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夏河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09:55:02
...

夏河县位于甘南州西北部,东、南面分别与合作市、碌曲县相邻;北依临夏州及青海循化县、同仁县;西接青海泽库县。夏河因大夏河水而得名。夏河县城驻地拉卜楞镇西南隅有著名的拉卜楞寺,俯视大夏河水,遥望桑科草原,神秘的宗教文化、独特的藏族风情与美丽的草原风光在这里集中展现,享有“中国小*”和“东方梵蒂冈”的美称,成为甘南主要的旅游县,是甘南香巴拉之旅的必游之地。夏河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是甘肃南行旅游线进入甘南州的第一站。夏河多深谷高山,自古为“将兵略地”。因藏传佛教文化独特,风情浓郁而有“小*”之称。现有人口8.05万人(2010年),面积8037.7平方公里。县城海拔2800米。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516毫米。

中文名称:夏河县

英文名称:XiaheCounty

所属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3个镇、10个乡

行政区类别:县

*驻地:人民东路

地理位置:甘南州西北部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著名景点:拉卜楞寺、桑科草原、达尔宗圣湖

人口:8.78万(2013年)

面积:6274平方公里

方言:藏语

机场:夏河机场

火车站:合作站、兰州站

车牌代码:甘P

电话区号:0941

邮政区号:747100

1、行政区划

夏河县辖3个镇、10个乡1个办事处: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桑科乡、甘加乡、达麦乡、麻当乡、曲奥乡、唐尕昂乡、扎油乡、博拉乡、吉仓乡、牙利吉办事处、科才乡。

下辖地区 简介
拉卜楞镇 位于夏河县西北部,县*驻地。地处曼达山南麓,大夏河上游两岸,平均海拔2931米。面积192.526平方千米,人口5383户18769人(2008年末)。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为王(格尔塘)夏(河)、阿(木去手)夏(河)公路终点,夏(河)同(仁)公路起点。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
王格尔塘镇 位于夏河县东北部。四周多山,大夏河、永曲河于境内交汇,平均海拔2500米。属半农半牧区。面积215.127平方千米,人口1001户3969人(2008年末)。辖6个行政村。镇*驻王格尔塘村,距县城36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景点有达尔宗圣湖、德尔隆寺。
阿木去乎镇 位于夏河县南部,平均海拔3040米。面积910.417平方千米,人口2304户12533人(2008年末)。辖10个行政村。镇*驻加禾村,距县城102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为阿(木去乎)夏(河)公路起点。景点有阿木去乎寺院。
桑科乡 位于夏河县西部。四周环山,中部有达久、桑科草滩,大夏河、多哇河流经境内,平均海拔3050米。为纯牧业区。面积1292.93平方千米,人口1357户7022人(2008年末)。辖6个行政村。乡*驻曼玛村,距县城15千米。阿(木去乎)夏(河)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桑科草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桑科古城遗址。
甘加乡 位于夏河县西北部。四周环山,中部为草滩溪流,平均海拔2950米。属纯牧业区。面积770.386平方千米,人口1442户7623人(2008年末)。辖7个行政村。乡*驻仁青村,距县城28千米。夏(河)同(仁)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甘加草原、白石崖洞、八角城古遗址、斯柔城遗址以及白石崖寺、甘坪寺等藏传佛些教寺院。
达麦乡 位于夏河县中北部。境南、北多山,平均海拔2780米,大夏河东西横贯。为半农半牧区。面积196.7平方千米,人口970户4073人(2008年末)。辖4个行政村。乡*驻达麦村,距县城15千米。王(格尔塘)夏(河)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熊猫沟、森林渡假村。
麻当乡 位于夏河县东北部。四周多山,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2400米,大夏河、央曲流经乡境。为半农半牧区。面积351.478平方千米,人口1249户5598人(2008年末)。辖6个行政村。乡*驻麻当村,距县城48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景点有玛利巴古城遗址。
曲奥乡 位于夏河县东北部。境内山峦重迭,起伏较大,平均海拔2200米,大夏河穿境。为半农半牧区。面积243.115平方千米,人口673户2741人(2008年末)。辖2个行政村。乡*驻香告村,距县城75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景点有曲奥森林峡谷、土门关明代墙遗址、柏木沟、小瀑布。
唐尕昂乡 位于夏河县东部偏北。东西两侧崇山峻岭,中部为永曲(河)河谷滩地,平均海拔2620米。为半农半牧区。面积200.018平方千米,人口607户2821人(2008年末)。辖5个行政村。乡*驻唐尕昂村,距县城52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
扎油乡 位于夏河县东南部。南北山岭连绵,西南部宽阔平坦,扎油河穿境而过,平均海拔3020米。面积374.32平方千米,人口645户3984人(2008年末)。辖3个行政村。乡*驻扎油哇村,距县城90千米。
博拉乡 位于夏河县东南部。境南、北多山,平均海拔2900米,博拉河从中穿过。为半农半牧区。面积340.979平方千米,人口1076户6248人(2008年末)。辖8个行政村。乡*驻加禾村,距县城103千米。213国道穿境而过,为博(拉)碌(曲)公路起点。
吉仓乡 位于夏河县东南部。四周环山,吉仓河横贯东西,平均海拔2950米。为半农半牧区。面积318.675平方千米,人口713户4691人(2008年末)。辖3个行政村。乡*驻木道村,距县城120千米。
科才乡 位于夏河县西南部,山高沟深,谷宽滩平,平均海拔3260米。为纯牧区。面积854.62平方千米,人口625户3228人(2008年末)。辖3个行政村。乡*驻科才村,距县城166千米。

