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金融国际化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16:27:06
...

金融国际化(FinancialInternationalization)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概述


金融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FinancialInternationalization)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2、动因

1.金融*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改变了金融落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金融开放和金融*化。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美、英、日、德和法国为主的工业化国家相继实施金融*化措施,放松金融管制、取消利率上限、引入创新金融工具、放宽市场准人和营业限制。

*化政策突破和改变了各国金融抑制或金融管制的各种传统制度,形成了与金融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新规则。

2.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消除了各国市场之间和国际市场之间金融信息传递的时空障碍,提供了高速度、低成本处理大规模金融交易的技术手段。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清算瞬间即可完成。没有信息革命带来的现代技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国际化的形成是绝无可能的。

3.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金融国际化需要新的制度、新的技术,更需要新的载体。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各国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管制,拓展海外市场,掀起了金融创新浪潮。

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机构和新的金融工具,比如离岸金融市场、跨国银行、金融产品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不断涌现,成为金融国际化的有效载体。

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金融创新的过程,金融创新不断为金融国际化的推进和扩展开辟道路。

3、表现形式

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

一、金融市场国际化

金融市场国际化有两层含义:

·伴随着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松和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投资者的开放,本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场准人和经营许可待遇;

·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即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直接面向*投资者的国际金融交易,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经济几乎无关。

二、金融交易国际化

金融交易国际化是指交易范围、交易对象、交易活动、交易规范、交易技术的国际化。

伴随着外汇管制和其他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国际金融市场上非中介化趋势日益显现。

所谓非中介化是指银行不再充当借贷双方的中介机构。经银行中介的国际借贷渐遭冷落,国际证券市场开始繁荣,并成为国际融资的主要形式和渠道。

证券化筹资工具中除了传统的欧洲债券外,还包括各类融资票据、公司股票的异地上市、存托凭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等。

证券化融资的国际交易量及其增长,反映了金融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势头。

三、金融机构国际化

金融机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

1.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国际化范围扩大

这不仅是指跨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增加,而且更表现为与证券化趋势相一致的各类直接融资代理机构的扩张。

2.金融机构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程度提高

最近10多年中,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以全球化战略为指导,不断提高国外资产的控制额,同时更多地采用同业跨国收购或跨部门兼并的方式直接拓展海外金融市场份额,形成了诸如日本野村证券那样的“全球金融超级市场”、美国美林公司那样的“巨型零售经纪人商店”,以及所罗门公司那样的“全球证券贸易商行”。

四、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市场和交易的国际化,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摆脱各国*的监管,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和经营风险日益加剧。

为使银行提高资产效率和规避经营风险,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与12个发达国家协商后公布了“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已成为当代全球银行业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国际金融监管还在地区层面上展开,如欧盟的银行顾问委员会和监管当局联络组,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证券领域,国际证券委员会不仅致力于保障银行业与非银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更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风险管理。

4、发展趋势

一、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当今各国普遍开放的全球政策背景下,金融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全球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交易的总存量为5万亿美元,1992年,这一存量升至35万亿美元。

除了绝对规模外,全球金融交易量相对于国际贸易和世界产值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1980~1992年间,全球外汇、债券和股票三个市场交易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11%和10%;同期,全球出口和经合组织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分别为4%与3%。

二、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国际金融依存度是指金融资产的跨国持有的程度。

它包括国内金融资产被外国居民持有和国内居民持有外国金融资产两个方面。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基本实现了金融市场开放,允许金融资产的跨国经营。

尽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与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但金融跨国化经营带来的积极效应,使它们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提高了国际金融依存度。

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增强

在金融国际化的各个方面,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和欧盟中的发达国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全球资本市场85%的融资流动仍集中在发达国家。

然而,自亚太地区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崛起以来,金融国际化集中于发达国家的传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通过改革金融*,投身金融国际化的潮流。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使金融国际化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发展依托。

四、金融衍生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

金融衍生市场是一种以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为基础派生出来的金融市场,它利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以利率、汇率、股价的趋势为对象设计出大量的金融商品进行交易。

这一市场自1983年形成以来发展神速,交易工具已达1200多种,全球交易额1995年已达20万亿美元。

五、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发展融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加上在国外工作的本国工人汇款(汇回国内的部分工资),已超过外国私人贷款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资金来源。

这一变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资本和人员的跨国流动)加快密切相关,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市场正不断吸引着国际游资和金融机构涉足其间

5、关系

金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


金融国际化

一、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全球性金融中心、地区性金融中心和大批离岸金融市场构成了全球性的金融网络,使各国的经济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外汇市场提供了货币交易的国际机制,而这种货币交易是跨国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日益证券化的国际资本市场使发达国家的资本供给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会得以联接,形成了资本有效配置的国际机制。

