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龙仁夫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17:54:06
...

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生于南宋淳祐四年,生于宋末战乱之中,自云:“与诸先侄得于兵燹之后,相保相完,家之幸也。”注明代表作是《醉石》,仁夫所得名士甚多,号“一时龙门”,故尊称其为“麟洲先生”。龙仁夫于1335年在黄冈逝世,他的门生树了一块“龙夫子之墓”的墓碑。在翰林院,有“清华才子”的美誉,雪楼(程钜夫别号)送匾,额云:“翰苑菁华”。当时的士大夫经过仁夫墓前,都要下马,以示敬重。国子监志书上写着“仁夫为天下道学之宗”。

中文名:龙仁夫

出生地:永新(今属江西)

出生日期:1253

逝世日期:1335

字号:字观复,号麟洲

性别:男

1、人物介绍

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江西永新(今禾川镇秀水州背村)人,生于南宋淳祐四年(甲辰,公元1244年)。他为元朝一代名儒,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2、生平事迹

龙仁夫的父亲龙文卿,初任宜春县令,后升辟光州录参大夫。在父亲的熏陶教育下,仁夫博学好古,潜心理道。深探濂、洛、关、闽之奥,经、传、子、史,律历、阴阳无不精究,尤其对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之学和周易的研究,更有独到的见解。他著的《周易集传》八十二卷(一说十八卷),“立说主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谓杂卦,为古筮书”,“盖先儒所未发”。鄱阳董真卿集《周易会通》,大多吸取了仁夫的学说精华。清初文学家朱彝尊的《经义考》、《曝书亭集》以及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提要》,对龙仁夫的《周易集传》评价均颇高。


龙仁夫

龙仁夫生于宋末战乱之中,自云:“与诸先侄得于兵燹之后,相保相完,家之幸也。”他从小读书,本想通过科举考试,以求仕进,因宋朝灭亡了,科举废了,老百姓流漓失所。但他依然刻苦学习,在泰和既教馆又读书。元至正二十三年(丙戌,公元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求贤若渴,为笼络汉族文人,令待御程钜夫带着诏书到江南访求人才。程钜夫好不容易才动员了赵孟頫等二十六人参加朝廷录用官员的考试。仁夫,是这二十六个人中的一个。吏部初试,相府二试,殿廷三试,仁夫的文章都中首选,录用为翰林学士承旨,官至翰林观政。仁夫在翰林院,有“清华才子”的美誉,雪楼(程钜夫别号)送匾,额云:“翰苑菁华”。

龙仁夫以《琵琶诗》出任山长,升梧州府教授,湖广、陕西儒学提举,湖、浙、河三省主考。他治学严谨,且善于识才选才。他任湖广儒学提举时,多次主持乡试。经他选拔的人,有许多成为成就显著的知名人士。有一年,湖州岁贡宇文谅参加浙省的解试,一位考官审阅其考卷后,认为不合格。恰逢仁夫负责全路解试主考,他认真复查、审阅考卷,发现了宇文谅的才华,便极力推荐。宇文谅解试得中后参加会试,果然以优等成绩考取贡生,授婺源同知之职。由此,仁夫所得名士甚多,号“一时龙门”,故尊称其为“麟洲先生”。

麟洲先生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元史》卷一九〇《儒学》有传,附于刘诜之后,说他文学与同郡人刘诜、刘岳申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刘岳申《祭龙麟洲文》是留存至今关于龙仁夫生平的惟一篇章,其中高度评价龙仁夫“文章望古人以切切,意气陋余子之滔滔。鲸吞众口之杂沓,蝉蜕一时之老饕。”另外,他的诗也写得好,其绝句尤佳。在《元诗选·序言》中,元朝著名诗人丁鹤年有评语:“绝句诗至晚唐尤为精致,宋人不得其门而入。元人惟龙麟洲、范清江、虞青城得其三昧,余或偶尔得之而不纯”,更是将他与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中的虞集、范梈相提并论,可见在文学上龙仁夫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他的主要诗文收集在《读书台》中。

