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太白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12:24:01
...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全县辖5乡5镇,89个行政村,总人口岸5.19万。县城驻地咀头镇,东距西安市210公里,北距宝鸡65公里,距西宝商速公路45公里。县内气候差别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7.8℃,夏季平均气温也就19℃,常冬无夏,春秋相连素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自古就有“山前桃花山后雪”之说,“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

中文名称:太白县

外文名称:Taibai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宝鸡市

下辖地区:桃川镇、鹦鸽镇、靖口镇

*驻地:嘴头镇

电话区号:(+86)0917

邮政区码:721600

地理位置:宝鸡东南部

面积:2780平方千米

方言:周朝国语、雅言——陕西西府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褒斜古道、二郎坝、黄柏塬、鳌山、太白山等

机场:宝鸡机场

火车站:宝鸡站、宝鸡东站、宝鸡南站

车牌代码:陕C

行政代码:610331

1、历史沿革

太白县历史上曾属雍州、梁州分辖。

东周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东北属武功县。


太白县

秦、西汉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西南属故道县。

东汉、三国、两晋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北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

十六国时,北部属苑川县,东部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

北魏时,西北部属苑川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故道县。

西魏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梁泉县。

隋时,西北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唐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真符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宋、金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元、明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州、凤县。

清时,西北部属宝鸡县,东南属佛坪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县。

建国后,1952年12月27日,**人民*内务部批准设太白中心区,按丁等县编制。

1953年1月27日,陕西人民*命令,设太白区,暂属宝鸡专区管辖。

1953年2月17日,太白区人民*正式成立,区*驻地咀头街,1955年改区*为区人民委员会。

1953年2月建立太白中心区后,全区划4个区:第一区(终南区),第二区(靖口区),第三区(二郎坝区),第四区(桃川区)。

1953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命令,将凤县黄牛河乡全部,关上乡的第四行政村(117户)以大沟口为自然界线及洋县第四区平堵河乡的皂角湾村划归太白区,全区辖终南、靖口、二郎坝、桃川4个区,共18个乡。6月,区划调整,将第一区(终南)之第四乡的水蒿川村划归第二区(靖口);将第三区(二郎坝)之太白河乡划归第一区(终南)。全区共辖4个区、20个乡、90个行政村、236个自然村、5940户、25014人。

第一区(终南区)辖咀头、方才关、拐里、七里川、太白河5个乡。

第二区(靖口区)辖关上、黄牛河、白云、王家凌4个乡。

第三区(二郎坝区)辖二郎坝、皂角湾、黄柏塬3个乡。

第四区(桃川区)辖灵丹庙、沙羊店、老爷岭、高码头、龙窝、鹦鸽、六家村、瓦窑坡8个乡。

1956年3月,撤销第一区(终南),改原区所辖诸乡为太白区直属,并将所辖之咀头乡、方才关乡合并设咀头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咀头街;将第四区(桃川)之灵丹庙乡、老爷岭乡、沙羊店乡合并设灵丹庙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灵丹庙街;将鹦鸽乡、瓦窑坡乡、六家村乡合并设鹦鸽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鹦鸽街。

1957年7月15日,将第三区(二郎坝)之二郎坝乡、皂角湾乡合并设二郎坝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二郎坝。区划调整后为:太白中心区直辖咀头、拐里、七里川、太白河4个乡。下属的靖口区辖关上街、王家凌、白云、黄牛河4个乡;二郎坝区辖二郎坝、黄柏塬两个乡;桃川区辖鹦鸽、灵丹庙、龙窝、高码头4个乡。

1958年12月,太白区并入宝鸡市,成立太白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太白区的黄柏塬、二郎坝两个乡剞归洋县。1959年5月又将黄柏塬、二郎坝划归太白人民公社。全公社辖终南、鹦鸽、桃川、靖口、高码头、龙窝、黄柏塬、二郎坝、太白河、王家凌、白云11个管理区。

1961年8月,省人民委员会按照区划调整方案设立太白县制。9月,县人民委员会将原太白人民公社所辖11个管理区改为10个人民公社(咀头管理区与白云管理区合并)。

1961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太白县制。9月1日,太白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驻地咀头街,属宝鸡专区管辖。


