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州的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合作、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全县总土地面积5419.6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0′-104°02′,北纬34°10′-35°10′。东西长115公里,跨径1°22′,南北宽113公里,跨纬1°,海拔2000-4920米,县城海拔2540米,年均温4.6℃,麻路海拔2690米,年均温4.9℃。全县辖1镇16乡,98个村委会,4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万多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汉、藏、回、土、苗等10多个民族。属国列牧业贫困县,也是全省十二个重点天然林区县之一。
中文名称:卓尼县
英文名称:zhuoniCounty
所属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1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
*驻地:柳林镇
地理位置: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著名景点:大峪沟、石门峡
人口:9.56万(2010年)
方言:藏语
面积:5419.66平方千米
机场:夏河机场
火车站:合作站。兰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甘P
电话区号:0941
邮政区号:747600
1、行政区划
卓尼县辖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大族乡、卡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柏林乡、藏巴哇乡。
下辖地区 | 简介 |
---|---|
柳林镇 | 位于卓尼县中部,县*驻地。地处洮河北岸丘陵河谷地带,平均海拨2540米。面积52.122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870户8000人(2008年末)。辖3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洮河大桥沟通两岸,有公路接S306岷(县)合(作)公路。景点有安多古刹禅定寺、古雅山森林公园、土司旧居、杨积庆烈士陵园、洮水流珠。 |
木耳镇 | 位于卓尼县东南部。地处洮河两岸,洮河南岸地势平坦,北岸山大沟深。面积1003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846户8741人(2008年末)。辖11个行政村。镇*驻多坝村,距县城13千米。平均海拔2490米。岷(县)麻(日)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冰谷藏族民俗村、旗布寺、大峪沟香巴拉渡假村、云江峡、旗布峡、三角石、大熊猫活动痕迹。 |
扎古录镇 | 位于卓尼县西部。面积234.216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067户5886人(2008年末)。辖8个行政村。镇*驻麻路村,距县城53千米。地处洮河南北两岸,车巴沟口,平均海拔2700米。为半农半牧区。境南森林茂密,驻有齐百西林场。岷(县)麻(日)公路过境。景点有九眼泉、柏香山、千年神潭、九龙山、雅鲁寺、大扎寺。 |
纳浪乡 | 位于卓尼县东南部。面积228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689户7142人(2008年末)。辖7个行政村。乡*驻纳浪村,距县城36千米。境南为迭山山地,北部为洮河谷地。平均海拔2440米。为半农半牧区。岷(县)麻(日)公路穿境而过。 |
喀尔钦乡 | 位于卓尼县中南部。面积791平方千米,农业人口2090户10135人(2008年末)。辖12个行政村。乡*驻达子多村,距县城20千米。地处洮河两岸,平均海拔2620米。岷(县)麻(日)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九天石门奇观、达日卡峡、藏族村寨、古城阳坝。 |
刀告乡 | 位于卓尼县西南部。面积334.102平方千米,农业人口604户4446人(2008年末)。辖3个行政村。乡*驻贡巴村,距县城67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2900米。齐百西曲穿过中部。景点有黄教寺院贡巴寺。 |
尼巴乡 | 位于卓尼县西南部。面积770.419平方千米,农业人口783户4831人(2008年末)。辖4个行政村。乡*驻石巴村,距县城79千米。地处齐百西曲河上游两岸,山大沟深,平均海拔2940米。森林、草山资源丰富。系纯牧业区。 |
完冒乡 | 位于卓尼县西北部。面积318平方千米,农业人口582户3844人(2008年末)。辖5个行政村。乡*驻根沙村,距县城54千米。属低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3040米。系纯牧业区。S306岷(县)合(作)公路穿境而过。 |
