苗疆牌”金秋梨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果品2000万公斤;有集中连片的绿茶、苦丁茶、金银花种植基地数千亩。山中有金山猴、猕猴和蟒、蛇及穿山甲等多种动物繁衍栖息。

矿产资源

地下有铅、锌、铜、铁和硅等多种金属及重晶石、大理石、磷、粘土、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

水资源

水资源尤为丰富,有近百条溪河分别流入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翁密河,流域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长494.8公里,年平均流量44.6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水能蕴藏量大、开发潜力大;有地方小型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771千瓦;投资2.08亿余元的巴拉河流域岩寨水电站已装机发电;投资1.5亿元的台雄水库正在修建。

风资源

台江县风资源较为丰富,储量为25万千瓦,一期工程投资5.25亿元的红阳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

5、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主战略,以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着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产业规划等工作。在原材料、资金及国际国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趋快、快中向好”发展态势。重点企业、产业增长势头强劲,重点调度的大唐一期风电、华胜、博宇、松华、辉煌、兴泰钡盐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明显。201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增长16.1%。工业用电量为2794万度,同比增长20%。宏宇金属电源、永鑫冶金科技、华胜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昌平坳风电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特色农业


台江县高效农业园

2014年上半年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种植业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10.3%;林业完成0.36亿元,同比增长7.1%;养殖业完成0.64亿元,同比增长5.3%;渔业完成0.13亿元,同比增长23.6%;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055亿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元,增长15.5%。润丰农业建成标准钢架大棚118个,连栋育苗大棚2个,发展蔬菜漂浮育苗、冷藏育苗等技术200万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86万亩,“供凯蔬菜基地”打造基本成型。*腾博培育“*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平均亩产达3020斤,上半年完成马铃薯种植面积4.6万亩,以马铃薯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得到大力发展,马铃薯单产效益和加工转化率有所提高。上海巴莱重新调整发展方式和规划布局,发展魔芋种植面积达4312亩,同比增长5%,年初引进的两条魔芋深加工生产线投入使用,种植规模和科技含量得到有效提高,魔芋产业不断壮大。贵州贵茶完成一期叶基地整地和植苗350亩。精品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建成蓝莓基地种植4100亩,精品葡萄采摘园200亩。中药材种植有效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功栽培冰球子、天麻、山苍子、金银花、金钩藤、山药、太子参等药材20余种。特色养殖有亮点。稻田养鱼、泥鳅、中华鲟、鸭嘴鱼、竹鼠、黑毛猪、大耳山羊等特色养殖得到有效推广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6、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台江民族中学

全面完成小、中、高考工作,高考一本上线17人,增长70%;中考考生1930人、高考考生963人,参考率为近三年最高记录。幼教集团建设全面展开,区域内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台江赛区选拔赛和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到县”及“新方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督导工作全面推进,从教育系统内部聘请26名督学,实现内涵发展。全面完成2014年特岗教师招录工作,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历层次不断提升。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南省、番省、报效等农村小学学生食堂建设加快推进,台江民中、革一小学等农村中小学教师公租房稳步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班班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改革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人数13.48万人,参合率95.01%,筹集资金5254.78万元。施洞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台拱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和住院楼、革一等7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公租房开工建设。民族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式启动,获得可研批复,正在制定规划草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突破工程”、“医疗卫生单位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突破工程”稳步实施,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环境卫生形象明显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全面加强。免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15%。

人口计生

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得到有效控制,分别下降0.18、0.1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0.12个百分点;“两术”和二女户绝育比例不断提高。计生*队伍不断壮大,业务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强,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双诚信双承诺”工作成果有效巩固。

文化事业

总投资1199万元的体育场可研已批复,初步设计报审待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独木龙舟基地、红阳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基地及体育与文化传媒资金举重训练楼维修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总投资1.7亿元的施洞古村落文物保护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组织民间表演队参加中国·阜宁第五届“德惠”杯牛歌展演、“多彩贵州青歌赛”表演、深圳服饰展演等赛事;成功举办2014年元宵节“舞龙嘘花”和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等活动;“电影”下乡放映698场次。图书、文物工作有序开展。非遗与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规范有序。5109户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全部到位。

保障房建设

续建廉租房212套、新建754套,新建公共租赁房336套,改造农村危旧房26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年得到缓解。

