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
马来人(Malay),也称马来族,马来语作OrangMelayu,是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半岛东南部一个种族集团。马来人使用的语言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或马来-波里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马来人有时候也会用来泛指使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的民族。
中文名:马来人
英文名:Themalays
其他外文名:OrangMelayu
生活地区:马来半岛及与之毗邻的部分岛屿
生活语言: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各方语言
生活特色:以农为主,居住乡村
1、民族历史
马来人大概一度曾是婆罗洲沿岸一个民族,后因贸易及航海生活扩展到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马来人向外扩展不过是近1,500年左右发生的事,可由其语言证明。马来人诸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仍然非常相近,但与苏门答腊、婆罗洲以及邻近各地的其他民族所用语言则差别很大。20世纪末,马来人构成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部分(西马来西亚)的人口之半,在东马来西亚(沙拉越和沙巴)的居民人数中则占1/8强。
马来人的文化深受其他民族文化之影响,主要是暹罗人、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的影响。马来人在历史上所受印度教文化影响,在15世纪改宗*之前,大部分都是印度教徒。现今马来半岛的居民中有很多印度人和汉人。
2、传统特色
马来人
传统上马来人的社会组织带有封建制的色彩,贵族平民之间界限分明。村长由平民担任,区长便是贵族,村长受区长管辖。现代贵族已由议会及其他民选机构指派的官员所替代,但阶级区别仍很显着。
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律法的约束。
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3、宗教信仰
马来人的宗教信仰是*逊尼派沙斐仪(Shafii)教派的教义,遵守*宗教节日。某些印度教礼仪依然存在,如婚礼的第二部分和国家各种庆典活动之中,犹有其遗风。农村地区的马来人也保持了土地、丛林有灵的古旧信仰,部分可溯源于印度教;他们常靠巫医或萨满教徒治病。
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汉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4、人群分布
一般意义上的马来人仅分布于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半岛,而广义上的马来人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人种上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体质特征是身材矮小,皮肤颜色深,体毛发达,鼻宽低,嘴唇厚,眼窝深。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广义上的马来人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浪潮持续数千年之久。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分为两种: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各地马来人在其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
5、马来族
马来族(马来语:Melayu)又称巫族,也称为马来人,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马来人是东南亚的土著之一。于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马来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民族。马来人信奉*,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等。
6、名称由来
Melayu这名称,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可能来自苏门答腊岛上一个约1500年前由印度人所建立的古国--末罗瑜(马来文亦是Melayu)。末罗瑜遗址位于现苏门答腊岛上一条河上游的支流SungaiMelayu附近。后来末罗瑜被苏门答腊岛上的另一个著名古国三佛齐所并吞。
另一种说法是Melayu这名词来自印度的梵文中一读音为Malaya的词。这梵文词的意思为山或高处。
7、起源发展
马来人自何处来,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但主要有二种说法,起源于马来群岛的爪哇岛或来自缅甸、云南。
马来群岛起源说
马来群岛起源说的支持有J.Crawfurd,K.Himly,SutanTakdirAlisjahbana和GorysKeraf等。
以下是马来群岛起源说的论据
马来人和爪哇人在19世纪都有很高的文化。能达到这种成就只有不断发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达到。以此说名马来人并非来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长。
K.Himly不同意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认为二语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没有足够理据。通过比较语言学判定马来语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而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除了部分词汇发音表面相似但意义却不同之外,两者截然不同。
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马来文:HomoSoloinensis)和维杰人(马来文:HomoWajakensis)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
马来群岛各族的语言与中亚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异。
马来群岛起源论在世界范畴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缅甸、云南起源说
缅滇起源说主要的支持者有R.HGeldern,J.H.CKern,J.RFoster,J.RLogen,Slametmuljana和AsmahHajiOmar等。
缅滇起源说的依据如下:
在马来群岛发现的古老斧头,与中亚的某些地区类似,说明有中亚居民移民马来群岛。(但移民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
马来族的风俗与Assam地区类似(Assam是印度与缅甸之间的地区)。(事实上马来文化受南亚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是中古时期的事,但同时马来文化也影响着缅甸、孟-高棉的文化)
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比较语言学判定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而柬埔寨人又被认为来自于缅甸、云南、孟加拉等地,云南的一部分移民沿着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缅滇起源说并没有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马来西亚的中学历史课本中都介绍马来人起源于本土和移民的融合。依此学说,马来人的祖先分为本土系和移民系,而缅滇起源说只能证明移民的那部分。二批移民在不同年代从缅甸、云南等地迁移到马来群岛。这二批移民的祖先分别称为缅甸人及云南人,统称为混血马来人(马来文:MelayuDeutro),而本土的爪哇马来人被称为原始马来人(马来文:MelayuProto〕。
原始马来人及混血马来人又合称南岛人(马来文:Indonesian),二者的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南岛人其实是最后移入马来群岛的人群。之前迁入的有澳洲种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亚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对二类马来人做出介绍:
原始马来人
根据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马来人就居住在马来群岛。他们有农耕技术。
混血马来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于马来群岛,他们多生活在海边,渔业发达。
8、区分
马来西亚人与马来人二名词的分别
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
马来西亚人简称为大马人,(Malaysian,马来西亚简称为大马)指的是拥有马来西亚国籍的人士,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别为马来人、汉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各民族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
9、相关注释
^末罗瑜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官方中文译名,为了区分二个不同意思的Melayu而如此译。
^河流名称马来文SungaiBatangHari,找不到华文译名。
^SungaiMelayu无中文译名,Sungai马来文即河,SungaiMelayu或可译为“末罗瑜河”。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梵文是Himalaya。Hima是雪、寒冷的意思;Malaya是山、山脉,Himalaya在梵文中乃雪山之意。
^马来文Indonesian亦是现代印尼人的称呼,而南岛人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官方中文译名。以区别二不同之Indonesian而如此译。
^梭罗猿人的化石于爪哇岛上梭罗河(马来文:SungaiSolo〕附近发现,因而得名。梭罗猿人为直立人,部分习性没有脱离猿人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维杰人的化石于爪哇岛南岸维杰(马来文:Wajak〕地方发现。是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真人化石。约生存于一万二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