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鄯镇
古鄯镇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公里。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等。面积98.8平方公里。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油菜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境内有“七里药泉”旅游胜地。
中文名:古鄯镇
行政代码:632122101
身份证前6位:632122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隶属政区:民和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青
辖区面积:98.8km2
人口数量:约1.3万人
人口密度:132人/km2
1、地方简介
古鄯镇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公里。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等。面积98.8平方公里。辖三姓庄、范家河、桦林滩、郭家山、小岭、七里、复家河、菜子湾、联合、三岔、古鄯、尖岭、毛家山庄13个村委会。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建县后设古鄯镇。1950年改乡,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复设古鄯镇。
2、行政区划
古鄯镇
古鄯镇区划
632122101001123古鄯镇社区
632122101200121古鄯村
632122101201220三姓庄村
632122101202220范家河村
632122101203220桦林滩村
632122101204220郭家山村
632122101205220山庄村
632122101206220尖岭村
632122101207220三岔村
632122101208220联合村
632122101209220菜子湾村
632122101210220夏家河村
632122101211220小岭村
632122101212220七里村
632122101213220徐家庄村
632122101214220岘子村
632122101215220马营庄村
632122101216220牙合村
632122101217220刘家湾村
632122101218220来家山村
632122101219220邓家山村
632122101220220桦林嘴村
632122101221220后山村
632122101222220李家山村
632122101223220柴沟村
3、历史沿革
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建县后设古鄯镇。1950年改乡,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复设古鄯镇。
4、地方人口
古鄯镇
古鄯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563
男7207
女6356
家庭户户数3022
家庭户总人口(总)13312
家庭户男7053
家庭户女6259
0-14岁(总)4019
0-14岁男2109
0-14岁女1910
15-64岁(总)8949
15-64岁男4812
15-64岁女4137
65岁及以上(总)595
65岁及以上男286
65岁及以上女30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227
5、城镇发展
青海古鄯镇:千年古驿变身文化旅游胜地
青砖建造的城门、仿古的八角城楼、充满古建筑色彩的集镇……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曾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路途径的驿站,又称“古鄯驿”。
初夏时节,古鄯境内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远处耸立的高山,映在蓝天白云下,如同一幅山水画。走进古鄯,临街的集市繁华热闹,商店门面均采用复古的青砖建造,尚在修缮的城隍庙依旧延续复古的风格,整个小镇散发着悠悠古韵。
《新唐书·吐蕃传》曾记载,长庆元年刘元鼎出使吐蕃,走的路线为“逾成纪、武川,抵河广武梁。……至龙支城……过石堡城。”其中龙支城便在古鄯境内。
古鄯镇镇长王福昌告诉记者,古鄯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东汉和帝时曾在这里筑龙耆城,据资料记载,唐朝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建县后设古鄯镇。
今年47岁的陈海民世代居住在古鄯镇山庄村,紧邻七里寺风景区。过去他们常年在西宁附近打工谋生,如今他正和家人筹划着开个农家乐,把外出打工的儿子陈永忠喊回来一块儿干。
“去年来七里寺自驾游的人和车特别多,我就想开个农家乐,现在高铁通了,游客更多了,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陈海民说。有同样想法的村民毛德雄说,只要支起帐篷,做些烧烤和家常菜,简单的农家乐就能开起来。
2014年底,横贯甘肃、青海、*三省区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途经青海的第一站就是民和,为境内的古鄯镇带来不少游客。
“一直想乘坐高铁,加上最近肠胃消化不好,我就来喝点“药水泉”的水试试,顺便感受下古城。”来自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64岁的赵大妈说。
赵大妈口中的“药水泉”在古鄯镇七里寺景区,民间传说,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藏时翻山越岭,路过此地因水土不服,皮肤出现红肿过敏。当地一位放牧的老翁送来一碗泉水,让公主饮用或擦洗身体。不到三日,公主身上的红斑全消,当地泉水从此得名“药水泉”。
