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的起源是什么?白蛇传的最早版本是什么故事?
《新白娘子传奇》,改编自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传说,白蛇传,虽然说新版《新白娘子传奇》是对旧版的改编,但是也还是取材于白蛇传。不过,白蛇的故事历经千百年的流传,其实早就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样子了,那白蛇传故事的起源又是什么,最初版本的白素贞和许仙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会变成后来的报恩、爱情为主题的故事呢?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一直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它在民间的酝酿继承了中国的文学传统,经过千年的发展。如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特别是在影视方面,无疑是大热题材,各种经典改编层出不穷,包括即将上映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对此不少人肯定抱有疑问,那就是白蛇传奇的林林总总,那么最早版本的《白蛇传》是什么模样,白蛇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创造出来的呢?今天作者就试着和大家共同去寻找一下答案。
在历史长河中,关于蛇的传说其实由来已久,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的,在《山海经》中有记载,不过要论白蛇变人还需追溯到唐代,在《白蛇记》理的《李黄》、《李琯》就是代表,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富家公子,分别遭到美女蛇的迷惑,李黄闻到蛇腥味,最后化为一滩浓水,李琯则与美人同居了一宿,第二天则脑裂而亡。
南宋的《夷坚志》则是为数不多的将人性冲突的记载,里边有人蛇共存的情节出现,可结局仍为男主人公忧悸而亡,之后类似传说还有很多,白蛇形象与如今相比也大相径庭,基本都是丑恶的妖魔,它们更像是在说女人是祸水的封建工具。后来直到宋朝话本《西湖三塔记》问世,我们才看到《白蛇传》的雏形,它讲的是三个妖精害人,道士真人做法将它们收服的故事,其中有两个情节被沿用至今,其中一个是白蛇化身为白衣娘娘爱上了人,另一种则是白蛇被镇压在塔底不可脱身,因此,这一话本被视为《白蛇传》的真正起源。但,可惜它并无生动的人物,谈不什么构架反而说教味十足,改造在所难免,这一故事前后经历了三次变化才最终得以定型。
首先,便是明代冯梦龙的一篇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小说,收录在《警世通言》,这是首次完整化呈现和如今的故事框架基本相同,白娘子、许仙、法海、小青的形象都已具备,不仅如此,冯梦龙还美化了白蛇,不再是脸谱化的妖精,而是将她塑造成一个拥有美貌的善良妇人和赵雅芝版的白娘子形象非常相似,当时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这篇小说为蓝本创作,尤其是引起了不少戏曲家的注意,她们将这个故事搬到戏院,并大胆地将白娘子定位第一主角。
第二次改造发生在清代,剧作家方成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扩充成34折的《雷峰塔传奇》,加入了《祭塔》、《断桥》等经典关目。这次改编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从冯氏《白蛇传》里的让人警醒变成了对*爱情的歌颂,白娘子在其中也极具叛逆精神,为了追求爱情,故意行雨和许仙制造相遇,和法海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许仙的角色也更加丰富,善良的同时,又自私软弱,性格的两面让他毁掉了白娘子,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而被大家喜爱的小青也是从这部开始,由“青鱼”变成了“青蛇”,在她身上设置的侠义精神和灵动个性,成为了整个传说的亮点。它打破了古典戏曲中“才子佳人”的固有套路,不过很可惜,方成培对结局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削弱了悲剧的力量。但这部戏依然是戏曲史上的优秀之作,当时很多剧团争相排演,使得《雷峰塔》很快便成为舞台上长久不衰的剧目。
不过到了近现代,旧版的内容就稍显的落后,一场革新也随即发生,它的制造者不是别人,他就是国歌的词作者田汉,他的白蛇传是按照现代舞台剧的结构来呈现的,剧情简练,台词更加口语化,白素贞这一称呼就是在这部剧中首次出现。除此以外,与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许仙的塑造上,原来许仙就是帮助镇压白娘子的帮凶,但田汉笔下他变得有情有义,人们反而变得对其产生了好感。经过这三次改造,,白娘子才真正变得家喻户晓,《白蛇传》才成为永恒的题材。几乎所有剧种都排过这部戏,京剧四大名旦都曾扮演过白素贞。之后便才有了综合多个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观众百看不厌,一时风靡整个中国,再之后徐克的《青蛇》也创造颠覆,聚焦情欲很有佛理。
在海外《白蛇传》也极具追捧,日本就于1958年上映同名动画电影,是岛国首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意义非凡。不过,我们的国漫却很少去触碰这类题材,即将在12月21日上映的《白蛇:缘起》是个不错的尝试,好莱坞著名的华纳公司将与中国团队追光动画联手打造,它用浓浓的中国风画面为这个爱情故事编写了唯美的前传,人物前世今生被重新演绎,探讨的依旧是那个永恒的话题——人和妖是否能够在一起。
到此,相信大家对《白蛇传》是又有了很深的了解,这些民间传说一直是我们文化的宝藏,相信或有更多的创作者会用更加多样的形式来演绎这些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