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中国
邵中国,男,进城农民工。邵中国在务工的同时,灌南县18000多名来杭务工者中建立了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组织。从2000年6月组建李集乡流动党支部到2005年升格为流动党总支、直至10年4月成立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委,党员人数和组织规模不断状大。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1、人物事迹
1998年,44岁的邵中国坐了18个小时的大巴车从江苏连云港的灌南县来到杭州,成了一名清洁工。
当时他尚未想到,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自己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度CCTV三农人物奖”,并和莫言同台领奖,两次被评为“杭州十大平民英雄”,故事还被搬上大银幕。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早就到了退休年龄,老家的房子也翻新了,但是回老家养老的愿望却还是没实现。他继续以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委书记的身份,奔波在杭州下城区和江苏灌南县两地之间。
从2000年只有16个人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支部,到2017年有156名党员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委,这里送走了不少“老”党员退休回乡,也接纳和发展着一批又一批的新灌南来杭务工者在党旗下宣誓。
2016年,这个流动党员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时代在发展,始终践行着三服务原则
还是那口需要翻译的灌南普通话,还是说起流动党委就激动,虽然用起电脑和手机还是有点“距离感”,但邵中国紧跟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灌南人来杭州务工,他和党委的工作重心也一直在变。
如今他虽然放下了扫帚,但依然为年轻一代灌南人在杭创新创业、落地生根而努力着,“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的三服务原则他始终践行着。
采访最开始,他就给钱江晚报记者拿来了一本大红封皮的协议。这是杭州市下城区总工会和江苏省灌南县总工会一起签署的《维权合作协议书》。“我们党委通过十个信息员收集大家的各种信息,如果有需要,既可以反映给下城区的总工会,也可以反映给灌南县的总工会,打工者就像有了两个娘家,再也不担心会受委屈了!”邵中国捧着这份协议书,笑得很开心。
在一旁的第一支部书记周达银说:“最开始老书记就帮着老家来杭州的清洁工协调劳动纠纷,这事还上了电影。这么多年老书记就怕我们受委屈,也怕年轻人受了委屈,冲动之后触犯法律法规,不仅自学法律知识,还牵起各种社会关系保障打工者的利益。”他还打了比方,“老书记其实也是把我们从家乡出来的人当孩子看,护在翅膀底下。”
邵中国笑了笑,说:“维权是基本,但是这么多年,找我维权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说明杭州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保护越来越周全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党委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了。”
三代打工者的情况不同,工作重心一直在变
17年来,时代在变,作为流动党员党委当家人的邵中国感触很深:“十几年前,要帮来杭州的灌南人维权、找工作,现在只要肯干,不担心找不到工作。”
曾经,他居住的朝晖二区地下室是灌南人来杭的“第一站”,每年有上百没有找到落脚点的老乡在这里打地铺,而如今他在朝晖七区的家里,却一年也没有一个老乡要借住了。
外来的灌南人如何最快速度融入杭州,也曾是流动党委工作的重心,“好多人都关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来杭州读书,原来每周要回答好几次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网站做得好,30多岁的年轻人上网一搜就全知道了,也就是年纪大点的、爷爷奶奶辈的人还要来我这里再问问。”
“我们党委的工作要转型,要帮着年轻一代来杭州工作的灌南人创业。”邵中国说,“我现在灌南和杭州两边跑,快和赶集一样频繁了,就是为了发动各种资源帮年轻人找个扎根杭州的方法。我们老一辈的灌南人,大家一说起来就是来杭州做保洁的,但是年轻一代还有多少愿意扫马路、看厕所的呢。”
“我们一直坚持服务他乡,就是想在杭州竖起一块牌子,让杭州人说起灌南人,就翘起大拇指。”邵中国说,流动党委在下城区和朝晖街道的关心支持下,从建立“新市民”爱心服务队,到注册社会组织“七叔爱心服务社”,在日常时间做志愿者服务杭州百姓。在G20期间,他带领65名党员,一直在地铁站、公交站、路口进行指路、维持交通等志愿服务。
他从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要来资源,在杭州和灌南老家给第二代打工者做培训,“电梯维修、机械制作等等好多培训,现在三四十岁在杭州的灌南人,就有了很多高级蓝领和创业者,他们的收入等各个方面就比我们这批老人高多了。”
年轻一代的流动党员,看准方向默默做事
邵中国对于年轻一代灌南人的期望,流动党委的第七支部,也就是青年支部,一直都在慢慢摸索、默默实践。
青年支部书记邵军成立了宇诚物业公司,80%的员工是灌南人,所有的管理层都来自灌南。“我一直冲在第一线,没人干就自己上,有一次拿着洗地机做了通宵,洗着洗着就睡着了。”邵军说。老板都这样,员工当然更勤奋,去年邵军接下了流动党委“老根据地”朝晖一区的停车、安保等服务,就提出了每天多干一小时的“志愿服务”目标,在G20峰会期间表现突出。
黎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还给钱江晚报记者讲了一件事,“有天晚上,已经凌晨1、2点了,他们志愿者在巡逻,闻到空气里有焦味,就一家一家的大门缝里去闻,后来找到一户人家,主人是上了夜班回来,想煮点夜宵吃,结果锅在炉子上,人睡着了,幸好发现了,不然说不好,当时锅都快烧焦了。”
而灌南人也把信任感给了邵军,“年轻的人不听话,老一辈的灌南人就会找到我,现在他们让我帮忙,把孩子放在邵军的公司,让他管一管。”邵中国说,年轻人之间更好沟通。
邵中国讲了一个37岁灌南人小王的例子,“改好了,不说真名了。”他说,小王年轻时候爱打麻将,工作勤快,但是月月欠债,后来放到邵军的公司里,邵军上班时候是老板,空下来就是知心大哥。邵军笑了:“我对小王也是知根知底的,就是和他说他爸爸妈妈在老家有多不容易,家里的孩子现在怎样了,然后告诉他男人要有担当,天天看着他不许去打麻将。”
现在小王不仅还清了欠债,每个月都能寄两三千元钱回家,更是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2、人物相关
电影《七叔》原型
由江苏省委组织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是江苏省献礼建党92周年,并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推荐的优秀主旋律影片。影片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十大“三农”人物、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委书记邵中国为原型拍摄。邵中国默默奉献,高举党旗十三年如一日,带领一班人扎根他乡、回报家乡、服务老乡,走出一条“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长期受教育、两地显作用”的党建新路子,得到了*和江苏、浙江两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其先进事迹引起了国内众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