太白县

1962年,将终南公社分设为终南、白云两个公社,同时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也作了调整。

1966年9月,将全县11个人民公社和89个生产大队改为象征“红色政权”和“革命”之类名称。1970年12月~1971年5月,陆续恢复原公社、生产大队名称。

1968年4月10日,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太白县革命委员会。

1971年12月,宝鸡地区撤销后,归宝鸡市管辖。

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恢复后,归宝鸡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后,归宝鸡市管辖。

1980年12月31日,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驻地咀头街,属宝鸡市管辖。

2、行政区划

太白县下辖7个镇,即咀头镇、靖口镇、太白河镇、桃川镇、鹦鸽镇、黄柏塬镇和王家堎镇。共计66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社区。县*驻嘴山镇。

3、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太白县地处秦岭西部,位于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全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连秦川,南通巴蜀,为川陕之要冲。县成所在地嘴头镇,北距宝鸡65公里,东距西安市210公里。


太白县

地形地貌

县内由北及南,北仰南缓,太白山居中东西展布隆起,形成中高、南北较低之地形大势,境内群峰耸立,山环水绕,海拔高在740--3767米之间,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

气候条件

县内气温差别显著,古有“山前桃花山后雪”、“太白积雪六月天”之状观,年平均气温2.7℃,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中温湿润,带有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高山气候交汇的特征。

4、自然资源

水资源

县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河流的自产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751.8毫米,境内河流密布,共有57条大小河流,年均径流量14.2亿立方米,总水力蕴藏量4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5.85万千瓦,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矿产资源


太白县

县内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金、铜、铁、铅、锌、镁等金属和大理石、红柱石、花岗岩、石英等非金属矿20多种,黄金储量40吨,远景储量近100吨。

动植物资源

全县有林地390万亩,木材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驰名中外,共有大熊猫、羚羊、金丝猴、大鲵、锦鸡等野生动物27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达55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拥有党参、杜仲、天麻等名贵中药材1600多种,素有“天然医药宝库”美称。

5、经济

综述

太白县域经济稳步增长。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84万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493万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636万元,增长9.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所占份额有所提高。

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认真落实“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低保”工作任务,在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9万元(按老口径为1115万元),地方财政支出7335万元,比2007年增长30.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农业标准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致富的幅度还不是很大;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仍然不足;县级财政增收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居民生活较困难。

农业

农业生产按照“突出绿色菜,狠抓中药材,发展果畜菌”的总体目标,继续大力实施“1231”工程,在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发展能为农民增加收入的绿色蔬菜、中药材、杂果种植和家畜养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太白县

2008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22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达到12344吨,比2007年增长2.1%。其中夏粮3165吨,秋粮9179吨。全年种植“太白山”牌绿色蔬菜57180亩,产量达160151吨,中药材留床面积45600亩。

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年造林28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退耕还林2400亩,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完成林业总产值4505万元,比2007年增长16.7%,其中:林产品产值为2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畜牧产业稳定增长,畜禽品种改良和畜禽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推广舍饲养殖,家畜存栏4.6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67万元,比2007年增长8.8%。

工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以“深化改革年”和“小水电开发年”活动为契机,着重特色资源开发,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71万元,比2007年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7944万元,增长2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5327万元,比2007年增长24.3%。实现工业增加值11857万元,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743万元,增长18%。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有所回升。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895个,从业人员4449人,完成企业总产值385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3500万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5.6%和2.7%。

建筑业持续发展,管理规范、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200万元。

商业

商业流通领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加销售网点,在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格局上有较大改进。消费品市场商品充足,稳中趋旺。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5万元,增长15.7%。

货币存贷款有所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576万元,增长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593万元,增长17.8%。各项贷款余额15821万元,增长8.8%,其中:农业贷款11634万元。

社会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参加社会保险11321人,增长21.0%。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8.5%,其中:城镇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4228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479人,参加养老保险2450人。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60万元,增长25.2%,完成年计划的1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2769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665万元,其他费用289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县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495万元,新增水电站装机9690KW,完成8个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新改建道路120公里,移民搬迁157户750人,整改输变电线路45公里,硬化县城街道1200米,太白中学公寓楼、再就业市场、县自来水公司二期工程和县医院住院楼等一批公共项目陆续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

