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斑鸠菊
藤本。枝被褐色柔毛及腺点,稀近无毛。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4.5-12厘米,全缘,侧脉4-5对,上面无毛,下面除中脉和侧脉外无毛,具腺点:叶柄被柔毛。头状花序3-5在叶腋和枝端排成具叶的小圆锥花序,稀单生上部叶腋,径7-8亳米,具20-50花,花序梗被密褐色柔毛,常具1线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窄钟状,径5-7毫米,总苞片5-6层,黄绿色,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及顶端被缘毛,外层长约2毫米,内层长7-8毫米。花淡紫色,檐部漏斗状,上部具5披针形裂片,外面具腺点。瘦果近圆柱形,长3-3.5毫米,具10肋,被开展短柔毛和腺点;冠毛1层,淡红色。花期9月至翌年2月。
中文学名:喜斑鸠菊
拉丁学名:Vernoniablanda(Wall.)DC.
拼音:xibanjiuj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属:斑鸠菊属
1、形态特征
株:藤本。
枝:枝被褐色柔毛及腺点,稀近无毛。
叶: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4.5-12厘米,全缘,侧脉4-5对,上面无毛,下面除中脉和侧脉外无毛,具腺点:叶柄被柔毛。
花:头状花序3-5在叶腋和枝端排成具叶的小圆锥花序,稀单生上部叶腋,径7-8亳米,具20-50花,花序梗被密褐色柔毛,常具1线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窄钟状,径5-7毫米,总苞片5-6层,黄绿色,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及顶端被缘毛,外层长约2毫米,内层长7-8毫米。花淡紫色,檐部漏斗状,上部具5披针形裂片,外面具腺点。
果:瘦果近圆柱形,长3-3.5毫米,具10肋,被开展短柔毛和腺点;冠毛1层,淡红色。
藤本。枝被褐色柔毛及腺点,稀近无毛。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4.5-12厘米,全缘,侧脉4-5对,上面无毛,下面除中脉和侧脉外无毛,具腺点:叶柄被柔毛。头状花序3-5在叶腋和枝端排成具叶的小圆锥花序,稀单生上部叶腋,径7-8亳米,具20-50花,花序梗被密褐色柔毛,常具1线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窄钟状,径5-7毫米,总苞片5-6层,黄绿色,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及顶端被缘毛,外层长约2毫米,内层长7-8毫米。花淡紫色,檐部漏斗状,上部具5披针形裂片,外面具腺点。瘦果近圆柱形,长3-3.5毫米,具10肋,被开展短柔毛和腺点;冠毛1层,淡红色。花期9月至翌年2月。
2、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及马来西亚
产地: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西部、*东南部
生境:山坡灌丛或密林中
3、分类文献
Vernoniablanda(Wall.)DC.,Prodr.5:32.1836;Hook.f.,Fl.Brit.Ind.3:241.1881;DunninJourn.Linn.Soc.39:503.1911.——ConyzablandaWall.,Cat.3033.1830.nom.nud.——Vernoniascandensauct.,nonDC.:Gagnep.inLecomte,Fl.GenIndo-Chin.3:468.192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