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东与彬县为邻,南与甘肃省灵台接壤,西与甘肃省泾川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接壤。南北最长处30.06公里,东西最宽处27.23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584毫米,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24.9℃,年均气温9.1℃。全县辖9镇两个社区160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18万人。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6亿元。
中文名称:长武县
面积:567.3平方千米
外文名称:ChangwuCounty
人口:17.7万人
别名:鹑觚
方言:咸阳话
行政区类别:县级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陕西省
著名景点:昭仁寺
下辖地区:昭仁镇,巨家镇,亭口镇等
*驻地:昭仁镇
火车站:咸阳火车站
电话区号:029
车牌代码:陕D
邮政区码:713600
地理位置:咸阳西北部,陕甘交界
1、地理环境
位置
长武县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距离咸阳市140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介于东经107度38分至58分,北纬34度59分至35度18分之间,县境北临甘肃正宁县,宁县,泾川县,与子午岭相望,南与灵台县接壤、关山余脉相近,东与彬县相连。成为渭北与陇东高原结合部的过渡地带。县境南北长30.05公里、东西宽27.23公里,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
气候
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受黄土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形成垂直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1℃,年积温2994℃,无霜期171天,年均降水量584毫米,县分布不均,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风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春温回升慢,夏热多伏旱,秋凉雨连绵,冬长冷于寒。气候资源背景及分布状况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降雨适中,分布不均。从6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暖,冬雪过程减少,春旱次数增多。受季风影响,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四季,干湿冷暖分明。
2、历史沿革
长武县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鹑觚县于浅水塬,隶属北地郡领辖。《周地图记》载: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兵北上屯边,治驰道,通四域。见塬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觞设奠,乃有鹑鸟飞升觚上,视为灵异,故以鹑觚为县名。
鹑觚县隶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于鹑觚塬西部置阴槃县,亦属北地郡。元鼎三年(前114年),拓广疆界,厘定区域建制,又于鹑觚塬北部置浅水县,隶属并州刺史部上郡。并以北地郡分置安定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阴槃县改属安定郡。初始元年(9年),王莽新朝改浅水县为京室(一说改曰广信)。地皇四年(24年),鹑觚、阴槃、浅水县置并设。
鹑觚、阴槃同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光武帝初年废浅水县。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因避匈奴内侵,阴槃县侨迁寄理新丰,遂废。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隶属凉州刺史部。次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东汉末年,改行州、郡、县制,鹑觚又隶属安定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鹑觚县并入魏境,隶属雍州新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鹑觚县改属扶风郡。
鹑觚县隶属雍州安定郡。永嘉之乱(311年),鹑觚县归羌人占据,多民族杂居。局势动荡,县置有名无实。
鹑觚县,前赵,隶属雍州安定郡。后赵,改安定郡为赵平郡,仍辖鹑觚县。《魏书》记,鹑觚县有鹑觚塬,一名浅水塬。有停台山。建武十年(344年),废鹑觚县。十六国相继更迭,郡县不立。屡变屡陷,改设无常。姚苌之乱(385年),百姓夷灭,“郡县俱废,并无理所。”
长期战乱,鹑觚地域属后秦、大夏。至北魏又置州、郡、县。神四年(431年),鹑觚地域归属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原鹑觚县西部置东阴槃县(亦名东槃),隶属泾州赵平郡。后经分裂改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复置鹑觚县,治所设于枝屯塬邵寨镇,隶属泾州赵平郡。元钦元年(552年),以东阴槃县南临宜禄川,故改称设置宜禄县,仍属泾州赵平郡。北周初废赵平郡。保定三年(563年)废宜禄县。辖地东北部归新平郡白土县,南部归安定郡鹑觚县,西部归安定郡安定县。
初废郡设州县。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次年豳州置新平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豳州为新平郡。义宁二年(618年),原宜禄县辖地仍分属安定郡鹑觚县和新平郡新平县。
