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瓮安县,南邻息烽、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全县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89.3公里,土地总面积4092.66平方公里。县内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遵南大道、海尔大道将县城与市区相连,川黔铁路、210国道、326国道和贵遵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北,拥有公路里程2524公里,航运136公里。
中文名称:遵义县
外文名称:Zunyi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贵州省遵义市
下辖地区: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等
*驻地:南白镇
电话区号:0852
邮政区码:563100
地理位置:贵州省遵义市
面积:3367平方公里
人口:122.78万人(2013年)
方言:西南官话,遵义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沙滩文化旅游景区、枫香温泉、云门屯、乌江渡景区等
机场:新舟机场
火车站:遵义火车站
车牌代码:贵C
行政代码:520321
1、基本概况
遵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湘江畔。总面积4092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2007年末),有汉、仡佬、苗等民族。辖29个镇、2个民族乡: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苟江镇、三合镇、乌江镇、虾子镇、三渡镇、新舟镇、永乐镇、龙坪镇、喇叭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稽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乐山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沙湾镇、松林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县*驻南白镇。
地处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渡带,东南低西北高。年均温15℃,年降水量1020.6毫米。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湘江。矿藏有煤、铁、锰、磷、铝矾土。川黔铁路、G75兰海高速、210国道、326国道、205省道过境。全省商品粮、油菜籽、生猪、烤烟生产基地县,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坑石雕牌坊、娄山关战斗遗址等。
2、历史沿革
遵义县
1997年,遵义县面积5089.4平方千米,人口132.2万,辖36个镇、2个乡:南白镇、三岔镇、苟江镇、龙坑镇、三合镇、乌江镇、新蒲镇、团泽镇、新舟镇、永乐镇、虾子镇、三渡镇、龙坪镇、喇叭镇、深溪镇、团溪镇、西坪镇、铁厂镇、尚稽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乐山镇、石板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高坪镇、沙湾镇、板桥镇、泗渡镇、松林镇、金鼎山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洪关苗族乡、平正仡佬族乡。县*驻南白镇。
1998年,将遵义县新卜镇、深溪镇、金鼎镇划入遵义市红花岗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遵义县总人口1243193人,其中:南白镇94248人,龙坑镇40562人,三岔镇33452人,苟江镇21674人,三合镇61066人,乌江镇17117人,团泽镇50386人,虾子镇59924人,三渡镇18501人,新舟镇66268人,永乐镇40129人,龙坪镇40882人,喇叭镇24458人,团溪镇50720人,铁厂镇15500人,西坪镇34782人,尚嵇镇35766人,茅栗镇26547人,新民镇18787人,鸭溪镇56209人,石板镇34097人,乐山镇22013人,枫香镇34274人,泮水镇35360人,马蹄镇31914人,高坪镇58232人,沙湾镇24765人,板桥镇22870人,泗渡镇31822人,松林镇23150人,毛石镇19529人,山盆镇53413人,芝麻镇16577人,平正乡18506人,洪关乡9693人。
2003年末,全县总面积4703平方千米,总人口138.2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万人,非农业人口13.08万人。辖33个镇、2个民族乡,309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
2004年,高坪镇、团泽镇、泗渡镇、板桥镇正式划入汇川区,遵义县为29个镇2个民族乡【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高坪、板桥、泗渡、团泽4个镇划归汇川区管辖】。同年,遵义县撤销了全县各镇乡派出机构办事处,将600余个村居合并为287个村(居、社区)。
