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圣井危山

科普小知识2021-11-29 11:41:20
...

圣井危山,海拔205米,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有“小泰山”之誉。2002年,因发掘汉代彩绘兵马俑而闻名天下,该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景区建有圣井福寿鼎、齐鲁圣贤壁、元音寺、玉皇阁、大雄宝殿等景点,是一处历史文化浓厚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1、景区介绍

位于章丘市经十东路南侧,距济南市36公里,危山因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而得名。圣井位于危山之阴,相传隋末大旱,田禾半焦,众人为之皆忧,一日忽有僧人称自天竺国来,禅杖指地曰:“此地有甘泉,挖开来”众人随即凿岩挖井,不数尺,果泉如水柱。众人感恩不尽,取名“圣井”。明弘治二年碑刻云:古迹有圣井之名也。方遇旱年,垂瓶口悬于井半,若恳虔心祈祝,水为方满,即时作霈,然后降雨,苗稼长茂。”有诗云:“齐俗相传圣井名,当年造化自生成。阴晴犹见寒泉满,今古常时石髓清。疑有龙光云气在,静无银绠辘辘声。山灵钟秀多神异,清早须臾雨泽倾。”清初文人牛天宿在危山题诗立碑,《圣泉》诗云:“危山九仞矗晴空,一水盈盈石窍中。断壁雨米声淅沥,层岩高过影溟蒙。味甘不羡江心美,源远疑从海底通。到此烹茶消内热,应知两腋白生风。”

2001年圣井镇*规划投资1.3亿元在危山恢复建设危山风景区。当年投资4000万元开辟建设圣井广场并恢复了部分道观、庙宇。

2、景区文物

2002年,对风景区内进行植树绿化时,发现了汉代陪葬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使在危山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到文化(文物)部门。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文化局对这一发现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考古队从11月29日至12月30日,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危山汉代陪葬俑坑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该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

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四五百件。由于盖板的倒塌,坑内的车、马、俑破碎严重。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卑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侧。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在坑底部发现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其中5个为女佣。在坑底还发现木质箱子腐烂的痕迹。

关于危山陪葬坑的年代、性质、地位和作用,自其被发现之日起,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说法和推测。

危山发现的陪葬坑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俑坑,是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有关专家宣布,在全国已出土的兵马俑中,这组兵马俑的规模、结构和意义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堪称全国第三大兵马俑。

3、交通信息

距机场距离约:40公里距机场车程时间约:40分钟;

距火车站距离约:12公里距火车站车程时间约:15分钟;

距汽车站距离约:20公里距汽车站车程时间约: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