武德元年(618年),行州县两级制,恢复豳州。贞观元年(627年),以道统州。贞观二年(628年),析新平、保定、灵台县地,重新分置宜禄县,隶属关内道豳州。《唐书》记,宜禄县有浅水塬,有长武城。垂拱二年(686年),宜禄县城由浅水塬移今城址,衙署设昭仁寺东。辖地有飞云镇、长武城。开元十三年(725年),州改豳为邠,仍属关内道,辖宜禄县。天宝元年(742年),废邠州,复设新平郡,仍辖宜禄县。至德元年(756年),宜禄县改属保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宜禄县又归属复设的邠州。
梁、唐、晋、汉、周,宜禄县皆属邠州。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宜禄县置依旧,隶属邠州。
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郡县并称。宜禄县隶属永兴军路、邠州新平郡,归靖难军节度。太平兴国以后宜禄县城迁往冉店镇。咸平四年(1001年),泾州长武城(今泾明乡长武村)升镇置长武县。咸平五年(1002年)废为寨,属保定县。大观二年(1108年),复以寨置长武县,隶属泾州保定郡,归彰化军节度。
天会九年(1131年),邠州被蒙古兵占领。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兵又攻占邠州,宜禄县归金领属。宜禄、长武同为望县并存,分属庆原路邠州和泾州。
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领兵屯邠州,宜禄县归元辖地。中统三年(1262年),设陕西行中书省,辖邠州。又设都元帅府辖邠州、泾州。至元七年(1270年),废宜禄县,辖地并入庆原路邠州新平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废长武县,辖地并入庆原路泾州泾川县,今长武境内无县置。
洪武二年(1369年),宜禄地域归明朝统辖。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置宜禄镇,隶属邠州,驻巡检司戎守。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宜禄镇于冉店,仍故名。设驿递,巡检司亦驻防冉店镇。由于“地处西凤平庆交汇区,四鄙多山,阻为盗薮,居民患之。嘉靖年间,寇掠帑解,设邠泾兵宪以镇之。”隆庆五年(1571年),增设州同治驻冉店镇。万历九年(1581年),有抚台按院巡历关西道,乡民士绅恳求复建县置,遂申报诸司府道转奏朝廷。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奉旨准奏,“割邠州一隅添置长武县,取县西旧长武城故地为名。”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巡检司移驻窑店镇。长武建立县置之初,改迁治所于宜禄镇,扩充驿堡,修筑城廓衙署。从此,长武县境域规模趋于定型,相因沿袭。《明史》记,长武县北有泾水,南有汭水。西有窑店巡检司。旧《长武县志》记,明万历置长武县,有亭口镇、窑店镇。
清初沿用明制。长武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邠州升为直隶州,长武县改隶邠州。清末,长武县仍属邠州直隶州领辖。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制,设省、县两级。民国二年(1913年),长武县隶属陕西省督军府。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长武县隶属关中道。民国五年(1916年),长武县隶属邠、乾镇守使公署。民国六年(1917年),长武县直属陕西省长公署。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陕西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议准长武为二等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武县归属邠乾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武县归属设于邠县的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施新县制,议准长武为四等县。三十六、三十七年(1947、1984年)调整区划,长武县仍属第七行政区。
1948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三日),解放军西府出击战役曾解放长武,设县人民*,归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工委、邠县分区。因形势不利,主力部队撤离,县人民*随军转移。1949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长武再次获得解放。人民政权建立之初,长武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邠县行政督察区(分区)。1950年5月5日,区划整编,长武县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1日,撤销专区,长武县归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直辖。1958年12月8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长武县建制,长武、栒邑与邠县合并,称邠县,仍直属省辖。196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恢复原并大县的各县建制,并复设咸阳专区。9月1日,宣布重新恢复长武县建制,隶属咸阳专区。10月,咸阳专区改为行政公署。1969年,成立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恢复咸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长武县。1983年9月,咸阳行署改为地级市,长武属咸阳市人民*辖县。
3、行政区划
长武县
2006年,长武县辖5个镇、6个乡:昭仁镇、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冉店乡、芋园乡、彭公乡、地掌乡、亭口乡、枣元乡。
昭仁镇 辖:昭仁镇居委会;西关、南关、灵凤、北关、东街、李家胡同、尧头、西大吉、东关、李家沟、大东庄、小东庄、柳树咀、庙底、罗峪、庵前头、崔家河、宜山、官庄、吴家山、马场、七里、斜坡、杏坡、沟泉15个村委会。
相公镇 辖:相公、龙头堡、北家沟、秦家庄、坳北、坳南、贺峪、南村、邱渠、新兴堡、高贤、石杨咀、洛河堡、马槽沟、合子、胡家河、龙头17个村委会。