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制度、政策和货币的障碍越来越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金融交易的*化和国际化正越来越显示出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枢纽作用。

贸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跨国公司的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为深刻的形式,金融国际化既是贸易*化的结果,又是生产跨国化、一体化的基础。

因此,金融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金融交易国际化作为金融国际化的核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三、金融服务*化丰富了贸易*化的覆盖范围

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由贸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三方面的内容交融组合而成。

代表贸易*化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不仅包含贸易*化的内容,而且还涵盖了金融服务业*化的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务贸易总协定已经达成,建立一个消除金融服务领域国家障碍的新*被提到议事日程。

可以预见,在国际金融中建立一个类似于国际贸易的*体系,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下一个目标。

四、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跨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金融机构是金融全球化的微观基础。

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不仅仍然是国际贸易持续扩张的金融基础,而且更是跨国公司全球化运行的坚强后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兼并收购与金融机构的全球化筹融资安排能力、国际范围的信用支撑能力直接相关,而这一轮以强强联手为特征的大规模跨国并购浪潮明显带有构筑一体化生产网络的动机。

五、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金融衍生产品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金融衍生产品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提供的远期价格信息,对国际投资、生产、贸易和金融,均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预期,从而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

同时,作为转移风险工具的金融衍生晶也可能被用作投机工具,从而危及国际金融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

6、中国发展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要实现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国际化经营。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出口融资、贷款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三资企业日渐增多,外汇业务增多也要求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国际化进程,做到既经营人民币业务,又经营外汇业务,既经营国内业务,又经营国际业务遵循国际惯例办事,扩大对外联系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金融国际化

我国从70年代末,由*主导自上而下进行了经济金融*改革。这项改革通过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条例的方式,建立一个以*银行为主体,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很好地成为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1.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

·我国陆续加入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我国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的会员。

世界银行1993年给中国贷款3.2亿美元,1995年又向中国实施的第七个铁路计划提供4亿美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对华投资项目已达39个,总金额达40亿美元。我国中国农业银行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贷学会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加强农业信贷业务的国际联系。国时我国与外国*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与许多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以便更好开展国际业务,为经济国际化服务。

·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已设立了一些分支机构

仅中国银行在海外1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00多家机构,1992年2月,英国《银行家》首次公布全球最大跨国银行中中国银行排名第8,1993年底其公布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6家银行上榜:工行13位、中行19位、建行39位、农行49位、交行145位、投资银行527位。另外中资占有大半股份的港银集团下属6家银行亦榜上有名。

·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占有一定比例

据统计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外国银行在我国15个城市开设了40多家分行和225个常驻代表处。1992年秋上海巴黎国际银行正式成立。这些外资金融机构整体实力强,国际业务量大,人员素质高,经营策略灵活,现代化水平高,并应用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通讯设施,既对我国金融机构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又可以使我国金融机构更好,更近地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和动作方法,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发展。

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所谓金融市场是指从事金融资产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市场,永远是经济金融活动的最集中地,也是所有业绩的最后反映场所,任何经济实体和个人一刻也不能脱离市场。

我国真正意义的金融市场是在经济*改革之后逐渐形成的,到现在只有十余年时间,难免不正规,形态难免幼稚,因此要在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基础上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因为国际金融市场蕴含着巨大的资金潜力,拥有先进的金融工具,具有完善的管理*,其客户资源和经济背景能为我国创造较好的机会,提供较公平的条件。当然盲目进入国际市场,运用不合理的战略都会遭受损失,所以我们首先了解国际市场情况,其次学习使用国际金融工具,再次是创造条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环太平洋地带将出现一批国际化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我国也希望拥有这样的金融中心,加入国际竞争,因此,必须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的条件是:人民币的*兑换,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保持良好。

①人民币的*兑换,其核心是汇率问题

这方面我国走出了关键一步,即自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一举措有利于国内商品价格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利于发挥汇率调节出口的作用,并应付复杂多变的的世界经济变化;有利于成本核算、经营管理,使核算体系有较为统一的标准;杜绝外汇黑市交易,纯洁外汇市场,有利于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吻合;有利于中国入世并参与广泛的国际经济交往。

②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良好

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飞速发展的20年,经济增长率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呈顺差趋势,1994年我国出口达1210亿美元,进口为1157亿美元,同时外汇储备为516亿美元,正迈向经济大国的行列,这都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许多金融机构多次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成功发行了债券。筹集到大笔建设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上一篇:阳美翡翠玉雕

下一篇:紫背杜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