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镇
卧龙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辖脚木山、卧龙关、转经楼3个村委会。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已修建了数座小型水电站。映(秀)小(金)公路过境。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养殖业有猪和家禽。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卧龙镇受到重创。卧龙镇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科属很全,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中文名:卧龙镇
行政代码:513221103
身份证前6位:513221
长途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4000
隶属政区:汶川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U
辖区面积:779.3km2
人口数量:约2000人
人口密度:3人/km2
1、地方简介
卧龙镇
卧龙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958年成立卧龙公社,1980年置卧龙乡,1990年建卧龙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779.3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映(秀)小(金)公路过境。辖脚木山、卧龙关、转经楼3个村委会。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已修建了数座小型水电站。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养殖业有猪和家禽。
2、行政区划
卧龙镇区划
513221103200121脚木山村
513221103201220卧龙关村
513221103202220转经楼村
3、地方人口
卧龙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552
男:1331
女:1221
家庭户户数:675
家庭户总人口(总):2464
家庭户男:1274
家庭户女:1190
0-14岁(总):711
0-14岁男:372
0-14岁女:339
15-64岁(总):1734
15-64岁男:909
15-64岁女:825
65岁及以上(总):107
65岁及以上男:50
65岁及以上女:5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22
4、地方气候
卧龙镇
卧龙镇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
5、资源物产
卧龙镇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科属很全,一共4000种。存在全国独有的、成片分布的野生珙桐林,与其伴生的水青树、连香树、伯乐树和其它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木多达20余种。还有许多名木古树和“国香”兰花,使人在珍稀美、风采美、悠古美诸多方面获得丰富的意境和多种的美感。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002种;野生动物2004种,珍稀品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从已采集到的标本看:昆虫有20多个目、700多种,其中仅鞘翅目就有33个科、482种。鱼类有6种,两栖类9种,鸟类208种,兽类96种。在这些动物中,不仅有猕猴、云豹、水鹿、灵猫等喜温湿的南方动物,而且有牛羚、猞猁、马熊、白唇鹿、白马鸡等耐严寒的高原和北方动物。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兽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种;二类保护的有小熊猫、雪豹、红腹角雉等17种;三类保护的有林麝、金雕等8种;总计29种。雉鸡更是卧龙动物中之一大特色,全国56种中,卧龙占11种,多属国家保护的种类。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
6、历史事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卧龙镇受到重创。5月15日新华报业网讯:14日中午14:00左右,都江堰救灾指挥中心接到来自上海的解放日报集团《新闻晨报》记者吴飞同事的求救。吴飞是11日左右到达卧龙中国大熊猫基地,采访赴日、赴台熊猫的新闻。他给同事王骥飞打电话求救,王骥飞和另一名同志今天下午赶到都江堰救灾指挥中心寻求帮助。吴飞在电话中说,现在卧龙和他在一起的还有5000被困群众,今天早上已经收到空投物资,但缺口还很大,他们成立了自救指挥中心。吴飞希望能尽快通过广播向外求助。成都军区李作成副司令见到王骥飞后,很快决定派出两批次飞机前往救援。一批次四架直升机飞往映秀镇,投放药品、食物、水等物资,并降落将伤员救出;另一批次三架飞机,两架飞往龙池镇,一架飞往虹口,投放食品后,三架飞机将继续飞往映秀镇运送伤员。另据济南军区的消息,济南军区共运送4万人前往四川灾区,其中一万八千人已经到达灾区或附近。其中两千人已经深入重灾区。5月16日,在成都军区某集团军、某陆航团和森林武警的共同帮助下,被困地震灾区四川汶川县卧龙镇的5名英国游客安全转移到成都。至此,所有被困卧龙镇的外国游客均安全转移。
7、附近景点
阿坝黄龙寺
阿坝黄龙寺
黄龙寺位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峰下的玉翠山麓,面向黄龙谷,四周林木茂密,宛若碧海,是一座古朴大方的木结构建筑,亦名雪山寺、白鹿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而得名;又传说古代大禹疏导岷江时,治水成功,百姓建庙以纪念其功。寺后有一黄龙洞,内有石佛三尊,洞中的龙、佛、床、灯全由人工雕凿成,洞深不见底,深处有流水声。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起为庙会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都来赶会,还有远自甘肃、青海来的,一时帐篷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阿坝西羌第一村
从成都出发,沿国道213线行约120公里,传说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山下就是西羌第一村(绵池镇先锋村)。西羌第一村是一个古朴习俗保存较好、景美情浓的河坝羌寨,也是距成都最近的羌族村寨。整个羌寨顺坡而建,别致有序,形如古城堡,地面由曲折巷道相连,房背家家可通,而羌碉则傲立寨中。寨内羌女心灵手巧,羌绣种类多、品位高,民族特色、乡土气息浓郁。再加上果园、羌歌、羌舞,使人有倘若隔世之感。
8、地方特产
羌族刺绣
羌族刺绣
羌绣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2008年,羌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江黄牛
三江黄牛的主要产区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区的汶川县三江、白石、漩口、映秀等乡镇。三江黄牛属役用型地方品种。产地自然条件优越,受农业耕作和出租耕牛的刺激,经群众长期选育而成。该牛三江黄牛头大,额宽,角短向上,形如竹笋。颈粗壮,中等长,颈、肩结合良好,垂皮发达有皱褶。前躯发育良好,胸宽深,肩峰较高;体躯较长,腹圆大不下垂。后躯平直,臀部及大腿肌肉附着良好,公牛尻欠宽,母牛后躯高于前躯。四肢稳健,蹄质坚实;皮肤稍厚,但不失弹性。毛细,以黄色为主,次为黑色和草白色。三江黄牛主要作役用。一般3-5岁调教,4-5岁开始使役。最大挽力,公牛377.9千克,占体重99.5%,母牛264.3千克,占体重的92.4%,成年阉牛320.0千克,占体重的84.9%。三江黄牛性成熟较早,2-2.5岁初配,公牛4-8岁,母牛3-10岁繁殖力最强。母牛一般3年两胎,繁殖率为55.4%。成年公牛体高119厘米,体重375.0千克,母牛高106.9厘米,体重266.4千克,阉牛体高119.9厘米,重386.1千克。老残牛淘汰屠宰,其屠宰率为43.4%,净肉率31.2%。一般性食用。三江黄牛能吃苦耐劳,适应较粗放的饲养管理,除劳役旺季,妊娠、哺乳期需适量补饲精料外,均可放牧增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