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轨道,探寻“春运”的演变过程
以春节为界,前15天,后25天,“春运”有史可考以来,2014年是第60年。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翻阅春运档案,从故纸堆里探寻一下“春运”的演进变化。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历史档案,从1954年开始,我国确定了“以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这一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从那时开始,大规模、高压力、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春运”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被频频使用的一个词。每年有关“春运”的数据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社会的变迁、发展的节点和民生的焦点。
1957年,国务院首次发布春运工作指示,要求企业、学校动员职工、学生体谅铁路运输困难,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军人不外出旅行,不和群众争购车票。
1981年,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把铁路春运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此后,春运变成国务院直接抓的工作。
1983年,春运范围再次提升,变为“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协作,全社会支持”。从这一年起,各种运输方式都加入春运,铁路不再包打天下。
上世纪50年代春运以职工探亲流为主,70年代学生流开始加入,90年代民工流爆发。进入新世纪,以“三流”叠加为主。铁路春运从1954年第一次有据可查为2300万人次开始,1979年突破1亿人次。1984年“大春运”形成后,全国有5亿多人次客流,1994年突破10亿,2006年突破20亿,2012年突破30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春运”仿佛也搭上了时间的列车,并在进入21世纪后不断提速:春运人数年平均增长5.6%,近几年接近10%,年净增长达2亿人。
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的13年里,全国春运客流量从16.6亿人次上升到36亿多人次。据估计,未来20年内春运客流将持续增加,突破40亿人次可能不久就将到来。
上一篇:煤矿矿井水处理设备
下一篇:老人胸闷气短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