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城
李书城(1882—1965),湖北省潜江市袁桥村人。23岁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筹备和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在武昌与黄兴并肩战斗,后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法等战争。1921年前后,他支持和帮助胞弟李汉俊在上海发起建党,*“一大”在他家中召开。抗战期间,他积极拥护中国*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做了许多上层人士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投入反蒋斗争,为全国解放奔走呼号,他支持和掩护*人进入武汉,恢复和重建*地下党的组织,开展对敌斗争,称得上是解放武汉的功臣。
1、基本信息
- 中文名李书城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882年6月24日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参与创建中国同盟会发起建立中国*解放武汉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湖北省潜江市
- 逝世日期1965年8月23日
-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 兄弟李汉俊
2、人物生平
简介
李书城,字晓圆,又名筱垣。1882年6月24日出生于潜江县沱埠垸袁桥村。
1949年,他应*主席之邀,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并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阅历
16岁的小秀才
李书城小时候苦读诗书,16岁考中秀才,轰动十里八乡。乡亲们夸他是个有出息的人。
李书城的父亲是当地一名私塾先生,他7岁时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16岁时读完了“四书”、“五经”,赴县城考中秀才。他父亲除了教他读书认字,还经常跟他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林则徐禁烟而遭贬,洪秀全起兵反清等许多故事,使他从青年时代就萌生了“济世”的思想,树立起远大的志向。这些教育为后来李书城投笔从戎、习武从政奠定了思想基础。
3、参加革命
辛亥革命前后的活动
辛亥革命前后,李书城先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回国后到广西担任陆军*学堂和陆军小学堂监督,后到武汉参加“武昌首义”。
李书城
1902年5月,两湖总督张之洞从省城几个书院选派学生赴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学习,李书城是其中一个。他到日本后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一起从事反清、反帝、爱国的宣传活动。
1904年春,李书城得到同学的资助,再次东渡日本,先入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士官学校,成了第5期士官生。同年11月,孙中山、黄兴、李书城在东京相会,商议组织革命大同盟之事。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阪本金弥的家中,举行了“同盟会”的正式成立大会,会上大家签名入盟,李书城化名李唐在盟约上签了字。李书城极力赞同并宣传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加入同盟会,使李书城在革命的征途上迈开了新的一步。
1908年10月,李书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到广西桂林与黄兴取得联系,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担任了陆军*学堂及陆军小学堂的监督,主管教学工作,他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革命热情和爱国之心,培养了不少人才。
1911年11月2日,李书城来到武汉参加武昌首义,由黄兴提议他担任中华民国军*参谋长。11月3日,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将印信、令旗、令箭授予黄兴和李书城。黄、李二人亲率大军向汉口的守敌进攻,因手下三位将领贻误战机使进攻受挫。经过一番整顿,11月17日再次向汉口发动进攻,但终因敌强我弱,加上连续作战,士兵疲劳,武器、弹药、兵员损失,汉口终未能攻克。“武昌首义”战斗激烈,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体现出革命党人舍身捐躯的英雄气概。
