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财神庙
司马财神庙应该是指四川逢安县周子古镇的财神楼,也称逢安财神楼,位于司马相如故里四川省南充市逢安县。
1、建筑简介
司马财神庙
在修建过程中,既尊重历史原貌,又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与码头客栈、临江阁茶楼等建筑有机融合。2006年9月30日,蓬安县投资100余万元修建的“财神楼”竣工,成为该县“十一”黄金周旅游的一大亮点。
2、设计寓意
周子古镇的风水好在位于龙角山、嘉陵江的“阴阳太极图”之中,但也有不足之处,下河街出口临嘉陵江的去处,“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于是,古人采取了风水学上的“障空补缺”、“均衡形局”的措施,于此建筑了财神楼,每处细节的设计都有深刻的含义。一楼出入口有仿铜雕塑金蟾聚财。二楼外围的四方栏杆上雕刻有金元宝纹饰,栏杆板的高浮雕为双龙送宝,目的是为了突出四方来财、财源广进的寓意。四楼供奉的是三尊神像,其中财神赵公明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生日农历正月初五),文昌帝君掌管世人功名利禄(生日农历二月初三)、龙王敖广保佑人间风调雨顺。
3、名字由来
根据历史记载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汉文帝初年(公元前179年),大辞赋家司马相如诞生于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两河塘(蓬安县位于南充市东北,嘉陵江中游),后迁成都,拜中郎将出使“西南夷”回京被诬告后,携妻子回到古安汉县旧居两河塘居住,汉武帝复召司马相如为“郎”时方始离去。南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为纪念司马相如,析安汉县东北域置县,以其人名命县名,称相如县,县府设在两河塘。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县衙迁至陵江镇(今蓬安县锦屏镇),距两河塘二十里左右的嘉陵江畔)。因为蓬安财神楼是在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因此,蓬安财神楼被称为司马财神庙不无道理。
4、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把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5、相关传说
司马财神庙
这时财神老爷骑着猛虎高举着金银鞭带着金银路过下河街上空,眼见下河街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财神老爷悲悯天下苍生,来不及细想,便毫不犹豫地打开衣篼,将所有的金银全部投在了下河街口,成山的金银财宝顿时挡住了猛兽般的洪水。众街坊邻居获救后,还得了如此巨大的财富,便商量在盐码头修一座财神楼来纪念救苦救难的财神爷,并请路过此地的画圣吴道子在楼上画上一幅幅巨大的壁画,把千牛万鸟与洪水搏斗救人的故事描绘出来流传后世。
洪水退后鲁班路过周子镇,众街坊邻居把他留了下来。鲁班领着众徒弟从千里之外用鞭子赶来数根大石柱,又从千里之外运来巨大无比的马桑树,大柱立在了盐码头颇为壮观,不几日高耸入云的财神楼便修建竣工矗立在了蜿蜒的下河街口,楼上的千牛万鸟救人图便从此流传了下来。从此便有了一说,“蓬安有座财神楼,半截伸在河里头”。蓬安的财神楼与阆中的保宁醋、隆昌的麻布一样驰名中外。而且在千里嘉陵江上,惟有蓬安有座高大巍峨的财神楼,因此蓬安文化旅游名楼财神楼也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嘉陵江畔第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