阿子滩乡 | 位于卓尼县西部。面积95.489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356户7150人(2008年末)。辖7个行政村。乡*驻古战川,距县城33千米。属低山丘陵地形,平均海拔2840米。为半农半牧区。S306岷(县)合(作)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康木车寺、阿子滩白菩提塔等。 |
申藏乡 | 位于卓尼县北部。面积171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512户7904人(2008年末)。辖7个行政村。乡*驻申藏村,距县城32千米。平均海拔2820米。草场资源丰富,为县主要牧业乡之一。景点有铁占山、什路药水泉。 |
恰盖乡 | 位于卓尼县北部。面积584平方千米,农业人口509户3245人(2008年末)。辖4个行政村。乡*驻温布滩村,距县56城千米。地处斜藏大山与美日山之间,平均海拔2820米。中部为天然牧场。为半农半牧区。景点有恰盖寺院。 |
康多乡 | 位于卓尼县北部。面积531.974平方千米,农业人口359户2235人(2008年末)。辖4个行政村。乡*驻康多寺,距县城114千米。地处冶木河上游,四周群山环抱,属山谷盆地,平均海拔2720米。系半农半牧区。景点有康多寺、康多峡景区、黄捻子沟、香子沟景区。 |
勺哇土族乡 | 位于卓尼县北部。面积40.243平方千米,农业人口352户1759人(2008年末)。辖2个行政村。乡*驻大庄村,距县城104千米。境内山高谷深,平均海拔2800米。冶木河穿流而过。为半农半牧区。景点有勺哇土族民俗村、勺哇景区。 |
2、县民由来
卓尼系藏语,汉意为两棵油松或油松。相传很早以前在卓尼大寺寺址处有两棵苍劲挺拔的油松。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鬓》和《安多政教史》记载:1254年(-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卓尼”是“召相”之变音。“卓尼”还有另一解释:相传卓尼土司的祖先当初从*盼包宗(今达孜县)起程东来之际,其所在部族的首领穆旺坚参告诉他们:“你们一直向东走,可遇到一条大河,那儿有很多的交相(油松)。”土司先祖率部辗转到达今卓尼时,果然遇见了滔滔东流的洮河,并有很多油松。于是,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脱口说出“交相尼达”!在这里“尼”可解释为“找到”、“寻见”。按寺址的土壤和当地气候来看,适宜油松生长,当时八思巴派人建寺,这里可能有很多油松。若只有两棵油松树,很可能是建寺前已有人栽培。
卓尼一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而卓尼之所以在藏区和内地享有一定盛誉,是与卓尼悠久的历史、卓尼土司的政教业绩、卓尼大寺及其卓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等卓尼地区光彩夺目的人文历史密不可分。
3、历史沿革
卓尼县市民
卓尼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夏、商、周时期,卓尼属雍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卓尼为秦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郡,县境归陇西郡所辖,属临洮县地。
西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部、103郡、1314县,县境归凉州刺史部属下陇西郡所辖,仍属临洮县地。
东汉时仍属凉州刺史部陇西郡临洮县所辖。章帝建初二年(77年),居于松茂诸地的烧当羌由望曲谷、洮源漒川出兵两路,包围南部都尉于临洮。章帝遣车骑将军马防(马援之子)率兵出击,因临洮地险,车骑不便通行,加之羌兵占据洮水之险,马防无奈,退兵至今岷县梅川筑索西城,迁南部都尉及临洮县居此。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当煎、勒姐羌攻破羌县(今青海省碾伯县),钟羌复出望曲谷,沿洮水长驱直入,攻没临洮县。顺帝永建元年(126年),马贤(马防之子)与钟羌战于临洮,钟羌降,洮西尽复。阳嘉二年(133年)仍于秦临洮故县址置临洮郡临洮县及陇西南部都尉。
三国分鼎,县境初属魏雍州之地,仍设陇西郡及洮阳县,旋改为秦州陇右郡临洮县。魏雍、秦州为了巩固边防,又于洮水北岸设洮阳(疑今牛头城)、候和二戍。县境洮水南岸迭山,即为魏国秦州与蜀国益州银平郡之界山。两国间的许多拉锯战争就是在此地展开的。蜀汉景耀末年,姜维越今扎尕那出卡车沟占领魏临洮郡治,攻洮阳,与魏将邓艾战于候和。姜维不胜,由原路退屯沓中(今舟曲县境内)。
晋一统三国,分全国为19州、173郡、1190县,县境大部分为秦州陇西郡临洮县辖地。晋惠帝时,改易郡县,县境大部属狄道郡洮阳县辖。东晋时,吐谷浑占据了整个洮西地区,在洮水两岸修筑了很多土城堡戍守。有泥和戍、洮阳城、候和城(即《水经注》中说的洪和城),与之同时,原晋置临洮郡县相继沦陷,县境大部被吐谷浑政权控制。
十六国时期,地方军阀割据纷争,县境朝秦暮楚,置废无常。县境东北部归前赵陇西郡临洮县辖领,西北部仍由吐谷浑占据。