7、民族风情


吊脚楼上引情郎

全县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占全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境内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得天独厚,有依山傍水的民居建筑,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瑰丽夺目的工艺制品,心惊肉跳的牛斗狗争,惊险火爆的舞龙嘘花,热情奔放的笙鼓舞蹈,浩如烟海的文学歌曲,崇尚文明的礼仪风范,别具情趣的婚恋习俗等;有“世界最长的节日”—祭祖节(也称“世界第一俗”,13年才过一次,每次过3年时间),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也称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有“世界唯一的独木龙舟节”—施洞龙舟节,有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遐迩闻名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荣获2003年度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的苗族大歌—反排多声部、方召情歌。这里是歌与舞的海洋,是情与爱的世界,有“文化藏在身上,史书从头读起”之说。每一个节日、每一次活动,都包涵着沉积厚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一等“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

8、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台江旅游的一大产品,境内无迹不古,是贵州东线旅游线路上的一朵奇葩。有编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历经十八年的反清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人民起义遗迹、遗址,有建筑风格异彩纷呈的古军事重镇—施洞古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寒武纪时代古生物化石群遗址及博物馆、山清水秀的自然景区、岩洞群数不胜数。

9、特色饮食

酸汤鱼


贵州苗家酸汤鱼

苗家的酸汤鱼,是在苗族地区各民族人士颇为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它虽没有经过厨师精细地烹调,也没有费一滴油或更多的配料,但却以鲜、嫩、香、美为特色而名享天下。苗家的酸汤,有糟辣酸,著茹酸和米汤酸多种,煮鱼前,将适量的酸汤放入锅中或铁顶罐中煮开后,便把一条条活鲜鲜的鲤鱼,取出苦胆肠杂后,随即放入滚开的酸汤里,待快熟对,放入适量的盐、姜、蒜和一小点鱼香菜。吃时须蘸着放有盐、辣椒、花椒、木姜花、香蓼、葱蒜等拌好的辣椒水或把这些佐料同鱼搅拌。

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在新媳妇初见翁姑,女婿拜见岳丈时,糯米制作的上述礼品是必备的礼物。因此,糯米的用量比例是很大的。县境苗族人民煮粘米时普遍采用木甑蒸和鼎罐煮闷熟。多是按米放水,不滤米汤,群众称为“按汤饭”,苗语称“告翁贺”,食之既不淡味,又有营养。糯米是先用冷水泡发胀后,过滤放于木甑上蒸熟,再盛放于木盆内而食。粘稻或糯稻,多是舂一次吃一天,常年如此。认为现舂现煮,吃了养人,放久了的米是陈米,吃了不养人。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碓、水碾两种,是很早就使用的工具,每户必备。水碾(有称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几百年历史,据传是外族传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数架水碾,也只有在农忙季节才使用,干旱主要还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笼烘干或日晒干的稻谷放入石臼内,用脚踏碓杆后端,使舂杆起落,利用落下的力来舂米,舂好即筛去糠而得净米。

腌肉

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腌鱼

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冻鱼

苗家入冬的时令菜肴,是在隆冬季节,从田、塘或河沟里捕来鲜鲤、鲫、青鱼或别的杂鱼洗净去杂,放入清水锅里烧煮。待七、八成熟后,陆续掺入白豆腐、山药根、冻菌、生姜、夜寒树根(或花)继续清炖至汤白稠浓,再放入食盐、花椒搅匀,稍煮少许,即连锅一起,置于阴冷的凉台上。过了一夜后,即冻成一整块,用铲或刀划成小块,搬上餐桌,其味鲜美可口,如再洒上一点胡椒面,其味就更加别致了。

炒香虫


炒香虫

苗族因居住在丛山峻岭,溪坎堰旁。这些地方都自然栖息着各种虫类。他们选取其中的少部份作为食品。如昆虫类的大马蜂、花脚蜂、七里蜂、小米蜂的幼虫。每当他们发现这类蜂群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方式追踪找到窝巢,凭经验测出幼虫丰满时,就掏其窝、取其虫。或鲜炒,或煲汤,或焙干香炒,其味特别鲜美。再就是天牛和蜻蜓的幼虫。天牛的幼虫是蛀虫、有松蛀、青杠蛀、丝栗蛀和葛藤蛀等。吃法与上述相仿。

酸菜

县境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汤菜,家家户户都有酸菜、酸汤和酸辣子。苗族的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将收割下来的青菜、白菜、韭菜、萝卜等洗净晒干,切细,调糯米粉、糯米饭或米汤、辣面、盐水等与菜拌匀腌于坛内即成。生食可作劳作午餐的下饭菜,冰雪封冻时节可开汤就食。平时煮新鲜蔬菜或瓜豆,掺与酸菜或酸汤,食后既可健胃生津,又可清火祛热。暑天将酸菜开成清汤或将生酸菜泡以凉开水,是十分可口的解渴饮料。

上一篇:炒面筋

下一篇:华润湖贝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