2007年末,全县总面积4092平方千米,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万人。辖29个镇、2个民族乡,239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22个社区。
2013年,虾子镇、永乐镇、三渡镇由新蒲新区代管。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遵义县
地理地貌
遵义县地貌以娄山山脉和南北向娄山支脉为骨架,与沟谷盆地等自然组合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西北高而东南低,最低点位于山盆镇落炉,海拔为489米,最高点位于山盆镇的仙人山,海拔为1849米。按形态划分,在娄山山脉东南面为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地貌,海拔一般800~1000米,娄山山脉西北面为低中山峡谷地貌,海拔一般900~1300米。
气候
遵义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日照1146.9小时,无霜期270天。县境内冬季、秋末、春初,受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影响,风向多为偏北风,因地貌复杂多变,地面风主要是东北风,从春末至夏季,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北向西伸,南下冷空气变暖减弱,主要风向为偏南风或东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150毫米。“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绝,三月无秧水,四月秧上节”等是遵义县人民通过长期对气候进行观察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4、自然资源
遵义县
5、人口民族
人口
遵义县
民族
遵义县境内除了汉族外,还有苗、仡佬、彝等20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有3304户1408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2%,其中苗族8191人,仡佬族3664人,彝族478人,土家族218人,白族165人,侗族89人,其他少数民族1276人。苗族、仡佬族是我县两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洪关苗族乡和平正仡佬族乡,两个乡共有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8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民组。其余少数民族散居枫香、乌江、三合等20多个镇的边远山区。
遵义县宗教形势稳定健康,国家认可的五大宗教都有信教群众,并成立了县佛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宗教界人士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全县审批开放的宗教场所共有14处,其中南白2处,三合1处,三岔1处,龙坪1处,新舟1处,虾子2处,鸭溪1处,枫香1处,泮水1处,平正1处,毛石1处,三渡1处。
6、经济发展
综述
遵义县
第一产业
2013年,遵义县粮食种植面积125528公顷,比2012年增长2.5%。其中:夏收粮食作物面积31968公顷,秋收粮食作物面积93560公顷。油料作物面积38248公顷,油菜面积35333公顷,蔬菜面积59111公顷;烤烟面积10984公顷;药材面积2075公顷;水稻面积30592公顷,玉米面积25288公顷,小麦面积3628公顷;薯类面积43588公顷;豆类面积11176公顷。
2013年,遵义县完成人工造林1914公顷;实施稻田养殖青田鱼4227户15100亩,全县水产品产量21841吨,渔业总产值32858万元,比2012年增长18.5%。
第二产业
2013年,遵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64561万元,比2012年增长21.1%,实现增加值914049万元,比2012年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9857万元,比2012年增长19.8%,实现增加值853490万元;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30816万元,比2012年增长144.9%;重工业增加值622674万元,比2012年增长1.4%。
2013年,遵义县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73585万元,比2012年增长72.4%;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个,从业人员6135人,比2012年增加2700人;施工房屋面积923000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80.8%。
第三产业