前秦时,县境属河州陇西郡临洮县辖领,西南大部仍属吐谷浑政权领地。后秦未收复洮西诸地,仍于原秦故城设临洮县,收洮阳、洪和诸地。
前凉时,县境属秦州陇西郡统属。后凉时,县境部分地域属陇西郡临洮县辖。
南凉时,县境仍归陇西郡临洮县属。
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时期,县境归河州辖领,于原临洮县治设临洮郡,领县汎潭,郡县同治,统领县境洮水流域。太和中(477—499),吐谷浑于境内又重修洮阳、泥和诸城戍守,于原临洮郡城设洮州。
北周改西魏汎潭县为临潭县,并于县治置洮阳郡,兼置洮州,并在吐谷浑迷和城附近设旭州。
隋代,域内一统,州、县废置频繁。初废洮、旭二州,改洮阳郡为临洮郡,郡治美相县,领11县,在今县境周围就有美相、临潭(本名汎潭,废址在今卓尼县喀尔钦乡羊巴村)、博陵(今羊永)、宁人(今卓尼县城附近)等县。后又将博陵、宁人二县合并为当夷县(今临潭新城)。
唐代,分天下为十道,以道统州,以州辖县。卓尼县境属陇右道所辖。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隋临潭故县,复置博陵郡。二年于美相置洮州。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徙洮州及美相治于洪和城;贞观五年仍改原美相县为临潭,洮州仍治于洪和城;八年徙洮州治于洮阳川(疑今牛头城),置洮阳城。仍于旧洪和城置美相县,隶洮州。开元十七年(729年)废洮州并入岷州,于原州西磨禅川置神策军镇守(今迭当什村有遗址)。玄宗开元二十年以临潭置临州,二十七年复改为洮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临洮郡,领临潭(郡县同治)、密恭、美相诸县及安西府。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临洮郡为洮州,仍治临潭。这一年整个洮西地域均陷于吐蕃。州县俱废,县境均属吐蕃统领。
五代时期共历53年,县境仍属吐蕃。后来吐蕃因内乱而分裂,大小部落互不统属,形成割据局面。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朝廷利用洮州地区蕃汉民众思慕华夏统一的有利时机,派重兵收复洮西,升洮州为保顺军,并以保大军节度,旋即又失。
宋代初期仍袭唐制,至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始分全国为15路,分领府、州、军、监。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洮西,于今临潭县治旧城设洮州,县境属之,隶熙河路。旋即弃之不守。熙宁九年,又于今县境东部设滔山监,辖今岷县以西及县境东部地区。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又收复洮西,仍设洮州。三年升洮州为团练州,县境属之。北宋时县境除数年归宋辖领外,均属吐蕃角厮啰政权统治。
金代,分天下置19路,县境属其临洮路洮州所辖。
元代在全国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初县境为总制院辖地,隶属于吐蕃等处宣慰司脫思麻路洮州所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县境大部改属河州路洮州可当县辖地。县境东南边缘的西尼沟等处属岷州;东部的洮砚等处归铁州;藏巴哇一沟则属于陕西行省巩昌路临洮府狄道县赵土司所辖,赵曾于此设上、中、下三砦分土兵。
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县境地域均属之,后于洪武十二年升所建卫,隶陕西都司。又于岷州设洮岷兵备道,兼分巡道,统洮、岷二卫及西固、阶、文三千户所,漳、成二县军务。时县境分属卓尼、旧洮堡二寨。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廷授卓尼吐蕃后裔头人些地为土官指挥佥事,管理部分番族部落。正德四年(1509年)些地玄孙旺秀入朝,皇帝赐姓名为杨洪,仍袭职土官指挥佥事,准卓尼建置军民千户所,实授土千户(《明实录》),准其世袭,隶属洮州卫,由陕西都司巩昌府所辖。
清代,乾隆时改卫为厅,土司仍沿明制。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时,卓尼土司辖境除今县*,还有今迭部全境,舟曲、临潭、岷县部分辖地。东至岷州归安里,南至阶、文、西固及四川松潘,西至洮州作盖,北至河州边墙关隘。有16掌尕,48旗,520族,15000户,近10万人。
中华民国于1912年建立,1913年废府、州、厅建置,代之以省、道、县制。甘肃省*作出了取缔土司制度的决定,县境归临潭县统领。但此时的卓尼土司,至清道光朝以来,已拥有大半个甘南的辖地,不仅使当时的临潭县无法统驭,即就是民国*改土归流的政策也未动摇土司的统治地位。
1932年,改土司衙门机构为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军政合一机构)。
1937年,“博峪事变”爆发,卓尼设治局成立,县境进入“流”(设治局)“土”(保安司令部)并存的过渡性政权形式。
1944年北山事件中,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接受整编,设治局力量得以加强。第一个非土司制的国家行政建置始在卓尼立足,与兼理军政之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并驾齐驱,隶属于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岷县。