6、产业发展


太白县

积极实施“优菜、兴药、壮果”三大工程,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太白蔬菜种植的历史比较长,八十年代就是全省蔬菜补淡基地,蔬菜产业也是太白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6年,全县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7万亩,种类80多个,年产量18万吨。注册了“太白山”牌绿色蔬菜品牌,并通过国家绿色A级认证,培育了绿农、从玉等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的促进了全县蔬菜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蔬菜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和长江以南各大、中城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全国第五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陕西高校蔬菜直供基地”。农民收入的60%来自蔬菜产业。“太白山上无闲草”,太白县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初步掌握的就有1992种,特别是太白山独有的“太白七药”、“太白米”、“手儿参”等道地中药材驰名中外。近年来,我们提出了“药业兴县”的口号,注册了“太白山药谷”品牌,引进了赛德、步长、辰济、天之健等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8万亩,年实现药业产值7000万元,药业企业加工值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于中药产业。“太白山药谷科技专家大院”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单位”称号。杂果业主要以板栗、核桃、反季节桃、梨等为主,目前发展板栗7万亩,其中挂果2万余亩,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加工能力。

开发利用矿产和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和矿产业。目前全县共建成和在建水电站35座,总装机4.5万千瓦;以黄金为主的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产黄金1吨左右。2006年上半年,生产黄金481公斤,实现产值7202万元,利润2440万元。另外,大理石、白云石、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和铅锌等金属矿产也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以生态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充分利用太白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依托姜眉公路开通后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积极引进宝鸡机床厂、宝鸡兴业公司等省内外资金,兴建忠诚生态园、梅湾度假村、太白生态园、青峰峡森林公园等休闲度假项目。同时,引导农民向姜眉公路、凤太公路沿线集中,发展餐饮、商贸、运输、农产品加工等三产服务业。以休闲生态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我们最有优势和开发潜力、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

7、教育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中学在校学生2901人,小学在校学生468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250户,比2005年增长69.4%。

2005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3所,病床192张,与上年持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5人,卫生防疫人员1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9‰,婴儿死亡率为27‰,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5%。

8、基础设施

交通:县内道路四通八达,共有公路干线1条,支线8条,公路通车里程62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出入境十分便利。从东、南、西、北可分别通往西安、汉中、凤县、宝鸡,北距西宝高速公路45公里,正在修建的西(西安)汉(汉中)省道二级公路贯穿境内,建成后将为我省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


太白县

供电:全县电力充足,输电线路属西北电网,有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与宝鸡相通,境内高低压线路纵横成网,实现了村村通电。县内共建成金龙、金风等大小小电站12座,总装机容量10022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227万千瓦小时,尚有3座电站正在建设。

通讯:县内通讯十分便捷,共有邮电局1个,邮电所9个,开通了3000门程控电话,2个无线电寻呼基地和900兆移动电话,发展农村电话用户142户,通上电话的37个村占全县总村数的41.6%,实现了国际国内直拨,乡乡程控直拨。

饮食娱乐:县内宾馆、食堂、娱乐场所应有尽有,设施齐全,干净卫生,服务周到。

9、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发展。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960万人公里。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71万元,同比增长5.1%,电话用户发展进一步加快,程控电话达到6821门,同比增长1.6%,电话普及率达到13.1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11820户。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迅速,总用户达256户。

10、文化

历史文化


太白县

太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千百年来诸多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赞美太白的华章秒曲。这里有着修建了几千年的褒斜古道,横穿仙境114公里,是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古栈道。在这里发生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从武王伐纣到诸葛亮北征,从避难的刘秀到赋诗的李白,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历在目,给我们重温历史。

佛教胜地青峰山上的青峰古寺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山上有唐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身崖等古迹;在这里上演了唐公主悲壮的爱情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叹。