2、历史沿革


拉卜楞寺

1926年由临夏、临潭及青海省循化县析置拉卜楞设治局。

1928年设夏河县,因大夏河得名。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夏河县,设立德乌鲁市(县级)。

1961年12月15日恢复夏河县。

1953年,夏河县设置7个区,28个区属乡和3个直属乡:第一区(原市镇区)辖第一、二乡;第二区(原共和区共和乡)辖第一、二、三乡:第三区(清水区)辖沙沟乡、隆瓦乡、牙首乡、观音乡、桥沟乡、清水乡;第四区(原黑错区)辖美武乡、美仁乡、上卡加乡、下卡加乡、那义乡、加科乡、合采乡;第五区(原博爱区)辖扎油乡、多合乡,俄诺合乡、措尔格乡、加门关乡;第六区(原麦西区)辖第一、二、三、四、五乡及阿拉部落;第七区(原欧拉区)未设乡。另设立甘加、桑科、科才3个直属乡。

1954年3月30日,夏河县第四区所属“加科乡”更名“黑错街(乡级)”。1954年3月26日,将夏河县第七区(欧拉、乔科卡松、卓格尼玛、齐哈玛四大部落)划归玛曲县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夏河县第二区的玛艾、尕海、朗木寺划归碌曲行政委员会管辖。

1955年末,夏河县下辖6区28乡,3个直属乡和1个区属阿拉部落。

1958年3月,撤销县辖区级建制,乡镇合并设立大乡建制。

1958年12月,撤销乡级建制,设立“政社合一”的大人民公社基层政权组织。

1958年12月30日,将夏河县第六区下辖的阿木去乎一乡、阿木去乎二乡、麦西乡、南畔乡、改革乡、下吉里乡以及县直辖的阿拉部落、科才乡等划入洮江县辖区;德乌鲁市下辖市镇(原拉卜楞镇)、卫星公社(原郎格塘和甘加、桑科等直属乡)、东风公社(原沙沟、隆瓦、牙首、观音、桥沟、清水等6个乡)、跃进公社(原美武、美仁、上卡加、等3个乡)、红旗公社(原下卡加、那义、扎油、合采4个乡及合作镇)、先锋公社(原多合、俄诺合、措尔格、加门关等4个乡)等6个大人民公社。

1959年2月2日,将市镇、卫星、东风、跃进、红旗、先锋等6个民公社分别更名为柔扎塘、拉卜楞、完尕滩、美武、合作、博拉公社;9月23日,合作公社更名为德乌鲁公社;10月29日,撤销柔扎塘公社,并入拉卜楞公社;增设甘加、桑科2个公社(由拉卜楞公社分出)。

1962年1月,撤销7个公社建制,划分为17个乡镇:甘加公社改为甘加乡,桑科公社改为桑科乡,完尕滩公社划分为完尕滩、唐尕昂、麻当、清水4个乡,美武公社划分为美武、美仁、上卡加3个乡,德乌鲁公社划分为合作镇和下卡加、那义、扎油3个乡,博拉公社划分为博拉、加门关、吉利3个乡。

