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1998年大洪水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23:52:05
...

1、原因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m。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m,居历史第二位,在10.0m以上持续17天之久。镇江站8月24日出现8.37m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cm,居历史第三位。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这场洪水虽已过去,但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更有甚者将其归于“人祸”。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虽然这场洪水量极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

经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在本世纪已发生的3次全流域性大洪水(1931、1954、1998年)中列第2位。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①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立方米,而1998年只有100亿立方米;②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平方公里,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立方米以上。在党*、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各级*和广大军民全力抢险,夺取了1998年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

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普降罕见暴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长江洪水泛滥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直接后果。长江两岸有4亿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四川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为此,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24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5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洞庭湖水域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缩减到2145平方公里,鄱阳湖在40年间缩小了1/5,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远地从地图上消失了。这一切都是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次的洪魔肆虐和1997年爆发的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的强大暖湿空气带来了强降水,造成长江流域洪峰不断。紧随着厄尔尼诺来的拉尼娜现象又使应当按期北移的副热带高压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使一度相对缓解的长江干流汛情再度紧张起来,以致长江全线告急。长江洪水泛滥和地球温暖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使专家们不无担心——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一倍的话,地球上的降水量将增加3%—15%,大雨和洪水的增加与地球温暖化状况是并行进展的。

1998年的长江洪水无疑在向人们示警: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危机四伏,它随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巨大灾难。

2、气象异常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厄尔尼诺事件(即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1997年5月,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年底达到盛期,到1998年6月基本结束。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每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第二年,我国夏季多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一条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另一条位于北方地区。这次异常偏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1998年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原积雪偏多。根据气候规律分析,冬春欧亚和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偏多时,东亚季风一般要推迟,夏季季风偏弱,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多雨。1997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是影响1998年夏季长江及江南地区降雨偏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异常。副高是影响我国降雨带位置和强度的重要因素。1998年6~8月,副高异常强大,脊线位置持续维持偏南、偏西,并且呈稳定的东北一西南走向。这一现象是近40年来罕见的。6月中下旬,副高位置尚属正常,降雨带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底至7月上旬,副高短暂北抬;从7月中旬开始,副高反常地突然南退,位置异常偏南偏西,并持续稳定了一个多月,使长江上中游地区一直处于西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处,暴雨天气频繁出现,导致长江上中游洪峰迭起,中下游江湖水位不断攀升。

——亚洲中纬度环流异常,阻塞高压活动频繁。1998年6~8月,在亚洲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贝加尔湖西侧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多次出现阻塞高压形势,尤其是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少动,亚洲西风带经向环流占绝对优势,促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我国,这是长江流域持续多雨的冷空气条件。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为670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83毫米,偏多37.5%,仅比1954年同期少36毫米,为本世纪第二位。汛期,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6月12~27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总降雨量达250~500毫米。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降雨量达600~9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至2倍。

第二阶段为6月28日至7月20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汉江上游和淮河上游,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

第三阶段为7月21~31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雨量一般为90~300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和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降雨量达300~550毫米,局部超过8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

第四阶段为8月1~27日,降雨主要在长江上游、清江、澧水、汉江流域,其中嘉陵江、三峡区间和清江、汉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7成至2倍。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6月上旬至下旬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降了暴雨。7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又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8月上中旬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局部地区半个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6~8月面平均降雨量577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5毫米,偏多79.2%。松花江干流地区6~8月面平均降雨量49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03毫米,偏多26.5%。

由于1998年气候异常,汛期降雨量明显偏多,造成了长江、松花江等流域的大洪水。

3、经济损失

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4、抗洪大事记

1月1日,《*防洪法》正式实施。

1月14日至16日,全国防办主任会议在海南省召开,明确了各大江河汛前需完成的主要任务。

2月15日至28日,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6个专家组,到重点防洪地区对防洪应急工程和病险工程进行了检查。

4月9日,*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防总199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分析了1998年汛期全国旱涝趋势,同意水利、气象部门对今年有长江和北方地区两条多雨带的预测和长江1998年可能会发生1954年型大洪水的判断。会议部署了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

4月20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开始对七大江河进行汛前检查。

5月29日至31日,*副总理检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防汛工作,并在江西九江召开长江中下游防汛工作会议。

6月27日,嫩江发生第一次洪峰,干流同盟洪峰水位170.36米、洪峰流量8300立方米/秒;江桥洪峰水位140.71米、洪峰流量7480立方米/秒。

6月30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长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上岗到位,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

7月2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5个专家组赶赴长江,指导抗洪抢险。

7月2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一次洪峰。17时宜昌洪峰流量53500立方米/秒。

7月4日至9日,*总理、*副总理到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视察防汛工作,代表党*、国务院和*总书记慰问正在日夜奋战抗洪救灾的*、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并对长江防汛抗洪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确保长江大堤万无一失。

