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汉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汉书》说:“广汉为人强力,天性慧于孝职。”他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而赵广汉最终遭朝廷腰斩处死的结局,更为其不平凡的经历增添了一层迷离的色彩。
姓名:赵广汉
别名:赵子都
朝代:西汉
出生地点:河北博野县
职位:颍川郡太守、京兆尹
主要成就:发明举报箱
1、人物简介
赵广汉,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汉书》本传中就把擅长处理政务说成是他的天性。
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处理各项公务,往往通宵达旦。并且善于思考,讲究办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但京兆尹的职责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脚下,日常处理政务容易得罪皇亲国戚和当朝显贵,所以,虽然赵广汉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斩的下场。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资治通鉴》所记“京兆政清,吏民称不容口”,是对赵广汉最好的评价。赵广汉是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一。
2、人物生平
不畏权贵,敢于碰硬
赵广汉
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等类的小官,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他先被推举为秀才,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后又被察廉为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县令,因政绩突出升职为京辅都尉,不久擢升为守京兆尹(即代理京兆尹)。上任后不久,赵广汉发现其手下官员杜建,资格老,根基深,为人霸道,在参加汉昭帝陵墓的预建工作中便非法牟取暴利。赵广汉根据举报掌握了这些事实,他先是警告杜建悬崖勒马,但杜建当面唯唯诺诺,背后不思悔。赵广汉见规劝无效,便将杜建逮捕归案。面对众多为杜建说情的宫廷太监和豪绅官员,赵广汉顶住阻力,毫不留情的对其进行了查处,以维护国家法纪。赵广汉通过内线掌握了杜家人劫狱的密谋,先派出手下官吏去警告主谋者:“如果你们真的想这样干,将依法把你们灭门!”赵广汉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果断将杜建斩首弃市。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将罪犯斩首后,将尸体置于闹市示众。此招震慑力不言而喻,达到了峻刑立威的效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大将军霍光等大臣拥立18岁的汉武帝曾孙刘询为帝。时为守京兆尹的赵广汉,因推立汉宣帝刘询有功得到封赏,成为当时赐爵关内侯八人中的一名。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即位后,随即任命赵广汉为颖川(今河南省登封市)太守。他一到颍川便着手调查研究,发现不少豪强贵族*交结庞大,官员与地方富豪结为朋党,社会乌烟瘴气。恶名昭著的原氏、褚氏两大家族,更是结为姻亲,胡作非为。赵广汉经过明察暗访,搞清了本郡豪门大族的基本情况,果断采取措施,把原氏、褚氏两大家族中作恶的头领抓了起来,在公布了他们为害一方的罪状后,立即斩首。赵广汉诛杀首恶,一时威震全郡。经过赵广汉大刀阔斧的整治,颍川的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公元前72年,即赵广汉担任颍川太守的第二年,汉宣帝令赵广汉带兵去前线。战事顺利结束后,赵广汉被朝廷重新任命为守京兆尹,一年后,转为正式京兆尹。官员和百姓对广汉有很高的评价,“以为自汉兴,治京兆者莫能及”。
善于创新,注意谋略
在果断和严厉办案的同时,赵广汉也很注意谋略。据《汉书》记载:“又教吏为缿筒,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为了有效地威制豪强,为民除害,赵广汉令手下人制成瓦质的“缿筒”,奖赏告密。“缿”筒,形状如瓶,有小孔,口很小,投放简牍,可入而不可出,谓之“受吏民投书”,这种“缿筒”,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举报箱。有了这种举报箱,官吏、民众相互揭发,赵广汉则扩大了视听,根据得到的线索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处,极大地稳定了社会治安。
面对颍川的豪强既与官府勾结,又互相连姻结成帮派的严峻现实,赵广汉巧用离间之法,分化瓦解豪强权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汉书》中所说:“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赵广汉奖励一些可利用之人,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指令举告不法,在收到告发信以后,一经核实,便依法治罪。赵广汉还故意泄漏一些揭发材料,同时故意隐去揭发者的姓名,而说成是某某豪门大姓子弟所告发,以便引发他们的内讧。自此后,强宗大族的内部果然出现了分裂,并逐渐成为冤家对头。而赵广汉则一个个地击破,社会风气大大好转。