1962年4月4日,原划归洮江县的下巴沟、麦西、阿木去乎、牙利吉、科才等5个乡复归夏河县辖区。至此,夏河县共辖2个镇22个乡:拉卜楞镇、九甲乡、达麦乡、甘加乡、桑科乡、完尕滩乡、唐尕昂乡、麻当乡、清水乡、美武乡、美仁乡、上卡加乡、合作镇、下卡加乡、那义乡、扎油乡、博拉乡、加门关乡、吉利乡、下巴沟乡、麦西乡、阿木去乎乡、牙利吉乡、科才乡。

1966年9月,拉卜楞镇更名为萨尔吉(含义为“革命”)镇;11月28日,撤销其吉利乡,并入下巴沟乡。

1968年年12月15日,根据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将夏河县下设的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统一改称“公社”,乡辖“公社”统一更名为“生产大队”。1971年2月,萨尔吉公社更名为城关公社。

1975年,撤销城关公社,设立城关镇;撤销州*所在地的合作公社和那义公社,合并复设合作镇。

1980年3月,复析合作镇设立那义公社;8月,城关镇改为拉卜楞镇。

1983年下半年,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村委会,生产队改村民小组。

1986年1月27日,根据州政发112号文件《关于地名普查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部分乡级行政区划名称进行了调整和更名:完尕滩乡调整为王格尔塘乡;上卡加乡调整为卡加道乡;下卡加乡调整为卡加曼乡;那义乡调整为那吾乡;加门关乡调整为加茂贡乡;清水乡更名为曲奥乡;美武乡更名为佐盖曼玛乡;美仁乡更名为佐盖多玛乡;下巴沟乡更名为勒秀乡;麦西乡更名为吉仓乡。

1996年,夏河县辖2个镇、21个乡:拉卜楞镇、合作镇、那吾乡、扎油乡、佐盖曼玛乡、甘加乡、桑科乡、九甲乡、达麦乡、曲奥乡、麻当乡、科才乡、王格尔塘乡、牙利吉乡、塘尕昂乡、卡加曼乡、佐盖多玛乡、加茂贡乡、吉仓乡、博拉乡、勒秀乡、阿木去乎乡、卡加道乡。县*驻拉卜楞镇。

1996年5月28日,民政部(民行批35号)批准同意设立合作市(县级),以夏河县的合作镇及那吾、佐盖曼玛、佐盖多玛、卡加曼、卡加道、勒秀、加茂贡等7乡为合作市的行政区域。调整后,夏河县面积6524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其中藏族占61%,汉族占27.3%,回族占10.8%。辖1个镇、14个乡:拉卜楞镇、扎油乡、甘加乡、桑科乡、九甲乡、达麦乡、曲奥乡、麻当乡、科才乡、王格尔塘乡、牙利吉乡、塘尕昂乡、阿木去乎乡、吉仓乡、博拉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77262人,其中:拉卜楞镇12868人,桑科乡6089人,九甲乡5082人,甘加乡6654人,达麦乡3724人,王格尔塘乡3832人,麻当乡5736人,曲奥乡2624人,唐尕昂乡3009人,扎油乡3489人,博拉乡5681人,吉仓乡4296人,阿木去乎乡6170人,牙利吉乡4949人,科才乡3059人。

2002年6月25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字21号批复:撤销王格尔塘乡、阿木去乎乡,分别设立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同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字28号批复,撤销九甲乡,并入拉卜楞镇。夏河县辖3个镇、11个乡: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桑科乡、甘加乡、达麦乡、麻当乡、曲奥乡、唐尕昂乡、扎油乡、博拉乡、吉仓乡、牙利吉乡、科才乡。

2005年12月13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59号批复:撤销牙利吉乡,并入阿木去乎镇。2005年末,夏河县辖3个镇、10个乡: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达麦乡、甘加乡、曲奥乡、麻当乡、唐尕昂乡、扎油乡、搏拉乡、吉仓乡、科才乡、桑科乡。共有4个居委会、65个村委会、438个村民小组,11354户64739人,8300平方千米。

