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集团
拜耳集团,德国制药企业,知名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业务范围包括医药、诊断器材、农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及纤维等。拜耳公司全球有12,000名研发人员,而每年投入研究与开发金额都超过营业额的7%。2014年2月27日拜耳集团宣布收购云南滇虹药业集团所有股份。
1、公司简介
拜耳
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目前,拜耳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拜新同、西普乐、美克、拜唐苹、尼膜同、优妥、优迈、特斯乐、拜斯明-25等。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和*市场开展运营。
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大中华区集团由拜耳大中华区集团总裁——戴慕博士领导。中华区集团各类职能部门共有员工约2,800人。拜耳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18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生产设施现已投产,为公司涉足的所有业务领域提供支持。本地化生产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
拜耳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医药保健和农业。公司产品和服务致力于造福人民,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拜耳还通过科技创新、业务增长和高效的盈利模式来创造价值。拜耳集团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认可并接受其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2016年财政年度,拜耳的员工人数为115,200名,销售额为468亿欧元,资本支出为26亿欧元,研究开发投入为47亿欧元。这些数据包括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业务的数据,该业务已于2015年10月6日以Covestro(中文译名:科思创)作为商号成为独立的公司上市。
2、公司历史
厂区
公司在Wuppertal-Elberfeld设立了科学实验室(1878至1912年间为公司总部),制定了行业研究的新标准。经过不懈努力及孜孜探索,拜耳研发出了众多中间产品、染料和药品,其中包括"世纪之药"——阿司匹灵。阿司匹灵由FelixHoffmann开发,于1899年投放市场。在这段时期,拜耳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出口远至中国,并在俄罗斯、法国、比利时、英国和美国设立了分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Elberfeld已无法满足继续扩张的需求。因此,拜耳首先于1891年收购了Dr.CarlLeverkus&SonsNorthofCologne工厂,继而购买了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其它土地。1912年,公司总部迁至勒沃库森。
二战以后,拜耳又一次集中精力投身研发工作,为重新建立业务运营奠定了基础。聚氨酯化工的进一步发展、新作物保护产品、聚丙烯腈纤维Dralon等纤维、热塑材料模克隆、新合成纤维染料和其他诸多发明均在公司的扩张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脑血管药、皮肤抗真菌药、广谱抗生素等新产品相继从拜耳的制药实验室诞生。
1988年,拜耳庆祝成立125周年。同年,拜耳集团成为首家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德国公司。
1994年,拜耳收购了SterlingWinthrop的北美自我药疗企业——这是公司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事件,因为此次收购使公司得以在美国重新使用"拜耳"作为公司名称。这是75年来拜耳首次以自己的名称并以拜耳十字标识作为企业标识在美国开展运营。1995年,美国的MilesInc.被重新命名为拜耳公司。
2002年,拜耳股票以BAY为股票代号在全球最重要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7月1日,拜耳集团开始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重组,从而形成了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
2013年,拜耳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
3、市场分支
重要市场:亚太地区
凭借其巨大的增长潜力,该经济区域已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15年,拜耳在亚太地区拥有28,800名员工,销售额达100亿欧元。
欧洲是拜耳的“本土市场”
2015年,拜耳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60亿欧元。拜耳公司在该区域的很多重要生产工厂和55,900名员工(其中36,700名位于德国)使其在该区域占据强势地位。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全面开拓新市场
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拜耳涉足所有战略业务领域。2015年,拜耳在该区域拥有16,000名员工,销售额约为127亿欧元。
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地区:从圣地亚哥,经开普敦,到达德黑兰
2015年,公司在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地区拥有16,100名员工,销售额为74亿欧元。
4、发展策略
产品
1863年8月,德国商人拜耳和染料专家威斯考特在德国巴门创建了一家染料生产企业。140多年后,拜耳集团成长为一家在医药保健、营养品和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9.3万名员工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882年,拜耳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拜耳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瞄准亚太市场在沪建立基地
沃纳·温宁近日再度来到中国。这位拜耳集团董事长率领董事会成员在上海参加了“拜耳中国周”系列活动,以便让这些高层人士亲眼看一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化工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坚定投资中国的决心。
“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基地将成为我们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温宁在拜耳材料科技部新工厂投产仪式上强调说,“亚太地区是拜耳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拜耳在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在亚太地区,拜耳去年的销售额上升了15.5%,达到46亿欧元,占集团业务的17%。其中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上升了24%,达到12.6亿欧元。2006年上半年,拜耳在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售额增长了22%,达到7.14亿欧元。
拜耳近年来所获佳绩的原因归结为“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其核心则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成长为本。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拜耳每年都将大笔资金用于研发,2005年总额达到18.86亿欧元。为了实现更快成长的目标,未来拜耳将重点经营好上海一体化基地。拜耳将在这一基地建设三个新项目:初期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聚碳酸酯工厂;第一个聚氨酯生产设备—MDI分离器,年生产能力8万吨;生产HDI涂层材料的工厂,初期产能为每年3万吨。
研究客户需求确定主攻方向
1937年,拜耳发明了聚氨酯,并通过近70年的研发创新,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今,从发动机外罩、汽车仪表盘、医用CT机、铁路枕木到滑雪板、仿木家具部件、冰箱、鞋底,人们都可见到聚氨酯材料的踪影。拜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商。2005年,拜耳高科技材料部的销售额达107亿欧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39%。
