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滑县木版年画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23:22:35
...

滑县木版年画史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创始于明朝初年,鼎盛于清代,因一直深藏民间而世人鲜知。滑县木版年画具有自己的风格,在形式上,有中堂画、横幅画、对联、扇面画、袖珍画等规格;在内容上,有神像、家谱、佛教、道教、耕织、猎渔、婚庆、文武、山水、花鸟等品种;在印制上,使用阳刀和阴刀并用,使阳版墨线突出,使阴版墨线凹陷明显,使画面更加浪漫夸张;在色彩上,以大黄、大红、大绿、朱红为主,精细部分以工笔、水墨为主,色彩搭配分明,吉祥喜庆气氛浓郁,画面生动完美,适应了民众的心态和需求。

1、简介

滑县木版印制品分为木版画和木版年画两大类,当地俗称“画轴”。木版画版面主要以人物、神话、典故、吉祥以及福禄财喜寿为表现内容,以家族族谱、中堂、对联为主要表现形式。木版年画的内容多取材于释道儒三教人物、各个行业*奉的诸神、祝福年画等。

滑县木版印制工艺创始于明朝初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五百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于省内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2、发展历程


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始于明洪武年间,明朝中期,滑县木版年画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

1506年,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的韩朝英(又名韩国栋,1476年—1537年),对木版年画的制作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从此,这一艺术珍品走出了春节时段,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供奉、张贴,并有居家装饰示人明志的作用。韩朝英的创新不仅使自家的生活因此而富足,还带动了滑县木版画走向兴旺。

滑县木版年画经过世代流变,于清朝乾隆年间形成了韩凤岐、韩凤仪、韩凤祥为代表的三家作坊,分别是“兴隆号”、“兴义号”和“兴盛号”,制卖活动持续到民国时期。鼎盛时期,甚至有山东、山西、河北、甘肃等地的经纪人常住滑县,等候画品,然后批发买卖。

*夕,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年画艺人纷纷改行,开业生产的作坊屈指可数。

1958年前后,由于历次运动等原因,滑县木版年画愈加衰落。当时,有的艺人冒着被*的危险把老画版埋藏于地下、房顶、墙板内,保住了一些版面,但许多珍贵的版面则被毁掉永久的消失了。

直到1962年,政策放宽,木版年画市场开始复苏。以慈周寨李方屯村全村为例,1963年,全村400多口人,就有30多户将近200人制作年画,每家都有二、三十块木板,一人一天平时能印100多张,全村全年能卖出100多万张年画,一张卖四、五块钱,跟当时的小麦一个价。外来的画贩有时需要住上四、五天才能买到年画,并且每张年画都须*委派的专人盖章,作为纳税的手续。

*期间,滑县木版年画又被作为“封、资、修”的产物,不能留一块一版,*停产,有些老印版又被埋在了地下、屋顶等处。*后,将这些版面挖出后,试探着制做一些,但生产量很有限,也销售不动。

改革开放后,滑县木版年画作为民间手工艺珍品,收藏和观赏价值日益提升,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并喜爱,艺人们在相互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整理,使滑县木版年画得以恢复,艺人又开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地位。

2006年,滑县木板年画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间木板年画抢救项目”的重点。

3、特色

色彩搭配

滑县木版年画以淡黄为主色,一般不用紫色对比。多数作品使用一种浅红色,经过艺人的处理,使画面火爆而不刺眼,强烈又和谐,画面显得雅致而温和。滑县木版年画追求的是装饰色彩而不是写实色彩,套色方法是以平涂为主,追求单纯、明快、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以大黄、大红、大绿、朱红为主。其特点是不太注重调和而强调对比,但又并不一味追求色彩的对比,在滑县木版年画创作中,红、黄这一组邻近色更能渲染出热闹喜庆的场面,也是其成为画面主色调的重要因素。滑县木版年画更多的是追求色彩的装饰效果,它的色彩也都是以装饰效果最为常见。在很多年画作品中,写实色彩使用的很少,画工运用明度的对比、冷暖的对比,使最为简单的颜色组成了变幻莫测、丰富艳丽的彩色世界。滑县木版年画画幅大的都是先用线版墨印,然后着色。人工着色彩绘颜色大多是用水稀释过的,且半透明,比较淡雅精细,整个画面气氛祥和而又充满喜庆。

造型


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的造型更多采用概括简化的表现手法,人物造型粗犷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年画艺人们用一段口诀传承了年画艺术造型的基本规范:“年画画得好,头大身子小”,“不要一个眼,十分八分才凑巧”。意思是说年画如果想要让人喜欢,首先在造型上要注重运用夸张手法。民间艺人根据物象的自然特征进行大胆夸张或取舍,形成鲜明的造型特点,更具艺术效果。例如年画中关公的形象经过艺人们的夸张,画面显得马小、人大,身小、头大,等等,将人物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年画在造型上还采用民间传统意象造型手法,具有一定程式化倾向,因而特定的图形就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形与形的组合也会产生一定的象征意义。如鸡与“吉”象征大吉大利;羊音近“祥”,有吉祥之意;“鱼”表示年年有余,象征着富贵;石榴、葫芦象征多子,等等,这些程式化的图形都源于自然,既有美的形式,也包含了深刻的精神内涵,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传统工艺美术里的龙凤造型,以及民间美术中赤红色的猪、金色的鲤鱼等,都与年画里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雷同,都寄托着人们理想的生动形象,两者都有吉祥之意。

