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
汝南县是驻马店下辖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汝南境内文化遗址有280多处,被河南省*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汝南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还是世界著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截至2009年底,汝南县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281个村(居)委会。2014年,全县总人口为83万人。
中文名称:汝南县
外文名称:RunanCounty
别名:天中,中国梁祝之乡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
下辖地区:3个街道、7个镇、9个乡
*驻地:汝宁街道
电话区号:(+86)0396
邮政区码:463300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南部,黄淮平原
面积:1306平方公里
人口:784005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方言:中原官话-漯项片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南海禅寺,天中山,梁祝墓,二贤祠、宿鸭湖等
火车站:汝南站
车牌代码:豫Q
汝南名人:桓景,费长房,梁山伯,祝英台
非物质遗产:《梁祝传说》,《重阳节》
行政代码:411727
1、地区概况
汝南县
汝南,古属豫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现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81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79.41万,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5万亩。
汝南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阜南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驻新公路、开龚公路两条省道交会县城,形成大十字架的交通框架,构成独特的承南贯北、连东接西的区位优势,是豫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燃气的辐射中转站。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铁路横穿全境,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移动通讯与全国联网。全县电力总容量10470万千瓦,能源充足。
汝南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的美誉,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县,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基地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温室技术推广协作县等荣誉称号,瘦肉型猪肉质量和出口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全县宜渔面积18.3万亩,被评为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汝南蔬菜面积超过30万亩,日光温室25000多座。汝南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市场,年交易额超8亿元,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汝南工业起步较早,拥有各类企业近200家,乡镇企业14735家,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20多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3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项目获国家专利。汝南商贸活跃发达,全县对外贸易供货额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产品主要有粮食、食品、轻工、工艺、纺织、机械、土产、畜产、蔬菜等200多个品种,一些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民间工艺、戏曲舞蹈、特色名吃种类繁多,争奇斗艳,马蹄馓子、鸡汁豆腐干、五香大头菜、小磨香油、中药村汝半夏、以及天中麦草画、麦草工艺瓶、天中系列酒等土特产品久负盛名,饮誉中原。
汝南文化灿烂,文物繁多,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美誉。目前,县城内有据可考的文化遗址古迹120多处。其中,*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碧波万顷,风景如画;有亚洲最大的寺院南海禅寺,宝刹雄伟,琳宫璀璨;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山不在高,却是天下之最中的标志物,也是中国古代地理中心和校核时间的地方,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还是世界著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缠绵凄婉,源远流长。有*文物保护单位悟颖塔,建筑典雅,巍然屹立
汝南北承河洛文化,南接荆楚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厚重天中文化。两汉时期,汝南经济、文化已出现了繁荣景象,此后曾两度出现过汝半朝的辉煌,史有汝颍多奇士之称。自汉代以来,汝南一直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以中正、和谐、爱国、诚信为代表的独特的天中文化,以梁祝故事为代表的忠贞爱情文化、以南海禅寺为代表的爱国宗教文化、以董永遇仙传说为代表的纯朴孝敬文化。
1989年,汝南被河南省人民*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05年再次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验收,2005年12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2月,汝南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