2008年末,全县面积6274平方千米,辖13个乡镇,65个行政村,43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8万户6.57万人。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介于东经101°54′-103°25′、北纬34°32′-35°34′之间。与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省合作市、碌曲县相接。总土地面积627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

气候条件

夏河县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516毫米,年均无霜期56天,年日照时间为2296小时。

4、自然资源

农牧业资源


夏河县

夏河县是甘肃省重点牧业县之一、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畜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全县草场面积753.87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19公斤,全县一等草场、二等草场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24.36%和69.1%。2008年末存栏各类牲畜91.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6.4万头,绵山羊73.04万只,猪1.75万头。年内各类牲畜产仔34.58万头只,成活32.07万头只,产仔成活率为90.9%。年内出栏各类牲畜31.31万头只,出栏率为34.29%,商品率为31.46%。各类牲畜总增28.88万头只,总增率为31.64%。全年肉产量达8782.8吨,生产牛奶12000吨,羊毛产量达714.6吨,实现牧业增加值16342万元。甘肃锦凤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县肉食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县机械化饲草料生产服务总站是我县草产业加工的龙头企业,在我县“农牧互补”战略和“一特四化”的实施中正发挥着特别积极的作用。

旅游资源

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三大旅游热线景区之一,座落在县城西侧,始建于1709年,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起对外开放。以拉卜楞寺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内独具有藏传佛教、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五大景区三十六处景点。初步得到开发的旅游景点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白石崖溶洞、达尔宗圣湖、大夏河森林自然风光等,尚未开发的景点还有二十多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水力资源

我县水能资源潜力很大,水质良好,属全省丰水地区,水能可开发量为11万千瓦。根据规划成果,夏河县境内大夏河干流上规划有15座梯级电站,设计装机容量5.06万千瓦,需总投资4.88亿元。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7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2.512万千瓦;剩余的8座电站中王格尔塘、甫黄二级、阿一山、和平桥、前光滩、安顺水电站已开展了项目前期工作,其中部分电站已开工建设,水利资源的开发势头十分强劲。

矿产资源

县内矿藏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金属、贵金属、稀土元素、放射性矿产、非金属、建材和地下水(矿泉水)等七大类,包括:铜、金、银、铁、锑、汞、钨、锡、砷、冰洲石、石灰岩、泥炭、建筑用石材、地下水等矿产70处,分布极为广泛,种类多、品位高。截至目前全县现有矿山企业8个,从业人员700余人。其中,贵金属矿山企业2个,矿泉水企业1个,建材及非金属矿山企业5个。

藏医藏药资源

夏河县藏药材分布范围广,蕴藏量大,夏河县自行研制藏药品300余种,其中“洁白丸”、“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华散”等三种藏药已被列入《*药典》,并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古籍《晶珠本草》,编写了《赤脚医生藏医教材》、《藏医历史全书》、《藏医百科全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部分;研制了“痔疮散”、“乙肝宁”等新特藏药,临床效果显著。

5、经济发展

以下为2012年经济总结

综述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同比增长8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36.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3.7%,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5137万元,同比增长33.3%;财政总支出12.1亿元,同比增长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80元,同比增长17%。

农牧业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藏区连片特困地区夏河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夏河县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方案》通过评审,涉及今后10年扶贫开发领域521个项目;投资1374万元,完成了曲奥乡清水村等9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整合资金4972万元,开展了甘加乡八角城村等4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工作;通过“双联”行动,省州县帮扶单位投入各类资金1065万元;成立了担保公司,筹措担保基金2760万元,通过“双联”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各种渠道,争取资金2533万元,切实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围绕雪顿乳业生产线、安多畜牧园区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建成牦牛、藏羊养殖试点村49个、联户牧场12个,发展专业合作社78个、养殖专业户4320户,全县牲畜暖棚数量达到1908座,养殖各类牲畜55万头只;全年种草4.4万亩,草产量达到4万吨;落实资金1655万元,开展了政策性牛羊保险工作,承保牲畜38.3万头只;狠抓抗灾保畜工作,为受灾乡村调运饲草料1245吨,发放救灾救济资金486万元;积极开展劳务输转及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城乡居民4731人,劳务输转771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602万元,全年脱贫6900人,减贫率达25%。