如今的“药水泉”不仅滋养着附近的百姓,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古鄯有集森林景观和‘药水泉’为一体的七里寺自然景区,也有城隍庙、古城等人文景观,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来自省外的游客越来越多。”王福昌说。
古鄯镇党办主任罗永昊介绍,过去镇里有包含城隍庙、玉皇阁、万佛寺、石佛寺、娘娘庙等在内的“古鄯八景”,传说八景建筑华丽、奇特,有七百年历史,后因战乱被毁,只留存城隍庙。现在,城内正在重建部分被毁的“古鄯八景”,逐步恢复古城原有的轮廓。
王福昌说,下一步打算依托“药水泉”和城隍庙等旅游资源,发掘古鄯驿站的文化韵味,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名镇,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富起来。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撒拉族绿色家园
撒拉族绿色家园位于自治县东北,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山清水秀,数百种树木掩天蔽日,各种花草植物绿茵盖地,有人参、三七、贝母等名贵药材,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美称。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撒拉族先民定居并繁衍生息在这片气候温和、绿树成荫的黄河台地上,并长期与藏、回、汉等民族保持了丰富多彩,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浓郁约民族风情,谱写出了增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欢乐乐章。
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撒拉族男子喜留胡子,头戴黑色或白色圆帽,身穿白汗褡,青夹袄;妇女头戴盖头,喜佩耳环、手镯等。
佑宁寺
佑宁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五十乡境内,距西宁50公里,是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号称“湟水北岸诸寺之母”。该寺由三世授记,四世和四世班禅指派*第七世嘉色-在当地土、蒙古、藏族头人协助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建,海拔2500多米,占地面积6公顷,有殿堂7座。因地处郭隆地区,故又称“郭隆寺”。清代康熙年间,寺院规模宏大,包括大小经堂、僧舍等2000多个院落,寺僧达7700多人。设显宗、时轮、密宗、医明四个学院,成为青海湟水以北地区最大寺院,其属寺达49个,故有“湟北诸寺之母”的美称。雍正二年(1724年)该寺因参与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清军烧毁。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下诏修复,并赐额“佑宁寺”。佑宁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气势恢宏,寺与山层层叠叠,浑然一体。寺前一佛塔高耸入云,入寺便是大经堂,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便通向了山腰的各个殿堂,它们镶嵌在陡峭的山崖上,造型奇特,蔚为壮观。远远望去,苍翠的松柏参天挺拔,郁郁葱葱,寺院点缀在山间,甚是美观。山岭、古树、殿堂交相辉映,更增添了寺院的庄严、肃穆和恬静的气氛。
瞿昙寺
瞿昙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寺院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5公顷。虽历经600余年,该寺古风犹在,被誉为“乐都小故宫”。瞿昙寺是一座-教寺院。据寺碑记载:明代以前,在乐都县南山坳里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庙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寺院主三罗藏拥护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赐题为“瞿昙”的金匾。从此,这座庙宇便定名“瞿昙”。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藏毯
藏毯是*各类民族手工艺品中又一亮点。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浓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图案,讲究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藏毯分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风格,如高贵素雅型的、浓重华贵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挂毯式的,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拉萨地毯厂啊生产藏毯的权威企业,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引进了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制图设计等工序。藏毯远销欧美,行销内地,无疑是来到*的您应该选购的商品之一。
乐都沙果
乐都沙果和享堂西瓜、贵德甜梨并称青海特色水果。乐都沙果学名花红,别称林檎,蔷薇科苹果属乔木,高4~6m。分枝较密,花色粉色,花期4月初-5月初,果实完熟期8月初-9月初.果实卵圆形或近球形,黄色或红色,香酥脆甜,性甘温,能消食化滞、散淤止痛.果实可制果干、果丹皮或酿果酒;嫁接后3年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主要优点是结果早、早熟、色艳、香气浓郁、品质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