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重庆电力工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现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装置、工业热工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等23个专科专业。学校在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持了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稳定率高的“三高”态势。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代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文名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重庆电专
英文名称:ChongqingElectricPowerCollege
创建时间:1953年9月14日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市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类型:工科
类别:公立
主要院系: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
校训:厚德强技乐业
1、学校简介
校园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现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装置、工业热工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等23个专科专业,涵盖材料与能源、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土建、制造、水利等7个专业大类。
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重点专业5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精品课程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8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现有市级教学团队8个。5年来,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4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6项;获*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1项。
学校在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持了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稳定率高的“三高”态势。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代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发展历程
校门
历史发展沿革
1952年12月4日*燃料工业部以(52)5241号文批准建立重庆电机工业学校(1952年12月—1953年5月);
1953年5月4日*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以(53)电人字第1650号文明确为重庆电气工业学校(1953年5月4日—1953年5月22日);
1953年5月22日以(53)人字第2196号文通知改名为重庆电力工业学校。重庆电力工业学校隶属于*燃料工业部领导,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
1953年9月更名为重庆动力学校(1953年9月—1958年5月)。1953年下半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院校调整中,原重庆高级工业学校机械科并入到学校。重庆高级机械工业学校建于1917年。
1958年5月由电力工业部决定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1958年8月—1995年6月);
1995年4月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重庆电力学校基础上建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同意建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教计[1995]245号)。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6月至今)。
学校隶属关系变化
1953-1955年8月,隶属于*燃料工业部,1953-1954年由西南电业管理局代管。
1955年8月-1958年8月,隶属电力工业部。
1958年8月-1962年5月,水利电力部将学校下放给四川水电厅领导。
1962年5月-1978年隶属水利电力部。
1979年-1980年,隶属电力工业部,由四川省电力工业局主管。
1981年-1988年4月,隶属水利电力部,由西南电业管理局主管。
1988年5月-1997年3月,隶属能源部后电力部,由四川省电力工业局主管。
1997年3月-2002年12月,隶属国家电力公司,由重庆市电力公司(原重庆电力工业局)主管。
2002年12月至今,隶属国家电网公司,由重庆市电力公司主管。
3、院系设置
院系 | 专业 |
---|---|
电力工程学院 | 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计算机语言、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企业管理、电力安全技术、电工工艺、继电保护调试、高压试验、电气运行仿真、专业外语 |
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基础、热工基础、流体力学与机械、热工检测技术、自控原理及系统、锅¯设备、汽轮机设备、热力发电厂、发电厂电气部分、计算机控制技术、热机运行技术、热机安装检修、火电厂仿真实训 |
经济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保险、旅游管理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图形图像制作 |
4、组织机构
办公室(外事办公室) | 组织宣传处(党委办公室) |
人力资源处 | 财务处 |
纪检监察审计处 | 后勤管理处 |
科研产业处 | 新校区建设办公室 |
教务处 | 成教处 |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室) |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 |
招生就业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 保卫处(武装部) |
工会办公室 | 离退休工作处) |
图书馆 | 信息中心 |
后勤服务中心 |
5、教学设施
普通教室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有园林式单位环境,绿化面积已达应绿化面积的90%以上,学校道路绿化覆盖率达100%,如今的校园是高楼耸立,广场宽阔,楼阁亭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学校有足够的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我校建立了电机电气、继电保护、热能动力、高压技术、电能计量、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类别的55个实验室,电子工艺、热工检修、电气检修与安装、变电仿真、计算机组装等30个实训室与实训场地。能满足主要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实验与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的需要。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我校建立的通用技能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训中心,电工实训中心、电子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科技制作中心,这类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学校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实验、通用技能实训等实践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有:重庆发电厂、华能珞璜电厂、九龙发电厂、杨家坪供电局、重庆泰格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电力公司试验所、重庆科源电气公司、网通重庆分公司、重庆蓝牙公司、渝洲宾馆、中集重庆分公司、民生物流公司等。
体育设施
我校室外有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单、双扛场等,室内设施有体育馆,内设羽毛球场、排球场,篮球赛场,乒乓室,健身房等,总占地面积达22800平方米。
我校有良好的体育活动场地及健身场所,不但完全能满足学校各类体育活动及健身活动的开展,而且可承接一定规模的校外运动会。
6、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全校具有专职理论课教师1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等高级职称51人,“双师型”教师81名,硕士研究生34人。另外学校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近40人;聘请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20人。
截至2014年学校具有近35人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其中绝大多数具有实验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同时从企业聘请了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人为我校实践技能指导教师。
7、重点学科
