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是怎样的?原来我们被骗千年
说起孟获,相信了解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孟获在三国里面是一个令人影响非常深刻的将军,之所以印象深刻,那还要从诸葛亮的七擒孟获说起了。在《三国志》中有提到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件事情,然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造故事。那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话说当年,刘备在武陵大败后,西蜀的南部益州地区也爆发了战事。当时南蛮头子孟获率众兵攻占了益州周边各个诸君,于是诸葛亮带兵悄悄潜入南中地区,逐步收复了各地区的失地,并且一举击垮了孟获的各个部队。在《三国演义》中,对于这段描述,诸葛亮前后生擒了孟获有七次,擒住了,就又把他给放了,就这么折腾了七次。当时这样做为的就是让孟获的心归顺蜀国,终于是在第七次的时候孟获忠心归顺了。这便是“七擒孟获”的故事。
那么关于这个故事为何又产生了不少的疑问呢?根据历史上的一些史料记载,诸葛亮在第一次与孟获交手的时候,就对孟获颇为的欣赏。他喜欢孟获的年轻有为,有着干劲和清晰的头脑。于是生擒孟获的想法就在诸葛亮的心中慢慢酝酿了起来,并且设置各种计谋将孟获生擒了,再然后故意放他走。事实上,像这样反反复复的弄了只有三次,并不像三国演义中的有七次。孟获在第三次被活捉的时候就已经屈服了,没有抵抗的心,反而是归降。而且这一历史事实在经过各地区笔者以及史学家通过历史文献研究过后,的确只有三次,是完全有着历史考证的。
然而,当年编写《汉晋春秋》的作者认为这三擒三纵的故事不能深入读者的内心,无法给读者一个较好的代入感,用现在的话将就是还不够刺激,内容不够丰富。于是便出现了带有明显主管色彩因素的第四次生擒孟获。再往后世代沿袭了最早叙述此事的《华阳国志》的说法,然后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就这么被传开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很多著作中都是这么编写的。就比如宋朝时期所著作的正史《资治通签》里面就有着这样的记录: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事实上,不管是“三擒”也好,还是“七擒”也罢,总之诸葛亮生擒孟获这件事情肯定不是一次性就成功了的。诸葛亮不杀孟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欣赏他的年轻有为,若是能够将其劝降,然后让他来镇守蜀国南部地区,一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才华,守住蜀国南部地区的平安。
然而事实也确实如诸葛亮猜想的那样,孟获汉化后,表现的极其勇猛,培养出来的士兵也是神勇至极。在帮助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创造了无数佳绩和战功,直接升官至御史中丞,可谓是功勋卓著,为复兴汉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此一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