项目产业

雪顿乳业项目完成投资7200万元;安多畜牧园区完成投资5694万元;完成投资1026万元,进一步加强对在建水电站的监管工作;天然气项目完成了前期征地工作;全年生产黄金236千克,发电1.04亿度,生产鲜冻牛羊肉1100吨;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9.4%;组团参加了深圳等地商贸洽谈会,成功签约19.18亿;借助“双联”平台,开展了“百家企业夏河行”活动,签约各类项目37个,签约资金13.7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桑珠德勒商住楼、九甲商贸城、雅鸽塘商贸城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建成,累计完成投资7250万元。

旅游产业

2012年接待游客71.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6%,新增旅游就业人数283人,同比增长23%。组织实施了土门关至桑科景区旅游文化长廊建设,对沿线景区内的道路、供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村镇、民居特色化风貌改造工作,累计投入资金5135万元;土门关游客接待中心投入使用,游客接待、服务咨询、宣传推介效应明显;寺院北路建设项目、县城大夏河景观带等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资8662万元;拉卜楞民俗风情步行街一期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投资3200万元;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产业,兴办藏(农)家乐68家,旅游实体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利用节庆会展、采风、招商等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旅游宣传,在*电视台、《中国旅游报》、《读者》等知名媒体开辟了夏河县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专栏,在兰州南入口处设置了旅游宣传长廊;集中开展了旅游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拉卜楞民航大酒店成为首家四星级酒店,旅游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项目建设

2012年全县实施项目9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夏河机场、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安多畜产品产业园、雪顿牦牛奶生产项目、临合高速公路、县城至机场二级公路等12个州庆重点献礼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0.36亿元;庆阳援建的拉卜楞民俗文化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拉卜楞小学综合楼3个项目已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7600万元;拉卜楞寺游客接待中心、县体育中心、阿木去乎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中海油援建的牧民帐篷新生活项目在9个乡实施,涉及600户,完成投资530万元;7个乡镇*职工周转房建设完成投资850万元;殡仪馆救助站职工楼等5个安居工程完成投资3780万元;第二批建制村通畅公路8条村道完成投资870万元;筹措资金615万元,开展了项目前期和争取工作,年内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7.4亿元。编制完成《夏河县“十二五”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涉及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基层政权建设五大领域86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46.62亿元。

6、社会事业

以下为2012年社会事业总结

社会保障

集中力量办理民生实事21件;落实资金2810万元,完成了2600户危旧房和320户节能示范户改造任务;428套廉租住房完成主体,200户公共租赁房、230户棚户区改造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在各乡镇安装节能环保路灯338盏;投入资金674万元,新建乡镇敬老院3所。

教育

新建、改建幼儿园4所;投入资金572万元,实施了农牧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19万元,启动了校车安全工程

卫生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成了4所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了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等项目,完成投资830万元;农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8%;落实资金131万元,对513种基本药物实行了零差率销售。

7、交通情况

夏河县地理位置优越,古有“东同三陇,南接四川,西连康藏,北近青蒙”之称。历史上曾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的中心和“茶马互市”鼎盛之地,也是青藏高原通向内地的门户,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边塞军事要地。现在,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沟通了甘、青、川三省周边市县,并成为通往九寨沟的必经之路。

8、人口民族

全县共辖10个乡3个镇1个办事处、65个村委会、4个城镇社区、4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5万人,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79.2%。

9、风俗传统

婚嫁习俗

藏族青年男女婚嫁沿袭古母系氏族单偶族外婚和对偶族外婚,子女有属舅姓氏的。

东南部藏族青年男女例兴固有*恋爱婚。往昔女儿16岁,父母于春节择吉日为其改换头型,佩头饰,插长笄,挂耳环。后可与如意情郎于山野浪漫“拉依”情歌,或在密林深处给情郎吹奏“口弦”。舟曲处处都有羌女的山歌,待姑娘择定情郎后,男家长辈托“只尼”(媒人)携酒、肉到女家定亲。数日后,新郎择日邀“只尼”赴女家,邀姑娘亲邻饮酒3日。随后,男家即可派女眷到女家将姑娘迎送到男家同居试婚1——3日。姑娘返回母家5日至半月,如无异议,便可发话男家。男家即迎娶姑娘,新郎新娘正式结婚。婚礼一般选定在正月上旬单日举行。礼前,男家“只尼”率领迎娶队伍到女家,展耀彩礼(生猪、或牛、羊、大缸酒、衣物、毛毡等),女家接彩,便设“女儿席”,款待亲邻村人与男家宾客3日。