龙仁夫风流倜傥,知书达理。有一年,他路过福建,宪府设宴并命官妓小玉带陪酒。酒至半酣,宪使请先生酬之以诗,麟洲先生即兴赋一绝云:“菡萏池边风满衣,木樨亭下雨霏霏。老人记得坡仙语,病体难禁玉带围。”寓意含蓄,风趣,不失礼节,众赞叹之。

龙仁夫一生非常注重德与操守名节。元庆历二年(己巳,1329年)永新南城龙氏大祠(种德堂)建成,他受始建者申夫(仁夫的从弟)所托,撰《种德堂记》,旨在昭示后人种德。他任翰林观政后的一天,原宋襄阳守将、后来背宋降元的吕文焕及吕氏诸子弟宴请他在琵琶亭饮酒赋诗。席间,仁夫在酒酣之际,即兴赋诗一首:“老大蛾眉失(一作“负”)所天,至今(一作“忍将”)遗恨寄哀弦。江心正好弹明月,又抱琵琶过别船(一作“舟工”xiang)。”吕文焕及其子弟们听了,羞愧得都掩面拭泪,酒也不喝了。由此可见仁夫的忠义之能,激人如是。但吕文焕此诗是嘲笑他,对此十分恼怒,记恨在心。吕文焕这时的权力很大,着意要把仁夫贬出京城。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仁夫调任江淮省饶州路双溪山长(相当于书院校长)。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调任湖广省武昌县崇阳山长。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任广西梧州路儒学教授。仁夫潜心研究学问,元祐(公元1314——1319)年间,朝廷以蒙古字学新一代之制,仁夫因进《古韵辩证》一书,升任陕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因为仁夫历任儒学界的官员,结识了不少名士,这些名士景仰仁夫的人格和学问,自己称之为“龙门”。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冬,朝廷任命仁夫为主考官,他对侄孙震、亨兄弟说:“吾年七十有六,狂驰道路三十七载,尚不以穷达易志……明年得致仕,移家归来,升侄之堂,取架上四书训子若孙,以期不辱祖父之教。”第二年春考时,他辞不就职。在戊辰年(公元1328年)冬,从陕西回到永新,纂谱牒,撰实录,然后和儿孙一起侨居湖北黄冈。

龙仁夫于1335年在黄冈逝世,他的门生树了一块“龙夫子之墓”的墓碑。当时的士大夫经过仁夫墓前,都要下马,以示敬重。国子监志书上写着“仁夫为天下道学之宗”。

3、代表作品

龙仁夫的代表作品是《醉石》,是内容如下:

《醉石》

年代:元作者:龙仁夫

净社归来倒石床,醒余肝胆卧松篁。

行人只赏陶公醉,谁识悲凉述酒章?

4、龙仁夫墓

武汉新港建设的同时,提高对文物保护的意思,*书记说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港区建设的实际,将阳逻周边包括龙仁夫墓等古遗迹的保护利用列入港区的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建设中,把古遗迹的保护利用作为港区文化品牌推介。

武矶山上修复龙仁夫墓,立碑镌刻历代诗人吟咏武矶山、拜谒龙仁夫墓的诗词歌赋。与现存新洲地面唯一受皇家敕封的明代柳夫人墓并存于武矶山,使武矶山逐渐形成阳逻港区不可多得的名胜旅游和凭悼先贤的圣地。

清代诗人秦乐天“舟过阳逻石壁观龙仁夫书”诗云:阳逻矶头秋水落,石壁下瞰蛟龙阔。上镌四字大径尺,传是龙仁夫所作。……眼中若肯有人拓,应胜焦山瘞鹤铭。

因此,建议在修复龙仁夫墓的同时,重刻“淮甸上游”于武矶头石壁之上。

上一篇:利得汇

下一篇:巴黎第五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