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将探寻哪些深海秘密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17:16:09
...

新华社厦门7月12日报道:中国45次远航将跨越太平洋,探索什么样的深海秘密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中国海洋45航次科学考察队12日从厦门出发,对西太平洋典型海域和山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中东太平洋进行为期120天的科学考察。穿梭于太平洋的科学家将专注于探索海洋科学的哪些奥秘?亮点是什么?

调查海山生物多样性,进行微生物区系富集培养。

中国海洋45航次首席科学家林晖表示,本次航次分为三个航段,其中第一个航段重点调查海山生物多样性,并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及其周围水域进行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

“主要任务是在西太平洋的马尔库斯-瓦克海山区进行‘调查性’海山调查,以获取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样本以及几个海山的观测数据;分析调查区海山的环境异质性,探讨海山生物类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加深对海山生态系统的认识。同时,结合历史调查数据,提高对海山在物种进化和扩散中作用的认识。”林晖说。

据本次航行第一航段的首席科学家王卫国称,这一航段的亮点如下:

——获取海山环境保护所需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和样品,体现了中国对深海未知海山典型生态系统的探索和创新,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

-这次航行是首次对中国西太平洋海山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

——首次利用深海微生物长期原始培养体系等手段,对海山和太平洋盆地特殊功能微生物群进行富集培养和功能验证。

结核病资源调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观察

本次航次第二航段的首席科学家黄浩说,这一航段主要用于资源调查。地质调查主要在东太平洋大洋协会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进行,以继续扩大多金属结核控制资源的面积。

同时,科研团队还将开展相关领域的稀土资源调查、深海生物基因资源采集、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调查、大气化学环境和气象调查、鸟类和哺乳动物观察等。

在水文和气象环境调查方面,开展航行观测是为了获取航线气象数据,以确保船舶安全,并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气相互作用提供科学信息。

关于公海环境污染调查,调查海域的水体、沉积物和生物等微塑料调查应在作业区和航路同时进行,不同水层的垂直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应在重点区域进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同步观察将为制定有效的物种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调查深海环境,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研究

黄浩也是这次航行第三段的首席科学家,他告诉记者,第三段侧重于深海环境调查,考虑到多金属结核和稀土资源。同时,我们将对水体和海洋微塑料、大气化学和气象学中的放射性进行监测。

“中国科学家关注全球变化和海洋生态系统反应,探索大规模生物多样性模式及其变化。”黄浩说,重点是调查研究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上升流之间的中东太平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从深海获取生物和环境样品和数据,讨论调查区海洋生物的物种组成和生态环境特征,以加深对中东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认识。

黄浩表示,除了深海盆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外,此次航行的相关海洋科学问题将侧重于海山与周边盆地之间物种源和汇的关系,以及海山之间的生物连通性。例如,生物从一个海山扩散到另一个海山的可能性对于构建公海保护区网络非常重要。

这是国家海洋局的第一次综合考察,也是“蛟龙勘探”项目下的第一次环境观测任务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表示,这次航行是国家海洋局组织的第一次综合考察航行,也是中国“蛟龙海勘探”项目第一次开展环境观测和监测任务。

据报道,这次航行有多达九项科学调查任务,包括调查和保护深海生态环境、调查勘探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的资源、获取深海生物遗传资源、测试和测试新设备、调查水文和气象环境、调查公海环境污染、观察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此次航行意味着“蛟龙海勘探”项目的环境监测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这反映了我国对保护深海生物多样性和跟踪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的重视。”刘枫说,这次航行的重点是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反映了中国对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视。