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湾
威海湾位于市区东部、赵北嘴和北山嘴两岬角之间。三面环山,海岸近似半圆形,海岸线长30多公里。南北两岸山势险峻,岸线曲折。威海商港位于海湾北部,冬季很少结冰,航道可常年通行。威海湾口阔7公里,著名的刘公岛静卧湾口,将威海湾口分为南北两口:从刘公岛的贝草嘴至牙石岛为北口,口阔1600米,最深处34.5米,是通往威海的主要航道;刘公岛东端至南岸赵北嘴为南口。口阔4500米,最深处为19.8米。威海湾水色碧蓝,给人一种柔和、一种风平浪静的感觉。
1、简介
威海湾
2、自然生态概况
自然生态主要包括底质、海流、水质、潮汐、海浪、及生物等。
威海湾
底质:威海湾底质构成主要包括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其分布情况是中砂呈条带状分布在近海岸海域,细砂分布在杨家湾顶,呈弧形条带分布,粉砂质砂分布在杨家湾,粉砂分布在龙王岩附近海域,砂粉砂粘土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湾口、金线顶海域和刘公岛东角,威海湾绝大部分海区为粘土质粉砂,约占海湾面积的65%以上。
海流:威海湾内的潮流是缓慢的,周日中最大底层(离海底2米水层)流速为0.19节(10厘米/秒),一般都在0.10节(5厘米/秒)以下。湾内最大表层(海面以下2米水层)流速1.01节,出现在金线顶岬角外海,越向外流速越大。威海湾以金线顶岬角为界分为南北两湾,两湾的潮流明显不同。北湾的涨潮流大于退潮流,同时涨潮流持续时间长;南湾相反,退潮流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0小时,而涨潮流仅持续4小时就开始转向。南湾流速大于北湾,有时大三倍左右。北湾余流小,流向东南;南湾余流大,流向东北。南北两湾都是表层流大,底层流小,表底两层有时流向相反,尤以强风和潮流转向时最为明显。威海湾内一个涨落潮的时间是6小时12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内,每一个涨落潮的时间,5月份海水只能流动3.12里,8月份海水只能流动8.93里。
水质:在水质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因素为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无机氮、石油、活性磷酸盐、铅、锌、铜等。威海湾的水质长期以来由于水体交换能力差、工业污染严重和养殖的自身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养殖生物连年遭到病害的威胁。
生物:威海湾的生物资源,从82—84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看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浮游植物26种,浮游动物17种,鱼卵、仔(稚)鱼12种,底生植物51种,底栖动物147种,游泳动物100种。这一生物多样性和可观的生物量,足以说明当时威海湾的海况条件和生态环境是适合各种生物生长的。
3、生态失衡
从人工养殖的角度看,由于受利益驱动和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威海湾的人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至2004年,该湾已发展筏式养殖33500亩,养殖品种近10个,而威海湾可提供人工筏式养殖的有效水面只有50410亩,以每养1亩占有水面5亩计算,实际可养面积只有10082亩,大大超出了该湾的养殖容量,其结果不仅不能实现精养高产,还导致了病害的发生。从底质的角度看,威海湾由于长期超负荷养殖,养殖生物的脱落、动植物尸体、残饵和粪便以及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沉积到湾底,使底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铅含量比较高,石油、铜、锌有一定的容量。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62%,氮、磷含量亦较高,底质较肥,但须注意富营养化的影响,尤其是威海湾的西北部已有污染迹象。
威海湾
从海流的角度看,两次大范围的测流完全可以说明威海湾内的水交换能力太差,无论是涨潮流还是落潮流,都不等老水完全排出就开始回潮,从一定意义上讲威海湾基本上是一湾子死水。
从水质的角度看,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养殖的自身污染,使威海湾的局部海区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从生物的角度看,沙泥质近岸海底的大叶藻数量明显减少,潮间带岩礁的野生贻贝明显减少,其他物种的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看,威海湾的环境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均发生了变化,对养殖生物及海滨旅游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人工养殖密度过大,阻流影响了水体交换,导致海湾基础生产力下降。二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海水质量下降。三是养殖生物自身污染,造成局部海区富营养化。
4、生态修复措施
