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20:33:07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国有大型企业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国有)独立学院。

名称: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简称:津桥学院

创办时间:2001年9月

类别:独立学院

学校类型:工科

所属地区: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现任校长:赵光洲

知名校友:王卉、张韶维、侯易非、曾焕然

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

校训:明德任责、致知力行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源北路1268号

1、学院概况


校园风光

学院坐落于四季如春、彩云之南的昆明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湖光山色、四季宜人的气候特别适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学院高新校区地处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源北路,空港校区地处昆明空港经济开发区。学院以“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为设计思想,书院型的欧美建筑风格营造出幽雅的学习生活氛围。学院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实验室、学生公寓和覆盖学校园区的宽带信息网络。学院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后勤及安保系统完善,实行学分制管理,是一所功能齐全,以工为主,经、管、文、法、理协同发展的多科性高校。现设有经济管理系、外语系、法学系、计算机与电子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工学系6个系和体育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个教学部,共29个专业,47个实验室,4个研究机构,在校学生8700余人。2015年学院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为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强化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培养“一专多能、一专多路”多样性应用型人才;着力强化中西文化相融、国际化办学特色;着力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崇尚创造、追求卓越、勤奋刻苦、励志成才”的优秀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历史沿革

2001年4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云教高48号),由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省医药集团和中国营造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以昆明理工大学二级学院名义于2001年开始招生。

2005年1月,教育部对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试办独立学院的申请予以审核,《教育部关于云南省普通高等学院举办的独立学院予以确认的通知》(教发函10号)确认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2005年4月,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现为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城投集团”)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3、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批由云岭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建立了一支由自有专职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外籍教师及“特聘教授”、“教学督导”共同组成的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51.21%,高水平重点大学毕业和海外留学背景人数占7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达91%,“双师型”教师达40%,能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主要院系

工学系


校园风光

工学系由工程技术教研室和基础课教研室组成,共有专兼职教师77人,95%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讲师27人,助教7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讲师17人,助教7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测绘工程类专任教师13人,交通汽车类专任教师14人,基础课专任教师24人。双师型教师13人,均有在行业或企业的从业背景,占专业教师48.15%。专业教师团队职称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符合专业培养要求。专兼职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骨干教师在各培养环节中作出突出贡献。

教学之余,团队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2013~2014年间,主持在研或已结题项目1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出版专著3部,申报专利16项。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2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4项,《测绘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4年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人获2014年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理工组一等奖。2014年1人获“伍达天教育基金教育奖”优秀教师奖,1人获“星长征教师奖”优秀教师奖,2人获“理想教育基金教育奖”突出贡献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4年获批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项目正在实施建设中。

工学系现有学生452人,设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测绘工程、信息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6个专业。2015年招生专业为汽车服务工程、测绘工程和交通运输3个专业。

工学系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几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连续几年获得学院就业工作一等奖。出国深造、考研、公务员及各类专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逐年攀升,优秀学生不断涌现。

法学系

法学系成立于2006年2月,现下设民商法、律师和东南亚法三个教研室和GMS法律研究与咨询中心。法学系几年来一直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50余名,其中教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2%;副教授1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6%;讲师1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8%,中高级职称比率为76%;学历结构上,博士5人,占10%;硕士40人,占80%。

法学系在专业办学中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东盟的人才为龙头,以司法考试培训、专业教学实习和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立学院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了如下特色:

(1)法学教育特色化。针对专业的特点,加强法律实务及社会实践活动,解决法学理论学习脱离实践的问题。(1)加强教学改革: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专业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完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处理好法学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要求内容的衔接;(2)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现已建成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等6个共建实习基地,10多个固定的法学专业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成为“运用型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提供基地、法学横向科研合作基地和学生定向培养的基地。

(2)开放式办学特色化。法学专业加强与省内各大法学院及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队伍和科研建设,走出自己有研究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道路,服务云南发展,促进与泰国的经贸合作。法学专业已与北京万国昆明新起点和北京律政昆明分校两所司法考试学校联合,开设了“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北京万国司法考试培训基地”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北京律政司法考试培训基地”;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法学系结成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合作,具体包括互派教师学术交流学习、项目研究,以及其它相关内容的交流。

外语系


校园风光

外语系始建于2001年,建系以来紧紧围绕学院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复合型”的思路培养人才。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泰语三个专业。其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从事翻译、英语教学、管理和涉外导游等方面工作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从事汉语国际教学和各类企事业文化交流、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泰语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具有厚实专业理论基础,较好商贸泰汉口笔译技能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外语系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教学名师为专业带代头人,由外籍教师和本土教师构成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中98%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35%的教师具有海外研究生留学或工作的背景。是一支有教学经验,有敬业精神,有学科研潜力且充满活力教学团队。

建筑工程系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工程系于2012年11月成立,其前身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建筑艺术及工学系成立于2006年,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分为建筑工程系和工学系。建筑工程系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下设“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6个专业,全日制本科生2714人。2013年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申报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并正式立项通过,目前正在建设中。2014年9月建筑工程专业群申报云南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建设期5年,建设经费总额为100万元(学院再配套100万元)。为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建筑工程系拥有一支专业知识广博和行业技能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讲师31人,85%研究生以上学历。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等兼职教师5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33人。已完成和在研*、省部级、省厅级和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厅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近年来,有一批学术专著和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SCI、EI、ISTP收录学术论文10余篇。本系拥有设备完善的土力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地质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制图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和32个校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实境教学模式。