1949年9月14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卓尼设治局、*卓尼党部、三青团区队部和参议会等机构。
1950年10月1日,中国*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成立,隶属甘肃省岷县专区。同时,杨复兴宣布在卓尼废除土司制度。
1953年10月1日,成立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8年12月31日,卓尼与临潭合并,撤销卓尼县建置,称临潭县,治所设旧城。
卓尼县城
1961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卓尼县建置。
1983年下半年,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村委会,生产队改村民小组。
1983年12月30日,省*批准撤销城关乡,设立城关镇。
1985年1月,新堡乡更名为藏巴哇乡。
1986年5月10日,城关镇更名为柳林镇;10月25日,增设勺哇土族乡。县辖乡镇增为17个。
1996年,卓尼县面积5419.7平方千米,人口9.5万人,其中藏族占58%。辖1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乡、纳浪乡、洮砚乡、藏巴哇乡、柏林乡、卡车乡、大族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阿子滩乡、完冒乡、扎古录乡、刀告乡、尼巴乡。县*驻柳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95659人,其中:柳林镇14403人,纳浪乡7165人,木耳乡8952人,大族乡5570人,卡车乡4635人,扎古录乡6032人,刀告乡4419人,尼巴乡4390人,完冒乡3450人,阿子滩乡6779人,申藏乡7660人,恰盖乡3154人,康多乡2268人,勺哇土族乡1726人,洮砚乡6974人,柏林乡3653人,藏巴畦乡4426人。
2002年6月25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字21号批复:撤销扎古录乡、木耳乡,设立扎古录镇、木耳镇。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大族乡、卡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柏林乡、藏巴哇乡。
2005年12月13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59号批复:撤销柏林乡、大族乡,分别并入藏巴哇乡、卡车乡;卡车乡更名为喀尔钦乡。
2005年末,卓尼县辖3个镇、11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扎古录镇、木耳镇、尼巴乡、刀告乡、喀尔钦乡、完昌乡、阿子塘乡、申藏乡、恰盖乡、唐多乡、藏巴哇乡、洮砚乡、纳浪乡以及勺哇土族乡。共有3个居委会、98个村委会、465个村民小组,20127户100632人,5694平方千米。
2008年末,全县面积5694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75万户8.70万人。辖3个镇、11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喀尔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藏巴哇乡,97个行政村,469个村民小组。
4、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州的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合作、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全县总土地面积5419.6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0′-104°02′,北纬34°10′-35°10′。东西长115公里,跨径1°22′,南北宽113公里,跨纬1°。
地形地貌
卓尼县全县地质属北秦岭皱褶带南部,结构复杂。海拔2000-4920米,县城海拔2540米。地貌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气候条件
卓尼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日照短、温差小、降水多、湿度大。年平均气温4.6℃,最高月7月平均14.8℃,最低月1月平均-7.6℃,极端最高和最低分别为29.4℃和-23.4℃;本县年均降水580毫米,蒸发量小,气候湿润;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1.56米/秒;全年日照时数2186小时,无霜期90-119天。采暖气象参数参考合作市的采暖参数。
5、自然资源
水电资源