北伐前
1917年李书城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发起的“护法运动”,1926年参加北伐。在*人的影响和感召下,李书城投身于反帝反封的滚滚洪流之中。
孙中山坚持*主义立场,反对军阀的专制统治,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李书城为了支持护法运动,组织了“湖北护国军”。护法运动失败后,李书城陷入一种苦闷彷徨的境地。这时,他的胞弟李汉俊从日本留学回来,给他带来了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也带来了马列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他支持弟弟从事革命活动,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居住上海法租界比较安全的条件,为*“一大”提供了会址。
1925年6月10日,汉口*发生后,他以“湖北同乡会”代表的身份从北京赶往汉口,不顾旅途疲劳,走家串户慰问死难者家属,到医院探望受伤的工人和学生。追悼死难者大会后,武昌、汉口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李书城等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带头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参加北伐
1926年初,广东革命*开始酝酿北伐,李书城奉命到湖南做唐生智、夏斗寅的策反工作,获得成功。北伐开始后,李书城参加北伐军,他与北方的冯玉祥取得联系,并向冯告知南方的胜利消息,在共产国际和*的帮助下,在李书城等人的影响和督促下,冯率军南下,与北上的军队胜利会师于河南信阳。
4、抗战时代
主张抗战坚持御侮
抗战爆发后,为了拯救流浪的难童,李书城力主创建“战时儿童保育院。”武汉沦陷后,湖北省*西迁恩施。李书城担任省银行董监会监察,从理财入手,支援抗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由华北危及华中,日寇奸虏烧杀,无恶不作。这时华北、河南的上千名儿童沦为孤儿,流落到武汉,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同情和关注。**派董必武到武汉开展统战工作,他会见了李书城、石瑛等人,希望他们在抗战中为民族立功。李书城当即向董表示:“国难当头,抵御外侮,一定竭尽全力。”他建议湖北省*创建一个“战时儿童保育院”收容流浪的难童,并推荐李伯刚负责收容工作。
武汉沧陷后,*湖北省*西迁恩施,有人劝李书城在武汉留下来,因为侵华日军中有一些高级将领是他留日时的同学,如果他留在武汉,也不会有人伤害他。李书城拒绝了这种劝说,他说,我宁愿去摆拆字摊,也不愿留下来当亡国奴,更不能充当无耻的汉奸。他随*迁到恩施,任省银行董监会常务监察,从理财入手恢复鄂西经济,支援前方抗战。
*
在解放武汉的日子里
武汉*夕,李书城掩护*地下党组织在武汉建立地下交通站,并发起组织“湖北人民和平促进会”和“武汉市临时救济委员会”,为武汉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李书城随省*迁回武汉。当时*南方局从武汉地区的工作重要性和那里党组织活动中断的情况出发,派李声簧(李汉俊之子、李书城之侄)和赵忍安两个到武汉重建党的组织,重新开辟工作。李声簧住在伯父李书城家中,赵忍安到汉口和成银行当经理作掩护,进行地下活动。他们的任务是在武汉建立交通站,向党*和南方局递送情报,接待来往的工作人中。他们的工作得到李书城全力支持。
1949年1月,李书城在武汉发起组织“湖北省人民和平促进会”,并以该会常务干事的身份通过敌人的*线,北上河南解放区,拜会了陈毅、刘伯承两位将军。近一个月的访问,他为解放区繁荣兴旺的景象和生动感人的军民关系所触动,返回武汉后,不顾*反动派和恐吓和威胁,多次在集会上宣讲解放区的情况,粉碎了敌人“共产共妻”的谣言,宣传了解放区的大好形势。
渡江战役打响前夕,李书城又动员各界人士组织成立了“武汉市临时救济委员会”。他四处奔走,大力活动,有效地阻止了敌人逃跑时对水厂、电厂和全市交通设施、工厂设备等的破坏。
解放后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新中国建立后,李书城出任农业部部长,他不负重托,工作出色。他身在北京,心系故乡,关注着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关心故乡的教育事业。