7月14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劳力、物资、技术人员要全部到位。

7月16日,黄河出现今年第一次洪峰,河南花园口洪峰流量4700立方米/秒。

7月17日,国家防总再次发出《关于做好当前长江抗洪工作的通知》,部署迎战长江第二次洪峰。

7月18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二次洪峰。1时宜昌洪峰流量56400立方米/秒;8时沙市洪峰水位44.00米,相应流量46100立方米/秒。

7月21日至22日,武汉市降特大暴雨,最大点雨量汉阳532毫米、汉口434毫米、武昌375毫米,创该市有雨量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7月22日,*总书记打电话给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要求沿长江各省市特别是武汉市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抓紧加固堤防,排除内涝,严防死守,做到三个确保: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2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3个专家组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协助指导地方防汛抗洪工作。

7月23日,洞庭湖澧水发生历史最大洪水,石门水文站洪峰水位62.65米,相应流量19000立方米/秒。

7月2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增派3个专家组,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防洪重点地区,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指导。

7月24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三次洪峰。宜昌洪峰流量52000立方米/秒。

7月24日零时,*副总理连夜主持召开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分析长江防汛形势,对迎战即将到来的第三次洪峰做出紧急部署。

7月26日零时,长江石首至武汉河段实施封航。

7月26日,江西、湖南省依据《防洪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7月27日8时,长江武汉至小池口河段实施封航。

7月27日至30日,*副总理第三次到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检查长江防汛工作。

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各地防汛抗洪工作的通知》。

7月28日,*委员长打电话给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询问了长江汛情和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堤垸的防守情况。

7月28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再次增派3个专家组到长江流域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增加技术力量。

7月下旬,嫩江出现第二次洪峰。嫩江支流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都发生了大洪水,7月30日干流江桥水文站洪峰流量9480立方米/秒,洪峰水位141.27米。

8月1日20时30分,湖北省嘉鱼县合镇垸溃决。该垸为长江大堤之间的洲滩民垸,溃决后省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动2000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干警,动用150多艘冲锋舟、橡皮船,全力抢救,并空投1万件救生衣。在抢险中有19名解放军官兵牺牲。

8月2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加强大堤防守的紧急通知》,要求必须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同时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长江干堤、重点圩垸堤防和重要城区堤防的防守。

8月4日,*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第三次全体会议,部署防汛抗洪工作。

8月6日,**、国务院、*军委致电慰问全国抗洪救灾军民。湖北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8月6日至14日,为迎战长江第四次洪峰,*副总理第四次到湖北、江西指挥抗洪抢险。

8月7日,长江上游出现了第四次洪峰,洞庭湖水位也持续上涨,造成了长江中下游更为严峻的局面。8时,朱(钅容)基总理打电话给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询问汛情,并要求召集各方面专家紧急会商,提出应对措施。22时宜昌洪峰流量61500立方米/秒。

8月7日13时50分,长江九江大堤发生决口,决口位于九江市城区长江大堤上游段4号—5号闸口之间。*军委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堵口,南京军区、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和福建、江西武警等联合作战,于12日18时堵口成功。

8月7日16时,*副总理赶赴九江,指挥九江堵口抢险。

8月7日夜,*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国家防总的工作汇报,并作出《关于长江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把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

8月8日,*军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部队各级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决定,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昂扬的斗志,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确立持久作战、再抗大洪的思想,直至夺取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8月8日至9日,*总理第二次赴长江流域湖北、江西抗洪最危险堤段察看汛情,对抗洪抢险做重要指示。

8月11日,*副总理在湖北省荆州市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特别会议,根据长江洪水居高不下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的意见。国家防总同时发出《关于加强东北地区防汛抗洪工作的通知》,部署嫩江、松花江防汛工作。

8月12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五次洪峰。15时宜昌洪峰流量62800立方米/秒。

8月12日,嫩江第三次洪峰到达齐齐哈尔,洪峰水位149.30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69米,洪峰流量14800立方米/秒,洪水频率约为400年一遇。

8月13日至14日,*总书记到长江荆江大堤、洪湖大堤、武汉龙王庙、月亮湾等险段指挥抢险,慰问军民,发出决战决胜的总动员令,给抗洪军民以极大的鼓舞。

8月13日,**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要求政协机关和广大政协委员支持对抗洪抢险加以精心组织和提供各种方便。

8月14日,国家防总向东北三省区发出《关于抗御松花江大洪水的紧急通知》,要求防汛部门及时转移危险区域内的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重点工程的防守。

