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18:32:42
...

树皮布是一种无纺布,是以植物树皮为原料,经过石拍或木槌工具打制成型以后制成的最古老的人类衣服原料。树皮布见证了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我国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榻布”,是有关树皮布最早的文献记录。树皮布又称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海南岛黎族树皮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树皮布制作技艺是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的布料的技术。2005年,“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被海南省*公布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简介

又称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海南岛黎族树皮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曾给"树皮布"定义为:"树皮布是一种无纺织布,是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的布料。"古代人民在用麻和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后来古代的黎族人民发现,楮树树皮--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可以当作制造衣服的好原料,便用它来制作蔽体的衣物、垫单、腰带等等。

2、起源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历史非常悠久,据古代典籍记载,至少在3000年以前海南岛便出现了树皮布。由晋人裴洲《东观汉记》一书可知,汉代已有用树皮布做冠的记载,当时边疆少数民族还以树皮布制衣裳、被褥。古代文献中所称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树皮制成的衣冠产品。由于树皮布本身容易腐烂,难以作为历史证据久远留存,唯有制作树皮布的工具之一--石拍被遗留了下来。

清代琼州定安县知县张庆长(1752-1755在任)《黎岐纪闻》载:"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而且在今天的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县博物馆均收藏有树皮布。

海南岛的黎族先民在掌握了棉纺织技术后,树皮布技术并未完全让位于麻、棉制品,依然有人用楮树皮制作垫单、衣服、腰带等生活用品。这主要是因为树皮原料丰富且易采集,黎族对其技艺已相当娴熟,而成品又十分耐用。

3、工艺

黎族地区可以用于加工的树皮有很多种,如厚皮树、黄久树、箭毒树、构树等,其中构树古称"树",学名"楮树"。古代的黎族人民多用楮树树皮捶成布来制作衣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楮树"意指"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叶子和茎上有硬毛,花淡绿色,雌雄异株。楮树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树皮衣的制作有一套很繁琐的工序,包括扒树皮、修整、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和缝制。然后人们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尽管这一技艺分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其中以锤打工具最为重要,石拍是制作树皮布的器具之一,也是树皮布文化的标志。

传承价值

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因为只有树皮布才可证明,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用树皮布制作衣服,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但是,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海南岛上的树皮布及石拍由生活中消失,而进入了博物馆。更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竟然不知道海南黎族人民这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在黎族地区,年轻一代已不知树皮布为何物。因此,对于树皮布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掘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陋的文化馆里,陈列着一件收集于解放初期的用树皮布制作的树皮被,上面落满了灰尘,虫蛀斑斑。由于缺乏文物保护资金,不能建成一间像样的文物陈列室。如果保护不善,树皮做成的东西很快就烂掉,对树皮被和树皮衣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5年,海南省*公布"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代表作保护名录"。其中"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这令海南岛上的100多万黎胞高兴:他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重视。

主要特色与价值: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的有力证据。

树皮布的历史非常悠久,海南岛的树皮布存在距今约4000年。树皮布本身容易腐烂,难以作为历史证据久远留存,但制作树皮布的工具之一的石拍,却能够保留下来。

据考古学家研究,海南树皮布石拍在黎族聚居地农民耕作时时有捡获,有的博物馆亦有收藏。海南省专家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黎族润方言、哈方言等方言区,发现有人还可识别可制作树皮布的树木,有的家庭还能够制作树皮布以及衣、帽等。 

树皮布又称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古代文献中所称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树皮制成的衣冠产品。海南岛黎族树皮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

保亭县黎族树皮布文化的起源可上溯至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用麻和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