1949年9月21日,受*主席邀请,李书城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10月1日出席开国大典,10月19日在政务院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上,经周总经理提议,任命他为农业部部长。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既首当其冲,又困难重重。李书城不顾自己年近古稀,孜孜不倦地学习党的有关农业政策,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出色,受到党和人民的好评。
1956年4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的李书城回到家乡潜江视察,了解家乡的革命和建设。他看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在县招待所听了当地领导汇报情况后说:“我作为家乡的一员,应该感谢你们,你们的工作再次证明了*领导有方,人民力量伟大。”
1963年3月,李书城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第二次回家乡视察。这次回乡,他专门安排时间去看望了城南中学(现潜江中学)的师生们,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观看同学们做完广播体操后,又亲自为师生们表演了一套太极拳示范,还为城南中学圈定了校园用地。
1965年8月23日,李书城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董必武等**送了花圈。他的骨灰放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陈列室。
5、生平事迹
投身革命
李书城自幼跟随父亲读书,16岁考中秀才,调湖北经心书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与著名反清将领吴禄贞结为兄弟并成为挚友。因其在晚清立宪运动中鼓吹革命,湖北当局深感留之恐酿成巨患,杀之又未有罪名,于是欲把他送到海外留学。1902年5月,由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李书城以湖北官费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同时入学者有黄兴等30人,同班上课的有浙籍学生鲁迅等。
李书城与家人
李书城观海外之文化,念故国之沦胥,立下救国救民之志。为寻求真理,他广泛涉猎宣扬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反映资产阶级革命的书籍,在湖北早期留日学生,兴中会会员程家柽、刘成禺的影响下,阅读了《扬州十日》、《嘉定屠城记》以及顾炎武、黄黎洲等人的著述。1902年秋,在东京竹枝园与孙中山会面,进一步坚定了革命信念。
他与刘成禺、蓝天蔚、张继煦等人组织“湖北同乡会”,写了《潜江李书城与友人书》,在东京印刷成单行本寄往国内散发,宣传爱国反帝、反清的思想。他在留学生中组织“湖北学生界社”,1903年1月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将其与《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新湖南》等革命文论大量运往国内。
1903年春,沙俄进兵东北,拒不从东北撤兵,留东学生闻之大愤。李书城与钮永建、林獬等号召留学生共商对策,组成拒俄义勇队,并改名学生军。不久,学生军更名军国民教育会,会员有李书城、钮永建、黄兴、陈天华等170余人。同年10月,又与黄兴等创办《游学译编》杂志,宣传*革命及民族独立。他与刘成禺、冯*等于东京宴请孙中山,孙中山说:“在座多帝王后裔,禺生可称刘汉,晓园可称李唐,我则吴大帝也!”李书城至此以“李唐”为笔名,对封建旧制度作无情讨伐。
之后大家一致推举李书城、黄兴等自日本东京回国分省起义。李书城成立著名的武昌花园山反清革命活动机关,主要成员有先期留学日本回国的吴禄贞等。在花园山机关,李书城秘密联络新军,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将革命书籍以及李书城在日本东京所办的《湖北学生界》等革命书刊秘密传入湖北,广为散发。他还从日本购回幻灯机,借放映幻灯会宣传进步思想。
花园山机关的革命活动,被张之洞侦知。为釜底抽薪,防止事变,张之洞将李书城等分别派遣出使德国、比利时和日本,以图分散已聚集武昌的革命骨干力量。1904年初,李书城二次东渡日本,以“丁人俊”之名顶名入振武学校,后升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
组织反清
1905年7月,李书城与孙中山见面后,当即商议组织革命大同盟之事。至8月,同盟会正式成立。他自始至终参与筹备和组织同盟会的工作,孙中山对他出色的工作十分赞赏。李书城在陆军士官学生同盟会员中组织“丈夫团”,作为反清敢死队秘密回国。“丈夫团”成员有李根源、李烈钧、程潜、黄郛、尹昌衡、张凤翙等许多晚清及民国的铁血将领。辛亥武昌起义后,充任都督及军、师、旅、团长的人,多属“丈夫团”的同志。