方才关古道驿站、大罐子、小罐子上演了诸葛亮北伐,病逝五丈原后,蜀军撤退的历史事件。跑马梁刘秀练兵场展刘秀风采、神龙尝百草足迹遍太白。仰韶文化一直追溯千年历史,褒斜古道憾存诸葛遗风,青风古刹犹传盛唐轶事。

民间文化

布艺

布艺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早以前,陕西广大乡村妇女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后来逐渐商品化。太白布艺既有关中风情又有巴蜀特色,造型简单、色彩明快、装饰性强、质朴优美、独具特色。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或剪画,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长历史。也是一种楼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的材料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太白剪纸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观大方,主要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炕围花等。

面花

“面花”又称“面塑”或“捏泥人”。


面花

“面花”是一种面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一种“饮食文化”。在旧社会,白面是一种奢侈品,穷人家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几个白面馍馍,因此,这就成为了孩子期盼的美味佳。勤劳善良的母亲将这点来之不易的白面,变着花样地做出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小饰品,既好吃又好看,还能表达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艺术。至今太白还保留着端午节给外甥送“圈圈”和婚丧嫁娶送“礼馍”的习俗。

社火

社火亦称射虎,起源于古代图腾,随着古代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是中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最早是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进行的各种杂戏或杂耍表演。太白社火形式多样,有马社火、车社火、黑社火、耍龙灯、舞狮子、赶旱船、跑毛驴、踩高跷等。每逢重大节庆或农闲时间,群众都会自发组织进行社火巡游表演,增加节日气氛,表达丰收喜悦,以期日子越过越红火。

11、特产

太白七药

太白七药因其药名后均冠以“七”而得名。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通淋利水、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平喘益气、定神定志、健脾和胃、补血温阳、滋阴补肾、活血调经等功效。在诸多七药中尤其以桃儿七、尸儿七、朱砂七、长春七、铁牛七、窝儿七、蝎子七等,因其独特的活血止痛、抗癌消肿、祛瘀除痹之神奇疗效而最富盛名。太白七药主要分布于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和亚高山灌木丛草甸三大植被谱带。


山茱萸

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又称枣皮、药枣、山萸、山萸肉、等。山茱萸去核后的果肉入药,能使人容光焕发,益寿延年,有“红衣仙子”的美名。主产于河南伏牛山区,浙江天目山区、陕西秦岭山区。太白产山茱萸由于海拔高、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其肉质好、口感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广大顾客欢迎,主产于桃川、鹦鸽、黄柏塬等乡镇。

虎杖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不仅供观赏,也做食品,嫩茎做蔬菜,根做饮料,清凉解暑代茶,液汁可染米粉,别有风味。太白虎杖富含黄酮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虎杖甙、蓼甙、有机酸、葡萄糖甙、多糖类等。有清热解毒、清凉解署、健胃清食、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性气管炎、降低血脂等功效;全草可作兽药,并可制农药,对防治螟虫、蚜虫有良好作用。

柴胡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单叶互生,狭披针形,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有明显的平行脉,花小、黄色,形成项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以根入药,性苦、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等。主产于鹦鸽、桃川、靖口等乡镇。

党参

草质藤本,有白色乳汁,具浓臭;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齿,花单生于枝端;根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为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良药。主治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肿,久泻脱肛等症。主要产于鹦鸽、桃川、靖口等乡镇。

天麻

天麻又名明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冬季茎枯时挖出者为“冬麻”,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主要产于鹦鸽、桃川、王家塄、黄柏塬等乡镇。

太白甘蓝

高山蔬菜是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越夏补淡蔬菜。高山蔬菜产地位处高海拔山区,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生产的蔬菜要求耐运输,商品性好。甘蓝具有的独特生物特性是高山蔬菜中主要种植种类;甘蓝品种繁多,特性各异,适于高山栽培的品种要求。


架豆王

架豆王又名菜豆王,是一年生或越冬草本植物。太白县1996年引种试验,大获成功,所产架豆王荚长且直,无筋、无纤维、荚肉厚,肉质鲜嫩,商品性极好,产品供不应求。

生菜

生菜,叶用莴苣的俗称,菊科莴苣属,生菜按叶片的色泽区分有绿生菜、紫生菜两种。生菜中含有莴苣素、甘露醇、干扰素诱生剂等成份,因此其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利尿