巨家镇 辖:巨家、六股路、三尧、湾李、潘家、上成、马家、新家坡、韩党、赵楼、车圈、常家、西王、强村、岭后、赤峪、下杨柳、上杨柳、东沟、佛爷殿、马成寺、囤里、王家沟23个村委会。
丁家镇 辖:丁家、南间、五里铺、十里铺、直古、东峪、胡同、原边、车家河、柳家河、张代河、张河、陈家河、刘主河14个村委会。
洪家镇 辖:关路、高山、上庄、丁村、鱼家门、上柳、下柳、王东、丈六、凤口、公主、山兴、白草坡、长灵、回朝、庄里、孔头、姜曹、曹公、沟北、西坡边21个村委会。
冉店乡 辖:二厂、冉店、红崖、崔家门、宝盖、下孟、山庄、礼村、上孟、上河、下河、马屋、碾子坡、东塬、谢家河、袁家河16个村委会。
芋园乡 辖:芋园、东咀、前彬、彬子沟、柳泉、李王、高家楼、南宫、景家河、杨家沟、山坡、消水、二坪、冯家岭、消湾、柳沟16个村委会。
彭公乡 辖:彭南、彭北、方庄、丰头、孝村、东曹、西曹、孝席、大兴、鸦儿沟、东大吉、马坊、薛家洼、小马坊、高家坡、石家河、杨家河17个村委会。
地掌乡 辖:浅北、代岭、陶林、地掌、浅南、程梁、米家墩、南峪、朱家沟、西塬、槐庄、齐家河、宇家河、马寨、韩家、西坡、安里、坪里、梁堡、东升、半坡、洼边、骑马沟、武家沟、司家河、汤渠、柳树沟27个村委会。
亭口乡 辖:亭北、铁渠、杜家店、赵家坡、坷垴、新华、安华、亭南、杨厂、张家咀、高崖、井坳、鲁家坡、史家峪、三台、百家庄、罗家山、樊家、孙家河、宇家山、公佛寺、西塬、路家、冢丰、川丰、木盘川、安家塬、谢家坡、冯家、马泉、东阁咀、胡堡、中原、支村、朱位、柴厂、核林、董兴、阳坡39个村委会。
枣元乡 辖:枣元、田家、惠家、李家洼、郭村、武家、牛王、西河、大安、绳邓、北坡、寨子、焦家洼、陈家、河川口、张家沟、安家河、化阁寺18个村委会。
4、交通
长武县
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贯穿全境,建设中的西平铁路在此设有长武站,对外交通便利。
清代,长武地处陕甘交界,设宜禄驿。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率湘军西征,从西安至兰州重新扩修大车道。并沿途植树,设工役护路,古道状况得到改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增设驿、铺。行人驮贩车马日渐增多。至宣统二年(1911年),县内西兰大路屡经整修,通行车马。邻近各州县,均以大车道相连,冉店土桥经过加固、护修。亭口坡、打儿咀凿石拓宽,车能双轨,骑能并行。
民国初年,修筑简易公路,铺垫沙石路面,通行汽车。从而使长武地区大破封闭状态,市场经济发展。长武县城为关中通往平凉、固原、西峰、庆阳必经之枢纽、要冲。民国十三年(1924年),修改西安至兰州故道大车路。民国十七年(1928年),于右任著《陕西交通挈要》记,长武交通状况:由邠县至亭口之路,均与泾河并行,时即时离,亦与山脉并行。由亭口依泾河与黑水河之间山背北行,左右开豁,地质为黄土层。黑水河流,水宽五丈,深七八尺,有渡船,仅可渡人,车辆则由水浅处涉过。再入山道,北行为凹道,至冉店。人家三十户,多穴居。由此再二里,上凹道之坡,下至七里堡,即可入长武之宜山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再次扩修改建后,西安至兰州公路,全线通车,军旅商贸、行人车马频繁。沿途昔日渡口、坡坝、土桥、关隘遗址及驿站、铺司名称,仍历历在目,随处可见。
解放后,加强交通运输事业管理,恢复和修筑公路,改善道路条件,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到1989年,县内有公路6条。其中国道、省道各1条,县乡公路4条。通车里程110.2公里。境内乡村道路113条。950公里。形成以县城区为中心,以西兰公路为主体,县乡公路为骨架的道路网。
5、经济发展
农业
长武县
长武属渭北旱塬农牧结合生态类型区。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社会化生产历来以农为本,农牧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境内出土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以刀耕火种的形式,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种植。公刘居豳,“相地之宜,树艺五谷”,农业进化,民得农桑衣食之利。奴隶社会,平民和奴隶用简单的劳动协作,垦荒种粮。春秋战国,出现牛耕、施肥等技术。汉代使用铁制农具。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明、清之际,战乱不息,灾荒饥馑,农业、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清代同治年间,县衙始有劝农劝工之举。引进技术,改良耕作,出现专业分工,商品生产有所萌发,封建自然经济逐渐改变。民国时期,地主豪绅占据大量土地,雇工出租,高利盘剥。农村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落后。内战连年,官员腐败。广大贫苦农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底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受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土地瘠薄,成片荒芜,耕作粗放,技术守旧,赋税加重,旱涝频繁,农牧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很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98万元(折新币),粮食总产2013万公斤,平均亩产仅49公斤。