1908年10月,李书城以优异成绩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应广西巡抚张鸣岐之邀,去桂林任广西陆军*学堂监督,同时兼任陆军小学堂监督。*高级将领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叶琪、李品仙、夏威、廖磊等,都是李书城主持广西陆军小学堂时培养出来的学生。
1909年2月,李书城接受好友吴禄贞推荐,担任清*军咨府科员兼官报局副局长,开始运筹举兵反清的“*革命”计划。他积极联络驻防北京南口的张绍曾、蓝天蔚部相机起义,以形成南北夹攻、直取北京、捣毁清廷老巢之势,并且成功谋取了反清志士吴禄贞出任陆军第六镇统制之职。武昌首义前,许多革命者潜入新军,如张难先、李六如、蒋翊武、刘静庵、江炳灵、朱元成、熊十力、胡瑛等,都是李书城亲自推荐的。这批骨干都成为策反新军的先驱。李书城在辛亥革命时期已经声名显赫,被誉为“革命党中唯一之实行家”,是与孙中山并驾齐驱、拥有崇高声望的大元帅黄兴的密友和第一助手。在武昌首义和此后的日日夜夜,李书城与黄兴同铺而卧,同桌而食,同在一条战壕里指挥作战。
讨袁运动
1912年1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李书城受黄兴委托主持陆军部组阁。
1913年3月,袁世凯策划刺杀宋教仁。李书城为免遭袁氏毒手,急忙离京赴沪,与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会商处置宋案对策。随后与李根源、张孝淮潜赴南京,发动第八师起兵讨袁,“二次革命”起。此次起兵未遂后,又在宁沪方面发动讨袁战斗。由于讨袁失利,李书城被袁世凯列为“宁沪之乱”“执重要事务”的首犯,在全国悬赏两万元通缉,随后李流亡日本。
1914年7月,李书城与黄兴赴美考察。1915年底,李书城受黄兴委托回国筹备讨袁。次年6月,袁世凯在全国各界唾骂声中忧郁而亡,李书城出任新任大总统黎元洪顾问,并与孙中山会合。
李书城积极参加孙中山反对段祺瑞*解散国会、撕毁约法而发动的护法战争。1917年9月,广州成立“护法军*”,孙中山任大元帅,李书城任护国军总司令,并兼湘西防务督办。1918年,又担任孙中山广州护法军*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要职。1922年,黎元洪复任大总统,李书城受孙中山委派,再度担任总统府顾问和国务院参议。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起,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了贿选总统曹锟,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暂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李书城任摄政内阁陆军总长。此间,还约李大钊在家中会面,受李大钊之托向冯玉祥转达*的意图。11月5日,李书城支持鹿仲麟率军队将末代皇帝溥仪逐出皇宫,彻底清除封建余孽。他还竭力支持冯玉祥急电孙中山北上,共商国家大计,早日实现南北统一。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李书城以其崇高的政治声望和军事、军学前辈资历,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顾问。
反对*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公开实行“分共”“清党”活动。李书城在“清党”中拒不重新登记,从而退出*。因*一大在李书城的家里召开,奉蒋介石之命,鄂省*军阀于12月18日将李书城软禁了100余天。
1927年南京国民*成立后,他一直站在反*一方面,历次的反蒋战争,他都参与幕后策划。1929年3月,蒋桂战争发生,唐生智邀请李书城出任唐军总参议,联合阎锡山、冯玉祥一同反对蒋介石。5月,蒋、冯战争发生,李书城赴山西说服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反蒋。6月,又赴陕西,劝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反蒋。7月,冯到山西后,遭阎锡山软禁,李书城陪冯玉祥一道“坐监”。1930年,李书城作为冯玉祥的代表与各反蒋力量聚集太原,策划中原大战,并担任*反蒋派“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司令部”顾问,参与指挥中原大战。
阎、冯兵败后的1932年1月,李书城以其资望,受国民*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长孙科聘请,为“国难会议”会员。同年夏,应其学生、湖北省主席夏斗寅之邀,回鄂复任建设厅长。同年,蒋介石亲自指挥*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正酣之时,李书城因拒不批准修筑从武昌通往蒋介石行营所在地青山的公路,被撤去建设厅长职务,改任民政厅长。不久,又由于反对在湖北实行蒋介石极力推行的保甲连坐制度,被新任省*主席张群免去民政厅长之职,变成空头省*委员。
