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滩镇
泸县辖镇。1951年设牛滩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厅房、八甲、万庄、赵湾、天全、新窝、寿尊、百洋、滩上、青水、坳田、新华、新嘉、红旗、营山、祠堂、刘沟、王坝、接龙、滩沟、革新、新村、横牛、董坪、团结、新林、关斗山、长伍、建设、蔡河、马岭31村委会和牛滩一、二、三街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采煤、化工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高粱。
中文名:牛滩镇
行政代码:510521105
身份证前6位:510521
长途区号:0830
邮政编码:646106
隶属政区:泸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E
辖区面积:75km2
人口数量:约4.7万人
人口密度:627人/km2
1、地方简介
牛滩镇
泸县辖镇。1951年设牛滩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厅房、八甲、万庄、赵湾、天全、新窝、寿尊、百洋、滩上、青水、坳田、新华、新嘉、红旗、营山、祠堂、刘沟、王坝、接龙、滩沟、革新、新村、横牛、董坪、团结、新林、关斗山、长伍、建设、蔡河、马岭31村委会和牛滩一、二、三街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采煤、化工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高粱。
2、历史沿革
1951年设牛滩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7年,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厅房、八甲、万庄、赵湾。天全、新窝、寿尊、百洋、滩上、青水、坳田、新华、新嘉、红旗、营山、祠堂、刘沟、王坝、接龙、滩沟、革新、新村、横牛、董坪、团结、新林、关斗山、长伍、建设、蔡河、马岭31行政村和牛滩一、二、三街3个居委会。
3、行政区划
牛滩镇区划
510521105004121金牛社区
510521105220220坳田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2122横江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3220团结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4220新林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5122建设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6220王坝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7220接龙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8220革新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39220新加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0220红旗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1220营山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2220八甲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3220赵湾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4220天全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5220寿尊村民委员会
510521105246220白洋村民委员会
4、地方人口
牛滩镇
牛滩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8281
男:19646
女:18635
家庭户户数:12248
家庭户总人口(总):34984
家庭户男:17385
家庭户女:17599
0-14岁(总):7724
0-14岁男:4151
0-14岁女:3573
15-64岁(总):26800
15-64岁男:13688
15-64岁女:13112
65岁及以上(总):3757
65岁及以上男:1807
65岁及以上女:195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6805
5、地方学校
泸县牛滩镇中学
泸县牛滩镇中心学校
泸县牛滩镇中心小学
泸县牛滩镇云山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保安中心小学校
泸县牛滩镇八甲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初级中学校
泸县牛滩镇厅小学
泸县牛滩镇团结制小学
泸县牛滩镇墩田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寿尊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建设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接龙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教办
泸县牛滩镇新加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新村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梁山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玉峰中心小学校
泸县牛滩镇玉峰初级中学校
泸县牛滩镇白洋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祠堂村小学
泸县牛滩镇红旗村小学
6、地形地貌
地处东南平行褶皱岭谷区南端与大娄山的结合部,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分属盆南山地与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展布。大体上以江安──纳溪──合江一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北侧除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低山山垅外,均为丘陵地形。最低点是合江九层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按其特点,全市地貌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7、气候环境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909.4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241.4毫米;年平均气温18.1℃。比历年平均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年日照1050.5小时,比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36.9小时。
8、地方特产
川菜
川菜
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味型
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调味方法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为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有其独道之处。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
川菜的基本味型为麻、辣、甜、咸、酸、苦六种。在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为多种复合味型,在川菜烹饪过程中,如能运用味的主次、浓淡、多寡,调配变化,加之选料、切配和烹调得当,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各种美味佳肴。川菜的复合味型有20多种,如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怪味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蒜泥味型、麻酱味型、酱香味型、烟香味型、荔枝味型、五香味型、香糟味型、糖醋味型、甜香味型、陈皮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椒盐味型、糊辣荔枝味型、茄汁味型等等。
蒙山茶
蒙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仙茶、贡茶,古往今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蒙山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有黄芽、石花、甘露、万叶、银叶和玉叶长春等名牌茶叶,进入国际市场,很受欢迎。“峨眉毛峰”,名茶产于雅安凤鸣乡,1985年在此届优质食品评选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从此“峨眉毛峰”茶叶香飘海外。(雅安)
9、附近景点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被尊崇为中国的诗圣。公元759年12月,为躲避安史之乱,他从长安流亡到成都,第二年三月在浣花溪畔建成茅屋一座,自称为""草堂""。杜甫在草堂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0余首,这期间的很多诗都是以草堂为题触景生情而作。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是成为后人推崇的千古绝唱。杜甫草堂当年有多大规模,我们不得而知。现今草堂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部的梅园形成的,总面积三百余亩。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建筑包括东正门,北大门,大榭,诗史堂,柴门,工部祠五重建筑。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步入二门,一座气势雄伟、宽敞的刘备殿呈现眼前。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为什么儿子刘禅在这里没有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出诸葛亮殿往西可到刘备墓,史称“惠陵”。
出“惠陵”是“武侯祠文物陈列室”,由郭沫若书题。陈列有出土的蜀汉文物复制品和三国历史图片。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以宋代爱国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