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被短柔毛或硬毛。茎常1-2条,直立,上部花序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匙形或卵形,长3-18厘米,两面密被具基盘短硬毛;茎生叶倒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较小。镰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无苞片。花密被短柔毛,具短梗;花萼长3.5-4毫米,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尖,果期稍增大;花冠漏斗状,淡蓝或淡紫红色,长4.5-7毫米,无毛,冠檐较冠筒短2倍以上,裂片近圆形,全缘,具脉;附属物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下,长圆形或梯形,长1-1.4毫米,先端钝,边缘具乳头突起;雄蕊5,生于花冠附属物之间,花丝下部与花冠筒贴生,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子房4裂,花柱丝状,长4-5毫米,雌蕊基平。小坚果半卵圆形,长2.2-2.5毫米,褐色,背面凸,密被疣状突起,腹面具两层纵长环状突起,内层膜质,全缘,外层角质,具疣状细齿,着生面位于底部;宿存花柱较小坚果长约2倍。种子窄卵圆形,背腹扁,胚伸直,胚根在下方。我国特有单种属。花果期8-9月。
中文学名:垫紫草
拉丁学名:Chionocharishookeri(Clarke)Johnst.
拼音:dianzi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紫草科
属:垫紫草属
1、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被短柔毛或硬毛。
茎:茎常1-2条,直立,上部花序分枝。
叶:基生叶莲座状、匙形或卵形,长3-18厘米,两面密被具基盘短硬毛;茎生叶倒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较小。
花:镰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无苞片。花密被短柔毛,具短梗;花萼长3.5-4毫米,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尖,果期稍增大;花冠漏斗状,淡蓝或淡紫红色,长4.5-7毫米,无毛,冠檐较冠筒短2倍以上,裂片近圆形,全缘,具脉;附属物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下,长圆形或梯形,长1-1.4毫米,先端钝,边缘具乳头突起;雄蕊5,生于花冠附属物之间,花丝下部与花冠筒贴生,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子房4裂,花柱丝状,长4-5毫米,雌蕊基平。
果:小坚果半卵圆形,长2.2-2.5毫米,褐色,背面凸,密被疣状突起,腹面具两层纵长环状突起,内层膜质,全缘,外层角质,具疣状细齿,着生面位于底部;宿存花柱较小坚果长约2倍。种子窄卵圆形,背腹扁,胚伸直,胚根在下方。
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被短柔毛或硬毛。茎常1-2条,直立,上部花序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匙形或卵形,长3-18厘米,两面密被具基盘短硬毛;茎生叶倒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较小。镰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无苞片。花密被短柔毛,具短梗;花萼长3.5-4毫米,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尖,果期稍增大;花冠漏斗状,淡蓝或淡紫红色,长4.5-7毫米,无毛,冠檐较冠筒短2倍以上,裂片近圆形,全缘,具脉;附属物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下,长圆形或梯形,长1-1.4毫米,先端钝,边缘具乳头突起;雄蕊5,生于花冠附属物之间,花丝下部与花冠筒贴生,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子房4裂,花柱丝状,长4-5毫米,雌蕊基平。小坚果半卵圆形,长2.2-2.5毫米,褐色,背面凸,密被疣状突起,腹面具两层纵长环状突起,内层膜质,全缘,外层角质,具疣状细齿,着生面位于底部;宿存花柱较小坚果长约2倍。种子窄卵圆形,背腹扁,胚伸直,胚根在下方。我国特有单种属。花果期8-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不丹、尼泊尔及印度东北部
产地:*南部、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
生境:石质山坡或石崖上
海拔:3500-5000米
3、分类文献
Chionocharishookeri(Clarke)Johnst.inContr.GrayHerb.n.ser.73:66.1924:Fisch.inNot.Bot.Gard.Edinb.17:75-87.1929;etinKewBull.1940:297.1940;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567.图5087.1974.——MyosotishookeriClarkeinHook.f.Fl.Brit.Ind.4:174.1883.——Eritrichiumhookeri(Clarke)BrandinEngl.Pflanzenr.IV.252(Heft.97):193.193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