水电资源丰富,黄河一级支流——洮河流经县境8乡镇,长达174公里,各类大小河流呈网状分布,年地表径流量28.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2.84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利用量50.37万千瓦。
矿产资源
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全县地质属北秦岭皱褶带南部,结构复杂,初步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铅、锌、汞、大理石、石灰石等,全国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其石料产于卓尼县洮砚乡,并以雕刻精美享誉国内外。
林业资源
卓尼县是甘肃省十二个重点林业县和重点牧业县之一,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也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草原禁牧休牧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林地面积294.1万亩,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有云杉、冷杉、松柏、桦木等;林地出产蕨菜、狼肚菌、木耳等山野珍菜,开发价值较高,并出产党参、麝香、冬春夏草、贝母、藏红花等名贵药材。
交通条件
卓尼县交通运输业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全县所辖县乡公路12条,共计360.42公里,其中县道6条280.52公里,,乡道6条79.9公里;"九五"期间建设卓西路三级铺油43公里,江迭路三级卓尼境47.406公里。全县现有等级公路250.72公里,最高为三级90.41公里。卓尼境内无国道通过,省道S306线在境内分二段通过卓尼38公里。
人口民族
卓尼县是一个少数民族县份,全县有藏、汉、土、回、蒙等10个民族共10.19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64%左右。
6、经济发展
以下为2012年经济总结
综述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4.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2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1.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95元,同比2011年增长1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1元,同比2011年增长16.6%。
同2013年相比,2014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595万元。
农业
2012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05.13平方千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6平方千米,油料面积26.33平方千米,蔬菜面积1.4平方千米,药材面积13.33平方千米,其他农作物面积14.13平方千米,粮食产量达1.28万吨,油料产量达0.43万吨。农机具拥有量达17692台,总动力达59279千瓦。
2012年,农牧业增加值2.9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68元。全县成立生产加工龙头企业3个,年产值达2260万元,农产品加工率为13%;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3个;流转土地125.122平方千米,流转率达2.3%。
畜牧业
2012年,各类牲畜饲养量达84.66万头,年底存栏达53.48万头,其中牛存栏13.3万头、羊26.8万只、猪6.7万头、鸡6.68只,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达33.82%、45.52%、36.02%,肉产量达9800吨以上,奶产量达5160吨以上,蛋产量达372.9吨。
工业
2014年,同2013年相比,2014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59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95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8400万元。生产鲜冻肉1532吨,同2013年相比增长近5倍,生产砖1014万块,同2013年相比增长2.7%,电力企业发电50469万千瓦时,生产洮砚1689方,同2013年相比增长28%。
7、社会事业
教育