距今3000多年前,海南岛的人都在使用树皮制成的东西,如树皮衣、树皮被等。在当时,用厚皮树或蓖麻制成的树皮布是一种普遍的衣服原料。

古代海南岛上的人们穿的树皮衣、裤,盖的树皮被,主要有遮羞、保暖等用途。在明代,五指山腹地的部分黎族支系的人们普遍穿这种树皮衣。在当地,树皮衣有两种用途和制作方法:一种是纯粹的树皮衣,即:将制作树皮衣的树皮从树上剥下来,经过敲打、浸泡、晒干等工序,缝成一块可以遮羞的树皮布;一种是将树皮的最外面的表皮去掉,取里层的树皮,经过一整套制作树皮布的工序后,然后巧妙地取其纤维,纺成线,织成衣服或被子。

宋代《太平寰宇记》、元代《文献通考》和清代《黎歧纪闻》等书籍中,均有海南黎族“绩木皮为布”的记载。据清代琼州定安县知县张庆长(1752-1755在任)《黎岐纪闻》载:“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而且在今天的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县博物馆均收藏有树皮布。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树皮布早就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大概到了明代,海南沿海地区已经不再使用树皮布;中部黎区则大约使用到清代以后。

1931年和1932年,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先后两次到海南进行黎族的田野调查,写了一本《海南岛民族志》,书里提及“海南岛的布……,用树皮经捣击后做成的”,他还例举1909年柏林民族学博物馆陈列出的海南树皮布证实。

古代的黎族人民多用楮树树皮捶成布来制作衣物。楮树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黎族“缝树皮为衣”有七个步骤:扒树皮、修整、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和缝制。人们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石拍是制作树皮布的器具,也是树皮布文化的标志。

黎族人保护树皮衣很有一套。上了六七十岁年纪的黎族老人多懂得这套保养方法,就是把树皮衣或树皮被等放在黎族人特有的“衣箱”里。这种箱子是用来装衣服的,箱子外面用红藤或白藤编织,箱子分量很轻,箱子里铺上一层干的葵叶,再用竹篾编一层,稳实铺上去的葵叶。老人们上山采摘回一种香料植物,放在箱子里,这种香料植物可以驱虫,这种保护树皮衣的方法,在城里很多家庭的衣橱里放樟脑丸或香包驱虫保护衣物相似。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海南岛上的树皮布及石拍已经进入了博物馆而在生活中消失。

4、制作工艺

黎族的树皮布制作技术,前已不多见。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翠娥等人对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的田野调查显示,黎族的树皮布制作技术,只有少数人懂得制作,这是男子的工作,妇女一般很少参与。树皮的剥取时间多选择在夏秋时节,因雨水较多,天气潮湿,树皮易于剥取。而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树胶过干,树皮难于剥取。黎族地区用于加工树皮布的树种有很多种,如厚皮树、黄久树、箭毒树、构树等,其中构树是海南常见的野生纤维植物。构树古称“谷树”,别称“构桃树”、“构乳树”等,学名“楮树”。楮树黎语称“赛温”。该树为乔木,树皮暗灰色,平滑有乳汁,茎皮纤维长,洁白,为优良造纸原料。在海南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岛。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楮本作柠,其皮可绩为纻故也”的记载。古代的黎族人民多用楮树树皮捶成布来制作衣物。现常见的树皮布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以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两地的制作方法为典型代表。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树皮布制作工艺,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树皮布制作方法大致相同。

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镇道顺村制作树皮布的原料为构树。树皮布的制作程序包括扒树皮、修整、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等。然后再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口袋等生活用品。尽管这一技艺分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主要有钩刀(砍刀)、木槌、木棒等,其中以锤打工具最为重要。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选材剥取。在上山选树前,先用麻线量好物体尺寸,再到森林里选择所需的树木,把量好尺寸的麻线大致比划后,才用钩刀在树干的一段上下各划一圈。剥取树皮前,用木棒拍打树干,稍为松后,再用钩刀竖划一刀,便可从竖刀缝翘皮。如遇到难剥处,须用削尖的木棒楔进树皮,剥下的树皮成片状。