昔日的汝南,历史辉煌,文化灿烂,今日的汝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的新兴商贸旅游城市正在迅速崛起,从而为外商提供了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合作领域。
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汝南县委、县*带领全县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强力推进三项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热忱欢迎海内外新朋旧友到汝南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开放的汝南盼客商,发展的汝南富客商,80万天中儿女将以崭新的姿态与您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2、历史沿革
汝南县
上古时期,汝南,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春秋战国时代,汝南就有建制,属蔡国。
西汉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这里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当时已是贯通中原地区南北的水陆码头。至迟在文帝时,汝南郡已由陈郡析置。景帝二年(前156年),置汝南国,立其子刘非为汝南王。三年(公元前155年),徙刘非为江都王,汝南国除为郡。
公元317年,上蔡县治所迁于此,称“悬瓠城”。《水经注》有云:河自东西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
建安十八年,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及沛郡数县置谯郡。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阳郡。
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汝南郡治迁至于此。
南北朝时,刘宋侨立司州,后周置总管府,隋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
唐,“初置予州,宝应初以避讳改为蔡州”。
宋置“淮康军”,金设“镇南军”,曾建行宫。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
明沿元制,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在此传11世。
清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
民国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
1949年1月,汝南县全境解放,同年8月归属信阳专区。1965年5月,分信阳专区置驻马店专区,汝南归驻马店专区(后改为驻马店市)至今。
3、气候地理
汝南县
位置:汝南县位于东经114°21′~114°53′、北纬33°00′~33°33′之间。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西临平舆县,北临上蔡县,南临正阳县,西临驿城区。
气候:汝南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水文:汝南县境内有南汝河、臻头河、文殊河等大小河流12条,最大河流南汝河流经汝南向东流入淮河。宿鸭湖是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
地貌:汝南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形为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0%。
4、文化底蕴
历史事件
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450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藩镇*;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与1601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文化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出自西晋时期的汝南郡马乡镇(今梁祝镇),汝南留存有关梁祝大量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2005年12月,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
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姓氏文化
周姓之源
周姓最早源于古代的姬姓,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周时迁至河南汝南。(摘自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的第4页)
从黄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个世家,经过西周一朝的发展,至周平王东迁,其次子烈封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成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其中的一个儿子姬烈被封在汝坟,经过十九传,至姬邕时东周被秦所灭。虽然封国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脉世代食周爵禄俸的姬邕家族却在习惯上仍被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邕生秀,秀生仁。这时已到了西汉时代,汉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特地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绍续周室香火,周汝坟地势卑湿,遂徙地于汝南郡,这支周姓在当地生息繁衍,形成汉唐时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摘自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琼英著的《中国姓氏通史.周姓》)
