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
中文名:道德信念
1、概述
道德信念主要指人类依靠知、情、意对人生的道德理想、道德价值、道德意义等形上之维的执著追求。贺麟认为,具备道德信念的人,相信人生必有意义,人性终为善良,良心、道德自有其效准、权威和尊严,道德和幸福终可合一,善人必将战胜恶人,公理必将战胜强权,这种人在其日常行为中会自觉遵循道德法则,依靠其道德勇气为善去恶,在其人生过程中,他可能遭受失败或不为人理解,但他最终会获得道德或良心的安慰。要正确把握道德信念问题,首先需要对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有所了解。万俊人认为,信仰主要指生活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的群体或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信念则指人们基于知识理性和实践判断所建立起来的真理确信。信仰和信念的差别在于,信仰更具有一种文化根源性和价值理想性意义,它可能是非理性或超理性的,而信念所反映的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真理性或真实可靠性,它必须是且首先是理性的或有理由的。其次,要对信念的种类获致清晰的认识。
2、分类
历史上的思想家们通常依据其理论研究的需要将人的信念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康德将所有的信念在两个方向上各划分为四组:(1)教义信念、伦理信念、历史信念和实用信念;(2)理性信念、经验信念、理论信念和实践信念。马克斯·韦伯则将政治家的伦理区分为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前者属于主观的价值规定,主要涉及意图和动机,后者牵涉到客观环境及其现实运作。再者,要正确看待道德信念与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关系。政治信仰主要指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某种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认信和服从,并将其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宗教信仰则指人们对存在之天命或各种神灵的崇奉,人们认同在世界之上有一个具有特殊个性的存在模式,它超越尘世而存在,又在尘世中表征着自己。道德信念尽管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但它通常与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发生广泛影响。前者如共产主义政治信仰与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的结合,后者如康德为保证德福一致而提出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假设。
3、内容
从道德信念的具体内容看,它主要由个体道德理想和社会道德理想构成。个体道德理想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理想性道德人格,它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经过主体的自觉选择和*创造逐步生成的价值理想。人格概念起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它意指一种象征性的原始文化符号,最初特指礼仪表演中的面具,后来逐步演化出人的资格、品格等道德含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古希腊的道德人格强调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综合统一,中世纪基督教的道德人格夸大灵性的精神作用,贬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当代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道德人格理论则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内在人格的复杂结构。与西方道德人格理论不同,中国传统的道德人格理想主要由儒家学派塑造而成,先秦时期孔孟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君子”、“圣贤”,宋明时代程朱陆王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内圣外王”。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立足于个体自身内在的人格完美,强调人不同于万物的地位、身份和资格,亦即人之为人的尊严,它不容任何人的侮辱与*,如《礼记》所言:“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必须指出的是,个体的道德人格理想只有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中才能被不断建构、平衡和互惠,因此,它必须与社会道德理想相一致,在自我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的道德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获得正当性和现实性,如同个体的道德人格理想具有多面性一样,人类不同时代的社会道德理想也同样缤彩纷呈。原始人类通过各种神话幻想来憧憬未来,封建社会的农民借助实际的感性生活经验来勾勒自己向往和追求的“安平乐道型”社会理想,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所向往的“小康”、“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天下为公、博施济众、仁爱盛行、平等互助的道德社会。至于西方基督教所倾慕的“天国”、“彼岸世界”则是顺应了人类永不满足现实的自我超越性,力图将现实生活中痛苦的消解寄希望于遥远的未来,填补了人类匮乏的精神空白。近现代资产阶级则将自己追求的社会道德理想建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上,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虚构了一个*、平等、博爱、理性、公正的道德社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