压平浸泡。剥下的树皮不平整,要放在地上用石头或其他物件压平,约过10多分钟后,再把树皮放入溪水里浸泡,使树皮充分地吸收水分并脱胶。

捶打。将浸泡好的树皮取出放在石头上,用木槌捶打,需有一定的力度,但又不能把纤维击断。反复多次,树胶脱落后,显出柔软、洁净的纤维。

晾晒。把含有水分的树皮纤维放在干净处晾晒,约1天时间便可晒干,成为成品树皮布料备用。

缝合。制作树皮布时,把片状的树皮纤维按尺寸划开,再用竹针系麻线缝合。

树皮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穿用树皮布做的衣服,不是野蛮落后的标志,而是文明进步的象征。用树皮布制作衣服,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黎族树皮布及其制作工艺,不仅是研究黎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且对印证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是研究黎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笔者认为,

5、学术价值

首先,在黎族纺织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黎族纺织技术的发展大体经过了树皮布——麻纺布——棉纺布的发展历程,树皮布让黎族先民认识了树皮的纤维,进而利用树皮纤维来纺线;有了纺线,通过经纬线又可织成布,于是麻布出现了;再后来,人们从搓麻成线得到启发,懂得了利用棉絮纺线,棉布开始出现了。虽然树皮布的制作方法和棉纺布的技术相差很大,但树皮衣是人类服饰的源头,与棉纺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为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的大量石拍被认为是树皮布的制作工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关海南树皮布的古籍文献记载中,都未曾见到加工树皮布的工具有石拍的记载,一直以来虽然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普遍认为石拍是树皮布的制作工具,并将考古发现的石拍定名为“树皮布石拍”,但却没有有力的证据加以佐证,透过海南树皮布制作过程的,可以间接证明石拍是史前树皮布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工具。

最后,进一步证明了琼台两岛原住民族同源异流的渊源关系。琼台两岛原住居民的族渊关系问题,一直是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以往学者们从古籍文献、考古发现、风俗、宗教甚至体质人类学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琼台两岛的原住居民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甚多,从而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在族渊方面应该是同源异流的关系。随着对树皮布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古老技艺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而发现海南黎族和*阿美族制作树皮布的工具、方法步骤都非常相似,由此可以证明海南岛黎族的树皮布文化与*原住民族的树皮布文化有着传承的关系。这也使得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两岛原住居民具有相似文化的重要佐证之一,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琼台两岛原住民族同源异流的渊源关系。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从古代一直传承至20世纪50、60年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文化的闭塞。杨善民、韩锋等学者在《文化哲学》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论断,文化产生后的流动,首先受阻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之间的接触被海洋、沙漠和山岳等自然地理环境所隔离。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人类文化的产生传播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更加突出,如华夏文化圈就受阻于地理环境,北面浩瀚的沙漠、干旱的草原,东部茫茫的大海,南面的原始丛林和烟瘴之地,西部的大漠与高原。而横亘于古代中国与印度之间的青藏高原使得中印文化的接触与交流难以进行。近代维新派首领、学者梁启超曾设想,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把南北两地隔开,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将会完全重写。海南岛地处中国最南端,与大陆隔海相望,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隔离了包括树皮布制作技术等传统文化,使其独立于一个相对自我的区域内,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变动的环境中得以凝聚和强化,而未过早地湮灭于汉文化与现代文明之中。

树皮的普遍性和易得性使得这一技术存续和发展。制作服饰离不开原料,制作树皮布同样也少不了树皮,如果树皮不普遍存在,不容易得到,是一种稀缺的物质,相信制作树皮布这一古老的技艺不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用于制作树皮布的桑科植物大多生长在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从海南所处的纬度区间来看,海南全省都属于热带,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树皮布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原料。时至今日,用树皮布制作服饰的少数民族,几乎遍及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这也说明了树皮是普遍存在的,得来十分容易。所以,普遍性和易得性使树皮很自然地成为制作服饰的原料之一,从而也使得制作树皮布这一古老的原始技艺得以长期保存。

上一篇:丛林历险

下一篇:夏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