姑娘临嫁,装扮一新,涕哭不休,以表父母养育之恩。出嫁,乘骑骡或马,掩面而泣(表示告别父母兄弟)。送程中,伴女与送亲者向新娘头上撒木灰,唱“送嫁歌”,以示一路吉祥。新娘行至新郎门口,男家女眷扶新娘下马,即踩灰圈,被女眷抱进新房。新郎长辈向来宾献茶敬酒,婚宴3日。现在婚嫁习俗逐步演进。

西部藏族男女青年婚嫁,以前多由父母包办,邀媒定亲。新娘婚后三日须回娘家留住三日或7至15日。

县内藏族青年男女结婚,娘家给女儿陪嫁,应按男家酒礼数量而定,送的多,陪的多。但也有陪嫁数量超过男家送礼数量几倍的,甚至十几倍的。有的女家将男家所缺牲畜、农具、粮食、衣物等一并陪上的。

以前博峪等乡存在女娶男子和“占亲”习俗。

八楞、三角坪乡藏寨有将新娘或新郎接送男(女)家门口,众人围住新人对歌或对话,博得大家欢笑后,方许进门的习俗。

汉族婚嫁汉族青年男女婚嫁与内地大致同,古今有别。因受《婚姻法》制约,封建婚姻已不多见。现兴*婚姻,自主恋爱结婚,但也有托媒说婚的。婚嫁程序有纳采,即“喝小酒”落话儿,二为定婚,称“喝大酒”,亦为“送酒礼”,三为“请期”,俗名“看利月”,迎娶吉期;四为迎亲,俗称“娶媳妇”,男方邀亲邻,以总管、执客、记账、厨子杂务分工。张灯结彩,收礼备宴,迎娶新媳妇儿登门。迎娶先日,亲朋邻人给女家送妆奁“装箱”,母家将衣物等“摆箱”,合家并至亲各以钱物掷箱,称“添箱”。迎嫁,择吉日清晨,出嫁姑娘与其母多抱哭不舍。新郎拜过女家神祖与长辈,幼童讨要“娶亲”钱后,即由伴女挽新娘上花轿(现为三、四轮小车),由送亲、娶亲(吉人)送至男家,男家以鞭炮迎接。新娘下轿后,有的行“退五道”,红毡铺地,女宾挽新娘踩红毡而行,拜堂入洞房,男女行合礼。家人备宴,女家长辈行“托靠”仪式。现在娶迎新娘或新郎通行三大关,起程要上马钱,入门要下马钱,拜天地后还要“讨钥匙”,即“开箱钱”。婚后3日,新妇探望父母后,即入厨试炊。做“试刀面”。以后坐“停月”,又称对月。

当今婚嫁隆重而豪华。但从简者有之。

10、旅游景点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

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

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同时念经。

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

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桑科草原历来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天高气爽,是草原旅游、避暑和体验藏族游牧生活、回归自然的理想旅游场所。桑科草原旅游区内设有格桑花草原旅游接待站和拉卜楞宾馆草原旅游点,提供夜宿帐篷、传统藏餐、风味小吃、篝火晚会、民族歌舞、藏服出租、骑马比赛、民族工艺品等服务。游客在这里可以真正回归自然,充分领略藏族独特的游牧生活风情。

夏河达宗湖


达宗湖

位于王夏公路约10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是一潭构造成因的断崖地形之湖盆。湖面海拔3100百米左右,呈狭长形,湖滨周围怪石嶙峋,虬松四出。湖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百米,面积约有50余亩。湖滨地形开阔,外围前塬是平坝草甸,三面环山,山上森林密布,林中百鸟群集,湖中鱼类繁生,湖畔野草丛生,百花盛开,湖光山色,令人陶醉。人们形容达宗湖象一颗镶嵌在密林幽谷里的明珠,在高山峡谷之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达宗湖是附近群众尊奉的“神湖”之一,湖畔前塬,箭杆林立,经幡飘舞。每逢六月,各地香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朝圣插箭。这时,整个山峦香烟缭绕,海螺声声,响彻云宵。男男女女手转经轮,口诵经文,按顺时针方向绕湖三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神湖,以求神灵保佑,祈愿五谷丰登,人畜两旺。达宗不仅是高原优良的牧场,也是水鸟群集的天然乐园。