解放后,党和人民*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土地改革,推翻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推广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由半停滞状态中,得到迅速恢复发展。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78.9%,农业总产值增长73.9%。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受“*”和浮夸风、“共产风”影响,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形成困难时期。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56年减少49%,农业总产值降低39.5%。经过整风整社,纠正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生产在徘徊起伏中得到稳步增长。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61年增长51.8%,农业总产值增长75.9%。1966年“*”中,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由于农村*和社员抵制干扰,坚持修地改土,改革农耕制度,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仍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65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26.4%。“*”期间,特别是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农业*多变,社队“穷过渡”,生产方针摇摆不定,耕作措施“一刀切”,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大批促大干,割“资本主义尾巴”,违背自然和经济规律,使农业生产遭受挫折,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左”的影响,农村进行经济*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蓬勃发展。从1982年起,全县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突破亿斤关。1988年粮食总产5187.5万公斤。1989年粮食总产达到5948.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195.5%,农业总产值增长521.6%。粮食生产带动了畜牧业、副业和农业机械化事业全面发展,各类商品基地初具规模,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工业
长武地方手工业起源较早。境内出土文物可见,先周时期已有手工磨制的石器、骨器、烧制的陶器和铸造的铜器。秦代有制酒的酿造作坊。丁家乡丁家村出土的手工加工作坊遗址内,有汉代冶炼、铸造的齿轮、锯条和铧、铲、镢、斧等农具。唐、宋、金、元以来,修建的昭仁寺、岱山庙、长寿洞等古代建筑,构造、雕刻、砖瓦烧制、材料加工,都具有相当精细的工艺水平。明、清时代,地方手工业和各种作坊逐渐兴起。农具造修、弹花、纺织、漂染、榨油和麻绳、芦席、草帽的编织、木器加工及羊毛擀毡、织毯、皮张制革。还有铜器、银器、铁器日用品制造等,技术进步,门类增多。能工巧匠,师徒相承。清末。城内老营盘开设工艺厂,从业30多人,专事纺织、印染,铁木器加工等项生产。虽规模较小,工具简陋,全靠手工操作,但开始引进技术,使古老而笨重的生产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民国时期,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天灾人祸频繁,地方工业、手工业基础薄弱。匠工分散经营,技术守旧,手工业作坊处于小生产状态。民间日用品和生产生活用具,货源奇缺。除当地铁匠、木匠制作外,大多从外地购进,价格昂贵。县内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起步较迟。发展极其艰难。解放初,地方工业、手工业基础差,门类少,设备技术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在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中,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历经曲折反复,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时期,盲目发展地方工业,调集万人大炼钢铁,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增建的农具厂、土化肥厂随办即垮。1962年以后,调整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形势好转。“*”中,工厂停工停产,工业产值下降。从1979年起,整顿工业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县属工业和乡镇工业重新得到较快发展。到1989年末,全县有地方国营和县属集体工厂16个,乡镇企业42个。还有个体经营或联办工业厂、组3428个。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6.5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2847万元。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92%,上升到1989年的40%。
林业
长武境域沟坡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宜林条件优越。农村历来重视林业生产。以用材树为主,营造成片林,以木本粮油为辅,补充生活食用。零星植树多在房前屋后、家庭院落。由于管护不善,成活率低,又人为地毁林开荒,原生林木逐渐减少。民国时期,地方官署倡导植树,实效甚微。军旅频仍,滥砍滥伐,成片树木所存无几。1949年解放时,仅有王东、直谷、丁家村的3处沟坡小片林18亩。农家杂果经济树木折合2200亩。1950年普查,全县林木覆盖率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8%。
解放后,各级党政组织带领群众,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50年代,以“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渠旁)零星植树为主,开始营建成片林木。60年代,以队办林场为基地,开展大规模地群众造林运动,加快四旁和荒山绿化步伐。70年代以后,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适地适树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经过几代人的连续努力,基本上实现了塬滩方田林网化,山坡梯田果园化,村庄沟岔全绿化。林业生产从实际出发,注重荒沟荒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林果生产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使经济林、防护林、水保林协调发展,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1980年,*绿化委员会命名长武县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1989年,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8%,林木蓄积量27.52万立方米。林业产值26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1%。