和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病毒等功效。由于太白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水份充沛、日照充足,极适宜生菜的生长,经营养学专家鉴定,太白生菜每100克含水份高达94%一96%,生食清脆爽口,含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维生素C10—15毫克及一些矿物质,较其他地区所产生菜含量要高很多,特别是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能较好的分解人体多余脂肪,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因而太白生菜也叫“减肥生菜”。

洋芋搅团

做法是将土豆剥去皮在锅里炖熟了后,放进一个木桶里--实际上是一段镂空的树桩子,再由一个好劳力手执有着长长手柄的模榔头使劲儿地砸上半饷,最后装进碗里,撒上香菜、辣椒、香油和盐巴,端到你面前来。

太白板栗

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8-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

金丝南瓜

金丝南瓜,熟时果皮橙色,肉厚,肉色橙红,淀粉细腻,味甜品质优良,抗逆性强,耐贮运。太白产金丝南瓜外型美观、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富含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能润肺益气,化痰排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疗肺痈与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金丝南瓜还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近年来,

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研究表明,常食用金丝南瓜,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预防前列腺癌、防治动脉硬化与胃粘膜溃疡,治疗糖尿病、化结石等作用。由于金丝南瓜日益受到城市人的追捧,现已在太白县各乡镇广泛种植。

12、旅游景点

药王谷风景区:位于太白县东入口的鹦鸽镇,东距西安130公里,因药王孙思邈在此采药悬壶济世而得名,与太白古道风景区连为一体。景区内一山一景,重山拱峙,瀑布层出不穷,奇石秀水变化无穷;李白、杜甫、苏轼等一代名流文豪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药王洞、石锅瀑布、观音崖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药王谷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在它怀抱当中的药王谷海拔两千米左右。谷中幽草丛生,石上青苔遍布,泉落瀑布清,鸟鸣山更幽!山谷的密林中,遍布白色、粉红色的乔木杜鹃。每年五一节前后,太白山顶的积雪还未融化,万亩千年杜鹃在仍带寒气的风中傲然开放,浓郁的香气铺天盖地弥漫山野,吸引着药王谷底的人一路向上,探秘寻幽。

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周宣帝时,思邈以朝廷多故,隐于太白山中”,第一次是在北周宣帝元年(579年)到唐武德元年(618年);第二次断断续续在太白山居住的时间是唐永徽元年(650年)到显庆四年(659年)。这两段时间是孙氏学术思想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谈到退居山林者择地的原则时说:“深山固是佳境,独往则多阻,数人则喧杂,必在人野相间,心远地偏”的地方最好。而太白县柴胡山“药王谷”正是这样的好去处,也因此而留下了药王以石锅瀑布洗药,悬壶济世的名号。

在药王谷里,柴胡、党参、药王茶、太白米、独叶草等名贵中草药随处可见,太白山生长的约510多种名贵药材中,谷内就达260多种。


药王谷风景区

中国太白药王谷,千年杜鹃在两千米和三千米处依然年年奇异地绽放,“医虎洞”还像当年那样静谧幽深,山里山外村民们赶集的市场上还能看到山民们在摆卖太白中草药,莽莽苍苍的药王谷亘古未变。药王谷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神秘传说及胜景探寻,正从今天开始。

青峰峡森林公园:位于太白县城以东12公里的桃川镇。连接西安与汉中的姜眉公路穿园而过,南靠秦岭第二高峰—鳌山。公园始建于2003年,总面积4360公顷,森林覆盖率92%以上。

沿峡谷而上,景随山体而变。低处河川区有开阔盆地,两侧流水潺潺,林木郁郁葱葱;中部有长峡幽谷,孤峰奇石林立,绝壁飞岩突兀;顶部为连接太白山和鳌山的四十里跑马梁,常年云雾缭绕,烟波缥缈,瑰丽秀美,可见第四纪冰川地貌,瀑布、石海、石河广布,景象壮观独特。森林景观四季各异,绚丽多彩。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一派生机;炎夏绿树葱茏,凉风送爽,清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霜叶似火,五彩斑斓;寒冬银装素裹,玉树银枝,冰雕玉砌。