由于赵广汉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再不敢顶风作案,因为一旦作案,赵广汉也很快就能把他们抓获,这得益于他善于运用“钩距法”寻找线索、灵通信息。据《汉书•赵广汉传》记载,所谓“钩距”是就是旁敲侧击,辗转推问,比如要确知一匹马的价格,就先打听狗的价格,接着问羊和牛的价格,最后去问马价,将这几个价格互相参照对比,以用途大小为标准,就可知道马的价格是否合理(成语“问牛知马”就源自于此)。运用这种方法,使赵广汉对不轨之人的来历、根基、巢穴都清楚了解,对官吏收取、贪污的不义之财的来历和数量,都细致掌握。有一次皇宫一个叫苏回的侍卫在家里被人劫持了。接到报案,赵广汉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终于发现了劫人者的住处。他飞速率人赶到将罪犯擒获。长安几个少年,到一处偏僻的空屋谋划一起劫人,话未说完,赵广汉已经派人来逮捕惩处,这几个少年全都自招认罪。别人都想学他这一招,但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像他那样精通。
得罪豪强,惨遭腰斩
虽然赵广汉任职期间恪尽职守,清正廉明,威制豪强,但天子脚下的京官是不好做的,却也因为惩腐治恶而被贪官污吏、地主豪绅所怨恨。赵广汉在京城第一个得罪的是霍光家族。赵广汉早年曾追随霍光,霍光为三朝元老,位高权重,连汉宣帝都对霍光非常顾忌。就在霍光死后不久,赵广汉查到霍家有非法酿酒、非法屠宰的嫌疑,便亲自带人前往霍光儿子博陵侯霍禹的宅第进行搜查,砸烂了霍家酿酒的器具,还用刀斧砍坏了门户。霍光的女儿是皇后,她向宣帝哭诉赵广汉的“罪行”。宣帝顾及到皇后的面子,就把赵广汉叫来责备了一顿,赵广汉由此得罪了皇亲国戚。
后来,赵广汉又因办案得罪了当朝丞相魏相和司直萧望之,二人相互勾结罗织罪名,诬陷赵广汉,被汉宣帝以控告证据不足、诬陷大臣为由逮捕入狱,最终赵广汉于公元前65年惨遭腰斩。临刑时,长安的无数百姓和官员,自发聚集在皇家宫殿前,齐齐跪下,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低泣,有的则大哭,出现了万人为之送行的动人场面。
3、仕途经历
群众反映
赵广汉塑像
汉宣帝年间发生过一件大事,长安城里数万名百姓以及官员自发聚集在皇家宫殿前,齐齐跪下,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情不自禁地低泣,有的则抑制不住地大哭……这数万名人是因为听说了赵广汉即将被腰斩的消息,前来送别广汉的!他为什么被腰斩?长安的官民又为什么对他的死感到如此悲伤?
事件起因
事情还得从赵广汉初任京官时说起。赵广汉从京辅都尉升为守京兆尹不久,就啃上了一块硬骨头—处理杜建一案。杜建是赵广汉手下的一名中层官员,但资格颇老,根基颇深,为人一向霸道。在汉昭帝还活着的时候,他参加了昭帝陵墓(今陕西咸阳市西北)的预建工作,成了监造平陵的官员。建造平陵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杜建认准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便指使门客从中非法牟取暴利。赵广汉根据举报掌握了这些事实。他先是警告杜建悬崖勒马,但杜建认为自己关系盘根错节,赵广汉岂敢随便动他,于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不思悔-根本不把赵的话放在耳里。
赵广汉见规劝无效,就决定将杜建正式逮捕归案。这下果然是捅了马蜂窝,人还没押到牢里,为杜建说情的人便纷至沓来,这其中有宫廷里的太监,有名门豪绅,也不乏官员。赵广汉当然知道杜建不是一般的人物,处置他会有很大的阻力,但得罪人是小事,维护国家的法纪是大事,他不给来说情的人一点面子。杜家的族人和门客不由得恼羞成隧密谋把杜建从牢里救出来。就在他们图谋不轨之时,越广汉已通过内线完全掌握了他们的阴谋,他先派出一名手下的官吏去警告那些打算劫狱的主谋者:“如果你们真的想这样干,将依法把你们灭门!”此招的震慑力不言而氐然后,赵广汉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命令狱吏将杜建斩首弃市。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将罪犯斩首后,将尸体置于闹市示众。事已至此,已没有人再敢为杜建说话了。京城的百姓交口称赞这件案子办得好。
案件处理
处置杜建一案,可以看出赵广汉一身正气,不畏权势。他在果断和严厉的办案同时,也很注意谋略,因为这样棘手的大案,处理时稍有闪失,就有眺前功尽弃。其时,皇室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动,年仅21岁的昭帝患病而死,几经周譬。大将军霍光等大臣尊立年18岁的刘询为帝,刘询就是汉宣帝,系汉武帝-曾孙。作为守京兆尹的赵广汉,因为推立宣帝参与决策有功,得到宣帝的封赏,成为当时赐爵关内侯八人中的一名。宣帝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73年),赵广汉被调往颍川郡担任太守。颍水郡治所大致在今河南省范围,因境内有颍水而得名,阳翟为郡治所,赵广汉曾做过阳翟的县令,对那里的情况较熟悉。颍川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一位政绩优良、作风凌厉的官员前去治理整顿,赵广汉无疑是一位合适的人选。赵广汉初到颍川任上,开始着手调查研究,果然发现不少问题:豪族大姓通婚姻,*交结庞大;官员也有与地方上富豪结为朋党的,社会乌烟瘴气。恶名昭著的原氏、褚氏两大家族更是结为姻亲,蓄养门客,横行乡里,胡作非为。