威海湾自然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新颖的系统工程,应根据生态失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威海湾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的面貌。根据目前的现状和技术水平,对威海湾生态修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威海湾养殖容量的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布局养殖品种及面积(在已稀疏筏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海区布局),防止自身污染。
威海湾
在适宜的海区有计划地投放人工鱼礁,礁体排列以顺流走向为宜,形成人工流渠,加大流速,以利于有害物质的冲刷,同时也起到垂直利用水体,多品种综合养殖的作用。
在适宜的海区采取移植大叶藻和增殖大型褐藻的方式,营造海底“森林”和“草场”,这样既净化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又可固沙息浪。水体中溶解氧和浮游生物量大幅度增加,海参、海胆、鲍鱼、扇贝等海珍品将会在海藻中大量出现。
放流鲻科鱼类。鲻鱼、梭鱼为温热带上、中层鱼类,喜欢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湾等水域。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其适盐范围在0‰—40‰之间;适温范围鲻鱼在3—35℃之间,梭鱼在1—30℃之间。对水质的改变适应能力也较强。鲻、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以植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在海湾内放流一些适应能力强的鲻、梭鱼类,可以起到海湾“清道夫”的作用。
环保部门和海洋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陆源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新开辟的海洋倾废区、新建的污水排海工程和海岸填海工程要经过充分论证。对排放的废水要不定期的抽样监测,坚决杜绝陆缘污染物对海洋的污染。
5、生态修复方法步骤
威海湾自然生态修复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建议用3年的时间完成,即2005—2008年。其中2005年做好调查船只、设备仪器、工具、药品、调查选点的准备工作。2006年完成本底调查。2007年建造人工鱼礁,增殖海藻。2008年投放参、贝苗种,放流鱼苗。
(一)2006年本底调查
1、测流:在2006年的5月和10月进行,每月都要测出死汛和活汛的数据,其站位设在1、2、3、4、5、6各点,其经纬度分别为:①122°10′55.85″E,37°28′57.60″N②122°11′30.35″E,37°28′08.86″N③122°10′47.09″E,37°27′52.43″N④122°09′26.59″E,37°28′54.01″N⑤122°09′44.66″E,37°27′45.86″N⑥122°10′15.80″E,37°27′08.43″N
2、底泥采样:在2006年的8月进行,其站位仍为上述6点。采得的底泥分别进行粒度分析,重金属铜、铅、锌、镉、和汞、石油及PH值、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分析。
3、水质采样:与测流同步进行,仍在以上6个站位。将采得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分别是PH值、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铜、铅、锌、石油等。
4、生物采样:在2006年的4月进行,分别用浮游生物拖网和定量框在筏式养殖区和沿岸岩礁滩选点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可在网箱养殖区的两侧进行,底栖生物采样可在旗杆嘴、长峰嘴、刘公岛、日岛各选一点进行。
(二)2007年建造鱼礁,增殖海藻
造礁可分两种方式。一是在养殖筏架海底投放小型砖砌组合礁、水泥构件礁、轮胎组合礁等。二是在养殖筏架以外的海区投石造礁。无论哪种造礁方式都必须掌握礁体的纵向排列与海流方向平行,构成人造流渠,以利于流水畅通、水体交换和淤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冲刷。
海藻增殖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采孢子投石法、投放种菜和苗种法、沉设旧浮绠(筏架)法、搬移附有海藻的个石法、移栽大叶藻法等,上述方法的使用,除大叶藻移植适用于软质的近岸海底外,其他方法都适用于投石造礁区,而养殖筏架下面的鱼礁则不必人工增殖海藻,因为该礁区有养殖海藻的自然脱落,人工养殖贝类的粪便、尸体等有机物质都是人工鱼礁区增殖海参及其他经济贝类的优质饵料。海藻的增殖时间,裙带菜、海带的种苗在10月下旬投放,种菜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投放,大叶藻移植在4月份进行。
(三)2008年投放参、贝苗种及鱼苗
海参苗的投放可分两个季节,春季4、5月份投放越冬后的大规格参苗,秋季10、11月份投放当年培育的小规格参苗,投苗密度一般大苗种每平方米5—6个,小苗种每平方米10个左右。
贝苗主要是菲律宾蛤仔、魁蚶。其投苗时间分别是4—5月份和6月份。
鱼苗主要是鲻鱼、梭鱼苗。其投苗时间是4—5月份,规格10—20c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