支持胞弟
李汉俊是李书城的胞弟,是*早期的主要领袖。他生于1890年,14岁时,在爱国将领吴禄贞资助下,往日本求学,入东京法国教会学校读书。升入高等学校后,改为清*官费学生,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在日本,他结识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师生情谊,与日俱增。在河上肇的影响下,李汉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李汉俊学成归来,给李书城带来了十月革命的消息,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使得李书城更加坚定了支持胞弟建立*的信念。李汉俊对李书城十分尊敬,每次吃饭,兄弟俩都要并排而坐,边吃边谈。从俄国十月革命谈到中国的五四运动,从新文化运动谈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在中华的传播。李汉俊认为,要改变中国国情首先得革命,而要革命就得组织一个政党,于是全身心投入筹建中国*的活动。
李汉俊的心思,得到了李书城的全力支持。李汉俊为开展革命活动,对外往来几乎每天都不断,其中还有白皮肤、高鼻梁的外国人。客人少时在汉俊的房间里,人多时就在楼下的饭厅围着桌子聚会。李书城对此加以保护,叮嘱李汉俊一定小声交谈,不要惊动邻里,惹起外人的注意。汉俊和他的同事们听后都十分感动。李书城还让全家(包括卫士、厨师、管家及妻子、女儿等)全体为会议服务,严守秘密,保卫会议安全,做到事先有所警惕。
李书城以举家之财力支持*早期组织的活动。他本人戎马半生,为政清廉,没有多少积蓄,因此,全家日常生活量入为出,十分节俭。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早期*组织活动,李汉俊将自己作为教授的全部收入拿出来后,他的生活及子女抚养的全部用度都是由李书城供给的。为节省开支,李书城把三益里的大房子换成小一些的贝勒路树德里106号(即现在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馆址),家中陈设也极其简单,除几件必备桌椅、床櫈外,甚至连洗脸架都没有。
李汉俊从日本回国之初,在上海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筹备中国*的活动,还得到了李书城的前妻甘世瑜在经济上的资助。李书城的夫人甘世瑜是清末进士、著名地方史志专家甘鹏云之女。为资助李汉俊早期建党活动,她不惜变卖家中自藏书画作品,换作革命活动经费。
服务*
*建党之初,亟待建立一个稳定的活动场所,以推进革命运动。李书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寓所,变成*早期组织的活动中心,使党的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不断展开。
李汉俊就是以李公馆为中心,向国内传输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资讯,并且展开对基尔特*思潮批判的。1920年2月,李汉俊担任《星期评论》的编辑,这份刊物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与海外共产主义者联系的窗口。李汉俊在该刊上发表文章与译文达38篇之多,这些工作都是在李公馆进行的。
同年春,《新青年》主编陈独秀落户上海,该刊即随迁沪上,陈独秀与李汉俊经常在李书城寓所中探讨建党事宜。4月,共产国际远东局派魏金斯基(化名吴廷康)到北京,后经李大钊介绍转赴上海,魏金斯基来沪后的大量革命活动是在李书城家中进行的。7月,为举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积极分子会议,陈独秀、李汉俊等频繁活动于李书城寓所。为成立中国*组织,李汉俊和在上海的陈独秀、沈玄庐以及北京方面的李大钊,以李书城和陈独秀寓所为活动场所,起草了中国*党纲草案,并决定成立临时*于上海。
8月15日,临时*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工人阶级的刊物《劳动界》周刊,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李汉俊担任主编。李书城寓所实际上成为周刊编辑室,周刊的大部分撰文和编辑工作是在这里完成的。8月22日,经李汉俊参与发起,中国*青年团在渔阳里6号李书城寓所正式成立,接着又成立了外国语学社(设在李书城寓所),这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的学校。与此同时,*的第一个党纲也是在李书城寓所形成的。此间《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也大多在李书城的寓所进行。李汉俊在此还翻译了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倍倍尔的《女子将来的地位》,发表了《跑到内地才睁开眼睛吗?》等文章。
