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田镇
攸县辖镇。1950年设渌田乡,1958年为友谊公社,1961年析置渌田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3.9万。镇*驻渌田。1817省道过境。辖存联、存高、存阳、存龙、五一、五丰、五星、楼塘、陂垅、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18个村委会和八角亭、新街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席草编织、建材、饮食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油菜、茶叶,兼产生猪。是安仁、茶陵、衡东、攸县4县边界重要的工业、农副产品集散地。
中文名称:渌田镇
行政代码:430223109
身份证前6位:430223
长途区号:0733
邮政编码:412000
隶属政区:攸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湘B
辖区面积:101km2
人口数量:约3.9万人
人口密度:386人/km2
1、地方简介
渌田镇是攸县第2大镇,位于攸县最南端,攸县南站位于境内。辖14个村,1个居委会;425个村民小组,11069户;其中农业人口41608人,非农业人口911人;外出务工人员13988人。耕地面积35267亩,其中水田面积33622亩。
乡镇企业有运输、席草编织、建材、饮食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油菜、茶叶,兼产生猪。是安仁、茶陵、衡东、攸县4县边界重要的工业、农副产品集散地。
该镇共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村小学15所,在校学生3402人;医院1所,医疗点4个,村卫生室17个,个体诊所7个,计划生育服务站1所。
2、农业产业
渌田镇
年粮食总种植面积68100亩,推广应用优良品种超过19350亩,粮食总产量33179吨,经济作物面积25219亩。“退耕还林”面积3000多亩,其中新增600亩,为攸县建立了一个退耕还林示范基地;建立了以存高为中心的瓜果基地,开发优质瓜果1000亩;在楼塘建立了1000亩的速生桉树基地;在大联建立了1000亩水稻育种基地;在大洲建立了300亩的优质油茶基地;开发了群新村凤凰山园艺场、张家冲、九岭水库渔业养殖,培育了一大批养殖大户,该镇共出栏生猪61057头,渔水养殖产值突破220万元。
3、城镇建设
该镇共投入900多万元,对80%以上的村级主干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总里程达50多公里,其中:14个村、组主干道均已水泥硬化;*投资190余万元将大洲公路8.1公里全面水泥硬化。启动水利工程300余处,投劳30多万个,投资400多万元,其中:张家冲水库除险保安工程投资98万元,对大洲黎何排洪渠进行了通畅硬化,对铁路冲水库及群新等村的骨干山塘进行了扩容提质,对群力等村电排进行了更新改造,衡炎高速公路途径的四个村10余口山塘进行了全面整修和防渗,有力地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通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项引资,在存高村成功开发土地120亩,在五星村实施了200万元的农土建设项目,对土地生产道、田间道、机耕道、水利设施等进行了完善和配套,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投资80万元兴建了一所镇敬老院,使49位五保老人得以安度晚年;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投入30余万元新建了一栋教师食堂,20名初中生考入了攸县一中;卫生事业有了新的进步,镇中心医院医疗条件不断完善,防疫手段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到了90%以上,得到了县委、县*的充分肯定;弱势群体得到了切实保障,年发放各类救济款达176.6万元,享受低保达574人;文化事业有新的起色,“农民图书馆”赢得了省、市的好评,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4、经济发展
渌田镇
渌田镇地处攸县南大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该镇18个村,总耕地33114亩,其中水田30434亩,旱土2680亩。该镇依托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8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8元。该镇已形成优质瓜果、优质枣、无性系油茶等三个千亩农业基地,特色产业建设方兴未艾。同时,冬种生产呈良好的发展势头,油菜、反季蔬菜、藠头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增,位居攸县前列,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提升产业开发水平,该镇确立冬种的基本思路是:瞄准全市一流,主攻“两菜一藠”(油菜、反季蔬菜、藠头),突出三个重点(政策引导、样板带动、市场开发),培育地方优势产业。该镇完成冬种计划2万亩,比上年扩大0.8万亩,其中主导作物1.5万亩,占冬种总面积的75%,即:油菜5000亩,蔬菜4000亩,藠头3000亩,席草2000亩,冬粮1000亩。实现冬种作物产值15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按照上述思路,该镇将着力抓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宣传发动,着力营造冬种氛围。二是开展入户宣传。从现在开始,在该镇掀起农业生产新一轮进村入户高潮,按照“镇*包村、村组*包产”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迅速将冬种目标量化到村组农户,落实种植计划。三是加强科技培训。