经济与管理系


校园风光

经济与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目前在校学生3040人,设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保险学等8个专业。等7个专业。我系拥有教师140左右人,其中自有教师54人(1名教授,8名副教授,1名高级经济师,2名院内副教授,20名讲师,1名工程师,8名助教,3名教员)。外聘教师95人左右;其中博士占比8%,在读博士占比4%,硕士占比88%,教授占总教师人数的13%;副教授占总教师人数的35%,讲师占38%,助教占14%;院内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双师型教师有11人,海归教师10人,本院院长、云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赵光洲教授也长期在我系承担相关专业课程。

我系自2009年至2015年3月共通过云南省教育厅立项的科研课题18项,横向课题4项,院级自立课题22项。2009至2015年3月月,我系共发表论文159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9篇,CSSCI检索21篇,B类文章32篇,C类文章20篇。2009-2013年我系共主持质量工程项目26项,其中省级质量工程16项,包括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双语示范课程等项目。

计算机与电子电气工程系

“计算机与电子电气工程系”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设‘网络集成与管理’和‘数字动漫’两个方向)、‘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共五个专业。

“计电系”总体培养目标为不断提高本系各专业(方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努力实现毕业生的专业技术素质及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不断提高我系各专业毕业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一次性就业率。

实践证明,计电系各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专业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均颇具特色。本系优秀的专业结构、专业取向及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基础性及前提性的保障。

由于计电系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的突出成绩,于2010年和2012年连续取得两年一次的“津桥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

5、图书馆


校园风光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图书馆创建于2001年。建馆多年来,图书馆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中外高校图书馆办馆经验,不断健全文献信息资源、馆舍及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服务规范、服务手段、员工队伍等方面的建设,致力于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支持,为读者开阔视野、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目前,图书馆馆舍面积6000余平方米,分布于学院综合行政楼一、二层及双子楼C座二至五层,包括期刊阅览室、社科图书借阅室、文史综合图书借阅室、理工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西文图书借阅室、自习室、采编室、办公室等机构。馆内设有阅览座位700个,计算机近100台。在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以学院学科结构和办学特色为依据,结合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不断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特色建设。目前,图书馆已拥有文献资料120余万册,包括纸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各类型电子资源数据库13个,学科范围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各方面,以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为主要目标,兼顾文献信息的应用性、知识性和学术性。图书馆各馆室采用大开放格局,全部文献资料采取藏、借、阅一体的全开放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资料借还、信息咨询、阅读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

6、合作交流

学院与近100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府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15名具有一定社会声誉和成就的海外学者及人士为学院的荣誉教授,开展合作项目50余个。每年派出赴欧美、东南亚及*地区参加带薪实习、一学期研修、短期交流、英语学习、海外实习、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本科及硕士留学已达250余人,近年来学生出国交流人数达1000余人,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学、考察访问以及合作院校学术交流达350余人。2009年学院在云南省独立学院中首批获得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资格,每年招收200余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农业大学、老挝及缅甸等国家的留学生到学院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教育环境。2014年3月学院在泰国芭提雅市成立“汉语文化中心”,为当地的窗口行业从业人员、汉语爱好者以及中学生进行汉语300句培训,培训人数达800余人;2015年在老挝央行银行学院开展行业实用汉语300句教学项目。学院近期与泰国兰实大学签订3.5+1.5本硕连读项目,与泰国清迈大学经济学院签订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东南科技大学签署应用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7、学术成果


校园风光

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院获批*立项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立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1项,省级教改项目18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93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型、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2013年云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经教育厅评审通过“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建筑工程类专业群”,2015年经教育厅评审通过“电子电气类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及“计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968篇,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及云南省各类竞赛项目累计荣获*奖项86项、省级奖项124项;学生参与创业项目162项、获奖31项(其中一等奖4项)。同时,学院获批“云南省首批学分制教学管理单位”、“云南省民办首家按学分收费院校”、“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民办示范学校”、“云南省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等。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培训中心”、“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大学生创业园津桥基地”、“国家大学生科技园津桥分园”、“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EMBA联合办学点”、“云南省未来研究会挂靠单位”。学院拥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个、社会考点16个、国外及*地区建立合作院校100所、开展合作项目50余个、国内外交换生合作院校12个。2015年学院通过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综合评估等级为A,现开设经、法、文、工、管理学5个学科,评估等级均为A。

8、就业情况

学院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团学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8.9%以上,近三年连续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和“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出国深造、考研升学、公务员、司法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不断攀升,2014年学生参加司法考试一次通过52人,过级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学院连续三年荣获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二等奖,优秀学生不断涌现。2014年,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及省级各类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及体育比赛,成绩优异,共获78项奖励,其中获国际级奖项1项,*奖项25项,省级奖项52项。

9、录取规则

(一)严格按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招生,遵循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通知的精神,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同一志愿考生分别按照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原则择优录取。


校园风光

(二)全部录取工作采用网上远程异地录取方式进行。

(三)学院对投档到我院的考生一视同仁。对报考同一专业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办法是:在满足第一志愿考生的情况下,依次按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以及服从志愿的顺序进行录取。

(四)录取时,依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按分数优先的原则由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如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者,根据相关分数(理工类:数学-英语排序;文史类:语文-英语排序)调剂到相应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五)执行教育部及各省市区招办的有关加分规定;对体育、艺术特长生根据各地招生办公室的有关规定优先录取。

(六)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考生体检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联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七)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绘图类、设计类课程,报考考生应有一定绘画基础,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

(八)外语语种要求:除英语专业高考外语限英语语种、并要求有英语口试成绩外,其它专业无外语语种限制,但新生入学后,大学外语授课语种为英语,且部份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有一定比例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