公园内人文历史悠久,有刘秀练兵的“四十里跑马梁”,更有神女峰、睡佛山、娘娘庙之优美传说,令游客产生无限遐想。

现开发有水上漂流、篝火晚会、野外拓展训练等游客参与性项目,已成为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议疗养、户外运动的绝佳胜地。

青峰山:位于太白县城东北25公里处,东距西安178公里,北距宝鸡88公里,海拔2200米,年最高气温10℃,是避暑消夏的理想佳境。青峰山为佛教圣地,有建于南北朝,盛于唐、明的青峰古寺,北宋诗人苏东坡曾题诗“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青峰山自然、人文景观异常丰富,有常年不化的冰洞---大寒洞、*洞、罗汉洞,传说中唐代英灵公主跳崖的舍身崖,南海观音法磐巨石,神仙桥、八宝石等。人文景观有明代凤翔太守沈自彰题写的摩崖石刻“云开锦锈”及埋葬僧侣的石塔林,传说中的太子坟、公主墓、南天门、绣花楼等。青峰寺香火旺盛,每年吸引大量外地香客前来朝山。

褒斜古道百里生态画廊:褒斜道作为连接大西南和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为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褒斜古道上,曾上演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

为重现褒斜古道雄风,现以版画的形式再现了褒斜古道上曾经发生过的23个重大历史故事。从武王伐纣到诸葛亮北征,从避难的刘秀到赋诗的李白,这些画面蜿蜒前进,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带我们重温那渐行渐远的历史。沿着褒斜古道生态画廊走下去,看到的是千年栈道车辙,听到的是旌旗铮铮、战鼓擂擂,触摸到的是历史的脉搏,留在我们身后的,却是一幅幅不可磨灭的鲜活的历史画卷。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入口位于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距离太白县城42公里,距古城西安140公里,徒步行程55公里到达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沿此古道踏着古代王侯将相、文人墨客的足迹,一路经下白云、上白云、骆驼树、大殿、斗姆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文公庙、大爷海到拔仙绝顶。途中穿越原始森林,观赏高山杜鹃林,越过高山草甸,踏过第四季冰川遗址,体验“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欣赏“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自然奇观。

古道松钟:在王家塄乡九平沟的莽莽林海中,屹立着一棵百年油松,由松枝、针叶绣围而成,形状酷似一个开口向下的古钟,故称为“松钟”。松钟高2米,围经4.7米,经风霜而不朽,历雪雨而不萎。松钟内部中空,自身随松枝和针叶的生长而生长,极为奇特,为莽莽林海中平添了一道奇异的风景。

三岔峡:西距太白县城42公里。峡内森林密布,河流犬牙交错,奇峰耸峙,石河广布,飞瀑雄壮。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鸟兽齐鸣,时而优雅幽静。置身峡内,“一线天”、“黑水潭”、“船头石”、“牛心石”、“东西峡”等自然奇观,令人流连忘返,是户外远足的绝佳胜地。

白云峡:地处太白县城东北30公里处,呈南北走向,峡长5公里,分东、西两峡,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石头河穿峡而过,置身峡内,山连山,峡连峡,曲径通幽。最令人叫绝的莫过于这里的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峡有多长,水比峡更长,峡壁陡峭、奇峰对峙、峰回路转、山环水绕。漫步其中,溪水始终缠绵在你左右,有时涓涓滴滴,像一道晶莹剔透的珠帘;有时飞流直下,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沙沟峡:南靠鳌山,西与青峰峡森林公园接壤,距太白县城15公里,海拔在1500—3400米之间。景区年平均气温7.6℃,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林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保护动物50余种,野生中药材达1600余种,堪称“天然医药宝库”。相传隋末

龙华山:位于太白县城东北3公里处的咀头镇北沟村,因山形酷似卧龙而得名。为县境内一处道教活动场所,供奉有道教、佛教、儒教三教神像30余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包容精神。每逢炎夏庙会之时,县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四周群山环绕,庙宇与彩亭相互映衬,其景十分诱人。