二、建设样板基地,着力创建区域特色。按照“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原则,重点创建三个千亩冬种基地。即:在大洲、渌田村建立千亩油菜生产基地;在江塘、江阴、江联村建立千亩蔬菜生产基地;在存高、陂垅村建立千亩藠头生产基地。
三、实施政策倾斜,着力推进冬种开发。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镇财政计划拿出5万元资金,设立冬种目标奖、组织奖、规模奖、高产奖,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在该镇开展冬种竞赛活动。对冬种计划完成好的村组,在冬种工作中组织有力的村组骨干,开发标准达到要求的、连片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村、50亩以上的组、1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奖励。三是实施重点扶持。四、优化服务手段,着力搞活产品流通。一是抓信息服务。二是抓“订单”服务。坚持产加销一起抓,把重点放在收购、加工和流通上。突出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的衔接工作,搞好“订单”服务,让农民吃下冬种“定心丸”。三是抓销售服务。通过建立产品流通服务中介机构和专业协会,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
5、行政区划
渌田镇区划
430223109001121八角居委会
430223109201220存阳村
430223109202220存高村
430223109203220存联村
430223109204220存垅村
430223109205220五丰村
430223109206220五星村
430223109207220五一村
430223109208220陂垅村
430223109209220楼塘村
430223109210122渌田村
430223109211220江塘村
430223109212220江英村
430223109213220江联村
430223109214220江口村
430223109215220大联村
430223109216220大洲村
430223109217220群力村
430223109218220群新村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5569
男18224
女17345
家庭户户数9680
家庭户总人口(总)35472
家庭户男18161
家庭户女17311
0-14岁(总)8833
0-14岁男4733
0-14岁女4100
15-64岁(总)23925
15-64岁男12187
15-64岁女11738
65岁及以上(总)2811
65岁及以上男1304
65岁及以上女15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4981
7、城镇动态
攸县渌田镇开展超载校车专项整治行动
9月22日,攸县渌田镇人民*联合该县交警四中队在S212沿线渌田段,开展超载校车、非法运送学生车辆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校车安全隐患,净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
上午七点到九点,整治行动小组集中检查校车、班车及其他车辆共30余辆,其中,查处超载校车、班车共10辆、非法运营私车8辆、扣押非法运送学生啪啪车6辆。
从9月1日起,渌田镇*就启动了对中小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校园及周边交通、治安秩序、文化环境和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排查。9月中下旬,针对前期梳理的安全隐患,镇*协调县交警四中队等部门联动,将集中整治行动推进到攻坚阶段。
据渌田镇分管政法综治的负责人介绍,学生安全工作一直是镇党委、*常抓不懈的工作,此次集中整治行动既是强化学生安全的常规动作,也是配合“百日严打”行动的重要举措。行动突出抓好超载校车、非法运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力图通过查处一批超载校车、一批非法运载学生车辆、一批无证营运私车,刹住校车超载、非校车私运学生、私车无证运营的不正之风,确保全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维护地方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