袁氏之根
据考证,袁氏是虞舜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名如《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对此均有详细记载。
有关史志资料对袁氏及其名子墓冢亦多有记载,如《汝宁府志》、《重修汝宁府志》均轼明司徒袁安墓址方位,并附有墓址遗照。
1999年第十三届舜裔宗亲会在河南省召开时,香港袁汝南堂宗亲会会长袁雄昆先生、泰国袁氏宗亲会会长袁经伦先生都先后率团来汝寻根访问。
5、经济发展
汝南县
汝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豫南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油菜等,芝麻品质和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素有“粮油鱼米之乡”的美誉。被国家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基地县、黄淮海农业开发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温室技术推广协作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等称号。
全县拥有各类企业200多家,已初步形成粮油加工、轮胎生产、皮革制鞋、纺织加工、农机制造、医药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主要产品近400种,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产品有20多种。汝南城乡商贸活跃发达,全县对外贸易年供货额达4亿元人民币,有粮食、食品、工艺、纺织、化工、机械、土产、畜产等2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30个国家和地区。
6、区位交通
汝南县
汝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北距新郑机场190公里,南距武汉机场320公里,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东靠京九铁路、106国道,新阳高速在县城南一公里处穿境而过,省道张南线和永定线交汇于此,形成“十”字经济开发带。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程控装机容量达3.6万门,国内、国际直拨电话通达17个乡镇,移动通讯与全国联网。全县年供电能力2.8亿千瓦时,年供水700多万吨。
7、风景名胜
汝南县
汝南文化灿烂,景色秀丽。巍峨挺拔的无影塔和无峰独秀的天中山,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89年被河南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南隅有经明清营建数百年的风景区小南海,*大香山禅寺住持明乘大法师复建的南海禅寺为亚州最大的佛教寺院;城北有古代著名军事战役李愬雪夜入蔡州竹击鹅鸭处一一鹅鸭池;汝水旁有牛皋大战金兵,金帅兀术败于马下的遗址兀术落和相传汉名士费长房遇仙处的壶仙观;城内有唐朝兴建的古朴典雅的开元寺和明朝兴建的雄伟壮观的大成殿;城南25公里处有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发生地一一梁祝故里和梁祝共同求学的红罗山书院遗址,县城西有碧波无垠、水天一色、风景如画的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一一宿鸭湖;2006年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近年来,汝南把旅游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宿鸭湖、梁祝故里、南海禅寺、天中山等旅游景区。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游人如织,流连忘返。
8、特色名吃
汝南县
马蹄馓子(Matisanzi)
马蹄馓子又名寒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宋苏轼曾作《寒具》称赞道:“手搓成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清朝年间,馓子铺在汝南已遍及城乡。马蹄馓子系用清油细面炸制而成,因条细色黄,形似马蹄而得名。味道醇正,香而不腻,干吃焦酥,熬汤耐煮,柔而不散。食用方便,易消化,耐久存且经济实惠。当时72名店,店店都有馓子铺。如今,汝南馓子改进了制作方法,具有把小、条细、色鲜、味纯的特点,曾于1996年在河南国际饭店面点评选大赛中夺冠。
五香鸡汁豆腐干(Wuxiangjizhidoufugan)
是汝南名小吃,呈褐色,方形,因营养丰富,耐贮藏,深受人们喜爱。鸡汁豆腐干以优质黄豆和母鸡为主要原料,并佐以适量的大茴、花椒、丁香、凉姜等加工而成。其制作工序复杂,要求也相当严格,先将黄豆经选料、泡磨、点浆、包坯、后挤、除酱气等过程制成豆腐毛坯,再把毛坯放入肥母鸡汤、酱油、小磨油熬煮的原汤中,按配方加入些佐料,或浸,或煨,或煮,几经不同火候卤制,出锅后晒晾至干始成。凉拌热炒均可。
牛记空心挂面(Kongxinguamian)
空心挂面原名手中银丝油面,因群众奇其条细而心空,随改呼此名。这种挂面清汤耐煮,柔软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经夏不霉,携带保管方便,适宜产妇、小孩、老人及需吃流质食品的病号食用。制作空心挂面是汝南城关牛金生(铁蛋)家的祖传绝技,使用原料主要是白面、香油、鸡蛋、食盐。具体操作分和面、搓条、盘条、上筷子、阴条、分筷子、再阴条、出筷子、装封等十个步骤。空心挂面已成为社会交往的珍贵礼品。
涮牛肚(Shuanniudu)
汝南传统名吃涮牛肚,以其独特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自两百年前创制以来,几经精心改良,至今更是香飘万里。涮牛肚属涮锅的一种,主要用料有牛肚、竹签、肉片、大料、鸡汤等,另有干豆角等几十个配料,或浸,或煨、或煮,将牛肚切片制成半成品,然后用竹签串起肚片,放进已配制好的火锅内涮煮,再蘸上用芝麻、花生调制的佐料,即可食用。汝南涮牛肚喷香可口,肥而不腻,老少皆宜,多食不厌。这一传统风味小吃已发展到周边省市和沿海地区,不过想吃到正宗涮牛肚的味道还是来到汝南小吃一条街。
风干兔肉(Fengganturou)
风干兔肉是汝南传统野味名吃。主要是以野生兔为原料,配以佐料20多种,经过20多道工序,利用传统地锅烧、熏、煨,然后以3-4级自然风风干,数日即食即用,是野外郊游、垂钓、旅行的最佳食品,其喷香可口,余味久远,独特的野味,食而不厌,更为佐酒下饭之上乘小菜。该产品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常食该食品,还能起到滋阴壮阳,明目养颜的功效。
