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破布木
乔木,高达15米,或灌木状。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毛,下面密被绒毛;叶柄长3-8厘钝,基部宽楔形或圆,稀微心形,全缘,稀疏生微钝齿,上面被平伏硬米。聚伞花序顶生及腋外侧生,分枝呈二歧式,径8-12厘米,花序梗长2-8厘米。花雄性及两性,4或5基数,近无花梗;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不规则浅裂,裂片不等大,长1-1.5毫米,果时杯状;花冠漏斗状,白色,长约8毫米,冠筒短于冠檐,冠檐裂片长圆形,长4-5毫米,外弯,喉部被毛;雄蕊生于花冠筒近顶部,花丝长4-5毫米;两性花子房卵圆形,花柱长约4毫米,2次分枝,柱头匙形。核果红或淡红色,椭圆形,长约9毫米,中果皮多汁。花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中文学名:二叉破布木
拉丁学名:CordiafurcansJohnst.
拼音:erchapobum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紫草科
属:破布木属
1、形态特征
株:乔木,高达15米,或灌木状。
叶: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毛,下面密被绒毛;叶柄长3-8厘钝,基部宽楔形或圆,稀微心形,全缘,稀疏生微钝齿,上面被平伏硬米。
花:聚伞花序顶生及腋外侧生,分枝呈二歧式,径8-12厘米,花序梗长2-8厘米。花雄性及两性,4或5基数,近无花梗;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不规则浅裂,裂片不等大,长1-1.5毫米,果时杯状;花冠漏斗状,白色,长约8毫米,冠筒短于冠檐,冠檐裂片长圆形,长4-5毫米,外弯,喉部被毛;雄蕊生于花冠筒近顶部,花丝长4-5毫米;两性花子房卵圆形,花柱长约4毫米,2次分枝,柱头匙形。
果:核果红或淡红色,椭圆形,长约9毫米,中果皮多汁。
乔木,高达15米,或灌木状。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毛,下面密被绒毛;叶柄长3-8厘钝,基部宽楔形或圆,稀微心形,全缘,稀疏生微钝齿,上面被平伏硬米。聚伞花序顶生及腋外侧生,分枝呈二歧式,径8-12厘米,花序梗长2-8厘米。花雄性及两性,4或5基数,近无花梗;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不规则浅裂,裂片不等大,长1-1.5毫米,果时杯状;花冠漏斗状,白色,长约8毫米,冠筒短于冠檐,冠檐裂片长圆形,长4-5毫米,外弯,喉部被毛;雄蕊生于花冠筒近顶部,花丝长4-5毫米;两性花子房卵圆形,花柱长约4毫米,2次分枝,柱头匙形。核果红或淡红色,椭圆形,长约9毫米,中果皮多汁。花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2、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泰国、越南及缅甸
产地:海南、广西及云南
生境:山坡疏林中
海拔:生海拔120-1200米
3、分类文献
CordiafurcansJohnst.inJourn.Arn.Arb.32:5.1951;海南植物志3:451.197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