8月15日,*委员长到嫩江齐齐哈尔和松花江哈尔滨抗洪前线察看汛情,慰问抗洪抢险军民,指导抗洪斗争。

8月16日,长江上游出现第六次洪峰。20时30分沙市水位涨达45.00米,达到荆江分洪的上限水位。

8月16日至18日,为迎战长江第六次洪峰,*副总理第五次到长江流域湖北抗洪前线指挥抗洪抢险。

8月16日下午,长江第六次洪峰进入荆江河段,*总书记向参加抗洪抢险的一线解放军指战员发布命令,要求沿江部队全部上堤,死保死守,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8月17日9时,湖北沙市出现洪峰水位45.22米,超过1954年的历史最高水位0.55米,超过荆江分洪上限水位0.22米。在迎战长江第六次洪峰过程中,葛洲坝枢纽以及隔河岩、漳河、丹江口等水库优化调度,拦蓄洪水,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为长江防汛抗洪做出了突出贡献。

8月18日,*总书记打电话给*副总理,询问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救灾情况,并要求沿江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确保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重要城市的安全,确保大庆油田的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8月19日至20日,*副总理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指挥抗洪抢险。

8月20日,*总理打电话给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要求湖南军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咬紧牙关,背水一战,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8月21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后到湖南、湖北、江西长江险要堤段慰问受灾群众。

8月22日,松花江第三次洪峰到达哈尔滨,洪峰水位120.89米,超过1957年的历史最高水位0.84米,相应流量17300立方米/秒,洪水频率150年一遇。

8月22日,*总理就哈尔滨抗洪一线官兵急需防雨御寒衣物、就哈尔滨、大庆急需救生器材和内蒙古抗洪前线急需大量御寒物品,分别批示钮茂生同志,要求迅即解决并组织有计划生产,救生器材要保证供应,工厂要加紧生产。国家防总、国家经贸委和水利部迅速落实。

8月2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向东北三省区派出3个专家组,指导松花江、嫩江抗洪抢险。

8月24日,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洪抢险兵力总计已达27.6万人,这是自渡江战役以来在长江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

8月24日,中纪委、监察部发出《严明纪律确保防汛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的通知和《严肃查处防汛抗洪斗争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的通报。

8月25日,江泽*席打电话给*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就迎战长江第七次洪峰向抗洪抢险部队发出指示,要求抗洪抢险部队高度警惕,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军民团结,以洪湖地区为重点,严防死守,坚决夺取长江抗洪决战的胜利。当晚,长江抗洪一线部队17.8万人全部上堤防守。

8月25日,长江上游出现今年第七次洪峰。12时宜昌洪峰流量56300立方米/秒,洪峰水位53.29米。由于隔河岩、葛洲坝水库拦洪错峰,这次洪峰没有引起汉口以下河段水位上涨,但高水位的持续时间进一步延长。

8月25日至26日,*政治局常委胡*到黑龙江、吉林慰问抗洪抢险军民和受灾群众。

8月26日,*副总理向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汇报全国抗洪抢险情况。

8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召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检查研究解决抗洪救灾中防疫和教育问题。

8月27日,全军部队和武警投入抗洪的兵力达到日最高峰,共27.85万人,其中长江中下游各省17.8万人,嫩江、松花江地区10.05万人。

8月28日至9月2日,*总理到东北地区视察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8月28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5个专家组,赶赴长江中下游五省,指导长江退水期大堤防守。

8月31日,*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第四次全体会议。会后,国家防总发出了《关于做好决战阶段抗洪抢险工作的通知》,对迎战长江第八次洪峰作出部署,同时要求做好救灾工作、修复水毁工程的准备工作。

8月31日,长江出现第八次洪峰。2时宜昌洪峰流量57400立方米/秒,葛洲坝和隔河岩水库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削减洪峰流量2000立方米/秒,拦蓄洪水1亿多立方米,减轻了这次洪峰对下游的影响。同日,嫩江、松花江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

8月31日至9月3日,**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到江西、湖南、湖北检查卫生防疫和中小学秋季开学工作。

9月2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长江干流鄂州至小池口河段恢复通航,累计断航时间37天。

9月3日至6日,*总书记到湖南、江西、黑龙江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抗洪救灾。9月4日在江西视察时发表了《发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重要讲话,宣布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并强调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要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力争夺取抗洪和生产双胜利。

9月5日至6日,*总书记在哈尔滨召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三省区负责人开会,强调在今年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全军全国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

9月6日,**政治局常委、全总主席尉健行在全总十二届六次执委会上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加倍工作,增收节支,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9月7日至12日,*总理到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五省市考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重要讲话精神,具体安排灾后重建、治理江河工作。

9月7日,长江干流石首至武汉河段恢复通航,至此长江干流全线恢复通航,最长封航时间43天。

9月22日,参加抗洪抢险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全部撤离抗洪第一线。

9月25日,长江中下游水位全线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9月28日,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宣布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