李汉俊在上海李书城寓所中,还开展与各地*早期组织的联络工作,对于各地*早期组织的成立和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启蒙发起和组织作用。例如,湖南是李汉俊等发出函约后开始筹建党的工作的;湖北*组织是李汉俊写信致董必武后建立起来的。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马林受列宁委派到达上海,与李汉俊、李达在李公馆秘密见面,建议召开中国*全国代表大会,成立全国统一党组织。李汉俊负责筹备建立,在李书城寓所,他发出了寄往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以及日本留学生组织的信函,通知各派两名党员来上海,参加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夏,李汉俊同陈独秀、李大钊、李达、陈望道等15人,发起编辑《新时代丛书》,李公馆就是丛书的公开通讯处。
据不完全统计,自1919年到1921年止,仅在上海一地,李汉俊在《新青年》、《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妇女评论》、《建设》、《劳动界》、《*》、《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就发表了90余篇译文和文章,而这些中*的重要文论,基本上都是在李书城寓所中撰写的。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宣言》全译本,经陈独秀、李汉俊两人校对;李达翻译《唯物史观》得到李汉俊热情帮助,而这些重要活动,也大多是在李书城家中进行的,直至*一大在李书城公馆召开。李书城是与*长期合作共事的朋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书城在上海的家已成为中国*的“产床”,李书城以自己特殊的政治声望掩护了*早期组织的革命活动。
建国贡献
抗战胜利后,**南方局派遣李书城之侄李声簧(中*员)与他建立联系。1946年3月,*武汉地区地下党负责人曾惇也由李书城妥善安排,在他的随员周惠年家里隐蔽展开工作。他不参加伪国大的竞选,也不投蒋介石的票,董必武极为赞赏,说李书城“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
1948年,李书城领导发起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敦促白崇禧与*和谈,逼迫蒋介石下野,后赴湖南劝说老学弟程潜起义,给予蒋介石、白崇禧之流以有力打击。并且,他还秘密前往解放区与刘伯承、陈毅进行了关于和平解放湖北的谈判。
1949年,他以*元老的身份奔走呼号,在武汉权力真空时期,担当维护政治秩序的重任。同年1月,湖北省人民和平运动促进会成立,李书城被推选为主席团总主席。他以*元老和白崇禧老师的身份杖击白氏,并力阻白崇禧大破坏计划成功。5月,武汉解放,李书城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军管会高级参议。此间他接到*亲笔信:“李老先生,见信后速来京共商国家大事。”之后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李书城登上*,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9日,李书城出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人民*首任农业部长。1950年2月,*成立救灾委员会,董必武任主任委员,*、李书城、谢觉哉、傅作义任副主任委员。1954年2月,李书城任“抗美援朝总会”常委;9月,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65年8月26日,李书城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3岁。
6、相关事件
历史给黄兴戴上“无役不败”的帽子