尼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5所,其中普通类完全中学1所,双语类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学校、电大工作站)1所;县直普通类小学2所,双语类小学1所;乡镇九年制学校10所,乡镇中心小学7所;乡以下六年制小学54所,村校68所。截止2005年,有在校学生17512人,其中小学生13232人,初中生3442人,高中生838人。有适龄儿童11416人,已入学11062人,入学率96.89%,适龄儿童中有适龄女童5016人,已入学4840人,入学率96.49%。全县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教育:有普通类全日制中学一所,"双语类"全日制中学一所,两所学校总占地面积56815.6平方米。学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配齐,有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卫星地面接受站等。教育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两所中学高中部共有学生838名,专任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学历达标率56%。
医疗卫生
卓尼县现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所,乡镇卫生院16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所46所,个体诊所22所,企业医务室6个;共有病床194张,其中县级146张,乡镇卫生院32张,个体诊所16张。16所乡镇卫生院总服务人口近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90%;目前达到"一无三配套"的卫生院有4所,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25%;46所村卫生室平均拥有房屋面积14.32㎡。
8、节庆风俗
觉乃藏族民歌“哇杰勒”
卓尼觉乃藏族民歌"哇杰勒"使用于藏族婚礼仪式,有"善巴"和"阿迦"两种表演方式。"善巴"全部为演唱,演唱过程中夹杂一些祝词朗诵,"阿迦"在演唱过程中则配以简单的舞蹈。由"善巴"和"阿迦"共同构成词曲完整而配套的婚礼组歌,其曲目与具体场合紧密结合,形成定规而不能随意更动,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的始终,按固定程序相继出现。"哇杰勒"的歌词内容相当丰富,有赞美诗、叙事诗和藏族格言,每首段落不定,以问答式居多。
莎姆舞
萨姆舞
莎姆舞,藏语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祈祷平安的舞蹈,是流行于卓尼藏巴哇乡和洮砚乡境内的一种古典锅庄舞,因其使用的击打方式颇似货郎用的拨郎鼓,故汉语又称巴郎鼓舞。据史料记载,巴郎鼓舞自宋代延续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了弘扬了族文化,展示洮河文化的古朴风情,让莎姆舞这一民间艺术奇葩走出卓尼,走出甘南,使其正真成为卓尼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纽带,卓尼县委县*组织专业人士对莎姆舞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把莎姆舞作为卓尼集中向外展示的文化品牌进行锻造和宣传。2001年在卓尼大峪沟举办的"藏族文化与甘南旅游产业研讨会"上,邀请州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和探讨。之后,卓尼县还组建了民间业余莎姆舞艺术团,*电视台专题组也到卓尼进行了专题采访,2003年,县上邀请专业人员,对莎姆舞的音乐及舞蹈形式进行了更新,在原有古朴、豪放的风格中融入了昂扬向上、激情流畅的现代歌舞风格。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第四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方队表演中,由卓尼县莎姆舞业余艺术团表演的莎姆舞荣获方队表演一等奖,这一殊荣使莎姆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被州内外观众所接受,也使它真正成为卓尼向外集中展示的文化品牌。
插箭节
插箭节
祭山神用木杆和简牌。木杆长8尺,上端削尖,系上彩绸或彩带,象征箭杆。箭牌是由长2.3尺,宽3寸的薄木板制成,上绘五色云图,由男子各执其中一种,到时于山头指定地点集中,插成一簇,上缠麻呢经幡,下部以石块固定,周围以木栅、荆棘丛护,并扯白毛线网罩。箭牌上的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草原森林,黄色代表五谷杂粮等,带有浓郁的古代部落祭祈神灵的遗风。
结婚风俗
在卓尼县洮河沿岸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的藏族青年男女婚姻,虽有*结合的习惯,但仍然施行着"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制。某家的女子被男家父母看中,愿为儿子娶来作妻时,便请一个女媒人,向女家父母去探询,女家若同意,便再请正式男媒拿着一铜壹酒,壶颈系一条"哈达"(有些地方系红布带,有吉祥之意)去说媒。酒多为青稞酒,以此为"透话"礼。媒人回男家复命时,女家给媒人一支箭,名曰"女儿箭"带回去,表示愿意结亲之意,自此成为姻亲,完成了订亲或订婚程序。自订婚后,男方家每年须向女家送礼两次(正月、八月十五),直至结婚后为止。送的礼物第一年每次十二个馍,一瓶酒,俗名为送酒。以后馍馍减去两个,酒相同。需要商议迎娶事宜时,媒人亲自去送礼。