石沟瀑布

石沟瀑布:石沟位于太白县城南3公里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石沟的山险、物奇、水秀、景绝。峡内巨崖壁立,直插云霄,苍虬悬空攀岩,珍奇异兽奔突其间。人行涧底,脚下溪流蜿蜒回转,山花灿烂迎宾,百鸟竟喉引路,峡内大小瀑布各具情状,小瀑布玲珑剔透,大瀑布气势恢宏,置身沟内,方能体谓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之感。

跑马梁:在秦岭第一高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之间,东西绵延四十余里。相传此处为光武帝刘秀练兵点将之所,故名跑马梁。神奇迷人的草甸风光,恢宏震撼的冰川遗迹,变幻莫测的天象气候,引无数驴友竞折腰。

大岭云海:大岭子位于太白县城南45公里的太洋公路上,海拔2400米,距黄柏塬27公里。山上植被丰茂,树木荫郁,雨过天晴时,山腰云涛汹涌,气势壮观。站在山顶早观日出,则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晚看夕阳,则彩霞滚滚,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诱人。电视剧《非常大总统》剧组曾在这里拍摄孙中山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外景。

铁龙洞:位于太白县黄柏塬乡二郎坝村,洞高约3米,宽约3.5米,洞内常年流水潺潺,龙潭、石钟乳、石笋星罗棋布,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夏日,彩虹绕着悬崖的飞瀑依次而生,一道道飞天般的彩桥便展现在游客眼前。相传铁龙洞为东海龙王入海之口,一日,龙王自太白山巅龙潭大爷海出,顺湑水而下,经由此处,要走捷径,便由此处直入东海,于是就有了这个洞,被后人称为“天龙洞”,由于时间久远,误称为今天的“铁龙洞”。

观音峡:位于太白县黄柏塬乡二郎坝村,相传为观音过境摆柳取水之峡谷。峡窄而长,巨崖矗立,斜树横生,飞瀑流泉与兽齐鸣,太白八景之一的“观音峡里一线天”绵延数百米。牛尾河古栈桥遗址、大清咸丰碑文见证了太白人民的智慧和太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炎炎夏日,峡内静谧幽雅,溪流潺潺,百鸟齐鸣,偶见岩羊黑熊奔突其间,置身于此,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实乃避暑休闲之胜地。

千年银杏:生长于二郎坝水乡的千年银杏是一株雌雄同株的夫妻树,有1300多年的历史,下面盘根错节,上面枝叶繁茂,常有年轻人在树下许愿,以期得到坚贞不愈的爱情。树干直径需4人合抱,虽历经千年雨雪风霜,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植物学家称为“活化石”。银杏果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的重要医药原料,在宋代曾被列为皇家贡品。

13、著名人物

彭受铃清·乾隆十五年至嘉庆五年(1750~1800)二郎坝高家坝村人。据彭氏遗孀彭谢氏墓碑载:原籍湖南衡阳,后迁居二郎坝,曾任同官(今铜川)县令。

周清·乾隆末至道光末太白河人。嘉庆末科廪生,道光丁酉科贡生。道光十五年(1835),捐青草山地,年收租三十五石兴办太白河义学。

许祖麟清·乾隆中叶至道光初年二郎坝皂角湾人。为当地绅士,据许氏墓碑载,许为钦赐国学六品衔。


太白县

唐志贤(1921~1951)鹦鸽乡柴胡山村人,农家出身。曾任*眉县齐镇区鹦鸽乡乡长,后在*地下党人李金泉争取教育下参加革命工作,加入*地下党组织,先后任鹦鸽游击队队长、鹦鸽区区长、陇县八渡区民兵营长,1951年10月病故。

宋鉴堂(1896~1953)嘴头镇牛家沟门人,当地豪绅。40年代曾任*宝鸡县终南乡乡长、宝鸡县参议会参*。民国35年(1946)在终南创办义学、迪民小学。土地改革时,被人民*定为恶霸地主,判处有期徒刑3年,1953年病卒狱中。

