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赵典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19:54:55
...

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少笃行,博学经书,弟子成群。章帝时征拜议郎,侍讲于内廷,又迁为侍中。后历官弘农太守、将作大匠、太常卫尉等职。每有廷议、常引经据典,无所疑滞。死后谥献侯。

姓名:赵典

字号:仲经

父亲:赵戒

朝代:东汉

出生地:蜀郡成都

1、人物简介

赵典,字仲经,赵戒次子。赵典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性明达,志节清亮。益州举茂才,以病辞。太尉黄琼、胡广举有道、方正,皆不应。建和初,四府表荐,恒帝公车征拜其为议郎,伺讲禁内,对策为诸儒之表,再迁为侍中。

2、人物生平

赵典的父亲是赵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厨亭侯。赵典年少时就专心实行隐约静俭,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来求教于他。建和初,四府表荐,征拜为议郎,侍讲宫中,再迁为侍中。时帝想广开鸿池,赵典谏道:“鸿池水面,已达百顷,还要增广挖深,这不是崇敬唐虞的约束自己,遵守孝文的爱护百姓哩。”


赵温

帝纳其言而止。父亲去世后,赵典袭封。出为弘农太守,转右扶风。公事去官,征拜城门校尉,转将作大匠,迁少府,又转为大鸿胪。当时恩泽诸侯以无功受封,群臣不悦,但不敢提出意见,赵典独谏道:“无功而赏,劳者得不到奖励,上愧下辱,天象紊乱。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对那些无功受封的都削免爵土,以存旧制。”帝不从。不久,转为太仆,迁太常。朝廷每有灾异疑议,常咨询于他。

赵典据经正对,并无曲折隐晦。每得赏赐,常分给诸生中的贫者。后来以谏争违背旨意,被免官就国。恰逢帝崩,当时规定藩国诸侯不得奔丧,赵典愤然说:“我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而且鹊鸟还能反哺报恩,何况是士子呢?”于是解下印绶符策付县,而驰马到京师。州郡及大鸿胪都要捉拿他处以罪,而公卿百僚却表扬赵典有义气,上表奏请以租自赎,诏书批准。再迁长乐少府、卫尉。公卿又表奏赵典专心治学广识博闻,宜备位国师。恰病逝,使者吊唁。窦太后复遣使兼赠印绶,谥号献侯。

3、文献记载

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父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厨亭侯。典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建和初,四府表荐,征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时,帝欲广开鸿池,典谏曰:“鸿池泛溉,已且百顷,犹复增而深之,非所以崇唐、虞之约己,遵孝之爱人也。”帝纳其言而止。


窦太后

父卒,袭封。出为弘农太守,转右扶风。公事去官,征拜城门校尉,转将作大匠,迁少府,又转大鸿胪。时,恩泽诸侯以无劳受封,群臣不悦而莫敢谏,典独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士,以存旧典。”帝不从。顷之,转太仆,迁太常。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典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之贫者。后以谏争违旨,免官就国。

会帝崩,时禁籓国诸侯不得奔吊,典慨然曰:“身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且鸟乌反哺报德,况于士邪!”遂解印绶符策付县,而驰到京师。州郡及大鸿胪并执处其罪,而公卿百寮嘉典之义,表请以租自赎,诏书许之。再迁长乐少府、卫尉。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会病卒,使者吊祠。窦太后复遣使兼赠印绶,谥曰献侯。

典兄子谦,谦弟温,相继为三公。

4、家族成员

祖父


赵戒

赵定

父亲

赵戒

侄子

赵温

赵谦

上一篇:赵苞

下一篇:兰城街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