学校现所设专业(方向)共23个,涵盖了材料与能源、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土建、制造、水利等7个专业大类。其中适应电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业13个,适应重庆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专业10个,分别隶属于电力工程、动力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等四个二级学院。每个专业都设有校企合作的校内专业带头人、后备专业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全面负责该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和市级重点专业共10个,其中*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或特色专业3个,*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普惠重点专业)2个,约占全校专业总数的43.5%。
序号 | 所辖学院 | 专业(方向)名称 | 学制 | 所属类别 | 备注 |
---|---|---|---|---|---|
1 | 电力工程学院 | 发电厂及其电力系统b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 国际级重点专业 |
2 | 供用电技术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 *重点专业 | |
3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 *重点专业 | |
4 | 动力工程学院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 *重点专业 |
5 | 工业热工控制技术 (电厂热工检测与控制方向)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 | 国际重点专业 | |
6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3 |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 省级重点专业 | |
7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3 | 电子信息大类电子信息类 财经大类市场营销类 财经大类工商管理类 |
省级重点专业 |
8 | 电子商务 | 3 | 财经大类市场营销类 | 普惠重点专业 | |
9 | 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电力营销方向) |
3 | 财经大类市场营销类 | 普惠重点专业 |
10 | 物流管理(电力物流方向) | 3 | 财经大类工商管理类 | 省级重点专业 |
8、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校园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电机电气、继电保护、热能动力、高压技术、电能计量、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类别的55个实验室,电子工艺、热工检修、电气检修与安装、变电仿真、计算机组装等30个实训室与实训场地。能满足主要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实验与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的需要。
建设成果
1965年-1996年电镀吴德修半工半读生产项目,后支援街道工业
1971年-1973年再生灯泡吴德修等人
1974年-1975年惠斯登电桥叶竹青
1974年-1975年电接点数字式水位计(DSY-17型叶竹青鲁松国等解决无泵水位计问题获1973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7年-1980年聚脂感光树脂印刷版吴德修(与新华印刷厂合作)解决照相制版材料获1978年四川重大科技奖
1980年-1983年从煤灰中分选空心微珠及物化性能测试与应用技术研究吴德修张国英王浩元等用于塑料、尼龙等化工产品的填充剂获1988年四川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1983年凝汽式气轮机热力特性试验通用计算杨育轩、何宗琦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人才预测运用计算机统计(中专部份)贾洪钓、何宗琦等
1985年通用学籍管理系统万承勋等3人获四川省电力局1989年企业管理优秀成果奖
1986年川江牌EF系列燃气自控沸水器刘华等4人重庆市经委鉴定
1986年ZW系列组合式微机控制,常规控制燃气热水器刘华等4人获国家专利
1987年RQD型连续脉冲电子点火器刘华等4人重庆市科委鉴定
1987年EH-1型争催化剂吴德修(与重庆合成化工厂合作)日产甲醛40T的化工厂,可提高产量25%多,年节约材料费90万元1991年通过能源部组织技术鉴定
1992年微机电能监测仪钱戈、申也健四川省电力局科技进步奖
1993年SL-1型数据录入器及上位微机管理系统张建成、李申友等7人通过四川电力工业局鉴定
1997年500KV变电站/电力网仿真培训系统获97/98年度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类技术成果”三等奖
1994年EH-1银催化剂生产线杨育轩、吴德修等5人
2001年2月CISA-2400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通过重庆市电力公司鉴定
2001年2月FWX-1型户外电能表计量装置通过重庆市电力公司鉴定
2001年3月供电系统工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系统通过重庆市电力公司鉴定
专利申请
1985年双面牙刷黄永铭获发明专利,*电视台家家乐发明大奖
1985年新型台磅秤黄永铭获实用新型专利3电动转换沙发1985黄永铭获实用新型专利
1986年旋转电势异步电机黄永铭获发明专利
1987年磁致断路器黄永铭获发明专利
1987年风扇摇头装置黄永铭获实用新型专利
1990年数字计时器周新获实用新型专利
9、校园文化
校训
厚德强技乐业
厚德:语出《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即推崇、重视,意为以广厚之德承载万物,以深厚之德育人利物。其延伸义为“厚德以济世”,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与时俱进,以博大宽容的道德胸怀包举万物,承载理想的民族精神。期望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素质为本位,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规范、高雅的文化修养,建功企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乃是我校师生为人为学之本。
强技:语出《庄子》“道也,进乎技矣”,意为所有技艺的获得和培养,都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具体实践,达到一种精诚之境。倡导“强技”,要求师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技术、提高技艺、增强技能。强技应该以能力为核心,在专业技术方面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创新。以一技之长求生存与发展,以一技之优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一技之能服务社会与国家。
乐业:语出《礼记》“敬业乐群”与《老子》“安其居,乐其业”。梁启超先生倡导“敬业与乐业”,黄炎培先生主张“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敬业重在责任心,乐业重在兴趣。强调“乐业”,希望学生在就业的基础上不仅要达到敬业的台阶,还要进一步升华到乐业的境界。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师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从自己职业中领略人生的快乐,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校风
严、细、实、新
严:严谨治学、严格管理、严明治校,以“严”求“质”,严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细:注重细节、规范细化、管理细致,以“细”求“谐”,追求和谐学校之发展。
实:倡导实用、注重实际、着重实效,以“实”为“基”,形成求真务实之风气。
新:创新思维、创新教育、创新管理,以“新”创“效”,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风
行胜于言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于行之不建也。”教师以其言传身教影响和教育学生,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即以身作则、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行为,对知识、技能严谨、恭敬的态度,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自豪感,胜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本身。学高为师,行为示范,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高超的实践能力、勇敢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职业素质与职业技术技能。
学风
一直努力每天进步
“一直努力”提炼了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的精神。
“每天进步”表达了完善自我好比愚公移山,不可一蹴而就,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天天有进步。“一直努力,每天进步”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激励学生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而只有一直努力与每天进步,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才能不辱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光荣使命。
上一篇: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邓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