李邦荣(1907~1968)高码头乡人。青年时期参加高码头团练,后曾任缉查队长、保长、保安队长、民团团长等职。民国37年(1948),*宝鸡县地下党组织多次派员争取这支实力较强的地方武装,李邦荣渐趋向于人民革命事业,多次资助宝鸡县游击队、高码头游击队枪支弹药,并掩护*地下党人和游击队员在当地活动。当地解放后,李向人民*交出民团全部枪弹,回原籍(眉县积谷寺)务农。1968年,“*派”欲将李押回高码头*,他伺机自杀。1979年落实政策中,人民*认定李为游击队资助人员。

欧方伯(1903~1974)字云山,桃川下河坝人,当地名医。方伯研医理遵古不泥古,重辩证施治、推陈创新,善以味少量重之方剂投病为其长,且奏效捷,故当地称他“欧半斤”。民国22年(1933),方伯行医留坝、城固、汉中一带。因其善治疑难杂症,故求医者众、从师者也众。民国32年(1943),回桃川故里,受聘教书,翌年复从医。后,方伯大徒弟陈贵芳于购药途中遭*军队绑票,勒逼方伯大洋一千赎人。方伯倾全部资产凑大洋七百赎回陈芳贵,医业败落。50年代,方伯贡献出他经验良方,被收载于《陕西省中医验方秘方集》。1958年,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出席省先代会。1974年病故,终年71岁。

王治明(1908~1974)嘴头镇李家沟村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内、外科相并专长,为当地名医。治明行医注重临床辨证施治,不轻易施用峻攻峻伐之剂。他自创土单验方数十,疗效高而经济方便,能于危急中即时缓解患者病情。治明谨记家训,重医德,求医者随叫随到,他以解人扼难为根本,加之医术高明,故山里山外均闻其名。1956年,治明在嘴头中西医联诊所工作后,曾到宝鸡、西安进修西医病理学。他采中、西医之长结合疗疾,是境内50年代之首创。1958年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出席省先代会,并赴北京参观全国医疗卫生成果展览。1974年病故,终年66岁。

王存雁(1960~1983)王家堎乡中明村人,共青团员。1983年9月,于激流中抢救落水青年鲁林时献出他年轻生命,他舍已救人的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姜信生于1927年,宝鸡县清溪乡姜家塬人,为外籍人在本县工作时间长的教育名人。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9月调来终南完小任教,后任教导主任4年。1956年9月,调任鹦鸽小学校长至1966年7月。“*”中受到冲击,然他始终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较名利及得失,勤勤恳恳为培养下一代工作。1970年4月调高码头杨家河中学任教。1978年4月调嘴头中学工作,次年8月任嘴中校长至1987年5月,他治校严谨,一丝不苟。1980年12月~1987年5月,兼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两届。姜信在太白教育界工作30余年中,热爱山区教育工作,忠心耿耿地为山区教育事业做奉献,多次被评为县、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6年,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授予他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并授予奖章一枚,其事迹已载入《陕西省一九八七年教育年鉴》。1987年5月,任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专职副主任。

张凤岭生于1931年,嘴头镇李家沟村人,党支部书记,农业战线老*。1949年10月~1952年5月任村农会主任。1952年6月~1953年任方才关乡副乡长。1956年回村,为李家沟村监察主任。1957年任李家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1958年9月任李家沟生产大队(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任党支部书记后,曾于1958年出席省除“四害”、讲卫生群英会,1962年出席省水土保持群英会,1976~1987年为县委委员。1987年5月为县政协、市政协委员至今。1984年带领群众办机砖厂,走脱贫致富路,改变本村贫穷面貌。1988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经济开发先进工作者,出席省先代会。

王世惠生于1922年,嘴头镇李家沟村人,民间工艺名人。擅长雕塑、书画、剪纸等工艺。作品精巧细致,造形古朴、形象逼真,尤以古典人物之马勺脸谱独具一格而著名。作品曾送法国展出,深受欢迎赞赏。

宋克宪生于1921年,嘴头镇红星村人,书法功底扎实,为当地书法名人。楷、行、草、隶四种书法皆工,尤以行书、隶书为其长。作品曾于省、市级刊物发表。

上一篇:陇县

下一篇:脐动脉血流频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