白石岩溶洞


白石岩

距夏河县城30多公里的甘加乡境内,偌大的草原齐齐地被裁割下来,分成上下两层,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道很长很高的陡峭石崖,当地人称白石崖。

白石并不纯白,可能是与绿色对比而得名。白石崖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5~6百米。从远处望,恰似白玉屏风,横在半空,在蓝天碧日辉映下熠熠闪光,蔚蔚壮观。在白石崖根部偏西处,有一眼可容三、四人进出的溶洞,洞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溶岩造型千姿百态,形人似物、维妙维肖。

据说白石崖溶洞绵延百里,可通到青海循化县境内,是一处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对想要探险、寻求刺激的人来说是个绝好的境地。

佐海黑教寺


佐海黑教寺

佐海黑教寺创建于-第一胜生之前的水虎年,距今有900年的历史。该寺的创建人是则秀上师珠旺顿尼夏普尔,尊称为大禅师雍仲嘉参。佐海黑教寺修持的教义主要是*原始宗教苯教祖师辛饶导师的立说“九乘教法”、《四门》、《五藏》以及其他内外密诸法。

佐海黑教寺的主要法事有,每年春季正月十五举行析愿0会和供佛法会;夏季举行修持法会并进行坐夏;冬季举行消灾回遮法事,跳法舞。另外,坚持显密兼修,寺内经常举行普明、普空、药师、时轮等法会;每月上旬、下旬举行长善净恶仪轨等。

佐海寺有大经堂一座,内供奉有苯教祖师的几尊大佛像,和十六罗汉以及显密卷轴画像,藏经《甘珠尔》等经卷二百余函。经堂的门楼和天窗上布满红黑旗旌,比之其它寺院更显神密而深暗。该寺现有僧人30多名,僧舍30余间。其经堂和僧舍及部分法事活动可供游人参观。

贡巴寺


贡巴寺

周围森林茂密,奇花异卉竞相斗艳,长有各种珍贵的药草,芳香四溢;山泉处处,如明珠璀璨夺目,珍禽异兽出没于林间,鸣啭于枝头。因此,这里历来被佛教信徒尊为吉祥宝地。

贡巴寺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有僧侣107人。当年农历四月十七日,为当朝皇帝和皇太后祝寿,举行了大规模法事,并在原有丁古扎仓的基础上,扩建了参尼扎仓、居巴扎仓和曼巴扎仓。皇帝为该寺颁赐了“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牌位和“皇太后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牌位,以及寺院的匾额,金字、旌表和金银五千两,大寺的诰封金册等。

当年九月,该寺的上下两院经堂竣工,连同十二个静修院,举行了隆重的“为文殊大皇帝祝寿”的活动。次年三月,建立了单纯的独立仪轨,随之将江车静修院等十二个静僧院合并,时有大经堂、菩萨殿、0殿、四个扎仓,有-6位,成为卓尼境内规模仅次于禅定寺的大寺院。

清末,贡巴寺归属夏河拉卜楞寺,从此,由拉卜楞寺任命法台,处理教务。所属教民和教区的政务,仍由卓尼杨土司管理,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该寺--噶绕,因在清代宰兵捍卫*伊犁边境而极具传奇色彩。

11、地方特产

特产 简介 图片
甘加羊 夏河甘加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特产。甘加羊是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生产优质地毯毛的一个宝贵资源。成年公、母羊平均毛辫长为26.73-27.97厘米,净毛率69.25-69.81%,其毛油汗正常,光泽好,是地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肉质肥美细嫩,营养丰富,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绿色产品。


甘加羊

甘加藏羊 甘加型藏羊是甘肃省高寒牧区一个古老的粗毛羊品种,是在夏河县甘加乡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当地牧民长期选育的产物,由于产地高寒,在终年放牧的粗放管理下,形成了体质结实,四肢矫健,禀性机警,能耐严寒等优良特性。


甘家藏羊

夏河县藏药 佐盖多玛乡:盛产优质蘑菇及党参、冬虫夏草、雪莲等药材。


雪莲

上一篇:富川瑶族自治县

下一篇:南丹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