其实在关键的辛亥革命武汉三镇的战斗,黄兴完全可以坚持到胜利,一举摘下常败将军帽子。武汉起义半月后,黄兴来到武汉,受到武汉军民热烈欢迎,武昌军*派人高举“黄兴到”的号旗,遍示武汉三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老百姓都是支持革命的)。黎元洪还设坛拜将……但是黄兴用了李书城为参谋长,作出错误的战略计划,致使进攻汉口失败,之后汉阳也失守。李书城在1949年后任农业部长,有关他的失误无人无书有忆。但是他自已在《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中承认说:“这次进攻汉口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我军的弱点,也使敌人轻视我军,加强了敌军进攻汉阳的企图。这是因为我在战略战术上都犯了极大的错误所致。从战略上说,我军若不进攻汉口,敌人是不敢轻于进攻汉阳的。因为汉阳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并且作了些夸大的宣传,使敌军望而生畏。且敌我两军隔河对峙,船只都靠在我方河岸,敌若渡河攻坚,地势于我有利,于敌不利。我若坚守汉阳,可争取时间,得到更多省份的响应和所派援军的支援。如果这样,汉阳是尽不可失的……”
当时的情况不如由参加辛亥老人来回忆。
参与辛亥武昌首义之回忆-----尹呈辅
“武昌自黎元洪出任鄂军都督后,社会秩序粗定,市面亦渐复常态,此时最聚要者即为革命工作之展开。据我们所知:第一是临时组织了庞大的都督府,分派各部门的负责人,我们只知道孙武是军事上的负责人,其它的我们全然不知。其次就是临时大招新兵;此时武汉完全受了革命气氛所笼罩,人民意气奋发,尤其那些苦力壮丁,如拉车的车夫,当时在武汉三镇即不下十万人,因此一呼之下,他们尽变了新兵。武汉的军用物资,甚为充足,历来就是军需工业的供给之区,汉阳兵工厂及军械库均为贮蓄枪弹之所,据闻存枪不下数万枝,子弹存量之多,为任何地方所不及……”
为什么会放弃汉阳?——是李书城的主张。
万耀煌回忆:(此人历任各级国军军官,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主席。赴台后主持革命实践研究院。)
我在罗家墩参谋处看到作战命令,判断此役不易成功,因为我明了双方的实力,对方四、六两镇是北洋久经训练的劲旅。每镇有七座的五野炮两营二母营三队,每队四门,共二十四门,另过山炮十二门,两镇合计有野炮四十八门,过山炮二十四门,据说禁*最新管退野战炮八门也已经调来,总共八十门炮布置于汉口狭小地区,火力自然很强,两镇共有八个标,每标配有最新式的三八式机关枪六挺。除了优势的火力外,尚有有利的防御地形,左凭长江襄河,右凭后湖,前据张公堤,除守桥口外,凭借张公堤狭小正面,可节省大量兵力。再者,清军在汉口打仗,退却是不可能的,若不投降,则非打硬仗不可。而相反的,我方的情形则是兵少,火力弱……依照作战命令规定行进的道路只有一条,渡河的浮桥又系民船及跳板搭成的,再加天雨路滑,军队行进迟缓,原命令要二十六日午后五时三十分到达锅匠山东北花园附近,六时以后要到博学书院,天好都不可能赶到……不知总司令作如何处置。我约张伯常去见总司令,克强先生在一间很小的民房中,房内煤油灯一盏,他坐在一把竹椅子里打瞌睡,李筱垣与日人大元及另一日人共坐在一条板櫈上指划着地图,研究敌我情势,待了多一会,晓垣推醒克强先生说:必须退却。克强先生睡眼惺忪,连忙说:「决心退却,决心退却!」我说:「此时说进攻是不可能,退却也不可以,重新部署,就地防御,怎么样?」晓垣只瞪着我不发一言,克强先生也不作答,我认为退却比进攻还危险,我们所依靠的全凭一股革命排满的浩然之气,军队经一日一夜的行军已经饥饿而且疲劳,原来的那股气已经消了一半,若不战就退,那更要气衰力竭了。如果就地防御,将部队略加调整,气势或可重振,然后再看情形决定下一步行动,总司令既已经下定决心,我也就不便再说话了……”
以后黄兴就决定放弃了汉阳。此时汉阳还有革命军在拼命。如参加过镇南关、黄花冈起义的马超俊在《北援武昌首义作战述畧》里说:“……我临危受命,死守待援,哪知从初五日战至初八日,未见援军,部队死伤大半,弹尽粮绝,分队长严兆聪、马福麟均阵亡,我亦负伤,北军占领龟山,革命军已放弃汉阳,退守武昌,闻黄克强已离汉赴沪,众感不平。我决定率部突围,夺小艇十余只……”
李书城
为什么黄兴已离汉赴沪呢。万耀煌在回忆中说:黄兴“最后说:‘我决心放弃汉阳,请都督放弃武昌先退至九江再攻南京,等攻下南京后再回头收复武昌。’这种意见使大家大吃一惊,惹起了全场不满。海军学生范瀛槎(腾霄)首先表示反对,慷慨激昂,力辟弃守武昌为非计,大意说,武昌为首义之名城,居长江上游,控南北交通枢纽,为全国精神之所寄,武昌若失,各省震动,必会土崩瓦解。虽欲卷土重来,有谁肯响应来援助我们,事情已到今天这种地步,我们誓死要和武昌城共存亡。最不客气的是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他愤怒的大声说:‘武昌是我们举义的地方,我们要和武昌城共存亡,倘有敢再言弃武昌的,就杀他的头。’羣情激动……”
之后,黄兴就于离开武昌到上海去了,次日参谋长李书城也不告而辞。李在回忆文章里说:“我们到上海后,在昌明公司开会。汤化龙和万声扬提议:我们离开武昌时未向都督请假,应该发一电报到武昌表示歉忱。胡瑞霖是一个争强好辩的人,他道:‘电文措辞不要表示道歉,应该指摘武昌首义诸人对我们有种种歧视,所以我们才离鄂来沪。’……电文由胡瑞霖起草发出。”令人不齿的是,此时武昌革命党人正在血与火中死守,誓与武昌共存亡。章太炎后来知道这情况,在给友人的信上把黄兴称作“逃帅”……
天下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汉阳既失,武昌情势混乱,后来假设无停战之事,武昌能守否?”
