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
大云山脉位于邵东、衡阳、祁东(不是祁阳)三县交界处,是衡山山脉的南方余脉,包括很多山,不能把某个山的俗称作为大云山脉的俗称。最高主峰(小云山)座落于邵东县东南边陲的堡面前乡,俗名大牛山,别名耶姜山,又名白云峰,海拔998.4米,是邵东县境内最高山峰,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衡阳县库宗桥镇南面的大云山脉地段称金华山,最高点雷祖岭海拔450米。区内地形逶迤,山峦叠嶂奇峰突兀,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4%,面积5万公顷。是一处山、水、石、林,水系十分发达,溪、瀑、泉、涧、潭景观兼具,系蒸水发源地;动植物种群繁多,是人们回归自然,旅游观光,避暑纳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探险猎奇的理想之地,是旅游资源未开发的处女地。主要有森林生态旅游,大云山休闲渡假,探险狩猎场,云山乐园;开发地中缝,南天柱,一线天,鸭婆石,坚根石,青蛙石,叫化岩,鸡冠峰,姊妹石,狮子石,道士石,仙人斧,仙人床,仙人桥,天河,乌龟洞等地貌景观;开发申太芝炼丹寺院,六仙殿,辖皇殿,古代炮楼,王夫之等名人的诗词碑林,力侠刘大鹏练功场等人文景观.。广义大云山脉:形似一个乌龟,包括南北两支,中间是很大的盆地。南方是祁山山脉。
1、基本信息
大云山
2、产业结构
大云山脚下的七一七矿,曾是*和省的重点企业。灵官殿镇农业种植近几年蓬勃发展,其中以柑桔的产量最大,且品种多、质优。早熟蜜桔、冰糖桔等已成为拳头产品,闻名遐迩,产品远销两广、内蒙、*、东北三
省等全国二十几个省市,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出口创汇。茶油是灵官殿的又一特产,境内小水、群升、合龙等20多个村盛产茶果,加工的茶油,无油渣,清亮纯正,是真正的纯天然植物油。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香芋生产,已初具规模。2011年新年开始,大云山作为三湘高地迎来了新的开始,大云山获得邵东农业局,邵东龙城大酒店总经理的大额投资,打算在邵东大云山种植特产,进一步合作正在洽谈当中!
风力发电
2010年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看好我邵东龙城大云山风电开发项目。于2011年5月20日来到大云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认为大云山适合实行风能发电项目开发。7月19日,湘电新能源公司的黄体学副总又一次来到大云山再次肯定了该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并表明意向,准备在大云山安装设备进行前期测试。湘电新能源公司认为我县大云山相比其他的县市发展风能发电项目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大云山的风力风速具备了风能发电的潜能,达到了他们要求的最低风速和风时。二是大云山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设施)为风能发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大型机械的进入开辟了道路。三是县乡两级的高度重视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大云山下老百姓对风能发电的热切期望让他们坚定了信心。湘电新能源公司通过测试,确定风能发电项目进入大云山将对我县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一是湘电集团将在我县成立一个年产5000万千瓦风资源容量的湘电集团的子公司,投资将超过3亿元,企业税收交当地税务部门,增加我县税收的同时也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二是建成后为配套使用还将投资建设生产风机和发电机的基地。三是风能发电真正实行后将为大云山的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契机,为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把我县的优势尽显于大众面前,将吸引更多的商贾前来我县投资。大云山的风能发电将为我县的新能源建设带来新的突破,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规划