县交警四中队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次蹲守查处,整治行动已初见效果,不仅查处了一批违章、违法车辆,还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8、附近景点
攸县梯田
仙人桥景点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太阳山景区鸾山镇七里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小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桥下洞高60余米,桥面长约20米,两头窄中间宽,最窄处仅50厘米左右,最薄处也仅2米。此桥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世上见于记载的天生桥,有的规模很大,但桥下有水的未见记载,基本上是旱谷,即不再发育的“死谷”。仙人桥峡*险,桥下七里峡谷曲折险美,常年流水不断,或汹涌澎湃,或悠然潺潺。峡谷里的石灰岩、火成岩、玄武岩似蹲似卧、张牙舞爪,而且谷内浓荫匝地、绝壁幢幢、瀑雨涟涟。是一条正在发育中的“活谷”,实为世上罕见。
仙人桥景点以仙人桥为中心连接仙人峡与仙人崖,共有五大特色:一是峡谷幽深显其幽,二是仙桥高悬显其奇,三是山势俊俏显其险,四是植被茂密显其秀,五是传说动人显其神。其中八大风景地段:仙峡寻幽、仙台望月、仙桥贯空、仙人峡、天龙坡、天龙岭、云栈揽胜,仙人洞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整个景点的面积为0.8平方公里,开发的游览线路长为2180米,游程约2个小时。
清朝著名进士洪浩曾对仙人桥是这样描述的:“两峰对出碧云中,一水潺潺路绝通。好似女娲留片石,补天未已补山空。”寥寥几句,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仙人桥景区位于攸县漕泊乡三联村,距酒埠江风景区的白龙洞仅4公里。该景区面积0.8平方公里,游览线路全长2180米,以仙人桥为中心,连接仙人峡与仙人崖,有仙峡寻幽、仙台望月、仙桥贯空、仙湖戏波、天龙坡、天龙岭、云栈揽胜、仙人洞等八大景点;以幽深的峡谷、神奇的仙桥、峻峭的山岭、茂密的植被、动人的传说为五大特色。
攸县梯田
梯田风光位于黄丰桥镇大塘村土灰岭组,海拔390米,布局奇妙,层次分明,色块和谐,内容丰富,颇具诗情画意,游人禁不住驻足欣赏和摄影留念。整个田园风光面积近千亩,四面的山坡平缓,山体高差不大,地势开阔。山丘沟谷中生长着低矮的灌木花草,山丘交汇处是一片小盆地,其间绿草如茵,形成了盆中盆的景观。*有一座村落,住几十多户人家,白墙青瓦、炊烟袅袅点缀于漫山绿色之中。北坡是阔叶树林,随着季节变换色彩。盆地的东面是群山,放眼望去,层峰逶迤,云雾缭绕。
攸县宝宁寺
宝宁寺中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株洲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
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评价宝宁寺为“国宝”。
9、地方特产
攸县香干钵
攸县米粉是湖南株洲攸县的特产。
攸县粉,是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一种地方特色米粉,其口感细腻,爽嫩,有多种做法与吃法,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与喜爱。图片
攸县粉,和俗称的米粉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细小的条状,其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攸县香干钵
攸县香干钵是很有特色的农家土菜。制作这道菜的香干就是一种豆腐干,全都出自一位来自湖南攸县的老师傅的手,选用的是纯大豆,据说没有添加剂,是沿用传统工艺做成的。烹制时用的是土钵,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香干更加醇香。这道菜里主要材料有土猪肉、青椒、红椒、芹菜等,辣得来比较有嚼头。
攸县辣椒
湖南特产的辣椒尤为出名,而攸县种植的辣椒始于清初,据考证是由徒居攸县东乡的粤闽移民从沿海带入。其品种有牛角椒、朝天椒、灯笼椒、甜椒等,以牛角椒居多。攸县辣椒种植面积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好,历来均为全省之首。民国时期,《湖南土特产》书中称:“辣椒全省均产,但以衡山、攸县、邵阳出产较多”。据1965年湖南农学院椒干生产调查报告记载:“椒干生产省内各地皆有分布,以邵阳专区面积最大,湘潭专区的醴陵”。攸县所产最佳,单产最高,其中攸县的面积、产量又均超过醴陵。民国时期,攸县辣椒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新中国建立以后,辣椒生产不断发展,到1985年,种植面积达到17200亩,总产量46900担。攸县为湖南省五个出口辣椒基地县之一。1952~1956年,共出口干椒511吨,占全省干椒出口量的五分之一。1985年出口干椒872吨,年创外汇80万美元,创汇率仅次于牲猪,成为县内经济作物的拳头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