在上海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聚氨酯展上,拜耳全面展示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一个聚氨酯强国。”拜耳材料科技部亚太区聚氨酯业务市场总监古方向记者强调。据了解,2005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量为1046.5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35.5万吨。根据拜耳的预测,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市场。据此,拜耳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立新厂以应对需求增长,以及将中国市场作为拓展重点等。
拜耳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中国和亚洲地区聚氨酯业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和6%,其保障措施有三:实现世界级规模的本地生产、优化营销网络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此,设在上海的拜耳聚合物研究开发中心今年9月初将完成扩建工程。“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聚氨酯开发与技术服务专家将与拜耳材料科技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技术中心密切合作,从而为客户度身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服务。”
5、拜耳中国
拜耳总裁
拜耳是一家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核心能力集中在医药保健和农业领域。拜耳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新分子,以改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借助产品,拜耳将不断为找到应对当今社会一些重大挑战的解决方案做出贡献。日益增长且不断老龄化的世界人口要求更好的医疗保健和足够的食物供应。通过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拜耳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而且,公司还一直在帮助供应可靠的高品质食物、饲料和植物原料。
拜耳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882年,拜耳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拜耳也逐步加大了在这里的的投入。如今,大中华区(*,香港和*地区)是拜耳在亚洲最大的单一市场,2016年,拜耳在该区域的生命科学业务销售额超过26.7亿欧元。截至2016年底,拜耳在大中华区拥有约10,000名员工。
拜耳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三个事业部: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并运营着多家工厂。自1936年起,拜耳就开始在上海生产阿司匹林,目前,本地生产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着正在进行的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拜耳致力于成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引擎。
讲解
拜耳与中国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882年。公司最初在中国市场销售染料,自此,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时至今日,中国已发展为拜耳全球投资的主要中心之一。
起初,拜耳依靠德国贸易行和位于通商口岸的当地贸易组织将拜耳的产品从销售中心点引入中国各个省份。后来分别于1913年和1916年首次尝试在上海建立独立的公司"FirmaFriedrichBayer&Co."和"拜耳药品无限公司"。拜耳药品无限公司还为中国生产了一系列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阿司匹林®止痛药。
拜耳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独立的代表机构——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从而将拜耳二战后在中国的业务推向顶峰。该公司的建立使拜耳能够又一次在中国有效组织业务,并在随后的20多年里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增长。1986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拜耳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了代表处和联络处。
1993年,拜耳与原化工部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从而为拜耳拓展在中国的业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后,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协调技术转让和市场开发,并为合资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提供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生产设施的逐步投资接踵而至。
2001年,在前中国国务院总理*、德国总理施罗德以及前拜耳董事会主席施奈德博士的共同见证下,拜耳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的一体化聚合物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拜耳在中国的投资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合作
处方药——中国医药保健市场的佼佼者
处方药事业部专注于心脏病学、肿瘤学、妇科学、血液学和眼科等治疗领域。凭借创新的处方药产品,拜耳力求帮助患者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满足医生和医疗支付机构不断提高的需求。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在中国的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广州、成都、和江苏设有工厂。
健康消费品——中国领先非处方药企业
拜耳健康消费品事业部在全球健康消费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该事业部在10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并拥有多个生产及研发基地。
作物科学——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中作物整合解决方案的忠实伙伴
作物科学事业部,作为作物保护方案的世界领跑者,一直致力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向市场引进创新产品。拜耳公司拥有高效、创新的产品组合,完整的技术服务和与合作者强大的协作关系,这些优势使得作物科学事业部能够积极响应中国*号召,致力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并且能够帮助农民提升作物健康、作物产量,带来更多收益。
研发
处方药事业部在北京设立的全球研发中心关注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I至III期临床试验。这些试验是处方药事业部全球开发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约有260名员工专注于当前处方药研发产品线的物质,以及得到外部授权并用于亚洲市场的产品资产。
此外,为了在拜耳处方药的的核心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处方药事业部积极与包括清华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在内的伙伴开展合作。2014年1月,拜耳和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为期三年的新药研发和转化合作。
拜耳对中国的承诺不仅表现在对其经济上的发展,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教育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支持上。
拜耳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设立知识产权教席。此外,拜耳还与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设立领导力教席。
2015年11月,拜耳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签署了新的战略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将延续之前的合作项目,开展一系列创新有机化学药物研发工作。拜耳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合作始于1996年,在2010年续签了合作协议。基于之前的成功合作,双方再次续签合作协议,将在今后三年里继续在新型合成方法、天然产物衍生物、以及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共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