大云山集森林休闲、观光避暑、宗教朝拜于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公园现有核心游览面积340公顷,规划为祖师殿和真君殿两大景区,48处景观景点。山上有各种植物16科35属1230种,有蕨菜、烟竹笋、霉豆渣等绿色食品20多种,古珍稀树种12种。曾建有28座庙宇,现已批准恢复开放6处。有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战三捷)。大云山被列为岳阳十景之一(云山探幽)、湘北宗教生态旅游区、岳阳生态旅游重点线路。公园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旅游公路已硬化,交通便捷,电力设施完善,已建有2座移动通讯塔,电讯塔一座及一处电讯模块基站。公园现有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为12009.5亩,风景林面积8790亩,大云山为行政管理的事业单位,每年由县财政下拨8万元的转移支付款,属自收自支单位。多年来,公园通过国家投入、招商引资、公园自筹等多方手段共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公园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旅游前景广阔,每年来山游客达20万人次之多,仅门票收入一年达80万元。2007年,公园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政局稳定,招商引资有突破,财税建设有序发展,基础建设在加强,关注民声,创建民本公园。招商引资407万元,偿还民间借贷165万元,花费45万元拓宽公路17公里。自2007年9月30日起全园老百姓实行养老保险,做到老有所养。公园各项工作稳步前进,社会团结,政局稳定,以和谐公园为主体向前发展。
3、景点传说
大云山
相传唐朝时代,有六位仙人,即铁拐李,汉钟离,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见云山秀丽,风光迷人,来此山腰下了七天的棋,七天之中,山下一穷放牛娃,每天都清晨上山放牛,并且为他们清理下棋场地。每天都是观棋不语,他家贫,勤劳,且孝敬父母,这些仙人有心想帮助他成仙,其中一人就问放牛娃:“这里有几个人在下棋。”他连数了两次,都说:“六人下棋。”话音刚落,见其太不聪明,一会儿就不见人影,放牛娃同当地讲了这件事,当地问他这些人叫什么名字,他又详细地介绍,当地的老年人都知道这都是仙人,为了纪念这些仙人,大家捐钱捐物修成了这座大殿,取名为“六仙殿”。
黄士岭
从大云山东麓的等江亭出发,行不到一公里便到黄土岭。黄土岭四周山峦皆为黑砂壤,唯此为黄土,故名。
叫化岩
从黄土岑沿溪而上,只见山边兀立着的两块巨石,斜斜地拥在一起,下面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间,这就是叫化岩。从前,往来于衡祁三阳的乞丐们,常在此岩下避风躲雨,因而得名。
石草鱼
叫化子岩下,一股清澈的溪流在巨石间穿行,逆流而上便是水竹冲。据说这里从前遍长水竹。冲中溪水里有一种状如草鱼的小鱼,当地人叫它“石草鱼”。石草鱼最大的长也不过五寸,生活在水下的石缝中。一捉住它,它全身就分泌出乳白色的沾液,滑溜溜的。石草鱼离开此溪即死,但鱼肉味道鲜美无比。整个大云山小溪无数,惟有水竹冲到叫化子岩一段溪流中有此小鱼。
石板路