颍川郡的这些豪门大族在汉武帝时代已出现,他们通过大量兼并土地来使家族得以发展,而这些地方*的扩张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兵役和税赋。赵广汉到颍川的几个月内,经过明察暗访,已搞清了本郡豪门大族的基本情况,擒贼先擒王,他把原氏、褚氏两大家族中作恶的头领抓了起来,在公布了他们行盗全贼、为害一方的罪状后,立即斩首。赵广汉不畏强暴,诛杀原、褚首恶,震惊全郡。在办理原、褚大案的同时,赵广汉也在着手准备解决富豪、官吏拉帮结派的问题。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互立山头,广养门客,各自形成了一股股*,既互相倾轧,又联手对抗,不但败坏风气,对*和地方*政策的实施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赵广汉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他首先叫手下人设置竹筒,类似现在的保密信筒,专门接受告发的信件,这样做方便了知情者的检举揭发。在收到告发信以后,一经核实,便依法治罪。同时故意隐去揭发者的姓名,而说成是某某豪门大姓子弟所告发,以便引发他们的内讧。自此后,强宗大族的内部果然出现了分裂,并逐渐成为冤家对头,一时奸党散落,社会风气大大好转。由于赵广汉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社会上各种消息都能很快地传到他的耳朵里,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再不敢顶风作案,因为一旦作案,赵广汉也很快就能把他们抓获。
面貌改观
人物形象
经过赵广汉大刀阔斧的整治,颍川的面貌终于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叫改观。在赵广汉担任颍川太守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2年,朝廷令赵广汉带兵去前线,归属蒲类将军赵充国指挥。战事顺利结束后,赵广汉随军返回,宣帝重新任命赵广汉为守京兆尹,一年后,转为正式京兆尹。赵广汉声名在外,这次复任京兆尹,京城百姓很是高兴。赵广汉精力充沛,办事认真,接见百姓废寝忘食。
他善于学习和思考,精通“钩距”。所谓钩距,其实是一种数学推理,比如要了解马的价格,就先问狗的价格,再问羊的,再问牛的,再问到马,然后参照彼此的价格,比较验算,来推测核准,这样就可知道马价的贵或贱而不会失实了(成语“问牛知马”就源自于此)。赵广汉善于运用钩距法寻找线索,得以查清事情真相。长安几个少年,到一处偏僻的空屋谋划一起劫人,话未说完,赵广汉已经派人来逮捕惩处,这几个少年全都自招认罪。别人都想学他这一招,但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像他那样精通。
揭露腐败
赵广汉任职期间,经常能把藏匿的坏人坏事揭露出来,就连一些隐藏得很深的情况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上上下下对此都非常佩服。有一次京城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皇宫一个叫苏回的侍卫在家里被两个坏黼持了。接到报案,赵广汉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终于发现了劫人者的住处。他飞速率人赶到,为了稳住罪犯,赵广汉自己在庭院站下,叫长安丞龚奢敲门通告劫持犯:“京兆尹赵君劝告两位,千万不要杀掉人质,此人是皇宫侍卫。
如果你们现在自首,将得到良好的待遇,万一有幸碰到大赦的机会,说不定还可以获得*。”二人惊愕,又素闻赵广汉威名,想想也没其他出爵,立即打开门叩头请罪,赵广汉也有礼貌地说:“幸好你们让人质活了下来。”把犯人送到*后,赵广汉嘱咐狱吏善待他们,并给他们酒肉吃。按律法到这年的冬天这两名罪犯将被处以死刑,赵广汉就为他们预先安排好了棺材以及安葬用品,并派人告诉他们安心服役,两罪犯叹服:“死无所恨!”
4、人物评价
封建社会的清官,其实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他们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一面,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与廉政建设,仍不乏学习、借鉴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赵广汉的事例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公生明,廉生威,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如《汉书•赵广汉传》记载,“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5、发明举报箱
中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
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到任后,他发现土豪劣绅结党营私成风,形成一霸,无人能治,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为了打击犯罪,为民除害,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像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赵广汉根据得到的线索,组织力量打击犯罪,使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升迁为京兆尹。
6、文学记载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中贵人豪长者为请无不至,终无所听。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
赵广汉墓碑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先是,颍川豪桀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本始二年,从军还,复用守京兆尹,满岁为真。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
地节三年七月,司直萧望之核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广汉竟坐要斩。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