万耀煌答:“武昌倚恃长江天坚,易守难攻,再加海军完全在我们这一边,青山以下的江面由海军防守,赣军由仓子埠威胁敌后,青山以上有各国租界,敌不能通过,武昌城临江边,强行渡江登岸,殊非易事,自白河洲到金口的一段由我主力防守,牌洲、新滩口由长江水师驻守,上下可保无虞。湘桂援军正在来鄂途中,只要坚守几天,援军即可赶到。况武昌守城士气高昂,虽无停战之议,亦可保无虞。而清军负责进攻的将领,在当时奏折中,已说明无力攻取武昌,再从湖广总督段祺瑞致内阁电中,更可见彼和冯国璋之意见纷歧,盖其兵力俱不足以攻击革命军也。”
其实辛亥革命之役,李书城仅使黄兴个人名义受损而已。以后,李书城使黄兴犯下一桩对天下人的大错。
辛亥之后,袁世凯当了大总统(李书城强烈主张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有鉴于革命不完全的,多位革命党人坚持南京一定要设革命军留守机关,统领辛亥革命大军,以制约袁世凯。在此坚持下,南京设立了“南京留守府”,以黄兴任留守府的留守,李书城任总参议。管理十几万革命军队。而由于军队军饷开支困难,李书城就极力怂恿黄兴撤消南京留守处,裁剪革命大军。其实哪支军队都时有军饷问题,应该想尽一切方法筹措,(当时有枪实是比较好筹款),拼命催促袁世凯或各地*出资等。实则李嫌军队留守没有油水,极力想让黄兴谋到一个富庶省份的实缺,自已也顺风搭船。终于让他计谋得手,庞大的革命军竟裁得只剩一个师,革命军第八师,留守南京,制约百万雄狮的袁世凯*,不是书生搞笑吗?
没两年,袁的狼子野心暴露,复辟帝制。孙中山要二次革命,讨袁,仅有第八师。第八师不愿打,师长王孝缜(日本士官生,李书城的同学——不过,李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不是选派的,而是冒名顶替的。也就是他没学到多少军事和兵法)说:不要现眼啦,就这么一师人……孙中山的空头军事将领都指责不该裁兵过多。孙中山只得任命一些空头讨贼总司令。后来,袁世凯的部队来打南京革命城了,第八师师长不愿守,认为必败。此时,第八师的下级官兵们坚决要守,誓死保卫革命成果,保卫南京城。第八师一大部分兵力都是广西北上援鄂的革命军……最后,第八师的官兵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尸骨成堆,血流成河,没有投降的。
这是李书城对天下人的犯罪。当然袁世凯终将逆天而亡……
李书城是如何解释此事的呢?他在回忆文章中说:“某日,黄先生约我同见孙先生,询问向英、美借款有无头绪。孙先生当时正在看外国报纸,回答说:‘外国人曾向我说过,只要中国革命得到政权,组织了*,他们就可同中国革命党的*商谈借款,……昨日还曾发电催问,请他们实践诺言。但今天是星期六,明日是星期日,外国人在休假日是照例不办公的,明天不会有复电,后天可能有复电产,我再告诉你。’……以后,黄求助于上海的资本家张謇等暂时应付急需。”李书城又说“黄先生经常在上海同各方面会商国事,他的留守职务由我代行。”由于军费紧张,“我不得已,只得把南京军队的伙食从干饭改为稀粥。以后连稀粥也不能维持……某夜,江西军所部突然哗变,后平息。我想到,在兵多而无饷的情形下,黄先生与其担任南京留守府的留守,不如作一个江苏省的都督,可以有丰富的财源。”李书城正拟向黄兴建议,不料上海方面已推定程德全为江苏都督。李书城写道:“我感觉到出路已穷,南京留守府多存在一天,即多负一天危险的责任。”李书城即商请黄兴从速结束留守府……终于黄兴决定撤消留守府,并大力裁军,只留下第八师。李书城并定出一个限期裁遣,饷项包干的办法,这样各师都尽快地裁遣。正当各师大力裁兵的时候,第八师的急忙从他师被裁的士兵中,挑选精锐来补充自已的队伍。李书城竟然忍痛将这样作的第八师团长何遂——辛亥革命元勋撤职,以免有碍裁兵的顺利进行。第八师不同意,要他收回撤职之命,他坚持。这样,十几万革命的精锐部队就这样被解散了。
更可怜的,这些人中间有很多原是职业军人,参加了推翻满清的革命,出生入死,最后只落得失业遣散回乡。
有些伤残军人没活路,只有到辛亥革命纪念碑前去哭。
革命军解散后的几个月,1913年3月,袁世凯就肆无忌惮地暗杀了宋教仁。当黄兴再让第八师及其它省份革命军出兵讨袁时,无不叫苦连连。李书城在回忆中写道:“他们都说第八师缺额尚多……责备我在主持裁兵时禁止第八师招兵……”
黄兴遇人不淑也。命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