构图

滑县木版年画的构图十分讲究,其画面具有完整、对称、均衡、简练疏朗的特点。艺人们还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使年画达到充实、饱满的效果,将人物造型经过夸张变形,使其刚好适合于所需要的图形之中,无论是方还是圆,都能够完美地表现单纯、喜庆、吉祥的主题。中国传统年画的形式有好多种,有的是条幅式构图,有的是斗方式构图,还有圆形构图,等等,画幅有大有小。滑县木版年画大的以卷轴中堂为主,有的画达到六尺长,如神像画《七十二位全神图》和祖谱画《拾贰名义》,还有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的神像画《天爷》也达到五尺长,还配有对子,很适合挂在堂屋正面的墙壁上。小的大多门画大小。画面热烈、单纯、夸张,但看起来又有一种和谐美;在人物众多的画面中,运用均衡对称的手法分割画面,采取分层排列,主次分明,其版面复杂而清晰优美。将众多形象安排得井然有序,规则整齐。形象在空间位置上的灵巧变化和方向上的呼应,打破了严格的对仗,达到了规整和灵活的统一,有一定的装饰性效果,显得生动丰富、和谐有序。

4、制作工艺

滑县木版年画采用印绘结合的制作方法,基本程序为:绘稿、雕版、印刷、涂色,仍然保留着这种最原始的制作工艺。

滑县木版年画的制作,都是先在木版上进行黑白二色的“墨线”印制,然后由人工再根据画中人物、神像的身份、官职等等,分别进行涂彩和彩绘。

滑县木版年画的版用料很有讲究,它的刻版是梨木板。印制时需要先用黑颜料打一层底色,印制出来墨线后再手绘,一般都印制在宣纸上,也有少部分印制在布上。所用颜色多为大红、大黄、大绿、蓝色、紫色等。滑县木板年画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

滑县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繁杂,起稿、雕刻、印刷、着色、装裱等工艺全部为手工工艺。人物造型生动传神,构图层次分明,画面明朗清新;雕刻线条流畅,结构轻松,灵动自如;色彩丰富、迤逦雅致,画味极强,有浓厚的国画韵味。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是节日装点、祈福纳祥、精神崇拜、先祖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精品。

5、题材内容


滑县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内容丰富,以神像、族谱、神话故事、山水、戏曲故事等为表现内容,以中堂、门神、灶君、对联、扇面等为表现形式,主要与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人与天地之间一种和谐的期望。

后来,艺人们遵循传统、发掘创新,专业精绘传统年画系列、殿堂装饰年画新品系列;神像、族谱、扇面花鸟、扇面戏剧人物、组字对联等近百余种类。各种规格、不同品种的中、高档年画,卷轴、画框、单页、册页、精品套装系列。

滑县木版年画中“敬神镇宅降祥纳福、天地众神和谐共存”的主题非常突出,刻印的神像中,既有包括天地三界佛道各类神灵的三皇、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千手观音、奉山老奶、太上老君、土地神、雷神、送子观音(送生老奶)、田祖(神农氏)、武财神关圣帝君(关公)等七十二全神这样的大型神像,也有命名为“神之格思”的以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田祖、关圣和增福财神为主体的神像。玉皇体现对天的崇敬,田祖神农氏开辟了农业种植,在以农立国的社会具有崇高的地位,观音则以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得到广泛信仰,关帝忠义千秋,后来更与范蠡组成文财神赐予人间财富与福荫。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原人民的崇拜和信仰,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再次,有钟馗捉鬼图类,粗犷豪放,夸张而富有美感。此图民间则习惯贴挂在床的里墙,以避鬼邪,祛病镇宅。

6、传承发展

2006年起被关注的滑县木版年画,丰富了中原木版年画的流派和风格。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的改变,滑县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重重危机。

有数百年历史的滑县木版年画,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与艺术体系,因当地信息、文化传播的微弱,一直深藏在民间,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直到2006年,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民俗文化学者冯骥才到滑县调研后,才使这一古老画种重见天日。2006年11月,我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探访豫北这个新发现的古画乡后,向世人宣告:“滑县木版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是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通过以上研究,也可以确凿地认定河南滑县的年画是独成一个艺术体系,是一个独立的年画中心,为我们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及社会学、艺术学等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在其存续发展中,诸如门户之见,相互诋毁等现象,及一些人缺乏品牌意识,粗制滥造等,也影响了滑县木版年画的声誉。滑县木版年画的生存、传承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

滑县木版年画,主要集中于该县慈周寨乡的前李方屯一村、前李方屯二村,老店镇马兰集村等地。其中,前李方屯一村和二村的传人,有19人,其次是马兰集村,有11人,八里营乡官寨村以及万古镇东乔庄村、西双庄村各1人。除韩氏外,还有耿、刘、李、杨、王、曹、申、乔等姓氏。

2012年10月18日,文化部公示了第四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韩建峰是滑县唯一的一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