汝南芝麻(Runanzhima)
芝麻是汝南县的农业特产。元代《王祯农书》载:今汉沔颖之间,是宜芝麻生长。“汝南百谷首,天中芝麻王”。据传,神农尝百草时,居住在臻头河西岸的部落,已开始种植芝麻。神农尝当时的芝麻,兴奋异常。可见汝南种植芝麻的历史悠久。
芝麻既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也是风味独具的调味品。汉《神农本草经》对芝麻有如此推崇:“久服轻身不老”。汝南中药草药》载:黑芝麻可以治贫血、神经衰弱、大便不畅、中风半身不遂、咳嗽气喘、脱发等。其嫩叶晒干可成为别具风味的冬储干菜,芝麻作为辅料可以加工多种味美可口的食品。1980年国家农业部鉴定,汝南处于芝麻生长的最佳区域之中,其芝麻品质优良,居全国之首。
五香大头菜(Wuxiangdatoucai)
五香大头菜是汝南传统名特酱菜之一,成品呈琥珀色,黑里透红,咸甜可口,香脆无丝。食用较为简便,经济而实惠,很受人们欢迎。主要原料是芥菜(俗称“辣疙瘩”),制作时将洗净的原料分层放入缸内,每层先洒水,后撒盐,上层多撒盐,下层少撒盐,每隔一天翻动一次,一周后捞出凉晒至七成干,然后在腌制该菜的澄清盐水内加酱色及各种香料,把晒好的芥菜放入酱水中浸泡,待没皱纹时捞出晾晒。这样反复四五次。待晒干后放入另一空缸内,放一层,撒一层佐料,按实密封一个月以后,开缸即可食用。
9、旅游商品
天中麦草画(Tianzhongmaicaohua)
天中麦草画由天中麦草画公司生产,该公司位于汝南县罗店乡。麦草画是以板材作基础,用麦草作原料粘贴画稿而成工艺美术品,它将传统工艺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在风格上有工艺画、变形画、写意画,是居家、办公、宾馆等场合的装饰佳品。天中麦草画已开发花鸟、动物、山水、人物、历史名画及佛教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2001年,天中麦草画以《天中山牌》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产品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国际认证,受到省、市及国家旅游部门的认可,被河南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同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
汝半夏(Rubanxia)
半夏俗称药狗蛋、野芋头、三叶草等。为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入药,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其地下茎于农历五月形成,呈球形或扁球形,色泽黄白,味辛,性温,有毒,主含B-名醇、葡萄糖苷、三萜烯醇、胆碱及多种氨基酸药用物质,具有燥湿化炎,降送止呕,驱毒消痞等功能。中医药界以产于汝南县的半夏品质最佳,因此在药名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
10、名优产品
汝南小磨油(Runanxiaomoyou)
汝南小磨油以产于汝南县境内芝麻为原料,用石磨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品,色枣红透明,口味纯正,异香扑鼻,沁人心脾。史料记载,汝南人元化年间开始种植芝麻,明代就普遍有芝麻油坊。小磨油的制作方法是“炒”、“磨”、“顿”,即先把芝麻在大热锅炒至焦赤,再用石磨磨成酱,最后放在大铁锅里,注入开水,搅均、轻顿,油然而生。汝南人把小磨油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也是病人、产妇的营养补品。汝南小磨油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1985年10月,在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被列为特供商品。
天中龙泉(Tianzhonglongquan)
天中龙泉酒由河南省天中酒厂生产,天中酒厂位于汝南县城行政街。天中龙泉选用上等高梁、玉米、小麦,经粉碎、配料、蒸煮、加曲,再采用人工老窑泥池,60天糖化发酵、蒸馏分级,长期恒低湿窑贮,又经过滤、调制装瓶而成,具有无色透明,醇香浓郁,入口柔和,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1987年荣获巴黎金奖。
11、民间绝活
和孝剪纸(Hexiaojianzi)
和孝剪纸是利用剪刀在纸上绘出各种人物、花鸟等,有8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遍及全镇乡间。做为民间工艺剪纸,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相当完备的技艺。该工艺集中在32个自然村内,主要从艺人员达1180人之多。他们剪制的作品内容有门花、窗花、枕头花、鞋花、盆花、床盖花等,美观秀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每逢春节,农户的门帘、窗帘上广泛装饰阗形态各异的剪纸、绣花等艺术品,煞是好看,给新春平添一种吉祥、融合、热烈的气象。
王桥农民画(Wangqiaonongminhua)
王桥农民画是汝南县罗店乡农民画院创作,画院位于罗店乡王桥村,距汝南县城西30公里处。罗店乡王桥农民画创始于70年代初,他们的创作有102幅作品公开发表及出国展出。参加*展出发表12幅,省级460幅。1991年10月在国家举办的“全国群文系统首届群星大赛”中,袁保华创作的《丰收在望》入选并参展,获优秀作品奖。1992年,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王桥农民画在省博物馆举办了专展。1993年,成立了河南王桥农民画院、王桥农民画协会。同年,在“93香港之窗杯”全国农民画大赛中,入选的两幅作品均是王桥农民画;与此同时,王桥农民画家又应*日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邀请,选送作品79幅,赴日参展,全部入选并销售5幅,创取外汇65000日元。1993年12月,该乡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12、民俗风情
汝南县
梁祝风俗(Liangzufengsu)
梁祝风俗产生于马乡镇一带,马乡镇距汝南县城35公里,梁祝风俗是因梁祝爱情故事影响形成的。主要内容是朱、马两姓不通婚和七月十五送灯习俗,朱、马两姓不通婚是因祝英台的父母将英台许配给马文才,梁山伯伤心而死,致使朱马反目成仇,形成不通婚习俗。七月十五送灯是因祝英台为梁山伯而死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为没有儿女的梁祝送灯、烧纸,请他们回家吃饭。梁祝风俗延续至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