林业管理。解放初,县人民*建设科设专职*分管。1956年设农林水牧局。1958年分设农林局,1973年又分设林业局。1982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负责宣传贯彻林业方针政策,制定绿化总体规划,协调组织义务植树和绿化建设工程。1989年,林业系统有职工*137人。其中,林业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7人,技术员11人。
6、旅游景区
长武地处312国道旁,文化积淀深厚,自古民风纯朴敦厚,和为贵,平为福,热情好客,礼仪成俗,广待宾客,地方特色浓郁,自然风景秀美。
大唐昭仁寺
长武县
昭仁寺前身为"慈福寺",唐武德年间,李世民与薛举、薛仁杲父子大战浅水源,太宗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础上建成“大唐昭仁寺”。现有唐代纯木结构大殿一座,面阔、进深各三间,内无全柱,为我国古代建筑之孤例。还有唐初书法家虞世南所书“昭仁寺之碑”。分别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花香扑鼻,景色宜人,展室风格古朴,文物精秀迷人。被誉为“昭仁法雨”、闻名遐迩的“大唐昭仁寺”,自古至今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县内古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珍奇绚丽,令人神往。淳朴而耐人寻味的民风民俗、名地名人、名优特产、名胜古迹和游览景点,可使旅游者饱览风光,心旷神怡。
7、旅游指南
长武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的秦陇交界处,泾河中游南侧,自古为古豳国之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关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长武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312国道横贯全境,乡村公路交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有文物景点225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大唐昭仁寺内初唐所建的纯木结构大雄殿和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虞世南所书“大唐豳州昭仁寺碑”,誉为全国之最。长武境内的文物古迹品位之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馆藏文物之精,种类之全,在县区一级实不多见。长武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遍布城乡。公刘居长“教民稼穑”。隋相牛弘,长武人氏。地方小吃,做工精细,风味独特,盛名不虚。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社火、剪纸、皮影、膳鼓独具特色。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马坊自然风景区,王东、柳树咀万亩苹果园、红地球葡萄园颇具影响。生态农业、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美食
长武县
素有“陕西八大怪”之称的长武锅盔,驰名已久。又是陕西羊肉泡馍必不可少的原料。长武羊肉泡更是风味独特。长武人饮食习惯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搭配荞麦、糜、谷等杂粮。家常便饭以蒸馍、米汤或面条为主。农村习惯一日两餐,忙时三餐,晚饭俗称喝汤。吃食味喜酸辣,做工精细,以麦面为例有蒸、擀、烙、炸、烤、洗、压、摊等,花样繁多,风格各异。长武人热情好客、筵席莱肴煎、炒、烩、炸,关中和陇东风味兼有,色味都很讲究。一般筵席为"五魁"、"八挎五"、"重八"、"重九"、"满十"等,民间过事重体面、讲排场,节日饮食比较丰富,过年吃面条、肉菜、火锅,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枣糕,腊八吃米粥。
礼节交际
长武人交际讲礼仪、重情谊。送往迎来、热情好客。亲朋好友或师长光临,必设宴欢迎。至亲厚友赴考、上任、远行,必设宴欢送。生意开张营业、造屋上梁、乔迁新居、拜师招徒、男婚女嫁、生日满月、老人庆寿、做棺材"交木",逢年过节或过事,都互相祝贺,送礼馈赠,待客过事,必有"礼簿"用以备查而礼尚往来。
民间历来以尊老爱幼为美德。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向长者叩首、行礼。与平辈互相作揖问候。不论公共场合或日常生活,称呼亲切,长幼有序。走路、进门、说话、吃饭、乘车,礼让老者。坐席时晚辈向长辈和客人敬酒劝菜。
人们交往之间注重正当的送礼馈赠。结婚为女方送"添箱",有衣料、床单、被面、花镜等;为男方送贺礼,有衣料、床单、被面、影集、花瓶和现金等;老人生日送寿联、寿幛等;婴儿满月赠送小娃帽、鞋、童服、玩具等;丧事送花圈、挽联、牌匾、奠仪等;亲友若逢灾遇难,前往慰问或资助财物。其它节日按亲疏远近和经济量力酌情送礼,薄厚不等。
长武人重视亲戚情谊,交往频繁,招待热情。凡登门稀客,主人则热情款待,至少一根烟、一杯酽茶。遇到饭时管待吃喝,谦虚礼让。筵席或一般便饭,以盘子横木和房舍后墙位置为上,礼让客人。席间主人殷勤敬酒、劝莱,招呼“吃好”。客人离去时,举家送至大门以外,互相道谢话别。
乡邻之间,遇有急难,互相帮助,关心体贴之情成为传统风尚。农户修建住宅,农忙抢收抢种,帮工还工,不计报酬。遇到天灾人祸,一处有难,八方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