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天阁
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以北,东、南与永春乡接壤,西及西北端与白济汛乡连结,东北与塔城乡为邻,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境内有安益河、工龙河、阿克河、菖蒲底河自高山流人永春河。自然资源以森林最丰富,且有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出没其间,林间产品如松茸、羊肚菌、木耳、获警、天麻等比较丰富。矿藏有铅、锌、铁、石棉、汞、煤、油页岩等。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全乡国土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全乡村民呈“大杂居,小聚居”局面,主体民族是傈僳攀天阁乡族,占全乡人口59%。2006年末有农业户数3509户,14576人。
1、简介
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三江并流腹心地带,被喻为“三江明珠”、横断山中的“绿宝石”,南与怒江州接壤,西与丽江市相连,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地区,是唐汉时期的茶马古道重要驿站,明清时期曾作为建制地方管辖,是曾经通往*的重要通道。傈僳族人民热情好客,乐观达放,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接纳了大量的内地人民,形成了今天多民族和平共处的局面。解放后在*的关心支持下,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攀天阁乡是维西县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三江并流”腹心地带,位于县境西北部,依傍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毗邻滇金丝猴的乐园---萨马阁。
2、地理位置
境内群山连绵,河谷互依,各民族村寨棋布于山间,风情独特,民俗多样,物种丰富,资源富集,是维西县主要的普米族聚居地方,是迪庆州松茸源产地之一,是维西县特产菌类---羊肚菌主产地,攀天阁乡已经通过人工繁育成功,形成基地化生产的格局,是维西县重要的畜牧业和药材产业大乡,为有着世界高海拔水稻产区的美誉而让各族群众深感自豪。
3、自然气候
全乡最低海拔1750米(新华村苍蒲底)最高海拔2760米,高差悬殊1010米,属高寒山区,全乡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1101毫米。形成立体气候类型,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栽培,是世界高海拔产稻区。全乡地势呈“梯阶状”分布,缓坡部局,主要形成两片。年平均气温10—13℃,无霜期240—260天,年均降雨量993毫米。
4、历史文化
在清代及其以前,攀天阁盆地原为沼泽地带,境域以工龙为活动中心,住有土目头人。清末开凿落水洞将水泄出,攀天阁渐成平坝,此后逐渐开垦农田,居民日渐增多。民国年间设攀阁乡,管理现在乡境大部分地方及塔城乡的川达、海尼一带地方。新中国建立后在此设区,通常称第二区。公社化中先后以“卫星”、“东方红”、“攀天阁”为名建人民公社。1988年4月设乡人民*,下设8个行政村,分管102个自然村。1995年末,全乡人口有2730户。14718人,傈僳族占55%左右,汉族约占ZI%,纳西族约占15%,藏族占6%,普米族3%左右。乡(区)*驻地一直在皆菊村,距县城31公里。
5、人文
历年来,攀天阁乡人才层出不穷,有许多离退休*,曾在建设维西、迪庆乃至省的各项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经过培育,先后出现了23名副科长以上领导干攀天阁乡部,13名高级教师;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蜂跃宏和余明辉经过苦熬学习参与了香格里拉4人组合,前往韩国演出表演,曾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称号,受到党*主席-的接见,为香格里拉增添了精神风彩。
近几年来,随关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村民对教育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普九”工程建设,每年都有考生考取各类大专以上院校,逐渐稳步实现大学生空壳村、空壳社、村民文化素质日益得到加强。
6、文化教育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攀天阁中学),占地面积13400亩,有教室1144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幢,学生宿舍874平方米;操场1个,学生食堂1个,校内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微攀天阁乡机室。在校学生766人;在职教师31人,有完小6所(其中寄宿制小学4所)。有小学教师103人,在校小学生1569人。
全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和独生子女“三名费”政策共计。为全乡困难学生减免、帮补、发放生活费、杂费小学91692.00元;中学17792.00元;高原农牧民困难学生补助828050.00元。2006年小学升初中考取县一中22人;初中考取县高中27人。全乡建设文化站1个,图书室2个,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待于提高。
7、特色产品
世界高海拔水稻产区位于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是乡*驻地,产区海拔2680米。产区面积2000余亩,实际种植面积1600亩。产区地势平坦,地层为草煤,保湿、保温性强,矿物元素富集。水稻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传统种植稻类俗称“老黑谷米”,米壳呈黑,米粒油红圆润饱满,焖熟后醇香可口。
8、经济发展
原栽种管理粗放,水育秧苗,人工移栽,勤排水,忌施化肥,熟后即收,悬于屋架上晾干,脱粒,储存即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在乡人民*的带动下,为了提高单产曾引种了其它稻类品种,进行选育优化,产生了“攀农一号”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农药,单产较前有了提高,但食用后口感与“老黑谷米”相比较差,再由于种植品种不一,造成相互杂交,“老黑谷米”种植不断消失。随着原生态概念的深入,加之曾食用过“老黑谷米”的往来人员常常询究,引起了产区群众的重视,要求*进行科技投入,复种“老黑谷米”。通过县科技局的支持于2006年开始,先后投入经费15000元设立试验田通过采集、鉴定、种植试验、选育,取得了初步成功,“老黑谷米”再次回到产区。现在对“老黑谷米”进一步优化选育,增加科技含量,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转变种植模式,逐渐提高产量等等,一系列已成为产区乡人民*关于农业生产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已开始了农产品标准化的准备工作,目标是:按照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标准,通过项目开发,动员产区群众,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单产在365市斤的基础上,使食用口感达到更佳,再进行对外宣传,进行商标注册,产品包装,最终成为人们节日礼品,走向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