之后,由女方家长报说女儿的陪家品,实际上就是向男方提出索要彩礼的要求,男方根据女家陪嫁的多少,相应地提出给女方的彩礼,新娘的衣物饰品则需男方一次或分几次送足。贵重的金银饰物在订亲时承诺,成亲后逐渐补置。彩礼除现钱外,还有衣服、头饰、耳饰、手镯、戒指等物。另须整猪一口,腊肉六、七块,大砖茶数块。家庭富有者,还要牵一头牛或一匹马。农区的彩礼多为粮食、布料与现金,嫁衣布料单薄,色彩鲜艳。过去多用棉布、绸缎、条绒等,现在亦流行毛料之类。彩礼一般由妇方家列出彩礼清单,经过媒人和男女双方家主商议决定。彩礼一般在娶前"吃酒"时一并由媒人送到女家。
结婚风俗
婚礼中男方宾客云集,炕头端坐"沙尼"(亲房)中德高望众的老者,负责婚礼总管。担负演唱婚礼歌的"官兴"也守候在堂屋门口,帝边桌上摆着抹有三点酥油和担着柏香技的碗。当"尚欧"们拥着新娘来到大门外时,男方的四位娘娘(姑妈)手捧酒碗,向"尚欧"们祝福道安。"尚欧"们则用中指蘸酒三下,弹向空中。这时"阿巴苯本"(苯教僧人)口念咒语,送出"祀食",婆婆手执铁勺,里面放几个烧红了的鹅卵石,浇上食醋,随着升腾的雾气,围绕送亲的人群左右各转三下,弃于水洞,意即送走晦气,后才将新娘拥入大门行大礼。所有送亲的"尚欧"则成为新婚宴席中至高无上的贵宾。入席后每人面前各摆一只抹有三片酥酒的酒碗,象征吉祥。"官兴"手执酒碗,向宾客们致以热情的祝婚词后,双方即开始边吃边唱"善巴",4名女客边唱边舞"阿迦",直至婚礼结束。吃过"起脚面"(婚礼结束前娘家人吃的长面条),男方须赠每位"尚欧"一盘蒸馍,一块猪肉肋条,肩搭一条哈达后,尚欧们才护拥新娘乘马返回娘家,遵循新娘"不落夫家"的古风遗俗。十天半月甚至半年后,娘家父母重新将新娘送来,夫妻才得以洞房花烛,过上甜蜜生活。
9、地方饮食
饮食 | 简介 | 图片 |
---|---|---|
贴锅巴 | 是将青稞面发酵和成面团,压为薄饼,贴于大铁锅内帮,锅底留适当水,待锅开即可用温火焖熟,与小麦面做成的馍相比,别有风味。 |
|
手抓羊肉 | 流行于牧区或县城居民家中,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并佐以各种调料,煮熟后捞出用手抓食。在捞出的热肉上撒些许芫荽并拌以大蒜,为日常食用与待客的上等食品。 |
|
蕨麻哲则 | 是将大米煮到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面汁,拌以酥油,放笼内蒸熟。另将蕨麻煮熟,食用时在一个盘内将大米饭和蕨麻各盛一半,加上白糖,浇上酥油乘热吃,味道绝佳。多流行于牧区。 |
|
麦索 | 是将快成熟的青稞穗摘下来,脱去麦芒皮壳,用石碾子磨成条索状,调以菜油、辣子、芫荽、青泥蒜食用,则另有一番清香味。 |
|
臊子面 | 是流行于当地农牧区藏汉群众中的一种食品,俗称"尕汤"。是用白面(小麦面)手工擀薄后切成如韭菜叶窄的长条,调上葱花和肉加工而成的臊子后食用。是家常便饭 |
|
藏包 | 又称灌汤包子。制做时将肉剁切成馅,并不断地渗浇调料汁,包好上笼蒸熟后食用。灌汤包子皮薄馅嫩,汤满油多,色香味俱佳。 |
|
10、旅游景点
大峪沟
大峪沟
从云江峡沿大峪河南行16公里,向右进入旗步沟,又是另一番美妙景象。左右山峙松柏如屏,谷底绿草如苗,奇花异卉争芳斗妍。崖岩之间,古刹旗步寺金顶映辉,香烟缭绕,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此寺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历移寺址后定居于此。近年来,该寺附近宽阔平整的草滩,已成为卓尼县群众上山娱乐的理想之地。
自旗步寺继续西行,便至三角石寺峰。三座连为一体的奇峰呈鸡冠状,挺拔峻峭,光滑明亮,在烈日照耀下,形成一串串五彩缤纷的光环。由此再向南行,则见南天群峰峥嵘,横遮天际,银光闪烁,婉蜒如带,此乃“迭山横雪”的壮观景致。
大峪沟自古是洮州与叠州之间的通道之一,建国后公路四通八达,这里遂成为人迹罕至的自然风景区,因而很少遭到人为破坏。
石门峡景区
石门峡
主要人文景观:
①创建于1606年的石门寺,还有下达勿寺,亦称"藏王寺"、包家寺等。②开创*策墨林传承制度的藏-墨林一世家族墓-藏王坟。③被洮水南、西、北三面环绕的"水抱城庄"纳儿村。④甘肃省调水项目-引洮工程遗址。
主要自然风光:
①石门峡,有清康熙初年所建之龙王庙,并御封"石门金锁"美称。峡内洮水蜿蜒其间,水面清幽碧透如镜,在当地还流传着大禹治水而开峡和鲁班开峡的美妙传说。②中国三大名砚·洮砚石料集散地露头-崖,从宋代即闻名于世,有"洮州石贵双赵壁"、"端溪、歙州无此色"之称。
阿子滩景区
阿子滩
主要人文景观:
①创建于1560年的"阿子滩大菩提宝塔"。宝塔内藏《甘珠尔》大藏经等经典三百多卷,还供有宗喀巴弟子之袈裟,历世0-、班禅、策墨林-和*摄政王的衣物,更珍贵的是内藏有至尊喀巴大师的头发,宗喀巴母亲的衣物、阿抵侠的骨质舍利许多宗教文物。②创建于1583年的完冒白石崖寺。③由拉卜楞寺等十八任赤哇、第四世热丹加措-嘎藏图卜旦嘉措创建的沙冒寺。④菜子村唐墓群。⑤牛头城遗址,是吐谷浑所筑之洮阳戌故地。⑥达架、甘布塔、官洛、俄藏、土桥暗门,均筑于1533年1月,通称其为"明代边墙",为宋明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