遵义县
2013年,遵义县旅游接待人次370万人次,综合收入28.8亿元,比2012年增长29.5%。
7、遵义县的文化
遵义县
8、风味小吃
鸭溪凉粉
鸭溪凉粉,是遵义县鸭溪镇有名的传统地方小吃,系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制作考究,豌豆水泡、细磨、滤渣、然后煮制,冷却切为条片状,色泽黄嫩,质地细腻,佐以香烈的油制辣椒,风味独特,妇女尤嗜食。
鸭溪豆豉火锅
鸭溪豆豉火锅于20多年前在鸭溪公路边经营,其火锅底料内容颇丰,有用本地黄豆做成的豆豉、豆瓣酱和本地辣椒、西红柿、芝麻,佐以猪肉或鸡肉、鱼肉等,再配上各种蔬菜,色、香、味俱全,招徕了一批又一批食客。
20多年过去了鸭溪豆豉火锅随着工艺不断的改进,火锅美味被越来越多的食客认同,鸭溪豆豉火锅逐渐引起外界关注,很多食客慕名前来品尝。如今,鸭溪镇上40多家大小路边餐馆纷纷打出“鸭溪豆豉火锅”的招牌,整个鸭溪镇上经营豆豉火锅的餐馆每年要为镇里提供30多万元税收。
辣椒系列产品
遵义县是贵州著名的辣椒传统产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县东各镇特殊的气候和土质很适合辣椒生长,永乐、新舟、虾子的辣椒质量特佳,久负盛名。2007年,全县年产干辣椒2.8万吨。虾子镇还拥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辣椒专业市场。
拥有得天独厚的辣椒优势条件,遵义县的辣椒制品品种繁多,如糟辣椒、烤糊辣椒、各种口味的红油辣椒、辣椒酱、辣椒油等调味品特别受欢迎,成为西南地区麻辣风味食品的特色佐料。
新舟甜酸羊肉
甜酸羊肉始于清代,起源于今新舟镇禹门一带,已有200多年历史。制作甜酸羊肉须用本地产肥嫩的母山羊或阉羊,黑毛山羊最好。将羊烫皮刮毛后砍成大块下锅清炖至半熟,汤中加辣椒、生姜、陈皮等。调制黄酱是关键,原料为麻糖(一种饴糖),辣椒和羊油,用火制成晶亮的板栗色粘稠状液体,然后加入煮好的羊肉上色,放入适量料酒、姜、胡椒、冰糖、夫醋等勾味。再用文火纯成,食时放入芫荽、葱花、花椒面,其特点是色泽红亮,甜酸适度,香辣兼备,味道鲜美,吃起来浓香扑鼻,酸甜明显,虽辣不猛,油而不腻,不加味精自鲜美。
甜酸羊肉选料严格,烹调精细,不显肥腻腥臊,尤有温胃强肾,壮阳补虚功能,公认为滋补之佳品。民间冬至节俗兴吃甜酸羊肉,据说可抵御一冬之寒,食疗保健,老幼皆宜。
楠木渡猪嘴鱼
猪嘴鱼(学名黑头鱼)由于嘴部又圆又肥得名。鱼身小而短,体浓黑,骨多而小但其味鲜甜,肉质鲜嫩酥软,入口即化。喜栖于山区江河支流,生活于岩洞水底,摄取岩石上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中腐植质等。因其捕获后离开活水的环境就很难存活,所以只能在产地附近才能吃到,较为珍贵。
楠木渡是千里乌江上的古渡口之一,此处江水湍急而浅,两岸植被保留较好,水体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适合猪嘴鱼的生长。当地人就在乌江边上修建鱼餐馆,你可以一边慢慢品味猪嘴鱼,一边欣赏乌江美景。
猪嘴鱼在楠木渡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清汤,用清澈的河水作汤,放入鱼稍煮片刻,汤里只需加一点葱花、姜、盐,鱼肉鲜美,汤味自甜;另一种是当地人较为喜欢的酸汤鱼,用蕃茄和辣椒炒烂后,加入清水,将鱼放入锅里,再放入葱、姜、盐、胡椒、花椒等佐料稍煮片刻,起锅后鱼肉鲜美,鱼汤微酸、微麻、微辣,让人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尚稽豆腐皮
尚稽豆腐皮产于遵义县尚稽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豆制品家族中独具特殊风味的地方名食。这是一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品。将豆腐切为片,用草木灰(桐壳灰、荞杆灰均可)均匀抹之,使吸收水份,进行"碱解"促其自然发酵。数日后洗去来,逐片平置竹篾上,用木炭文火慢烘。烤至二面结皮后,移入点豆腐的热窖水中浸软,捆成扎,置竹箩中,上盖棉絮等保温保湿之物,下燃微火,自然发酵2-3天,待色呈黑褐,软而油腻时,撒盐、花椒面。再以文火烘干水份即成,其特点油润滑腻,柔绵有弹性,香气浓郁,入口越嚼越香,咸鲜爽口,令人津唾自溢。尚稽豆腐皮植物蛋白含量高,无胆固醇,具有开胃健脾,帮助消化的功效,携带方便,保存期长。不作任何加工即可食用,也可切丝凉拌,还可用水发软或油炸至半泡后炒肉。做成鲜香奇特、别具风味的菜肴。
南白黄糕粑
黄糕粑为遵义县南白镇特产,原料普通,制法独特,兼具"糕"、"粑"的特点,富有传统风味。其原料为上好的大米,糯米各一半,再加两米总和8%-10%黄豆。将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黄豆磨浆,掺合拌匀,待浆干后搓揉成团,打成长条形块状,外包斑竹笋壳,用绳扎紧,然后上甑猛火蒸2-3小时,让粑熟透。再小火闷24小时左右即可出甑。出甑后水分蒸发"收汗",粑表面黄亮油润,不沾手、不稀皮。上等的黄糕粑切口断面呈金黄色,细腻而油润,其中的糯米粒晶莹闪亮,吃进口中糯而不沾,香甜可口,有冷食或蒸、炸、烤、煎等吃法。切片蒸食,吃起来绵、软、香、糯,滋润爽口。若炸、烤而食则外焦内糯,香味浓烈。精心制作的黄糕粑甜度适中,来得自然,不用加糖调味而口感纯正,这一套成熟而科学的工艺,使黄糕粑成为独具特色食品,成为本地居民及过往旅客自食、馈赠亲友的闻名地方风味特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