刘践后石板路,在水竹冲冲口,有一条石径盘曲而上的石板路,这条路宽1.2米,长3888级。相传是红旌村的一个刘姓大财主修筑而成的,因他聚了三个老婆都不生小孩,大家都叫他“刘绝后”。他不服气,便请来一个高人给他算了个命,高人说:“从子星来看,你有七男二女,他你要多做善事。”于是,他便请了二位石匠和几个长工,整整修了三年,路修筑成功后,果真生了七男二女,因其子女多,大家又称他叫“刘践后”。后来过路人称此路为“刘践后石板路”。
仙人桥
仙人桥、鸡冠峰、石鼓仙鹤
在刘践后石板路登级穿行于松杉之间约十几分钟,林带边缘一座石桥呈于眼前,这便是仙人桥。仙人桥形如乡村常见的石板桥。桥高五米多,长三米左右,桥面平整,有两米来宽。整座桥由三块巨石组成,两块巨石相隔2米左右,如两堵墙似的,依着陡峭的山坡,一前一后地挺立着,一块巨石铺在上面。桥向山下的一端高些,远望去,有凌空欲飞之势。
传说峨嵋山有位仙人,一天夜里骑鹤路过大云山,见这里秀丽幽深,就想架一座通往峨嵋山的石桥,好让他的弟子们来往方便。刚架好一节,谁知仙平踩响了石鼓,石鼓声惊动了山上的金鸡,金鸡一叫,山下家家户户的雄鸡跟着叫起来。仙人怕人们知晓他的行踪,一怒之下,一脚将仙鹤踢得趴在山腰变成一块大石头,伸手抓起金鸡腾云就走。金鸡乘仙人不备,挣脱了跳到大云山巅引吭高歌。仙人回手一指,金鸡化为硕大无比的石头,矗立在大云山巅。当地人把大云山最高峰取名鸡冠峰由此而来。
在仙人桥再往上一点,有一块巨石,像一只大鸟趴在山坡上。这便是传说中的石鼓仙鹤。
锡凡殿
大云山图册很久很久以前,大云山此段山坡上长满了檀香树。有七个烧木炭的单身汉,把山上的檀香树都砍了,装做一窑烧起来。檀香直冲天庭,玉皇闻香大惊,忙令太上老君去把他们招上天庭。飞升之际,有一个便急难禁,待便后出来一看,其余六人已随老君飞升。他只好在此建起一座道观,供奉着老君及六位同事,观名“锡凡殿”
狮子石
相传大云山脚下的太阳村,家家户户都喂鸡,就是不下蛋,于是大家都产生怀疑;就到处寻找鸡蛋,找到这个象狮子一样的石头旁,便发现有一堆蛋壳,大家就拿来铁锤将狮子石的下腮打掉,从此鸡婆下蛋了,再也没有丢失了。
大云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当地农民在农闲季节把牛都放到大云山腰去喂养,在牛栏场这块地上,有一个山窝地,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下雪,都有无水,牛就在此地露宿,牛可以早晨自动上山吃草,晚上自动回来,只要付一箩谷的工钱给山腰的农户看管,大家称此为牛栏场。
雷打坪
传说远古时代,大云山上有一条黄褐的蟒蛇,长约七米,大如斗桶。
经常出没在森林水沟之中,危害百姓,每年要几条人命,当地人称之为蟒蛇精。
双桥村邓晚成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打猎人,擅长射箭,跑起路来比猎狗还要快,以打猎维生。
一年春的上午,邓晚成带着猎狗独自上山打猎,来到大云山顶,突然听到山凹里发出滚树似的响声,说时迟那是快,不一会儿功夫,猎狗就被蟒蛇缠死了。邓晚成见蟒蛇又抬头向他逼近时,吓得全身直冒冷汗,在这万般无奈之机,邓成晚忙拉弓搭箭,一箭射中了蟒蛇的七寸,顿时痛得蟒蛇直打滚,将山地滚成了一块8米见方的大坪,激愤了的蟒蛇又准备再次向猎人扑来时,天公做美,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霎时,一声巨响,蟒蛇被雷击毙,化成灰尘,害人蟒蛇精终于被除,后来人们称此地为雷打坪。
仙人斧
传说一仙人路过大云山庄,巨石挡住去路,此仙人便用石头做爷子,劈开一条道路,然后将石头插入一石头中,时人称之为仙人\斧。
姊妹石
传说一只仙鹤飞过大云山时,见山中古木参天,层岩叠嶂,泉水奔流、风光迷人,立足石上赏景。一和尚经过此地,惊动仙鹤,便展翅高飞,用力过猛,将石头踏破,两块石头并排趴在山坡上,人们称他为姊妹石。
道士洞
鸡冠下有一洞,其形似一人盘座于此中,传说唐朝申泰之曾在此修炼成仙,故名曰:道士洞。其上有一洞,初极狭,里高七尺,且宽阔,传说有一条蟒蛇于此洞中修炼,而得名为蟒蛇洞。
鸭婆石
在六仙殿后的石峰上,有二块重1吨余的石头叠在一起,其形象鸭子,若人到石头上去摇动,便会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大家称此石为“鸭婆石”。
上一篇:历史频道之失落的世界
下一篇:值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