主要自然风光:
①完冒天然草原。②斜藏大山。③申藏铁占山药水泉,年喷出量约3600立方;申藏什路药水泉,年喷出量2500立方,每年"中伏三"病人远道汲饮或洗浴,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麻路小镇
麻路小镇
两河沿岸是平坦肥沃的千亩良田,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矗立一座长满千年古柏的柏香山,山下的村镇藏式木楼与红瓦相间,村镇里“L”形大街上游人如织。镇子上有扎古录乡*,车巴林场、卓尼县藏医院、麻路邮电所等机关单位,街上的人流中既有藏袍藏靴的民族传统服饰,更有与国内大城市紧密相随的时髦打扮,因而该镇素有“小上海”之称。
溯车巴河南过车巴沟林区,展现一派醇朴原始的自然景观,沿途村寨是传统的藏式木楼板房,飘溢着酥油奶茶的醇香,牛羊映现于山谷,经幡飘扬于树梢,柏香枝和糌粑的香味充满空气,展示出典型的藏寨风情。坐落于绿树丛中的古刹贡巴寺院,经堂佛殿金碧辉煌,梵铃声声,与林中鸟鸣相和。
继续向南,是尼巴、什巴、江本藏寨,房舍依山而建,更显古朴风貌。清澈见底的车巴河源于迭山北麓的数十个矿泉,水质优良,盛产石花鱼,由于藏族群众禁忌食鱼,使这里成为石花鱼的自然保护区。越往南地势越高,森林越密,至花儿干山北麓,但见巍峨奇岭,白雪皑皑,悬崖冰瀑,其景观壮丽无比。
禅定寺
禅定寺
晚唐时,吐蕃朗达玛兴苯抑佛,藏区僧人外逃,部分逃至洮河流域继续修行传教。《安多政教史》记载:卓尼山后之叶尔哇寺建于北宋,卓尼宁玛寺(红教寺)也当在其时建成。金末元初,蒙古汗国占领西北后,忽必烈邀请*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密宗宁玛寺建在现今寺址,命其随员弟子萨迦巴格西喜绕益西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喜绕益西经过与宁玛派的斗争,于1295年建成萨迦派卓尼寺。据藏经记载:萨迦法王以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之释迦站像赠献该寺,作为奠基纪念,世代相传,至今珍藏。
自明永乐中,卓尼番族头领些地蒙朝廷封赐,总领地*教大权,恩准土司、僧纲世袭。卓尼寺建成后,因土司辖区实行"兄为土司,弟为僧纲,如遇独子,则身兼二职"的管理*,寺院得到了十九代杨土司的鼎力支持,苦心经营,不断增修,内有佛殿层叠,外有城垣围护,一度曾成为甘青藏区三大佛教寺院之一,雄伟壮观。
明景泰六年至天顺八年(公元1455-1464年),卓尼寺堪布仁钦龙布(第三代土司扎什布之弟)赴藏从师,通达了宗喀巴的显、密两宗教义,返卓尼后讲经说法,弘传格鲁派教义,并将卓尼大寺改宗格鲁派,寺名亦改为“噶丹谢周林”(译为“兜率论修寺”),自任赤哇(主持),制定了严格的寺规。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更寺名为“当增达吉琅”(译为“静旺寺”)。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皇帝召见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之弟、卓尼大寺主持堪布阿旺赤勒嘉措,封其为大国师,受僧纲爵,并御赐"敕赐禅定寺"的匾额,镌刻于寺门,寺院遂易名,沿用至今。杨汝松土司耗银33631两,刊刻了举世闻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之《甘珠尔》和《丹珠尔》,禅定寺因之名冠藏区,在寺僧众达3100人。
禅定寺到清末时,因数遭兵祸,僧众渐次减少。1927年,三马(马仲英、马廷贤、马尕西顺)相继起事,使辉煌的禅定寺极其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现仅存版本留世,寺院从此衰落。后虽经第十九代土司兼僧纲杨积庆重建,新建四大经堂及佛殿,但入寺僧人总不及前,仅有僧众400余人。杨积庆遇难后,年仅4岁的杨丹珠继任寺主,民国*授“辅教普觉禅师丹珠呼图克图”衔号。此后,又续建了天文历算学院、法舞学院及佛塔、佛殿等建筑,直至*建立。
11、地方特产
洮砚
洮砚
制作洮砚的洮石有数种,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绿色纹路中夹杂黄色痕迹者,则更名贵。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四是淡绿色洮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洮砚全称为“洮河石砚”或“洮河绿石”,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材产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用洮河之石制作的洮砚,发墨快、研墨细、不伤笔毫。洮砚之名贵除了石质优良和色彩绚丽的优点外,还由于砚形繁多,雕刻精细。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它石砚的独特风格。在所刻粗细得当的线条内填上黑色,这是洮砚不同于其它石砚的一大特点。
河曲马
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